151惨绝人寰
赵老二就看着空****的屋子,心里一个劲儿的想着什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但是,又说上来,那种感觉真是不好啊。
赵老二咂摸咂摸嘴,摸着下巴,想了想,这事出反常必有妖。
自己家里从来没有进过盗贼,这一次怎么可能就是不偏不倚偏偏在自己确诊了之后,进了贼?
怎么着,难道是自己最近得罪了什么人?还是说早就有人看自己不顺眼,然后正好这个时候自己还患了重病,于是,他们就顺水推舟,把自己的所有财物都带走。
目的难道仅仅只是不想让自己治病?
这看起来似乎说得通,似乎是个很棒的解释,但是,赵老二还是发现了哪里不对劲。
因为,大夫说了,这是不治之症。还是传染病,如果靠的太近了,肯定会被传染的。
那么,既然都说是不治之症了,把钱拿走不让自己去看病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呢?到底是谁偷拿了自己的钱呢?
还这么干净利落的,一点都没剩下,值钱的东西还全都给拿走了。赵老二现在吃喝都成了问题。不是说不能自理了,而是因为没钱。
别问这个以前特别有钱的男人,为什么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穷光蛋,还不是因为他运气不好,娶得妻子一个两个的都是这样,视财如命。
而且还是个薄情寡义的,面对着结发之夫,居然就这样的弃如敝履。
还不如路边捡来的一只狗,起码会舔舔你的鞋子,给你晃晃尾巴,逗你开心之后才离开呢。
但是,赵老二这个人居然还被蒙在鼓里,一点都不知道自己的两个妻子已经带着自己的钱逃之夭夭了。
如果知道了的话,估计会心塞死的,都不用等到那个不治之症的爆发,自己就能因为这事气死。
但是,怪就怪在,赵老二居然还没有发现这钱到底是怎么没得。
要不然就说赵老二这脑子不够用呢,明摆着的事,他居然还没看明白。
“来人啊!”赵老二气冲冲的坐在自己的屋子里,叫着下人。
一个小丫鬟走了进来,远远地站着,并不想靠近赵老二。
现在赵老二得了传染病的事已经是人尽皆知了,谁在这个时候靠近他,谁就是在找死。
一看到这个丫鬟站的位置,赵老二一腔怒火顿时熊熊燃起。
他一拍桌子,眼睛瞪得特别大,看着那个被自己吓了一跳而瑟瑟发抖的丫鬟,大声地叫骂道:“怎么着,你家老爷还没死呢!你这个样子是想怎么样?
怕被我传染?那你就去死啊!在我这里站着干什么?你信不信我现在一句话就能把你卖到青楼里?”
一听这话,丫鬟吓得快要死了,卖到青楼里?那是人呆的地方吗?
连忙跪下磕头,眼泪直接就流了下来:“老爷,老爷,奴婢知错了,求老爷饶了奴婢吧。”
赵老二被她这么一哭,心里突然特别烦躁。
大手一挥:“打住,要哭死一边子哭去,我还没死呢!”
奴婢一听,连忙止住了哭声,用手擦擦眼泪,跪在那里不知所措。
“我问你,大夫人和二姨娘呢?”赵老二这才想起自己叫她过来是干嘛的。
丫鬟也是一脸懵:“大夫人和二姨娘今天一早就出门了。”
“一起走的?”赵老二心生疑虑。
“对,大夫人还对我说,说她们晚上就回来,只是去了娘家。”丫鬟这可是没有说谎,一字一句都是真的。
“娘家?闲的没事回什么娘家。”赵老二自己坐在那里嘴里嘟嘟囔囔的,还没有察觉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丫鬟没有得到赵老二的首肯,也不敢自作主张的站起来退出去,只好不尴不尬的跪在那里看着赵老二。
心里却是还在瑟瑟发抖,谁让赵老二身患不治之症了呢?
你说说吧,不治之症就算了,自己的事对吧,也影响不到别人,但是,居然还是传染病,这不就是雪上加霜了吗?
长点心眼的人肯定都得躲得远远的,这要是被传染上了,估计这辈子也就完了。
赵老二自己坐在那里想了想,冷不丁的一抬头就看到了还跪在那里的丫鬟,脸上还带着泪痕,真是让人烦死了。
“还不滚下去,在那干什么?恶心我啊?”赵老二一脸不爽。
自己的钱都丢了,这本来就挺让人恼怒的了,这丫鬟还在自己面前哭哭啼啼,真是让人烦死了,不知道自己最烦女人哭哭啼啼的吗?!
这真是,丫鬟越来越不懂事,难道府里的下人已经都是这样的了吗?
赵老二琢磨着什么时候好好的整治一下府里的这些下人,得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是规矩。
真是的,自己这段时间不就是忙了点么,他们就这样了,以后那还了得?
可是,赵老二差点就忘了,现在最重要的不是研究怎么给这些下人立规矩,而是赶紧找到自己丢了的所有财产。
而此时,赵老二的两个妻子早就已经出了城,不知道去了哪里。
“大姐,你说,这赵老二如果发现钱都没了,他会怎么样呢?会不会找到我家里去啊?”二姨娘穿着一件紫色的衣服坐在马车里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大夫人。
还是大夫人出的主意,两个人跟着赵老二风里雨里的过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就这么净身出户了,怎么着也得落点好处吧?
二姨娘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两个人一拍即合,于是乎就立马收拾了钱财,把平时赵老二用来藏钱的地方都翻遍了,反正是也没给他留下什么,能带走的都带走了。
出了门就上了大夫人早就准备好的马车,一路扬长而去。
大夫人轻蔑的笑了笑:“找?那也得有那个本事才行,你以为你娘家人是好惹的?拿了钱的人是我们两个,又不是你的娘家人,就算赵老二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二话不说就抄家。”
二姨娘顺着大夫人的话想了想,觉得很对,也就放心了。
赵老二就看着空****的屋子,心里一个劲儿的想着什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但是,又说上来,那种感觉真是不好啊。
赵老二咂摸咂摸嘴,摸着下巴,想了想,这事出反常必有妖。
自己家里从来没有进过盗贼,这一次怎么可能就是不偏不倚偏偏在自己确诊了之后,进了贼?
怎么着,难道是自己最近得罪了什么人?还是说早就有人看自己不顺眼,然后正好这个时候自己还患了重病,于是,他们就顺水推舟,把自己的所有财物都带走。
目的难道仅仅只是不想让自己治病?
这看起来似乎说得通,似乎是个很棒的解释,但是,赵老二还是发现了哪里不对劲。
因为,大夫说了,这是不治之症。还是传染病,如果靠的太近了,肯定会被传染的。
那么,既然都说是不治之症了,把钱拿走不让自己去看病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呢?到底是谁偷拿了自己的钱呢?
还这么干净利落的,一点都没剩下,值钱的东西还全都给拿走了。赵老二现在吃喝都成了问题。不是说不能自理了,而是因为没钱。
别问这个以前特别有钱的男人,为什么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穷光蛋,还不是因为他运气不好,娶得妻子一个两个的都是这样,视财如命。
而且还是个薄情寡义的,面对着结发之夫,居然就这样的弃如敝履。
还不如路边捡来的一只狗,起码会舔舔你的鞋子,给你晃晃尾巴,逗你开心之后才离开呢。
但是,赵老二这个人居然还被蒙在鼓里,一点都不知道自己的两个妻子已经带着自己的钱逃之夭夭了。
如果知道了的话,估计会心塞死的,都不用等到那个不治之症的爆发,自己就能因为这事气死。
但是,怪就怪在,赵老二居然还没有发现这钱到底是怎么没得。
要不然就说赵老二这脑子不够用呢,明摆着的事,他居然还没看明白。
“来人啊!”赵老二气冲冲的坐在自己的屋子里,叫着下人。
一个小丫鬟走了进来,远远地站着,并不想靠近赵老二。
现在赵老二得了传染病的事已经是人尽皆知了,谁在这个时候靠近他,谁就是在找死。
一看到这个丫鬟站的位置,赵老二一腔怒火顿时熊熊燃起。
他一拍桌子,眼睛瞪得特别大,看着那个被自己吓了一跳而瑟瑟发抖的丫鬟,大声地叫骂道:“怎么着,你家老爷还没死呢!你这个样子是想怎么样?
怕被我传染?那你就去死啊!在我这里站着干什么?你信不信我现在一句话就能把你卖到青楼里?”
一听这话,丫鬟吓得快要死了,卖到青楼里?那是人呆的地方吗?
连忙跪下磕头,眼泪直接就流了下来:“老爷,老爷,奴婢知错了,求老爷饶了奴婢吧。”
赵老二被她这么一哭,心里突然特别烦躁。
大手一挥:“打住,要哭死一边子哭去,我还没死呢!”
奴婢一听,连忙止住了哭声,用手擦擦眼泪,跪在那里不知所措。
“我问你,大夫人和二姨娘呢?”赵老二这才想起自己叫她过来是干嘛的。
丫鬟也是一脸懵:“大夫人和二姨娘今天一早就出门了。”
“一起走的?”赵老二心生疑虑。
“对,大夫人还对我说,说她们晚上就回来,只是去了娘家。”丫鬟这可是没有说谎,一字一句都是真的。
“娘家?闲的没事回什么娘家。”赵老二自己坐在那里嘴里嘟嘟囔囔的,还没有察觉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丫鬟没有得到赵老二的首肯,也不敢自作主张的站起来退出去,只好不尴不尬的跪在那里看着赵老二。
心里却是还在瑟瑟发抖,谁让赵老二身患不治之症了呢?
你说说吧,不治之症就算了,自己的事对吧,也影响不到别人,但是,居然还是传染病,这不就是雪上加霜了吗?
长点心眼的人肯定都得躲得远远的,这要是被传染上了,估计这辈子也就完了。
赵老二自己坐在那里想了想,冷不丁的一抬头就看到了还跪在那里的丫鬟,脸上还带着泪痕,真是让人烦死了。
“还不滚下去,在那干什么?恶心我啊?”赵老二一脸不爽。
自己的钱都丢了,这本来就挺让人恼怒的了,这丫鬟还在自己面前哭哭啼啼,真是让人烦死了,不知道自己最烦女人哭哭啼啼的吗?!
这真是,丫鬟越来越不懂事,难道府里的下人已经都是这样的了吗?
赵老二琢磨着什么时候好好的整治一下府里的这些下人,得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是规矩。
真是的,自己这段时间不就是忙了点么,他们就这样了,以后那还了得?
可是,赵老二差点就忘了,现在最重要的不是研究怎么给这些下人立规矩,而是赶紧找到自己丢了的所有财产。
而此时,赵老二的两个妻子早就已经出了城,不知道去了哪里。
“大姐,你说,这赵老二如果发现钱都没了,他会怎么样呢?会不会找到我家里去啊?”二姨娘穿着一件紫色的衣服坐在马车里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大夫人。
还是大夫人出的主意,两个人跟着赵老二风里雨里的过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就这么净身出户了,怎么着也得落点好处吧?
二姨娘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两个人一拍即合,于是乎就立马收拾了钱财,把平时赵老二用来藏钱的地方都翻遍了,反正是也没给他留下什么,能带走的都带走了。
出了门就上了大夫人早就准备好的马车,一路扬长而去。
大夫人轻蔑的笑了笑:“找?那也得有那个本事才行,你以为你娘家人是好惹的?拿了钱的人是我们两个,又不是你的娘家人,就算赵老二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二话不说就抄家。”
二姨娘顺着大夫人的话想了想,觉得很对,也就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