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小丑竟是她-《逃婚后成了国公爷的心尖宠》

  “腊月?”

  裴松苦着脸重复一遍。

  梅老爷子神情自若,冲他点头。

  裴小四儿心里急得什么似的,可是众乡邻看着,又不敢当众提出异议,只得不停冲王媒婆使眼色求救。

  小伙子娶妻,一刻也等不了的人大有人在。

  他的急迫,王媒婆见怪不怪,镇定地冲他眨眨眼,硬着头皮走到梅老爷子身边,低声商量。

  “梅老爷子最是高瞻远瞩,眼光比咱们都长远。按着规矩是该把表小姐多留些日子,一来时间充裕,嫁妆准备得从容些,不至于委屈了表小姐。二来也吊吊新郎官的心性,日后越发珍重咱们家的姑娘。”

  这话说到梅老爷子心坎里,老人家点头认同。

  王媒婆话锋一转,又劝道:“可现在追求新风尚,讲究新事新办,新事简办。”

  “怎么个新风尚?”

  “嫁妆、绣衣什么的,拿到裁缝铺子去做也是一样,专业的绣娘那么多,做出来的活计又好又漂亮。

  姑娘们爱美,腊月天气冷,新娘子穿的戴的,鼓鼓囊囊的也不好看。大家都尽量选择天气不冷不热的秋天,天气好,瓜果足,宾客都惬意。”

  王媒婆一张巧嘴,说得天花乱坠。可梅老爷子依旧不为所动,摇着头别过脸去,不再理她。

  王媒婆无奈,暗暗冲裴松耸耸肩。

  裴松拱手作揖,嘴里无声说着“拜托”。

  王媒婆眼珠一转,心一横,堆着笑脸挪到另一边,又劝道:“俗话说,天大地大,成亲最大,老爷子疼惜表小姐的心,大家都看在眼里。您老人家图的不就是表小姐后半辈子有人疼惜,有所依靠嘛,我瞧着陆公子人品最是端正,以后啊,他定不会亏待了表小姐。”

  这话说得好,杨老爷子也跟着附和。

  梅老爷子端起茶盏轻抿一口,依旧没松口。

  王媒婆一咬牙,准备出绝招了。

  她四周看看,见并无旁人,便往梅老爷子耳朵边凑了凑,压低声音说道:“老爷子不为大人考虑,也该为小的考虑。他们早些成了亲,来年早些有人唤您一声老祖宗,想一想,怕是睡着觉都要笑醒了。”

  王媒婆这话,容易让人误会,若是被有些人听去,一编排,指不定会传出什么风言风语。

  梅老爷子瞪她一眼。王媒婆急出一头汗,不停给老爷子作揖。

  杨老先生性子最是直爽,探身过来,一掌拍在梅老爷子的肩头,朗声说道:“梅兄啊,刚才咱们怎么说的,不管年轻人的事儿,遂他们自愿。你这么快就忘了?”

  梅老爷子没忘,只不过是想给裴松个下马威,让他吃点苦头,日后才越发珍惜小翘儿。

  他扭头看一眼裴松,淡淡道:“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你说,什么时候合适呀?”

  裴松突然被点名,颇有点受宠若惊,一思量,脱口而出道:“不如六月十五如何?”

  梅老爷子却直摇头,铿锵说道:“八月十五吧,月圆人圆的好日子。”

  裴松虽然觉得八月十五还得熬上四个多月,实在有些艰难,可又找不到别的理由反驳,只得点头答应。

  日子定了,众人一派喜气洋洋。

  隐在人群中的玉彤得了信,忙拎着裙摆往回跑。

  一进门便冲小翘儿喊道:“主儿,定了定了。”

  她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被佟嬷嬷又揪着错处,训了两句。

  玉彤来到小翘儿跟前,规规矩矩站好,拎起裙摆施了一礼,方才拿腔拿调说道:“老爷子金口玉言,把婚期敲定了。”

  众人大眼瞪小眼,都等着下文,那姑娘却故意拿乔起来,不言声了。

  佟嬷嬷火大,一蒲扇拍在她的肩头,训道:“你这丫头,素来没个轻重,都等着你开口呢,你反倒成河蚌张不开嘴了?”

  玉彤一副得意神色,笑着躲开,冲小翘儿说道:“老爷子把主儿的婚期,定到八月十五,团圆节了。”

  小翘儿一听,愣住了。

  这日子可不一般,除了团圆节,还有两重含义呢,一来是她的生日;二来是她额涅的受难日,可谓意义非凡。

  可见外祖父也是用心掂量,反复斟酌过的。

  她脸热心跳,既欣喜又感动,轻轻地拿扇子遮了遮脸。

  门外一阵嘈杂声,梅家仆妇引着街坊四邻的婶子大娘们,过来给小翘儿道喜。

  小翘儿羞答答起身相迎,把众人让进屋里来。

  婶子大娘们纵然见多识广,初见小翘儿这样的相貌也是惊为天人,把她从头发丝到绣花鞋底儿,一个不拉一通猛夸。

  有人提议,不如把准新郎官也请过来,让大家先睹为快。

  这样郎才女貌、金玉良缘的佳偶,在渝州这处地界,也算是破土的春笋,拔尖了。

  佟嬷嬷推辞,直说洞房花烛夜挑了红盖头,方能瞧着彼此第一面。哪儿有刚刚请期,便见面的道理。

  她这番话一出口,倒惹得婶子大娘们笑起来。

  这个说,我们渝州可没那么多规矩,上巳节男女自己看对眼的也不在少数。

  那个说,现在世风开明,不像以前那样盲婚哑嫁了。成亲之前见过彼此的不在少数,多多了解,还能减少怨偶孽缘,于日后的恩爱和睦,也是大有裨益呢。

  ......

  佟嬷嬷惊愕地看着众人,心中生出一种“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的鄙夷。

  她在宫里待了大半辈子,以为宫外更加顽固不化,所以自顾自只管严格管束小翘儿,生怕落了把柄,让旁人笑话。

  实在是没想到,她反倒成了刻板过头的呆嬷嬷,还不如乡野村妇们更开明。

  佟嬷嬷讪笑点头,梅家仆妇到前厅把裴松请了过来。

  梅老爷子终归还是守旧,把王媒婆也一同遣过来跟着。

  于是,裴小四儿就在一众婆婆妈妈的审视目光中,故作矜贵,假装深沉,迈着四方步,浑身散发着非诚勿扰的傲然正气,来到了小翘儿面前。

  婶子大娘们素来爱开玩笑,以取笑年轻人的青涩为乐。众人纷纷拿两人打趣。

  裴松丝毫不乱,拱手行礼,客气尊一声:“晚生见过小姐,这厢有礼了。”

  小翘儿羞答答起身,垂目蹲上一福,脆生生答上一句,“小女子见过公子。”

  两人像是初相识一般,女娇男羞,四目含春,眼神匍一遇上,却又惊慌失措慌忙躲开。

  这番才子佳人的戏码,竟比戏台上名角唱的强上百倍。

  婶子大娘们看得咧着嘴,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