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姑娘,王嫂说,按照他们家乡的说法,一般出现这种天象多是有人含冤而死。
那人咽不下最后一口气,怨气太重就把天给捅漏了,想让老天爷现身替他做主呢。”
宋言汐脚步微顿,“你也信了这种说法?”
竹枝忙摇头,面色讪讪道:“姑娘,这么大的雨一口气不歇的下了一天一夜,确实挺邪门的。
不光是咱们府上的婶子大娘,外头的百姓也传的神乎其神的,说什么的都有。”
对上宋言汐探究的视线,竹枝大呼冤枉。
她赶忙道:“我的性子姑娘是最清楚的,你就算是打死我,我也想不出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来。”
宋言汐点点头,随口道:“怀仁太子若是登基为帝,必然是一代明君。”
“可不是嘛!”竹枝咂咂嘴,顺着她的话道:“姑娘是不知道,厨房那几个年纪稍长,亲眼见过怀仁太子的婶子,提起他当年的事迹都忍不住抹眼泪。”
宋言汐:“她们还说了什么?”
竹枝感叹道:“还能说什么,心疼怀仁太子年纪轻轻遭遇不测,觉得惋惜呗。”
想到什么,她正了神色道:“姑娘可别听信外头那些个人胡说八道,太子根本就没有什么遗腹子。”
环顾了四下,竹枝凑在宋言汐耳边悄声道:“奴婢听说,那位当年身边连个侍妾都没有,并非是因为什么不近女色,而是有难言之隐。”
宋言汐眉头紧拧,“这些话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闻言,竹枝眼神闪了闪,有些心虚道:“姑娘,你可不许骂奴婢没出息。”
瞧着她这模样,宋言汐心中已然有数。
对上竹枝满含期待的双眼,她道:“下次偷听谨慎些,别让人抓个当场。”
竹枝赶忙道:“姑娘放心,奴婢仔细着呢。”
她想了想,又道:“万一不小心让人发现了,奴婢就说自己是大夫人院中的人,绝不给姑娘脸上抹黑。”
宋言汐:“……”
听着这意思,她还得夸她两句?
豆大的雨滴砸在屋瓦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平日里听着能让人静心安神的声音,此刻听在耳中却显得格外聒噪。
宋言汐压下心头那抹烦躁,叮嘱道:“方才所说的话往后不许再在其他人面前提,便是有人在你面前说起,你也只当从未听过。”
“姑娘……”竹枝欲言又止。
明白她想说什么,宋言汐沉着脸道:“怀仁太子已故多年,民间有关他的传闻却屡见不鲜。
且不论此事的真假,光是妄议皇室子弟的罪名,就足够一群人脑袋搬家。”
竹枝脸色发白,显然被掉脑袋这事吓得不轻。
宋言汐本意不在吓唬她,冷声问道:“这几年来,你可有听说哪个人因为妄议先太子一事遭殃的?”
在竹枝回想之际,她提醒道:“同淑妃或是立储之事想干的不算,只单论那些揣摩先太子生前私事之人。”
怀仁太子遇刺身亡已经十多年,百姓之间关于他的揣测,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从未停止过。
要不了一段时间,便会冒出一种全新的说法。
甚至还有人说什么,怀仁太子是下凡历劫的星君,尝过了人间苦难就回去位列仙班了。
可要是说,有谁因为说几句话遭殃,那还真没有过。
竹枝虽然年纪小,见闻有限。
可这这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她却是明白的。
若是那位太子的事情当真半个字说不得,如今他那个遗腹子的事,根本不可能在百姓间传的沸沸扬扬。
皇家到底有什么秘密不能见人,他们或许不知道。
可掉脑袋是啥意思,大家伙心里可门清着呢。
都不用宫里张贴什么明文告示,只需要稍微放出一点风声,自然就会有人让百姓乖乖闭嘴。
之所以十多年来,大安的百姓不曾忘记这位储君,除了他生前勤政爱民的形象,这些年来流传在众百姓口中的种种猜测功不可没。
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完美的人,各方打听总想从墨明阳的生平中找出能称之为污点的东西。
好以此证明,他根本不是众百姓心目中的“明君”。
宋言汐不知道那些人到底得了谁的授意,目的又是什么。
但有一点,她是能确定的。
先太子遗孤一事,绝不是那些人想看见的。
此事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百姓们茶余饭后,都在讨论着这位“遗孤”。
说的最多的,便是觉得皇室应该表态,将这个孩子接回宫里好好养着。
至于养大了干什么,大家嘴上虽然不敢说,心中的想法却是一致的。
他们想让这个所谓“遗孤”,代替早亡的怀仁太子,成为新一任的储君。
而这种情况,显然不是朝中那几位王爷想要看到的。
既然不是他们,那背后推动这一切的人,是谁?
他又究竟想干什么?
飞溅起的雨滴打湿了裙摆,宋言汐却顾不得理会,只大步穿过回廊朝着前院走。
竹枝小跑跟上她,忙道:“姑娘慢些走,王爷还没过来呢。”
宋言汐一怔,“王爷还没下朝?”
竹枝摇了摇头,解释道:“王爷上午就回来过,只是还没来得及进府,就被宫里来人匆匆叫了回去。
王爷说约莫两三个时辰就会回来,让底下的人不要过去打搅姑娘忙正事。”
这话听着,倒确实是他能说出来的。
可有什么要紧的事,用得着刚下了朝又急匆匆的将人叫了回去?
竹枝挠挠头,猜测道:“王爷也没说究竟是什么事,只说让我们照顾好姑娘,免得姑娘忙起来就忘了吃饭。”
听他还有心情关心自己,宋言汐不由松了一口气。
想来不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否则,他便是想叮嘱,宫中的内侍也得催着他赶紧走。
宋言汐站在伞下,看着头顶丝毫没有减小的雨势,沉了嗓音问:“小舅舅可在家?”
竹枝忙点头,“刚用过午饭,大夫人便让人去铺子上将三老爷请了回来,这会儿应该正在她院子里。”
闻言,宋言汐立即转身往回走。
想着此事的严重性,她吩咐竹枝道:“你去请我娘到大舅母院中,就说我有事要同她商量。”
想到什么,宋言汐又改口道:“罢了,此事还是别惊动娘亲了。”
说话间转过长廊,正好同行色匆匆的言卿撞上。
“娘亲。”
“什么事不让惊动我?”
那人咽不下最后一口气,怨气太重就把天给捅漏了,想让老天爷现身替他做主呢。”
宋言汐脚步微顿,“你也信了这种说法?”
竹枝忙摇头,面色讪讪道:“姑娘,这么大的雨一口气不歇的下了一天一夜,确实挺邪门的。
不光是咱们府上的婶子大娘,外头的百姓也传的神乎其神的,说什么的都有。”
对上宋言汐探究的视线,竹枝大呼冤枉。
她赶忙道:“我的性子姑娘是最清楚的,你就算是打死我,我也想不出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来。”
宋言汐点点头,随口道:“怀仁太子若是登基为帝,必然是一代明君。”
“可不是嘛!”竹枝咂咂嘴,顺着她的话道:“姑娘是不知道,厨房那几个年纪稍长,亲眼见过怀仁太子的婶子,提起他当年的事迹都忍不住抹眼泪。”
宋言汐:“她们还说了什么?”
竹枝感叹道:“还能说什么,心疼怀仁太子年纪轻轻遭遇不测,觉得惋惜呗。”
想到什么,她正了神色道:“姑娘可别听信外头那些个人胡说八道,太子根本就没有什么遗腹子。”
环顾了四下,竹枝凑在宋言汐耳边悄声道:“奴婢听说,那位当年身边连个侍妾都没有,并非是因为什么不近女色,而是有难言之隐。”
宋言汐眉头紧拧,“这些话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闻言,竹枝眼神闪了闪,有些心虚道:“姑娘,你可不许骂奴婢没出息。”
瞧着她这模样,宋言汐心中已然有数。
对上竹枝满含期待的双眼,她道:“下次偷听谨慎些,别让人抓个当场。”
竹枝赶忙道:“姑娘放心,奴婢仔细着呢。”
她想了想,又道:“万一不小心让人发现了,奴婢就说自己是大夫人院中的人,绝不给姑娘脸上抹黑。”
宋言汐:“……”
听着这意思,她还得夸她两句?
豆大的雨滴砸在屋瓦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平日里听着能让人静心安神的声音,此刻听在耳中却显得格外聒噪。
宋言汐压下心头那抹烦躁,叮嘱道:“方才所说的话往后不许再在其他人面前提,便是有人在你面前说起,你也只当从未听过。”
“姑娘……”竹枝欲言又止。
明白她想说什么,宋言汐沉着脸道:“怀仁太子已故多年,民间有关他的传闻却屡见不鲜。
且不论此事的真假,光是妄议皇室子弟的罪名,就足够一群人脑袋搬家。”
竹枝脸色发白,显然被掉脑袋这事吓得不轻。
宋言汐本意不在吓唬她,冷声问道:“这几年来,你可有听说哪个人因为妄议先太子一事遭殃的?”
在竹枝回想之际,她提醒道:“同淑妃或是立储之事想干的不算,只单论那些揣摩先太子生前私事之人。”
怀仁太子遇刺身亡已经十多年,百姓之间关于他的揣测,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从未停止过。
要不了一段时间,便会冒出一种全新的说法。
甚至还有人说什么,怀仁太子是下凡历劫的星君,尝过了人间苦难就回去位列仙班了。
可要是说,有谁因为说几句话遭殃,那还真没有过。
竹枝虽然年纪小,见闻有限。
可这这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她却是明白的。
若是那位太子的事情当真半个字说不得,如今他那个遗腹子的事,根本不可能在百姓间传的沸沸扬扬。
皇家到底有什么秘密不能见人,他们或许不知道。
可掉脑袋是啥意思,大家伙心里可门清着呢。
都不用宫里张贴什么明文告示,只需要稍微放出一点风声,自然就会有人让百姓乖乖闭嘴。
之所以十多年来,大安的百姓不曾忘记这位储君,除了他生前勤政爱民的形象,这些年来流传在众百姓口中的种种猜测功不可没。
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完美的人,各方打听总想从墨明阳的生平中找出能称之为污点的东西。
好以此证明,他根本不是众百姓心目中的“明君”。
宋言汐不知道那些人到底得了谁的授意,目的又是什么。
但有一点,她是能确定的。
先太子遗孤一事,绝不是那些人想看见的。
此事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百姓们茶余饭后,都在讨论着这位“遗孤”。
说的最多的,便是觉得皇室应该表态,将这个孩子接回宫里好好养着。
至于养大了干什么,大家嘴上虽然不敢说,心中的想法却是一致的。
他们想让这个所谓“遗孤”,代替早亡的怀仁太子,成为新一任的储君。
而这种情况,显然不是朝中那几位王爷想要看到的。
既然不是他们,那背后推动这一切的人,是谁?
他又究竟想干什么?
飞溅起的雨滴打湿了裙摆,宋言汐却顾不得理会,只大步穿过回廊朝着前院走。
竹枝小跑跟上她,忙道:“姑娘慢些走,王爷还没过来呢。”
宋言汐一怔,“王爷还没下朝?”
竹枝摇了摇头,解释道:“王爷上午就回来过,只是还没来得及进府,就被宫里来人匆匆叫了回去。
王爷说约莫两三个时辰就会回来,让底下的人不要过去打搅姑娘忙正事。”
这话听着,倒确实是他能说出来的。
可有什么要紧的事,用得着刚下了朝又急匆匆的将人叫了回去?
竹枝挠挠头,猜测道:“王爷也没说究竟是什么事,只说让我们照顾好姑娘,免得姑娘忙起来就忘了吃饭。”
听他还有心情关心自己,宋言汐不由松了一口气。
想来不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否则,他便是想叮嘱,宫中的内侍也得催着他赶紧走。
宋言汐站在伞下,看着头顶丝毫没有减小的雨势,沉了嗓音问:“小舅舅可在家?”
竹枝忙点头,“刚用过午饭,大夫人便让人去铺子上将三老爷请了回来,这会儿应该正在她院子里。”
闻言,宋言汐立即转身往回走。
想着此事的严重性,她吩咐竹枝道:“你去请我娘到大舅母院中,就说我有事要同她商量。”
想到什么,宋言汐又改口道:“罢了,此事还是别惊动娘亲了。”
说话间转过长廊,正好同行色匆匆的言卿撞上。
“娘亲。”
“什么事不让惊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