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天命之争,纪元之秘-《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

  三十年过去,南北禅宗之争愈演愈烈。

  慧能、神秀二人各执一宗之牛耳,时常设坛讲法。

  今日,又到了东山寺开坛之时,

  神秀于北宗东山寺中,华座高设,

  他将《大乘论讲得透澈入微,僧众或凝神细听,或微微颔首,或面露思索之色。

  待讲毕,神秀又言道:“此番讲法,乃是近五十年最后一次了。”

  众僧闻言,不由得大惊问道:“为何如此?”

  神秀双手合十:“贫僧打算以七七四十九年闭关,专修一行三昧。”

  “冀望能更深入佛法之奥,寻得度化众生之妙法。”

  闭坛过后,神秀便择了一幽静密室,隔绝外界纷扰,潜心修行。

  时光荏苒,倏忽已至第三十五年。

  密室中烛火摇曳,神秀于蒲团上端坐,

  忽觉一阵祥瑞之气弥漫四周,继而陷入梦境。

  梦中,他见得燃灯佛乘一金色狮子,威风凛凛,踏云而至。

  那狮子周身金光闪耀,鬃毛根根分明,仿若金丝所铸。

  燃灯佛足踏九品莲台,莲台之上,莲盛开,散发出阵阵芬芳。

  佛陀慈眉善目,以右手轻轻摩神秀之顶。

  旋即,授予神秀一卷《增一阿含经。

  神秀双手接过,将经卷展开。

  刹那间,光芒大盛,三千诸佛妙相涌现。

  待经文融入眉心,神秀只觉一股清凉涌入脑海,

  此时此刻,前世记忆如汹涌潮水般涌现。

  神秀忆起往昔身为多宝道人,于灵山听法之景。

  彼时祥云缭绕,多宝道人恭谨端坐,

  聆听燃灯佛讲授佛法真谛,心中渐生化道为佛之念,

  此念如种子般生根发芽,直至今日。

  又过五年,至第四十年。

  神秀眉间之处,忽现一颗朱砂。

  那朱砂之内光芒渐盛,逐渐扩展为直径丈余的琉璃世界虚影。

  虚影之中,东方宝净国土之景清晰可见。

  时光悠悠,神秀闭关已至第四十九年。

  是日正午,本是大雨连绵,大风刮起。

  却在转瞬之间,忽然变得骄阳高悬,万里无云,

  就在东山寺众僧诧异之际,那大日忽地便是靠近了,

  众僧看去,才发觉这并非是骄阳一轮,而是燃灯佛手中所持宝灯。

  僧人们望之,不由得尽皆跪倒在地,不断连道佛号。

  闭关之期已满的神秀,亦是步出密室,

  亦步亦趋,朝着燃灯佛双手合十,恭敬行礼。

  燃灯佛手持青莲枝,轻轻蘸取净瓶中的功德水,洒向神秀所在。

  随后燃灯佛手掌轻翻,一枚温润玉牒出现在掌心。

  那玉牒通体洁白,其上梵文也在此刻自动显化。

  燃灯佛将玉牒递给神秀:“此乃‘现世永恒’玉牒,汝执掌之,可为西天之主!”

  “望你善加运用,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神秀双手接过玉牒,微微颔首。

  此时,北宗弟子亦于山门外,

  只见千道金光自闭关洞直射苍穹,光芒璀璨夺目。

  金光在空中汇聚,形成了“多宝佛”三字梵文。

  众僧人见此奇景,纷纷跪拜在地,眼中满是敬畏与虔诚。

  金字千日未消,似正表神秀,亦或者说是多宝佛之正统!

  很多南宗弟子听闻此事后,也匆匆赶来。

  他们望着那闪耀的金光和空中的梵文,心中的震撼难以言表,

  不由自主地也跪在地上,并尊神秀为禅宗之主。

  一时间,东山寺前,僧众云集。

  伴随着诸僧对神秀的认同,此时天道亦有所感。

  冥冥之中,燃灯佛也感觉到天命将至,

  那是由于苍生齐心,共拜多宝,

  代表着初创的佛门,有了正统的接班人,

  此后的继承也当正常有序的进行下去,千世万代而不落幕。

  故天道也是相当于有了稳定的香火来源,故授天命与他。

  燃灯佛等待着这一刻,亦是不知晓多少年了。

  昔日自虚空归来,初创佛门,又败辛饶,为的便是这一刻!

  毕竟他,已经是有不知道多少年未有一丝一毫的进步了!

  伴随着天命逐渐融入燃灯佛的法身,让他心中明晰,

  自己于与谢缺的这场长久争斗中,已然快要得胜。

  燃灯佛于灵鹫山巅,周身佛光环绕。

  他微微闭目,感受着这天命。

  就在他心中思绪万千之时,忽然之间,一阵隐隐约约的诵经声自南方悠悠传来。

  与此同时,原本将融于他身的天命,竟是有了一丝快要被撕裂的征兆!

  燃灯佛不由得愕然,将眸光投向了南方。

  此时,慧能正于悬空寺内宣讲《金刚经。

  慧能身着朴素僧袍,端坐在讲经台上,口中念念有词,声音清朗而平和,

  如潺潺溪流,流入众僧人的心中。

  时值正午,烈日高悬,天空一片湛蓝,无一丝云彩。

  就在慧能讲经至精妙之处时,那高悬于天际的太阳之内,忽有异动。

  但见太阳内光芒大盛,隐隐约约竟有如三足金乌振翅之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三足金乌光芒万丈,羽翼舒展间,散发出无尽神威。

  这奇异之象映照在悬空寺的讲经台上,讲经台顿时佛光四溢。

  金色的光芒笼罩着慧能,也笼罩着台下的僧众。

  僧众们纷纷抬起头,望着天空中的异象,脸上露出震撼与敬畏之色。

  慧能却不为所动,依旧专注地宣讲着《金刚经,

  那声音在佛光的映衬下,更显空灵。

  慧能讲经正酣,台下僧众皆沉浸于佛法妙义之中。

  此时,寺外忽然一阵骚乱,

  众人抬眼望去,却见有一褴褛老僧,身着补丁摞补丁的僧衣,

  其风尘仆仆,形容憔悴,手中锡杖拄地,“笃笃”有声。

  那老僧以锡杖挑开人群,径直朝着法座而来,

  有僧人想要挡住老僧,却是发觉这老僧力气奇大无比,竟是无法阻碍。

  慧能于法座之上见了这老僧,面色陡然一变,脱口而出:“师父?”

  声音中,还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喜。

  原来这老僧正是曾经点拨慧能,传授其佛法的无定僧。

  无定僧行至法座前,微微抬起头,直视慧能:

  “此乃虚空大日金乌法相,你可还记得前世?”

  慧能闻听此言,只觉脑海中一阵恍惚,

  思绪如脱缰之马,瞬间飘远。

  过往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被尘封已久的画面,渐渐清晰起来。

  无定僧见慧能神情变化,知晓他已忆起前世,遂取出一面青铜镜。

  无定僧将青铜镜朝着慧能照去,众人定睛一看,

  竟见慧能背后隐隐浮现出一尊佛影,那佛影光芒万丈,庄严无比。

  无定僧指着佛影道:“大日为汝,汝可号毗卢遮那佛。”

  慧能听闻此语,端坐在原地,纹丝不动。

  台下诸多弟子见状,纷纷跪地磕头,口中念念有词起来。

  但见虚空之中,金乌法相赫然显现于慧能背后。

  那金乌身姿雄伟,周身散发着万丈光芒,

  金乌足踏九品莲台,莲台之上,莲盛开,

  其背负着十二道日轮,法相庄严。

  悬空寺内的僧众们见状,纷纷走出寺门,跪倒在地,对着虚空之中的金乌法相顶礼膜拜。

  剩余的南宗弟子,心中震撼不已,

  皆认为这是慧能佛法高深的体现,是上天的昭示。

  于是,他们皆以大日佛冠名慧能,对其愈发尊崇。

  而此时,远在北方的神秀,已证得多宝佛之位。

  就在慧能与神秀形成南北二佛之时,

  原本彻底属于燃灯佛的部分天命,竟被天道强行撕裂。

  而其中一部分,竟被谢缺分去。

  谢缺于血海中,露出一抹得意。

  燃灯佛在灵山巅,感应到这一幕,顿时咬牙切齿。

  他周身佛光剧烈闪烁,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

  然而纵使他佛法高深,此刻也奈何不得天道的这般安排。

  燃灯佛望着虚空,长叹一声,而后向天问道。

  “天道在上,究竟如何才能得证道之法?”

  他的声音在虚空中回荡,带着无尽迷茫。

  毕竟道果无路,他忙活了这不知道多少年,也就是为了证道了。

  这时,他手中的长明灯灯芯突然光芒大盛。

  灯芯显化出一段偈语:“众忘之,天弃之,然力极者,乃脱凡尘。”

  燃灯佛凝视着偈语,心中暗自思索。

  很快,他便明白了此话的意思。

  就是说被众生遗忘,被天地厌弃,但自身的伟力强大到了极致,

  方才能够超脱凡尘,达到那至高的境界。

  然,这并非是燃灯佛心中所想要的证道法,

  他所追求的证道,不应是在被众生与天地抛弃的情况下。

  燃灯佛微微皱眉,心中有些疑惑。

  但他还是知晓,这其中提到了超脱,莫非证道就是超脱么?

  他的心中充满了疑问,却又一时无法找到答案。

  燃灯佛微微闭上双眼,而后叹道。“过去如昨日死,未来如明日生,当下才是恒常。”

  “也不知晓所谓超脱之道,究竟如何?”

  说罢,他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

  “也罢,也就让我试试这超脱之法……究竟如何?”

  ……

  冥土,血海,

  谢缺静静地盘坐其中,盯着手中那从天道强行撕裂出来的天命。

  然他努力探寻,却从这撕裂出来的天命中,什么都没有看到。

  正直此刻,一道虚影竟是自天命内浮现而出。

  那虚影逐渐变得清晰,只见其坦胸露乳,肥头大耳,脸上洋溢着开怀的笑容。

  谢缺看去,正是那布袋和尚契此,即是未来佛!

  谢缺心中一震,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

  他虽说此前从未亲眼见过未来佛,但二人这也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

  借助着因果之道,二人可以算得上是“老熟人”了。

  甚至于谢缺还怀疑过,审死图箓正是和契此有所关系,

  后面才发觉,并非是自己想象的这样,

  而是未来佛选择了自己,二人如今因果相关罢了。

  谢缺也不客气,直接忍不住心中的疑惑,开口说道:“这天命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

  “燃灯佛得到的所谓超脱之法,明显不是什么好东西。”

  契此听了谢缺的话,缓缓地摇了摇头。

  他的笑容依旧挂在脸上,但眼神中却透着一种难以捉摸的深邃:

  “那并非超脱之法,只是一场骗局罢了。”

  谢缺闻言,微微一怔:“骗局?你说燃灯佛得到的是一场骗局?”

  “究竟是何人设下的这等骗局,又为何要这么做?”

  契此一抬手,将手中的紫金钵朝着空中一丢,

  紧接着,钵中缓缓展开了一幅画面。

  谢缺定睛看去,画面之内正是虚空,代表虚空的黑色正在不断地扩大。

  那黑色仿佛有着无尽的吸力,周围的世界正在被它一点点地吞噬。

  谢缺看着这画面中的景象,脸上却没有露出太多的惊讶之色。

  毕竟,对于这虚空吞噬世界的事情,他早就已经知道了。

  契此开口问道:“你知道所有世界都被吞噬后会发生什么吗?”

  谢缺闻言,微微一怔,随后摇了摇头。

  他确实不知道,在所有世界都被虚空吞噬之后,还会有怎样的事情发生。

  契此看着谢缺的反应,点了点头:“会开始新的纪元。”

  “新的……纪元?”

  谢缺重复着契此的话,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他实在是不懂,这所谓的新的纪元究竟是什么意思。

  契此看着谢缺那迷茫的样子,笑了笑。

  他开口继续说道:“每一轮纪元,便是从虚空开始诞生。”

  “而后不断地发展,直到万界繁荣。”

  “但最终,虚空会开始破坏,将所有的世界都吞噬殆尽。”

  “当一切都归于虚无之后,新的纪元便会开始。”

  他微微顿了顿,继续开口说道:“每一纪元,都有着其独特的规律与宿命。”

  “而在这漫漫时光中,只有一位能够证得道果。”

  “就如虚空中的那几位道君,他们都是在前几个纪元中,历经无数磨难,方才成就了道君之位。”

  谢缺听着契此的话语,心中不禁一紧。

  他忍不住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这个纪元有人证道吗?”

  契此看着谢缺那紧张的模样,轻轻地摇了摇头。

  谢缺看到契此的反应,瞬间便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他的心中暗自思索着,不论是燃灯佛,还是自己曾经见过的现在佛。

  在这一纪元中,恐怕都很难证得道果了。(本章完)

  喜欢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