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传说现世!九州鼎!-《工业大摸底:开局制造阻拦索!》

  听到“推掉”这两字儿,省考古局局长的心肝都在打颤。

  那可是秦皇时期的小篆巨型石碑,真要埋掉会是S省考古界一大损失。

  “这些坛坛罐罐咱们不过是埋起来,又是销毁,你心疼什么?”

  “可是上头问起来,咱们不好交代。”

  “有什么不好交代的?限于文物保护技术,省里决定掩埋保护,有问题吗?”

  “呃,这么说……”

  “怕什么?你坚持上报,但省里不让。”

  大圆桌领导说道:“出了事儿我顶着,你们心放在肚子里。”

  “但谁要让我知道,悄悄走漏风声,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您言重了,这事儿仅限于咱们省里。”

  有大圆桌领导拍板,其他人也不敢多说什么。

  龙建三局施工队准备回填。

  “这下不担心没活干了,填快点!”

  “经理,人工太慢,不行找两台推土机怎么样?”

  “推一遍,然后压路机再过一遍,绝对完好如初。”

  “你小子傻了?没看省考古局和圆桌领导意见相左吗?咱们要是用推土机,省考古局的能把咱吃了。”

  “好像也是,那我多叫几个工友来。”

  “就这些人,不能再扩大。”

  “为啥?”

  “保密,多给加班费,连夜回填!”

  “把那几台小挖机叫回来,搞快点。”

  “回填的时候注意安全,别因为他们催就忽视了安全防护。”

  “您放心,这批工友经验丰富,绝对不会……”

  啊——

  不知道哪儿传来一声惨叫,施工经理菊花一紧。

  我尼玛!

  怕什么来什么!

  “怎么回事儿?快说!怎么回事儿?”

  “有人……有人掉到坑里了。”

  “卧槽!”

  此刻的施工经理比圆桌领导还着急,他快步上前,用探照灯照了照。

  “谁他妈让你靠近的?没事儿吧?”

  “没……没事儿。”

  掉坑里的工友惊恐道:“不过,这坑底裂开了,底下还有空间。”

  “什么玩意儿?还有空间?”

  施工经理连忙看向全场职级最高的圆桌领导,而后者此刻面如黑锅。

  这不是添乱吗?什么底下还有空间?

  事已至此,大圆桌领导只能装作看不见。

  “填了!”

  “好嘞!”

  施工经理等的就是这句话,盖棺定论。

  秦川南郊,我们什么东西都没挖出来!

  “领导,我求您了,能不能让我看一眼!”

  “你……罢了,你下去瞅瞅,没什么大问题,咱们就回填。”

  领导也是人,更何况考古局局长也没什么坏心思,不过想见一见老祖宗留下来的真东西。

  “谢谢领导体谅。”

  局长戴上头盔,绑上头灯,手持洛河铲顺着绳梯缓缓下到坑底。

  “怎么样?”

  “高清摄像机,递给我。”

  “只允许眼睛看,不许拍照。”

  大圆桌领导提醒了句,局长无奈,只得将昏暗的灯光调亮点。

  结果不看不要紧,一看他差点没吓死。

  坑底裂缝之下是静静安放的九尊青铜大鼎,其中四尊鼎足部结满了铜锈。

  他壮着胆子靠近,心中已经有了模糊的猜想。

  可不应该呀,这些鼎不是遗失在历史长河中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

  “领导,我觉得您应该下来看看,再确定是不是要回填。”

  “什么意思?”

  “您下来就知道了,如果您下来后觉得不值一看,我现场辞职,这地儿随您处理。”

  “你小子,等着。”

  大圆桌领导说着便要穿戴下坑底,可随行大秘立刻上前阻拦。

  “领导,还是我下去吧,

  “让开!出了问题负责任的也是我!”

  大圆桌领导一意孤行,现场还真就没人能挡住。

  “那您至少穿上防护再下去。”

  秘书递上工作服与头盔:“我和您一起下坑吧,真有事儿两个人也好照应。”

  “考古局长也在底下,你就别去了。”

  大圆桌领导亲自下坑,他倒要看看坑底下是什么东西。

  结果下到坑底,他还没说话,便被眼前的九尊青铜大鼎惊到了。

  九尊青铜鼎由三只圆鼎、六只方鼎组成。

  其中五只鼎为用雄金铸成的阳鼎,四只鼎为用雌金铸成的阴鼎。

  九鼎大小各不相同,目测最小的也得有千斤重。

  鼎上刻有山川神灵之图,似乎对应龙夏的名山大川。

  “这是……龙夏九鼎?”大圆桌领导错愕道。

  考古局长解释道:“您看出来了,我也怀疑是,但不敢断定,所以才请您下来看看。”

  龙夏

  史记有云:“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

  皆尝亨鬺上帝鬼神。

  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九鼎是龙夏文化的象征之一,夏初,大禹以九州牧进贡的青铜铸成九鼎,成为夏朝的传国之宝。

  商朝取代夏朝后,将九鼎迁移到都城亳邑,后又随都城迁至殷。

  周武王灭商后,把九鼎迁移到洛邑。

  秦灭周后,九鼎下落不明。

  后世唐女皇和宋大书法家皇帝都曾仿制九鼎,但最终也不知所踪,没想到居然出现在这儿。

  “能确定这是传说中的九鼎吗?”

  “青铜鼎内部一般有铭文,如果我们能把铭文拓印翻译出来,就能确定真伪。”

  “这……”

  “领导,九鼎是龙夏古代最重要的礼器,象征着天命所归,您作为发掘九鼎的第一人,必然名留青史。”考古局长趁热打铁。

  大领导想要啥?

  权力,他已经有了。

  金钱,对他而言只是浮云。

  名望,只有名留青史的机会才能打动他。

  搞巨龙钢铁新城,不就是朝着名望来的吗?

  现在挖出九鼎,这功绩不亚于搞一座新城。

  “领导,您放心,坑底土层我已经探过,不会再有什么新东西。”

  “这地儿发掘完就能用吗?”

  “绝对能用,用不了您摘了我的脑袋。”

  “你呀你,为了考古老命都不要了。”

  大圆桌领导哑然失笑:“我同意,不过你们要尽快挖掘。”

  “还有周边其他地方,也要搞清楚地底埋藏文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