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无从下手-《大明:我!千古一帝,开局登基》

  人类面对未知时,总会感到害怕,然后试图通过虚无缥缈的神学来寻求安慰。

  但陶有道他们又找不到神,要是真要拜的话,不如直接拜大明至尊。

  用数学公式来解释已知的现象,这需要像祖冲之这样的数学家才能做到。

  用白话文改写,保持原意不变,不改变人名,不加任何注解:

  圣人引入的数字,比起汉字,更能简洁地表达公式的意思。

  可以说,汉字和数字的结合,是两种最高效的符号组合。

  当然,他们现在还不懂信息熵这个概念,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华夏人天生在这方面有优势。

  不过,这也可能是个问题。

  当朱祁钰来到景泰学校时,这里正在大扫除。

  可以看出,现在的老师们的头发不像以前那么整齐了,甚至有人在吉日剪短头发,这样更容易打理。

  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剪头发也要看日子,不是随便就能剪的。

  刘升干脆扎了个简单的马尾,这已经算是披头散发了,但他一点也不在意,反而觉得这样能省时间,去做更有意思的事。

  他巡视教室时,看到学生们认真地擦桌子椅子,窗户上的灰尘也被擦得干干净净。

  别说在桌子上刻个“早”字了,就算弄个小坑洞,这些学生都会心疼得不得了。

  不过男生天性好动,朱祁钰就看到有几个学生在走廊上打闹,一看到他,立刻站好,收起了调皮的样子。

  在巡视学校的空档,朱祁钰还抽空给刘升他们讲了一节课。

  比如,地球是一个球体。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张衡提出的浑天说,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有了。

  幸好华夏没有教会,不会把异端的人烧死。

  当然,不烧死不代表就没有争论。

  唐代的南宫说曾经实地测量过子午线的长度,虽然结果不太准确,但也让浑天说在当时成为主流。

  中国人一直对头顶的天空充满好奇,不断探索着它的奥秘。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地平说成了主流,甚至有人误以为古代人都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其实“天圆地方”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受到质疑,到了东汉,浑天说出现后,即使是大儒们也只是想在其中加入一些礼制的内容。

  也许后来的人忘记了,误以为教会的地平说是大家的共识。

  所以当朱祁钰说出这个想法时,刘升等人并没有觉得奇怪。

  可当朱祁钰接着说:“人不仅生活在球体的上方,下方也有人生活着。”

  原本觉得没什么特别的众人,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兴趣。

  即使浑天说再怎么先进,蛋黄里也不是全住人,人只是生活在蛋黄的表面,也就是一块巨大的陆地上。

  朱祁钰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圆环,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太阳。

  要弄懂这个,首先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果子总是掉到地上?

  牛顿并不是在苹果树下突然想到万有引力的,而是通过计算炮弹落地的位置,才推导出第一宇宙速度的公式。

  不过炮弹太粗暴了,于是就换成苹果树。

  这样故事听起来更有画面感,也更吸引人。

  朱祁钰自己早就知道答案,他现在做的事情比不上牛顿,只是反过来引导陶有道和刘升,让他们更容易理解物理知识。

  他的目的,主要是为他们打基础。

  “怎么证明呢?”

  从刘升的眼神里,朱祁钰看出了他对知识的渴望。

  “你是说,我们站在一个球上?”

  朱祁钰跺了跺脚,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不,太多了,我都不知道该从哪儿开始提问,或者,可以从陛下刚才说的话入手?”

  刘升自己也是一头雾水。

  “那就去想,去思考,再试着验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朱祁钰环视了一下众人,说完后放下粉笔,抬腿走出了教室。

  在他心里,他不是老师,而是一个引路人。

  等圣人离开后,陶有道看了刘升和其他老师一眼,说道:“按照圣人刚才说的,我好像明白热气球为什么能飞起来的原因了。”

  这话一出,立刻打破了沉默,大家纷纷围了过来。

  朱祁钰像班主任一样,站在窗外看了一眼,然后转身离开了。

  看来这些老师已经不适合教小学生了,他们需要更大的舞台,去教更多的人。

  他微微一笑,来到平时较少来的景泰女校。

  对女校的要求不高,只要识字读书、会点算术就行。

  相比男校,女校的课程简单得多。

  毕竟男女之间的师资本来就有差距。

  唐云燕今年十三岁了,看到她,朱祁钰总会想起她是景泰帝的唐贵妃。

  原本,皇贵妃的位置应该是她的。

  她和学生年龄相仿,甚至有些学生还比她大不了多少。

  不知是不是自己的想法有问题,朱祁钰一看到唐云燕,总觉得她的一举一动都带着一种妩媚的味道。

  他闭上眼睛,揉了揉眼睛,告诉自己不能这么想,自己是文武百官的主子,身上穿的是龙袍!

  赵燕是最早进宫的老师,现在已像个教导主任了,她带着薛蓉儿到处查看学校的设施和设备。

  圣人第一次来女校,赵燕得知消息后也赶紧赶了过来。

  薛蓉儿一脸冷淡,似乎和薛瑄真的闹翻了。

  要是传出去,那可是大逆不道啊!

  再看赵燕,哪里还有从前那个清倌人的样子。

  她穿着一身青色的长衫,看起来像男装,但没有束胸,身材曲线明显,三千青丝垂落下来,显得很有成熟女性的魅力。

  而薛蓉儿,如果戴上一副金丝眼镜,就活像一个温柔的邻家姐姐。

  在她们身后的是于璚英,她穿着一身运动装,扎了个利落的马尾,但不知为何,总是躲在别人后面。

  “学校怎么样?还习惯吗?学生们有意见吗?”

  看到赵燕后,朱祁钰直接问道。

  “回陛下,学校挺好的,除了亲人不在身边,吃住都比家里好,学生们没什么意见。”

  赵燕行了个礼,轻声细语地回答,偷偷看着皇帝。

  接着,朱祁钰又问了学习的情况,然后看向于璚英,问:“朕总觉得,你在躲着朕?”

  躲在赵燕等人后面的于璚英撇了撇嘴:“哪有!”

  “那你站出来。”

  朱祁钰昂着头命令道。

  于璚英不情愿地走了出来,这一下,朱祁钰都愣住了。

  那衣服了整形。

  他赶紧捂住嘴,移开目光,摇摇头说:“自欺欺人。”

  “我乐意!”

  于璚英双手叉腰,努力挺了挺胸。

  “不过,你这是用什么垫的?说不定还能赚一笔钱!”

  朱祁钰突然想到,目光又回到于璚英的胸口。

  见状,于璚英赶紧护住,要不是眼前是皇帝,她早就一拳打过去了。

  被一个男人这样问,于璚英心里莫名,不知道是生气还是高兴。

  “棉……棉花。”

  虽然护着,但她还是回答了朱祁钰的问题。

  “现在天气冷还行,要是夏天,还不闷出痱子来。”

  朱祁钰摇着头笑着说,棉花虽然是保暖的好东西,但用来垫胸,夏天就不合适了。

  “要你管!”

  于璚英听了,气得白了朱祁钰一眼。

  “而且,垫这么高干嘛?本来还挺合适的,现在反倒不美了。”

  朱祁钰对於璚英的打扮发表了看法。

  一身劲装本来就很飒爽,但垫出来的明显不协调。

  “哼!”

  于璚英冷哼一声,把头偏向一边。

  朱祁钰也觉得差不多了,把目光转向薛蓉儿,叹了口气。

  清官难断家务事,虽然身为一国之君,关心下属的生活是应该的,但薛蓉儿的事,朱祁钰实在无从下手。

  时代的限制,让他没办法去劝导薛蓉儿。

  感受到朱祁钰的目光,薛蓉儿难得地嘴角微扬,语气柔和地说:“奴家没事,陛下不用挂心。”

  “嗯,那就好。”

  最后才轮到唐云燕到来。

  “走路就老老实实走,干嘛一扭一扭的?”

  看着唐云燕摆弄姿态,朱祁钰心里火气就上来了。

  唐云燕睁大了眼睛,她确实向赵燕她们这些懂行的人请教过。

  可在皇帝看来,轻柔地迈步、走得轻巧,竟然成了“翘屁股”!太不雅了!

  差点把她给绊倒了。

  “奴婢拜见陛下,让陛下见笑了。”

  忍着,对方是皇上,自己父亲交代要争取的对象。

  “你还小,别想那么多。”

  朱祁钰直接说道,但唐云燕一听,立刻瞥了于璚英一眼。

  按年龄来说,她也不算小了。

  于璚英感受到她的目光,气得瞪回去,嘴唇分明在说:“!”

  唐云燕没放在心上,她已经想过了,如果说是个好丈夫,眼前这个男人确实是独一无二的,至少在她认识的男人里。

  “奴婢不敢。”

  唐云燕再次行礼。

  “教学上有困难吗?”

  朱祁钰也没打算在这上面多纠缠。

  唐云燕是几位女老师中最年轻的,所以朱祁钰问的是她。

  “不难,学生学得快,只是奴婢怕自己才疏学浅,以后教不好。”

  要是教歌舞,唐云燕怎么也比于璚英强,但除了识字读书,还要教算术,她就觉得自己的学问有点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