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过第一场雪后的京城,很快就又迎来了第二场大雪。
这场大雪比初雪下的更大,也更久,持续了整整三天。
整座京城几乎都被白雪覆盖,笼罩。大雪之下,京城街道愈发冷清。
临近新年,数一数日子,也就不到两个月了。
但京城的气氛內却並没有半点即將要到来新年的喜悦,反而变得更沉重。
北方前线的叛乱局势目前处於僵持阶段,自长公主出现在前线后,极大地振奋了前线將士。
可即便如此,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许王府筹备多年,来势汹汹,加上还有草原几大部落的联合骚扰,前线战况依旧堪忧。
目前情况,前线朝廷军和叛军还处於僵持阶段。
如此一来,京中谣言恐惧氛围依旧散不去。
再加上这场大雪,导致本就情况复杂的京城局势变得更为严峻。
这又一场大雪不知摧毁了多少百姓的居所,也不知冻死,饿死了多少百姓。
即便是京城地区情况都如此严重,更不用说王朝境內其他地方。从密天司传回来的情报,触目惊心。
在这场大雪大灾之下,不知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没了活路。各地到处都是流民,甚至落草为寇成山贼土匪。
王朝境內,各方势力虎视眈眈,灾情之下,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也开始蠢蠢欲动,王朝境內,各地都已经爆发了不少百姓衝击县衙的暴动。
活不下去,就得造反!
虽然这些声音很快被各地方官府镇压,但如此情形下去,迟早会出问题。
一旦朝廷不能解决如今这內忧外患的局面,到时候即便许王府没打到京城,大寧王朝恐怕也会被內部瓦解。
情况如此严峻,朝廷官员人心惶惶。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天子告病缺席朝会,更引得官员们恐慌。
就在各种谣言流传甚广时,因感染风寒告病数日的天子李辞寧,再度出现在朝会上。
早朝之上的李辞寧面色红润,容光焕发,全然没有半分虚弱颓靡之势。
而这,也自然很快打破了各种谣言。
天子无恙,便是朝堂官员们最大的定心丸。
那些暗中蠢蠢欲动的势力在得知情况后,也暂时將心思收敛。
早朝之上,各部官员铺天盖地的上奏,而这其中,绝大部分官员都是弹劾长公主出现在前线一事。
然而,面对这些奏摺弹劾,李辞寧却搁置不议。
哪怕有眾多官员站出来,但依旧被李辞寧否决。而这也让朝堂官员终於看明白,陛下这是铁了心的要保长公主。
如此一来,此事虽让不少人心头不安,可见陛下如此坚持,也没有人再在这个节骨眼上触陛下霉头。
毕竟如今前线战况堪忧,情况正危急,一旦撤下长公主,谁来接任大军
若是挡住许王叛军还好,要是挡不住,那可就成罪人了。
谁也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去担保!
除此之外,早朝会上,李辞寧下令賑灾,命密天司全权负责京城地区附近百姓的安置和维护秩序。同时命六部官员配合,鑑於国库空虚,李辞寧下旨募捐,以朝廷的名义向京中世家借粮。同时,李辞寧还下旨一口气颁布许多旨意,皆是针对当下朝廷和王朝境內的多项指令,涉及之广,令人惊愕。
同时,在早朝最后,李辞寧以身体尚未完全恢復,需静养为由,將朝堂大事交由赵相以及六部尚书共同商议决定。
早朝后,京中各方势力震动。
谁也不清楚陛下到底要做什么,从陛下下旨的这些命令下,能看的出陛下想做的事情很多。但这其中不少旨意,都触犯了京中世家势力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这次陛下將朝政全权交给赵相以及六部官员。这就意味著,如今的朝堂之上,已然由赵相把持住。
这皇权一旦交出,可就没那么好收回。
如今以赵相的资歷,他在朝中的影响力,已经有了陛下的亲口授意。这也就意味著,赵相手中的权利已达到顶峰。
谁不清楚,这六部之中有多少赵相的势力那六部的尚书,哪一位跟赵相没有关係
这陛下如此將权力交给赵相,的確匪夷所思。
甚至在不少人看来,还有些昏庸。
而赵相在得到陛下的许可后,当即第一时间开始整顿朝堂。一边清扫朝堂异己,同时也调整著朝中官员的任职。这位赵相手段果断,丝毫不留情面。如今在名正言顺的权势滔天之后,更让所有人忌惮不安。
因此,朝中各部势力闻风纷纷倒戈,整个朝堂之上,大小事务,官员任迁,全部都掌握在赵相手上。
林江年在得知这个消息时,也颇有些意外。
但细细一琢磨之下,便发现不对劲。
很不对劲!
他是最清楚李辞寧的身体情况,以李辞寧如今的身体状况绝对是神仙难救。
他早已病入膏肓,可出现在早朝上的李辞寧却红光满面,据说精神焕发,身体素质极好。
这肯定是有问题的。
细细一琢磨,这多半是那位天子掩人耳目的手段,亦有可能是……迴光返照
李辞寧將朝堂大权都交到赵相手上,这自然不难理解。如今朝堂上,能稳住局势的只有赵相。
赵相,是李辞寧留下的肱骨大臣。
至於李辞寧为何如此信任赵相,细想之下,也能想明白。
赵相本身就对朝廷忠心耿耿,他为相几十载,不仅能力出眾,手底下势力庞大。放权给他,反而一件好事。
许多事情,赵相这位人臣去办,反而会更能办的成。
当然,除此之外,李辞寧敢如此放心交权给赵相,最大的原因,大概也是因为北方前线的长公主逐渐掌控军中大权。
最重要的兵权落在长公主手上,李辞寧也就不担心赵相会有什么异心。
他相信李飘渺!
除此之外,回到京城的李老前辈,这段时间也暗中拜访了不少京中以前的老友,以及当初的旧势力。
虽然李老前辈没有在公共场合上露面,但私底下,整个京城各方势力也早已收到风声。
这位昔日先帝的亲弟弟,如今陛下的亲叔叔在这个时候回到京城,有何目的
不言而喻。
种种跡象上都表明,京中很快將会有大事发生。
但至於具体是什么,无人清楚。
林江年对此已经猜测到了一二,不过並没有轻举妄动。
京城的这一场变局,还不到他现身的时候。
在將六王爷秘密送入宫中后,林江年便没有再掺和。这几天京城下大雪,他都待在府上,哪也没有去过。
这一场大雪下的极大,笼罩了整个京城。
院中,屋檐下全是霜雪。
林江年坐在院中,欣赏著雪景。
偌大的姜府上下,似乎所有人都很忙,就他这位临王世子最为空閒。
閒下来后,多少有些无聊和寂寞。
也就会开始胡思乱想。
回想起前不久之前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林江年依旧感觉在做梦。
但仔细回想,那晚的所有记忆和细节又全部浮现脑海。
提醒著他不是做梦!
林江年很有成就感,毕竟,他让纸鳶和柳素这对同父异母,却一直都有嫌隙的姐妹,真正做到了坦诚相见!
谁能想得到,他一直心心念念之下的鬼心思,竟会在柳素的帮忙之下成功了
越想越激动,也越想越回味。
屋檐下,林江年眯眼回味,满脸享受得意。
可在回味过来之后,又深深嘆了口气。
凡事都是有代价的!
那晚发生的事情越是爽,代价就越严重。
果不其然,一切都验证了!
柳素走了!
那晚林江年就意识到柳素不对劲,她那么小心眼,占有欲那么强的女人,竟然会主动帮助他拉纸鳶下水。
这本身就有问题。
如今看来,她恐怕早有蓄谋。
因此,在第二天林江年醒来之后,便得知柳素已经离开的消息。
她隱匿了行踪,消失不见。即便林江年动用临王府和密天司的情报,也没能找到她的下落。
看来,她是刻意不想让林江年知道她的行踪。
当然,或许也是在酒醒之后羞愧难当,暂时不想再见林江年。
反正,她还是走了。
走的悄无声息。
不过,在得知消息后的林江年,第一时间派人前往天神教的总坛。
柳素曾言,她打算返回天神教总坛,去整合掌控天神教。
因此,林江年直接派人去蹲守她的下落。
他不担心柳素会跑掉,毕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迟早是要將她逮回来的。
而另一边,纸鳶的情况则更为严重。
如果是柳素那边是半推半就,她半自愿的话。那纸鳶这边,可就是完全被做局了。
她在醉酒之下,迷迷糊糊著了柳素的道,最终被林江年和柳素联手『趁虚而入』。
她完全处於被动和半不情愿的情况下,被迫发生了那晚的事情。
事后的纸鳶,果不其然的翻脸了!
纸鳶有没有生气,林江年不得而知。毕竟,他已经好些天没见到过纸鳶。
自那晚后,纸鳶就刻意避开与林江年的见面。平时基本上都不在府上,哪怕回到姜府,也完全避开林江年,根本不给他见面道歉的机会。
当然,也没什么道歉的必要。
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林江年自然敢作敢当,没什么不敢承认的。
林江年从茉莉和风铃那对姐妹口中,倒没听说纸鳶生气的跡象。
据那对姐妹描述,纸鳶依旧和平常一样,没有任何情绪变化。可从她避而不见林江年的举动来看,显然还是在生气。
林江年可太了解纸鳶了,她平日里看似冷冰冰的模样,实则某些时候心智也成熟不到哪去。尤其是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她自然会生气。
当然,更多的应该是羞恼。
她避而不见林江年,除了生气之外,也估计是觉得没脸见人。
毕竟,那晚那么『坦诚相见』,又羞耻万分的事情发生了,以她的脸皮自然是扛不住。
林江年自然清楚这点,也就没在这个时候去找纸鳶。眼下得让纸鳶先消化消化,慢慢地接受这件事情。
一开始接受不了肯定是正常的,毕竟太过於『惊世骇俗』。
与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姐妹一起『坦诚相见』,一起服侍同一个男人,任何女人都难以接受,更何况是纸鳶这样保守的姑娘。
不过,凡事都是从无到有。既然只要有了第一次,那就肯定能有第二次,以及无数次……
眼下,需要让纸鳶好好冷静下来,让她仔细慢慢想明白消化。接著再找个机会,好好去哄一哄,道个歉,再循序渐进,逐渐耳濡目染,让纸鳶逐渐接受……
再然后……那就是梅开二度了!
一切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
不过,意外总是比明天先来。
就在林江年畅想规划著名左拥右抱的美好人生日子时,这天夜里,三更半夜,急促的脚步声出现在院中,敲响了林江年的房门。
“殿下,宫中急报!”
门外,传来林青青急促的声音。
被声音吵醒的林江年披上一件外衣,起身开门。
门外院中,是身上落著霜雪,面色凝重焦急模样的林青青,一边说著,一边快速將一封信递给林江年。
“殿下,宫中来人,让属下將这封信交给殿下您,说有十万火急之事!”
林江年快速拆开信,只见泛白的宣纸上,朴素简单地写著一行字。
“速入宫,急事!”
信上就五个字,然而林江年盯著这几个字,目光一凝。
“殿下,怎么了”
一旁的林青青瞧见殿下脸色变化,心头也隨之一沉。
难道是宫中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备马,入宫!”
林江年声音低沉,深夜里,他眼神前所未有的凝重。
这信上只有短短五个字,但林江年认得,这是李辞寧的亲笔字。
三更半夜,李辞寧突然派人送来这样的信,让他立即进宫。这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林江年当下没有任何犹豫,一边往身边套外衣,一边快步朝著外面走去。
“青青,命人通知下去,府邸戒备。同时,召集咱们临王府在京中的所有人马。”
“再去通知纸鳶一声,就说可能会有大事发生!”
说到这里,林江年脚步一顿,目光中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要是我天亮之前还没回来,你们所有人立刻,马上离开京城,返回临江城。”
“!!!”
这场大雪比初雪下的更大,也更久,持续了整整三天。
整座京城几乎都被白雪覆盖,笼罩。大雪之下,京城街道愈发冷清。
临近新年,数一数日子,也就不到两个月了。
但京城的气氛內却並没有半点即將要到来新年的喜悦,反而变得更沉重。
北方前线的叛乱局势目前处於僵持阶段,自长公主出现在前线后,极大地振奋了前线將士。
可即便如此,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许王府筹备多年,来势汹汹,加上还有草原几大部落的联合骚扰,前线战况依旧堪忧。
目前情况,前线朝廷军和叛军还处於僵持阶段。
如此一来,京中谣言恐惧氛围依旧散不去。
再加上这场大雪,导致本就情况复杂的京城局势变得更为严峻。
这又一场大雪不知摧毁了多少百姓的居所,也不知冻死,饿死了多少百姓。
即便是京城地区情况都如此严重,更不用说王朝境內其他地方。从密天司传回来的情报,触目惊心。
在这场大雪大灾之下,不知多少百姓流离失所,没了活路。各地到处都是流民,甚至落草为寇成山贼土匪。
王朝境內,各方势力虎视眈眈,灾情之下,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也开始蠢蠢欲动,王朝境內,各地都已经爆发了不少百姓衝击县衙的暴动。
活不下去,就得造反!
虽然这些声音很快被各地方官府镇压,但如此情形下去,迟早会出问题。
一旦朝廷不能解决如今这內忧外患的局面,到时候即便许王府没打到京城,大寧王朝恐怕也会被內部瓦解。
情况如此严峻,朝廷官员人心惶惶。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天子告病缺席朝会,更引得官员们恐慌。
就在各种谣言流传甚广时,因感染风寒告病数日的天子李辞寧,再度出现在朝会上。
早朝之上的李辞寧面色红润,容光焕发,全然没有半分虚弱颓靡之势。
而这,也自然很快打破了各种谣言。
天子无恙,便是朝堂官员们最大的定心丸。
那些暗中蠢蠢欲动的势力在得知情况后,也暂时將心思收敛。
早朝之上,各部官员铺天盖地的上奏,而这其中,绝大部分官员都是弹劾长公主出现在前线一事。
然而,面对这些奏摺弹劾,李辞寧却搁置不议。
哪怕有眾多官员站出来,但依旧被李辞寧否决。而这也让朝堂官员终於看明白,陛下这是铁了心的要保长公主。
如此一来,此事虽让不少人心头不安,可见陛下如此坚持,也没有人再在这个节骨眼上触陛下霉头。
毕竟如今前线战况堪忧,情况正危急,一旦撤下长公主,谁来接任大军
若是挡住许王叛军还好,要是挡不住,那可就成罪人了。
谁也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去担保!
除此之外,早朝会上,李辞寧下令賑灾,命密天司全权负责京城地区附近百姓的安置和维护秩序。同时命六部官员配合,鑑於国库空虚,李辞寧下旨募捐,以朝廷的名义向京中世家借粮。同时,李辞寧还下旨一口气颁布许多旨意,皆是针对当下朝廷和王朝境內的多项指令,涉及之广,令人惊愕。
同时,在早朝最后,李辞寧以身体尚未完全恢復,需静养为由,將朝堂大事交由赵相以及六部尚书共同商议决定。
早朝后,京中各方势力震动。
谁也不清楚陛下到底要做什么,从陛下下旨的这些命令下,能看的出陛下想做的事情很多。但这其中不少旨意,都触犯了京中世家势力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这次陛下將朝政全权交给赵相以及六部官员。这就意味著,如今的朝堂之上,已然由赵相把持住。
这皇权一旦交出,可就没那么好收回。
如今以赵相的资歷,他在朝中的影响力,已经有了陛下的亲口授意。这也就意味著,赵相手中的权利已达到顶峰。
谁不清楚,这六部之中有多少赵相的势力那六部的尚书,哪一位跟赵相没有关係
这陛下如此將权力交给赵相,的確匪夷所思。
甚至在不少人看来,还有些昏庸。
而赵相在得到陛下的许可后,当即第一时间开始整顿朝堂。一边清扫朝堂异己,同时也调整著朝中官员的任职。这位赵相手段果断,丝毫不留情面。如今在名正言顺的权势滔天之后,更让所有人忌惮不安。
因此,朝中各部势力闻风纷纷倒戈,整个朝堂之上,大小事务,官员任迁,全部都掌握在赵相手上。
林江年在得知这个消息时,也颇有些意外。
但细细一琢磨之下,便发现不对劲。
很不对劲!
他是最清楚李辞寧的身体情况,以李辞寧如今的身体状况绝对是神仙难救。
他早已病入膏肓,可出现在早朝上的李辞寧却红光满面,据说精神焕发,身体素质极好。
这肯定是有问题的。
细细一琢磨,这多半是那位天子掩人耳目的手段,亦有可能是……迴光返照
李辞寧將朝堂大权都交到赵相手上,这自然不难理解。如今朝堂上,能稳住局势的只有赵相。
赵相,是李辞寧留下的肱骨大臣。
至於李辞寧为何如此信任赵相,细想之下,也能想明白。
赵相本身就对朝廷忠心耿耿,他为相几十载,不仅能力出眾,手底下势力庞大。放权给他,反而一件好事。
许多事情,赵相这位人臣去办,反而会更能办的成。
当然,除此之外,李辞寧敢如此放心交权给赵相,最大的原因,大概也是因为北方前线的长公主逐渐掌控军中大权。
最重要的兵权落在长公主手上,李辞寧也就不担心赵相会有什么异心。
他相信李飘渺!
除此之外,回到京城的李老前辈,这段时间也暗中拜访了不少京中以前的老友,以及当初的旧势力。
虽然李老前辈没有在公共场合上露面,但私底下,整个京城各方势力也早已收到风声。
这位昔日先帝的亲弟弟,如今陛下的亲叔叔在这个时候回到京城,有何目的
不言而喻。
种种跡象上都表明,京中很快將会有大事发生。
但至於具体是什么,无人清楚。
林江年对此已经猜测到了一二,不过並没有轻举妄动。
京城的这一场变局,还不到他现身的时候。
在將六王爷秘密送入宫中后,林江年便没有再掺和。这几天京城下大雪,他都待在府上,哪也没有去过。
这一场大雪下的极大,笼罩了整个京城。
院中,屋檐下全是霜雪。
林江年坐在院中,欣赏著雪景。
偌大的姜府上下,似乎所有人都很忙,就他这位临王世子最为空閒。
閒下来后,多少有些无聊和寂寞。
也就会开始胡思乱想。
回想起前不久之前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林江年依旧感觉在做梦。
但仔细回想,那晚的所有记忆和细节又全部浮现脑海。
提醒著他不是做梦!
林江年很有成就感,毕竟,他让纸鳶和柳素这对同父异母,却一直都有嫌隙的姐妹,真正做到了坦诚相见!
谁能想得到,他一直心心念念之下的鬼心思,竟会在柳素的帮忙之下成功了
越想越激动,也越想越回味。
屋檐下,林江年眯眼回味,满脸享受得意。
可在回味过来之后,又深深嘆了口气。
凡事都是有代价的!
那晚发生的事情越是爽,代价就越严重。
果不其然,一切都验证了!
柳素走了!
那晚林江年就意识到柳素不对劲,她那么小心眼,占有欲那么强的女人,竟然会主动帮助他拉纸鳶下水。
这本身就有问题。
如今看来,她恐怕早有蓄谋。
因此,在第二天林江年醒来之后,便得知柳素已经离开的消息。
她隱匿了行踪,消失不见。即便林江年动用临王府和密天司的情报,也没能找到她的下落。
看来,她是刻意不想让林江年知道她的行踪。
当然,或许也是在酒醒之后羞愧难当,暂时不想再见林江年。
反正,她还是走了。
走的悄无声息。
不过,在得知消息后的林江年,第一时间派人前往天神教的总坛。
柳素曾言,她打算返回天神教总坛,去整合掌控天神教。
因此,林江年直接派人去蹲守她的下落。
他不担心柳素会跑掉,毕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迟早是要將她逮回来的。
而另一边,纸鳶的情况则更为严重。
如果是柳素那边是半推半就,她半自愿的话。那纸鳶这边,可就是完全被做局了。
她在醉酒之下,迷迷糊糊著了柳素的道,最终被林江年和柳素联手『趁虚而入』。
她完全处於被动和半不情愿的情况下,被迫发生了那晚的事情。
事后的纸鳶,果不其然的翻脸了!
纸鳶有没有生气,林江年不得而知。毕竟,他已经好些天没见到过纸鳶。
自那晚后,纸鳶就刻意避开与林江年的见面。平时基本上都不在府上,哪怕回到姜府,也完全避开林江年,根本不给他见面道歉的机会。
当然,也没什么道歉的必要。
事情都已经发生了,林江年自然敢作敢当,没什么不敢承认的。
林江年从茉莉和风铃那对姐妹口中,倒没听说纸鳶生气的跡象。
据那对姐妹描述,纸鳶依旧和平常一样,没有任何情绪变化。可从她避而不见林江年的举动来看,显然还是在生气。
林江年可太了解纸鳶了,她平日里看似冷冰冰的模样,实则某些时候心智也成熟不到哪去。尤其是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她自然会生气。
当然,更多的应该是羞恼。
她避而不见林江年,除了生气之外,也估计是觉得没脸见人。
毕竟,那晚那么『坦诚相见』,又羞耻万分的事情发生了,以她的脸皮自然是扛不住。
林江年自然清楚这点,也就没在这个时候去找纸鳶。眼下得让纸鳶先消化消化,慢慢地接受这件事情。
一开始接受不了肯定是正常的,毕竟太过於『惊世骇俗』。
与自己同父异母的亲姐妹一起『坦诚相见』,一起服侍同一个男人,任何女人都难以接受,更何况是纸鳶这样保守的姑娘。
不过,凡事都是从无到有。既然只要有了第一次,那就肯定能有第二次,以及无数次……
眼下,需要让纸鳶好好冷静下来,让她仔细慢慢想明白消化。接著再找个机会,好好去哄一哄,道个歉,再循序渐进,逐渐耳濡目染,让纸鳶逐渐接受……
再然后……那就是梅开二度了!
一切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
不过,意外总是比明天先来。
就在林江年畅想规划著名左拥右抱的美好人生日子时,这天夜里,三更半夜,急促的脚步声出现在院中,敲响了林江年的房门。
“殿下,宫中急报!”
门外,传来林青青急促的声音。
被声音吵醒的林江年披上一件外衣,起身开门。
门外院中,是身上落著霜雪,面色凝重焦急模样的林青青,一边说著,一边快速將一封信递给林江年。
“殿下,宫中来人,让属下將这封信交给殿下您,说有十万火急之事!”
林江年快速拆开信,只见泛白的宣纸上,朴素简单地写著一行字。
“速入宫,急事!”
信上就五个字,然而林江年盯著这几个字,目光一凝。
“殿下,怎么了”
一旁的林青青瞧见殿下脸色变化,心头也隨之一沉。
难道是宫中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备马,入宫!”
林江年声音低沉,深夜里,他眼神前所未有的凝重。
这信上只有短短五个字,但林江年认得,这是李辞寧的亲笔字。
三更半夜,李辞寧突然派人送来这样的信,让他立即进宫。这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
林江年当下没有任何犹豫,一边往身边套外衣,一边快步朝著外面走去。
“青青,命人通知下去,府邸戒备。同时,召集咱们临王府在京中的所有人马。”
“再去通知纸鳶一声,就说可能会有大事发生!”
说到这里,林江年脚步一顿,目光中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要是我天亮之前还没回来,你们所有人立刻,马上离开京城,返回临江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