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家中暖意-《穿越之我成了古代极品老头》

  周安躬身进了御书房,一股龙涎香混着墨香的味道传来,却压不住屋里的沉闷。

  按规矩跪下磕头:“微臣周安,叩见陛下。”

  “起来吧。”皇帝的声音从上面传来,听着有些远,带着说不出的倦意。

  周安谢恩起身,还是垂着眼,目光所及只有御案下头那片冷冰冰的金砖地。

  “永平府的事,张阁老都跟朕说了。”皇帝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

  “你做得不错,胆大心细,肯办实事,没辜负朕的期望。”

  “陛下隆恩,微臣不敢居功。”周安字字斟酌,“永平百姓遭难,臣只是尽了本分,幸得巡抚大人及时赶到,雷霆手段,这才拨乱反正。”

  御案后头沉默了一会儿,只听得手指头轻轻敲紫檀木桌面的声音,一下,又一下,敲得人心头发慌。

  “本分……”皇帝轻轻重复了一句,语气捉摸不定,“这朝堂上,能谨记本分的人,不多了。”

  这话像是感慨,又像是试探。

  周安后背渗出冷汗,不敢接话,只把身子躬得更低了些。

  又是一阵让人喘不过气的沉默。

  书房里的熏香更浓了,闷得周安胸口发堵。

  忽然,皇帝话头一转,声音沉了下来:“周安,你这次在永平,可见了流离失所的百姓,见了易子而食的惨状?”

  “微臣……亲眼所见。”

  周安喉咙发干,眼前好像又看见灾民的惨状,“百姓苦得很。”

  “是啊,苦得很。”皇帝的声音里终于透出浓浓的疲惫,甚至带着一丝哽咽,“朕知道他们苦。可这天下,苦的又何止永平百姓?有些苦,是藏在锦绣堆里,刻在骨头上的……”

  他的话没说完,但周安知道,陛下是想起了永国公裴家,想起了先皇后。

  那是帝王心里最深最痛的伤疤,此刻正血淋淋地敞着。

  周安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出,生怕被御座上的人拿来出气。

  过了好久,皇帝似乎收住了情绪,声音重新变得平稳淡漠,却更显疏离:“升你做侍讲,是让你更尽心王事,莫要学了旁人,只知钻营。”

  “微臣谨记陛下教诲,定当恪尽职守,鞠躬尽瘁。”周安赶紧应道。

  “嗯,下去吧。”皇帝挥挥手,像是累极了。

  “微臣告退。”周安如蒙大赦,躬着身子一步步退出去,直到门口才敢转身。

  走出御书房,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周安却觉得浑身发冷,里衣都被冷汗湿透了。、

  伴君如伴虎,他今天可算真切体会到了。

  刚才陛下那片刻的情绪失控,虽说很快就收敛了,却比任何大发雷霆都让人心惊。

  “这裴应该只是碰巧吧。”

  周安心里乱糟糟的,不由得加快脚步。

  刚穿过一道宫门,就听见旁边有人阴阳怪气地开口:“周侍讲真是圣眷正浓啊,这才几天,又蒙陛下单独召见,真是让我等羡慕得很。”

  周安脚步一顿,转头看去,正是那个面色阴沉的孙翰林,不知什么时候又冒了出来,靠在廊柱旁,一双小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周安在宫道上停住脚,转身对着孙翰林,脸上挂起恰到好处的笑:“孙大人说笑了,陛下垂询,不过是问几句永平府的民情琐事,哪来的圣眷?倒是孙大人久在翰林,德高望重,才是陛下时常倚重的肱骨。”

  孙翰林皮笑肉不笑地扯扯嘴角,那双小眼睛却还像淬了毒似的:“周侍讲太谦虚了,永平府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周侍讲单枪匹马查出这么大贪墨案,这本事,哪是寻常‘民情琐事’可比?真是后生可畏啊……只是,”

  他话头一转,声音压低了些,透着阴冷,“这上京不比地方,水深浪急,周侍讲年纪轻轻就身居清要,更得谨言慎行,一步走错,怕是万丈深渊呐。”

  这话已经是明目张胆的敲打和威胁了。

  周安面不改色,客客气气道:“多谢孙大人提点,周安记在心里了,日后在衙门里,还要多向孙大人请教。”

  孙翰林冷哼一声,不再多说,一甩袖子转身走了,那青袍背影透着十足的不友善。

  周安看着他走远,脸上的笑慢慢收了起来,目光沉沉。

  夕阳西下,散值的时候到了,周安径直往家走。

  刚拐进巷口,熟悉的卤肉香就飘了过来,周安脸上不由露出笑容:“这味儿是越来越香了,闻着就馋人。”

  院门开着,阿童正蹲门口玩泥巴,一抬头看见他,立刻欢呼着扑过来:“爷爷回来啦!”

  这一嗓子,院里立刻热闹起来。

  周大牛从后院探出头,手上还沾着卤料,周翠拿着锅铲从厨房跑出来,宁竹茹也放下账本迎了出来。

  “爹您先做会儿,饭马上就熟了,”周铁根用布巾擦着手问。

  “嗯,”周安简单带过,弯腰抱起阿童,眼睛却不由自主地往院里扫,装作随意地问了句,“逸安呢?还没从书院回来?”

  宁竹茹心细,察觉公公今天似乎格外关注裴逸安,便答道:“逸安和墨轩一块回来的,在屋里温书呢,爹找他有事?”

  “没事,随口问问。”周安按下心头疑虑,把阿童放下,深深吸了一口院里浓郁的卤香,“今天多来点卤菜。”

  喜欢穿越之我成了古代极品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