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莉娅原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强大,至少早已超越了凡人的极限。
可此刻她才惊觉,自己与神明之间的差距,竟如天堑般遥不可及。
她的身体僵在原地,连抽回手指都做不到,只能任由那浩瀚如海的神力穿透全身。
灵魂仿佛被卷入惊涛骇浪中的小鱼,几乎要被撕成碎片。
就在意识即将涣散的瞬间,是沃特西塞温暖的掌心将她拉回现实。
祂轻轻握住她冰凉的手指,指腹温柔地摩挲着她的手背:“吓着了?”见赫莉娅脸色苍白,祂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关切。
赫莉娅下意识点头,目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
那个被压抑已久的问题再次浮上心头——如此强大的沃特西塞,为何要陪她玩这场“过家家”?
若祂真想要这具身体,不过是弹指间的事,何必处处受限?
是忌惮诸天神吗?担心一旦夺取她的身体重返神位,就会遭到秩序等神明的联手诛杀?
还有那些高高在上的神明们,明明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却对一个凡人百般迁就,就为了所谓的救世大业?
更让她困惑的是,连神明都做不到的事,为何认定她能做到?
原以为已经走完半程的路,回头才发现不过刚刚起步。
这些纷乱的思绪搅得她心神不宁,脸色愈发难看。
沃特西塞将她轻轻揽入怀中,手掌安抚地拍着她的后背:“不怕,我在呢。”
赫莉娅的脸埋在祂宽阔的胸膛里,声音闷闷的:“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她收紧环在祂腰间的双臂,“父亲对我好是因为我对他有价值,那您呢?您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体验做父亲的感觉?”沃特西塞的语气认真,内容却像在开玩笑。
赫莉娅不满地抬头,拧着眉望向祂碧蓝如海的眼眸:“我是认真的。”
“我的回答同样真诚。”沃特西塞坦然迎视她的目光,任她审视自己是否说谎,“我说过,我生来就是神体,没有亲人,不懂亲情,更不知爱为何物。”
“这是我第一次为人父,也是第一次体验凡人的生活。”祂的手指轻轻梳理着她的发丝,“你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奇。因为感兴趣,所以对你好,这有什么问题吗?”
“父亲关爱孩子,不是天经地义的吗?”祂的眼中漾着温柔的笑意,“你既唤我一声父神,我自然要尽到为人父的责任。”
赫莉娅在心里偷偷想着:怎么说呢……有两个父亲的感觉,竟然有点小幸福。
她重新把脸埋进沃特西塞的胸膛,声音轻得像羽毛拂过:“要是……我能早点遇见您就好了……”
沃特西塞的胸腔微微震动,发出低沉的笑声。祂修长的手指轻轻梳理着赫莉娅的发丝:“以前的我可没这么好脾气,要是遇见你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家伙……”祂故意拖长了语调,“可有你受的。”
赫莉娅嘴角抽了抽,心虚地眨着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揪着祂后腰的衣料揉来揉去。
回想起二人初次见面时,的确也算得上是剑拔弩张,硝烟弥漫了,她一个劲儿地阴阳怪气,祂一味地威逼利诱,也不知道是怎么就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赫莉娅:难道是我们上辈子没做够父女,现在转世一遭又续缘了?
四周的景象正如烟云般缓缓消散,色彩逐渐褪去,仿佛一滴墨汁落入水中,晕染开来又最终淡去。
“走吧,”沃特西塞牵起她的手,“该去看下一幕了。”
接下来的画面如闪电般飞速掠过——
为躲避诸天神的围剿,欧西诺托在诞生后便收敛锋芒。
那些最狂热的摩洛根教徒已在登神仪式中献祭,余下的信徒则被祂牢牢掌控,遵照神谕低调行事。
至于卡夫曼基斯——这场造神计划的主谋,却刻意避开了最关键的登神仪式。
他转而活跃于政坛,逐渐淡出摩洛根教的事务,仿佛......
在畏惧可能的报复。
嘴上说着无惧生死,身体却比谁都诚实。
为了利益,他可以抛弃一切——这样的人,根本称不上真正的信徒。
无论是异教徒还是摩洛根教徒的身份,都不过是他攫取权势的工具罢了。
若他真有虔诚的信仰,就该在仪式中献出生命,甚至该恳求欧西诺托赐他一死,以证忠诚。
即便失去了摩洛根教这个精神领袖,帝国境内的起义烈火依旧熊熊燃烧。
被压抑太久的民怨,被挤压过度的矛盾,一旦引爆,便如野火燎原,岂是轻易能够扑灭?
元老院为此争论不休,各家贵族只顾争夺利益,只求自家领地太平。
他们何曾在乎帝国?在乎的从来只有自己。
若非起义军攻入他们的领地,这些高高在上的贵族们,怕是只会冷眼旁观这场燎原之火。
贵族大公们终日为那些揭竿而起的平民起义焦头烂额,却全然忽视了一个蛰伏已久的威胁——那位看似温顺的傀儡皇帝,当真甘心永远做个提线木偶吗?
帝国是是亚伯拉罕皇室的帝国,贵族们享受的每一分权力,挥霍的每一枚金币,不都是帝王恩赐的荣宠吗?他们怎敢如此僭越,凌驾于皇室之上?
克罗威玛一世在登基第十三年,终于亮出了锋利的獠牙。一场针对贵族的血腥清洗席卷帝国,所有曾参与谋害先帝、胁迫利用过他的贵族,全都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曾经显赫一时的菲特罗斯家族,这个在元老院占据重要席位的世家大族,在这场风暴中几乎被连根拔起。
卡夫曼基斯一脉几乎死绝,家族爵位一贬再贬,最终大权旁落到最边缘的支系手中。
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家族,就此被发配到南北交界的混乱之地肯莱卡,蜷缩在偏僻一隅,再不敢有非分之想。
而后来的故事,便是这些异教徒将主意打到赫莉娅头上,最终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遥想祖上何等辉煌,而今却只剩下一座荒草丛生的破败城堡,在风中诉说着这里曾经居住过一位世袭公爵,一个煊赫世家。
断壁残垣间,唯有几只乌鸦盘旋,为这段兴衰史平添几分凄凉。
克罗威玛一世堪称帝国危亡之际的救世主。他以雷霆手段肃清不安分的贵族后,立即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苛捐杂税,颁布惠民政策,让饱受压迫的百姓终于得以喘息。
他重整军备,誓要重振帝国雄风。短短三年间,那些曾嚣张挑衅的边境小国全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再不敢轻举妄动。
可惜天妒英才,这位雄主仅在位十六年便英年早逝,享年三十六岁。
他的子嗣却无一继承其雄才大略。继位的长子虽平庸,好在有自知之明,老老实实延续父亲的治国方略,倒也让帝国渐渐恢复元气。
至于欧西诺托,祂本就不在乎什么神位。成神后日夜承受着体内杂糅力量的撕扯之苦,使得祂几乎隐世不出。
唯有在外界动荡时,祂才会以摩洛根教的名义,收留那些流离失所的可怜人。
这着实讽刺——成神前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成了邪教头目后反倒开始行善积德,岂不荒唐?
更可笑的是,摩洛根教的恶名多半来自其信徒,而非传闻中那个冷血杀人狂欧西诺托。
那些扭曲的教义,不过是后来者根据第一批狂热信徒的疯言疯语编纂而成,欧西诺托根本就不承认。
信徒们甚至给自己的主编造种种恶行,一度要与黑魔法使争个高下,比比谁更邪恶。
要问欧西诺托当真不知情吗?祂心知肚明。
可却未加阻止。
为何?
因为无信徒便无神明。
祂想活下去,竟要仰仗这群作恶之徒。
堂堂神明,到头来不过是信徒手中的工具。
欧西诺托此人何其可悲——生前被人利用,成神后仍难逃被榨取的命运。
祂行的善,既像是对过往罪孽的忏悔,又似在为信徒的恶行赎罪。
但最讽刺的莫过于,祂的信徒们假借慈善之名,诱拐无辜孩童,行禽兽不如之事。
那些被救下的可怜人,转眼又沦为新的牺牲品。
祂不是没有尝试过改变现状,可每一次努力不是徒劳无功,就是弄巧成拙,反倒让“邪教之主”这个恶名更加根深蒂固。
每一次动用神力,体内那些混乱的力量就会更加狂暴地撕扯着祂的神躯与神魂。那些扭曲的力量如同千万只毒虫,日日夜夜啃噬着祂的意志,要将祂撕成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最终,祂不得不选择沉睡,用长眠来压制这些疯狂的絮语。
或许在漫长的煎熬后,死亡成了祂唯一的解脱。这个念头渐渐占据了祂的心神,于是祂开始着手安排后事。
祂在帝国动荡的乱世中,发现了正在奋起反抗的塔罗斯克与塔罗德兄弟。这对兄弟被祂收入麾下,册封为大主教,掌管摩洛根教事务,并获得了祂赐予的部分神力。
后来,这对兄弟又救下了奄奄一息的图尔赫依,为他重塑身躯。
他们一开始或许是打算利用这位亚伯拉罕皇室的落难皇子来实现某些计划,但最终不了了之。
直到某日,尤若斯被相似的权柄吸引而来。在亲自面见欧西诺托后,祂成为了令人闻风丧胆的“星期七大主教”,接掌了摩洛根教的大权。
至此,欧西诺托终于可以安然长眠。面对这个令祂作呕的世界,祂选择了逃避,选择闭上双眼。
只是祂万万没想到,当祂再次醒来时,第一个见到的,会是赫莉娅。
祂虽在长眠,却并非对外界一无所知,至少克洛德与玛德琳的存在,祂都了然于心,也很清楚,如今的帝国已不是他曾生活过的那个吃人地狱。
当得知尤若斯的计划时,祂的第一反应竟是——杀了赫莉娅。
这条成神之路祂亲身走过,深知其中苦楚。祂不愿再有人重蹈覆辙,再经历那撕心裂肺的痛苦。
可祂也明白,以如今残存的力量,根本阻止不了尤若斯。
倒不如一了百了,直接结束赫莉娅的生命,免得她日后承受那些本不该承受的折磨。
说不定,她还会感激这份“仁慈”呢。
赫莉娅几乎要笑出声来——一心要取她性命的欧西诺托,竟是出于善意?如此荒谬,让她如何释怀?
尤若斯助赫莉娅逃脱后,欧西诺托也从长眠中彻底苏醒。祂不惜动用所剩无几的神力限制尤若斯行动,甚至痛下杀手——这正是尤若斯至今虚弱不堪的主因之一。
而祂最终沦为丧失理智的怪物,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塔罗德窃取了祂的权柄之力。
这本就是祂压制体内混乱力量的最后倚仗。权柄被夺,祂再也无力抵抗那些疯狂的絮语,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但祂想,即便要死,也不能白白死去。祂要为这个世界做最后一件事。
于是祂吞噬了近乎全部信徒,以这份力量为祭,誓要铲除最后两个祸患——一个是祂亲手造就的不死者,一个是觊觎祂力量的窃贼。
祂要带着整个摩洛根教一同毁灭。只要祂死,这个邪教就将从世上消失,再不会有人受害。
祂并非在意塔罗德与尤若斯的背叛。追杀他们,不过是为了彻底毁灭摩洛根教罢了。
祂确实不明白信徒背叛的缘由,但已不再在乎。因为从一开始,信徒的心就从未真正属于祂。
祂的存在,自始至终都只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欲望。
最终,在赫莉娅、尤若斯与塔罗德的联手之下,欧西诺托迎来了祂梦寐以求的结局——一场平静的死亡。
塔罗德已然陨落,尤若斯身受重创。虽然结局并非完美,但对祂而言,这已是足够安心的终局。
记忆的尽头,站着那个十几岁的少年——马夫之子欧西诺托。
他手中牵着缰绳,脚边依偎着几只小羊,头顶盘旋着歌唱的鸟雀,宛如童话中能与动物对话的公主。
听到脚步声,少年抬起头来——
跨越百年的沧桑,穿透无数苦难的迷雾,他的目光与赫莉娅相遇。
那笑容明媚得如同初升的朝阳,却又刺眼得令赫莉娅不敢直视。
他们就这样隔空相望,明明只有几步之遥,却仿佛隔着整个世界的距离。
欧西诺托只是静静地微笑,不发一言,偶尔有小羊啃咬他的裤脚,他便用温柔得能融化冰雪的声音轻声呵斥。
这一幕美好得令人心碎——若是他能永远做那个天真烂漫的马夫之子,过着简单平凡的生活,该有多好?
可惜,命运从不存在如果。
赫莉娅站在原地,却感觉自己在不断后退。欧西诺托的身影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
她知道这是即将离开记忆碎片的征兆,可心头突然涌上一阵慌乱,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被遗忘。
她不受控制地向前迈出一步,声嘶力竭地喊道:“欧西诺托!!!”
远处,那个身影似乎朝她挥了挥手。不知是在问候,还是在道别。
当她想要再进一步时,沃特西塞牢牢扣住了她的手腕:“阿娅,该回去了。”语气不容置疑。
若执意停留,那些破碎的记忆碎片将会撕裂她的意识——轻则神志错乱,重则魂飞魄散。
赫莉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在眼前消散。
欧西诺托的一生,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湮灭在时光长河中。
除了她和沃特西塞,再无人知晓这段往事。
就在意识回归躯体的最后一瞬,她听见一声轻若叹息的呢喃:
“谢谢你……”
“赐予我死亡的自由……”
可此刻她才惊觉,自己与神明之间的差距,竟如天堑般遥不可及。
她的身体僵在原地,连抽回手指都做不到,只能任由那浩瀚如海的神力穿透全身。
灵魂仿佛被卷入惊涛骇浪中的小鱼,几乎要被撕成碎片。
就在意识即将涣散的瞬间,是沃特西塞温暖的掌心将她拉回现实。
祂轻轻握住她冰凉的手指,指腹温柔地摩挲着她的手背:“吓着了?”见赫莉娅脸色苍白,祂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关切。
赫莉娅下意识点头,目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
那个被压抑已久的问题再次浮上心头——如此强大的沃特西塞,为何要陪她玩这场“过家家”?
若祂真想要这具身体,不过是弹指间的事,何必处处受限?
是忌惮诸天神吗?担心一旦夺取她的身体重返神位,就会遭到秩序等神明的联手诛杀?
还有那些高高在上的神明们,明明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却对一个凡人百般迁就,就为了所谓的救世大业?
更让她困惑的是,连神明都做不到的事,为何认定她能做到?
原以为已经走完半程的路,回头才发现不过刚刚起步。
这些纷乱的思绪搅得她心神不宁,脸色愈发难看。
沃特西塞将她轻轻揽入怀中,手掌安抚地拍着她的后背:“不怕,我在呢。”
赫莉娅的脸埋在祂宽阔的胸膛里,声音闷闷的:“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她收紧环在祂腰间的双臂,“父亲对我好是因为我对他有价值,那您呢?您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体验做父亲的感觉?”沃特西塞的语气认真,内容却像在开玩笑。
赫莉娅不满地抬头,拧着眉望向祂碧蓝如海的眼眸:“我是认真的。”
“我的回答同样真诚。”沃特西塞坦然迎视她的目光,任她审视自己是否说谎,“我说过,我生来就是神体,没有亲人,不懂亲情,更不知爱为何物。”
“这是我第一次为人父,也是第一次体验凡人的生活。”祂的手指轻轻梳理着她的发丝,“你的一切都让我感到新奇。因为感兴趣,所以对你好,这有什么问题吗?”
“父亲关爱孩子,不是天经地义的吗?”祂的眼中漾着温柔的笑意,“你既唤我一声父神,我自然要尽到为人父的责任。”
赫莉娅在心里偷偷想着:怎么说呢……有两个父亲的感觉,竟然有点小幸福。
她重新把脸埋进沃特西塞的胸膛,声音轻得像羽毛拂过:“要是……我能早点遇见您就好了……”
沃特西塞的胸腔微微震动,发出低沉的笑声。祂修长的手指轻轻梳理着赫莉娅的发丝:“以前的我可没这么好脾气,要是遇见你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家伙……”祂故意拖长了语调,“可有你受的。”
赫莉娅嘴角抽了抽,心虚地眨着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揪着祂后腰的衣料揉来揉去。
回想起二人初次见面时,的确也算得上是剑拔弩张,硝烟弥漫了,她一个劲儿地阴阳怪气,祂一味地威逼利诱,也不知道是怎么就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赫莉娅:难道是我们上辈子没做够父女,现在转世一遭又续缘了?
四周的景象正如烟云般缓缓消散,色彩逐渐褪去,仿佛一滴墨汁落入水中,晕染开来又最终淡去。
“走吧,”沃特西塞牵起她的手,“该去看下一幕了。”
接下来的画面如闪电般飞速掠过——
为躲避诸天神的围剿,欧西诺托在诞生后便收敛锋芒。
那些最狂热的摩洛根教徒已在登神仪式中献祭,余下的信徒则被祂牢牢掌控,遵照神谕低调行事。
至于卡夫曼基斯——这场造神计划的主谋,却刻意避开了最关键的登神仪式。
他转而活跃于政坛,逐渐淡出摩洛根教的事务,仿佛......
在畏惧可能的报复。
嘴上说着无惧生死,身体却比谁都诚实。
为了利益,他可以抛弃一切——这样的人,根本称不上真正的信徒。
无论是异教徒还是摩洛根教徒的身份,都不过是他攫取权势的工具罢了。
若他真有虔诚的信仰,就该在仪式中献出生命,甚至该恳求欧西诺托赐他一死,以证忠诚。
即便失去了摩洛根教这个精神领袖,帝国境内的起义烈火依旧熊熊燃烧。
被压抑太久的民怨,被挤压过度的矛盾,一旦引爆,便如野火燎原,岂是轻易能够扑灭?
元老院为此争论不休,各家贵族只顾争夺利益,只求自家领地太平。
他们何曾在乎帝国?在乎的从来只有自己。
若非起义军攻入他们的领地,这些高高在上的贵族们,怕是只会冷眼旁观这场燎原之火。
贵族大公们终日为那些揭竿而起的平民起义焦头烂额,却全然忽视了一个蛰伏已久的威胁——那位看似温顺的傀儡皇帝,当真甘心永远做个提线木偶吗?
帝国是是亚伯拉罕皇室的帝国,贵族们享受的每一分权力,挥霍的每一枚金币,不都是帝王恩赐的荣宠吗?他们怎敢如此僭越,凌驾于皇室之上?
克罗威玛一世在登基第十三年,终于亮出了锋利的獠牙。一场针对贵族的血腥清洗席卷帝国,所有曾参与谋害先帝、胁迫利用过他的贵族,全都落得死无全尸的下场。
曾经显赫一时的菲特罗斯家族,这个在元老院占据重要席位的世家大族,在这场风暴中几乎被连根拔起。
卡夫曼基斯一脉几乎死绝,家族爵位一贬再贬,最终大权旁落到最边缘的支系手中。
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家族,就此被发配到南北交界的混乱之地肯莱卡,蜷缩在偏僻一隅,再不敢有非分之想。
而后来的故事,便是这些异教徒将主意打到赫莉娅头上,最终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遥想祖上何等辉煌,而今却只剩下一座荒草丛生的破败城堡,在风中诉说着这里曾经居住过一位世袭公爵,一个煊赫世家。
断壁残垣间,唯有几只乌鸦盘旋,为这段兴衰史平添几分凄凉。
克罗威玛一世堪称帝国危亡之际的救世主。他以雷霆手段肃清不安分的贵族后,立即推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苛捐杂税,颁布惠民政策,让饱受压迫的百姓终于得以喘息。
他重整军备,誓要重振帝国雄风。短短三年间,那些曾嚣张挑衅的边境小国全被收拾得服服帖帖,再不敢轻举妄动。
可惜天妒英才,这位雄主仅在位十六年便英年早逝,享年三十六岁。
他的子嗣却无一继承其雄才大略。继位的长子虽平庸,好在有自知之明,老老实实延续父亲的治国方略,倒也让帝国渐渐恢复元气。
至于欧西诺托,祂本就不在乎什么神位。成神后日夜承受着体内杂糅力量的撕扯之苦,使得祂几乎隐世不出。
唯有在外界动荡时,祂才会以摩洛根教的名义,收留那些流离失所的可怜人。
这着实讽刺——成神前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成了邪教头目后反倒开始行善积德,岂不荒唐?
更可笑的是,摩洛根教的恶名多半来自其信徒,而非传闻中那个冷血杀人狂欧西诺托。
那些扭曲的教义,不过是后来者根据第一批狂热信徒的疯言疯语编纂而成,欧西诺托根本就不承认。
信徒们甚至给自己的主编造种种恶行,一度要与黑魔法使争个高下,比比谁更邪恶。
要问欧西诺托当真不知情吗?祂心知肚明。
可却未加阻止。
为何?
因为无信徒便无神明。
祂想活下去,竟要仰仗这群作恶之徒。
堂堂神明,到头来不过是信徒手中的工具。
欧西诺托此人何其可悲——生前被人利用,成神后仍难逃被榨取的命运。
祂行的善,既像是对过往罪孽的忏悔,又似在为信徒的恶行赎罪。
但最讽刺的莫过于,祂的信徒们假借慈善之名,诱拐无辜孩童,行禽兽不如之事。
那些被救下的可怜人,转眼又沦为新的牺牲品。
祂不是没有尝试过改变现状,可每一次努力不是徒劳无功,就是弄巧成拙,反倒让“邪教之主”这个恶名更加根深蒂固。
每一次动用神力,体内那些混乱的力量就会更加狂暴地撕扯着祂的神躯与神魂。那些扭曲的力量如同千万只毒虫,日日夜夜啃噬着祂的意志,要将祂撕成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最终,祂不得不选择沉睡,用长眠来压制这些疯狂的絮语。
或许在漫长的煎熬后,死亡成了祂唯一的解脱。这个念头渐渐占据了祂的心神,于是祂开始着手安排后事。
祂在帝国动荡的乱世中,发现了正在奋起反抗的塔罗斯克与塔罗德兄弟。这对兄弟被祂收入麾下,册封为大主教,掌管摩洛根教事务,并获得了祂赐予的部分神力。
后来,这对兄弟又救下了奄奄一息的图尔赫依,为他重塑身躯。
他们一开始或许是打算利用这位亚伯拉罕皇室的落难皇子来实现某些计划,但最终不了了之。
直到某日,尤若斯被相似的权柄吸引而来。在亲自面见欧西诺托后,祂成为了令人闻风丧胆的“星期七大主教”,接掌了摩洛根教的大权。
至此,欧西诺托终于可以安然长眠。面对这个令祂作呕的世界,祂选择了逃避,选择闭上双眼。
只是祂万万没想到,当祂再次醒来时,第一个见到的,会是赫莉娅。
祂虽在长眠,却并非对外界一无所知,至少克洛德与玛德琳的存在,祂都了然于心,也很清楚,如今的帝国已不是他曾生活过的那个吃人地狱。
当得知尤若斯的计划时,祂的第一反应竟是——杀了赫莉娅。
这条成神之路祂亲身走过,深知其中苦楚。祂不愿再有人重蹈覆辙,再经历那撕心裂肺的痛苦。
可祂也明白,以如今残存的力量,根本阻止不了尤若斯。
倒不如一了百了,直接结束赫莉娅的生命,免得她日后承受那些本不该承受的折磨。
说不定,她还会感激这份“仁慈”呢。
赫莉娅几乎要笑出声来——一心要取她性命的欧西诺托,竟是出于善意?如此荒谬,让她如何释怀?
尤若斯助赫莉娅逃脱后,欧西诺托也从长眠中彻底苏醒。祂不惜动用所剩无几的神力限制尤若斯行动,甚至痛下杀手——这正是尤若斯至今虚弱不堪的主因之一。
而祂最终沦为丧失理智的怪物,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塔罗德窃取了祂的权柄之力。
这本就是祂压制体内混乱力量的最后倚仗。权柄被夺,祂再也无力抵抗那些疯狂的絮语,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但祂想,即便要死,也不能白白死去。祂要为这个世界做最后一件事。
于是祂吞噬了近乎全部信徒,以这份力量为祭,誓要铲除最后两个祸患——一个是祂亲手造就的不死者,一个是觊觎祂力量的窃贼。
祂要带着整个摩洛根教一同毁灭。只要祂死,这个邪教就将从世上消失,再不会有人受害。
祂并非在意塔罗德与尤若斯的背叛。追杀他们,不过是为了彻底毁灭摩洛根教罢了。
祂确实不明白信徒背叛的缘由,但已不再在乎。因为从一开始,信徒的心就从未真正属于祂。
祂的存在,自始至终都只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欲望。
最终,在赫莉娅、尤若斯与塔罗德的联手之下,欧西诺托迎来了祂梦寐以求的结局——一场平静的死亡。
塔罗德已然陨落,尤若斯身受重创。虽然结局并非完美,但对祂而言,这已是足够安心的终局。
记忆的尽头,站着那个十几岁的少年——马夫之子欧西诺托。
他手中牵着缰绳,脚边依偎着几只小羊,头顶盘旋着歌唱的鸟雀,宛如童话中能与动物对话的公主。
听到脚步声,少年抬起头来——
跨越百年的沧桑,穿透无数苦难的迷雾,他的目光与赫莉娅相遇。
那笑容明媚得如同初升的朝阳,却又刺眼得令赫莉娅不敢直视。
他们就这样隔空相望,明明只有几步之遥,却仿佛隔着整个世界的距离。
欧西诺托只是静静地微笑,不发一言,偶尔有小羊啃咬他的裤脚,他便用温柔得能融化冰雪的声音轻声呵斥。
这一幕美好得令人心碎——若是他能永远做那个天真烂漫的马夫之子,过着简单平凡的生活,该有多好?
可惜,命运从不存在如果。
赫莉娅站在原地,却感觉自己在不断后退。欧西诺托的身影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
她知道这是即将离开记忆碎片的征兆,可心头突然涌上一阵慌乱,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被遗忘。
她不受控制地向前迈出一步,声嘶力竭地喊道:“欧西诺托!!!”
远处,那个身影似乎朝她挥了挥手。不知是在问候,还是在道别。
当她想要再进一步时,沃特西塞牢牢扣住了她的手腕:“阿娅,该回去了。”语气不容置疑。
若执意停留,那些破碎的记忆碎片将会撕裂她的意识——轻则神志错乱,重则魂飞魄散。
赫莉娅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在眼前消散。
欧西诺托的一生,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湮灭在时光长河中。
除了她和沃特西塞,再无人知晓这段往事。
就在意识回归躯体的最后一瞬,她听见一声轻若叹息的呢喃:
“谢谢你……”
“赐予我死亡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