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废墟的焦臭味,终究没能飘到城市的另一端。
但那场大火的影响,已经改变了救援行动的每一个细节里。
“停!”
一名班长抬起手臂,整个七人小队瞬间停下了脚步。
他们的视线,警惕的扫过眼前这栋居民楼的每个窗口和阴影。
“老郝,你和土豆,守住单元门。其他人,保持战斗距离,跟我上!”
“是!”
士兵们的声音压得很低,行动不再像昨天那样迅猛,而是极致的谨慎。
李健关于“智慧型感染体”的警告,绷紧了每个人的神经。
从狂飙突进的解放者,到小心翼翼的清道夫,他们只用了一天,就适应了这种角色的转变。
末日,是最好的老师。
……
政府大院,三号会议室。
各部门负责人围坐在长条会议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混合着疲惫与难以掩饰的振奋。
焚城之火烧掉的不仅仅是数万感染体,也烧掉了压在他们心头数日的绝望阴霾。
未来,似乎有了一丝光亮。
这是指挥部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扩大会议。
“咳。”
医疗部长孙志华清了清嗓子,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看向秦征,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
“总指挥,各位,我有一个重大发现,必须立刻汇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孙志华推了推眼镜,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我们隔离在学校宿舍的那批流感患者中,有一部分轻症患者,他们……他们挺过来了。”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挺过来了?
“他们没有变成怪物,”孙志华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经过我们的全面体检,他们不仅身体健康,而且……而且他们的体能、反应速度、力量,都出现了远超常人的增长!”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脑中炸响。
秦征的瞳孔猛然一缩,握着水杯的手指不自觉的收紧。
他瞬间想到了自己从医院醒来后,体内那股异常充沛的力量。
原来……是这样。
“我们从他们体内提取了活体组织,用从医院抢救回来的高倍显微镜对他们血液中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他们的免疫系统,自发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具备高度活性的抗体!”
“这种抗体,能够完美中和并清除我们从样本中提取的病毒!”
“也就是说,他们……对这种病毒,免疫了!”
轰!
希望的火焰,在每个人眼中重新燃起。
“天呐!”
“人类……人类有希望了!”
“我们可以适应这个世界了!”
干部们激动的站了起来,语无伦次,有人甚至喜极而泣。
这是比“火炬计划”成功更振奋人心的消息。
因为它从根本上证明了,人类的身体同样可以进化,同样能够适应这个该死的末世!
“我提议,”孙志华趁热打铁,“将这些扛过病毒的幸存者,正式命名为,免疫者!”
“同意!”
“完全同意!”
决议,全票通过。
然而,孙志华脸上的激动很快就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
“但是,各位也别高兴得太早。”
他脸上的激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
“免疫者的出现,只是证明了我们有适应的可能,不代表威胁已经解除。”
“我们确认了,病毒可以通过体液和伤口进行高强度感染。”
“能活到现在的健康幸存者,身体对环境中游离的低浓度病毒,或许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基础抗性。”
“但感染体携带的病毒,浓度是自然环境的数百倍!一旦被抓伤或咬伤,高浓度的病毒会瞬间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除了免疫者,基本……凶多吉少。”
他看向秦征,语气变得恳切。
“总指挥,我们现有的设备太简陋了,只能做最基础的观察。想要对病毒和免疫者的身体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光复县医院!”
这个提议,让刚刚燃起希望的众人,心头又是一沉。
不等众人消化这个信息,孙志华又抛出了两个关键情报。
“另外,经过我们对样本的分析,可以确认两点。”
“第一,病毒对植物和土壤几乎没有影响。这意味着,我们的农业生产,可以恢复!”
“第二,水源中的病毒,通过高温煮沸,可以被完全杀灭!”
这两个消息,彻底打消了众人对“种田”和“水源”这两个最根本问题的担忧。
只要能种地,有水喝,人类文明的根,就断不了。
然而,希望的火苗刚重新蹿起,后勤部长沈芸的报告,就如一桶冰水浇下。
她站起身,翻开面前的文件夹。
“我汇报一下物资情况。”
“第一,弹药。”
“经过前几日的战斗,我们的弹药库存,已经消耗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现存的子弹,只够勉强维持避难所的日常防御。”
“任何一场中等规模的冲突,都将耗尽我们的所有火力。我们现在,是战斗力最虚弱的时候。”
沈芸顿了顿,翻过一页。
“第二,食物和水。”
“得益于总指挥的远见,我们提前控制了县粮库,粮食储备暂时充足。但随着全城光复,被解救的幸存者数量每日都在激增,消耗也在成倍增长。我们,依旧在坐吃山空。”
“自来水厂报告,由于停电导致水泵停摆,管网失压,大部分高层区域已经断水。现在我们用的,都是管网里的残留水。”
“水厂那边请示,是否启用柴油发电机,为水泵提供临时电力,哪怕每天只供两小时。”
“也能极大缓解用水压力。但是……”
沈芸的目光扫过全场。
“这就引出了第三个,也是最致命的问题,燃料。”
“火炬计划几乎烧光了城内几个大型加油站的所有库存。我们不知道剩下的小加油站里还有多少油,还能撑多久,是个未知数。”
“我们的发电机和车队,随时可能因为缺油而趴窝。”
沈芸合上文件夹,平静的坐下。
但她带来的消息,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行政部长刘安民,也站了起来,脸色同样难看。
“除了物资,还有人的问题。”
“随着全城救援的展开,涌入避难点的人口在二十四小时内激增了数倍。”
“人口的短期激增,带来了巨大的管理压力。避难点内,已经出现了物资分配不均、卫生条件恶化、幸存者之间矛盾激化的苗头。”
治安部长钱坤,立刻起身补充。
“昨晚,第一中学避难所,仅仅因为一碗粥,就险些酿成大规模的斗殴事件。”
“长此以往,不用怪物来打我们,我们自己就先乱了。”
最后,是军事部长李健。
他站起身,声音沙哑。
“古城废墟的清理工作已经完成。但是……”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
“我坚持我的判断。那种懂得观察、懂得躲藏的‘智慧感染体’,绝不是个例。火炬计划的成功,很可能已经彻底暴露了我们的存在。”
“在城市的某个我们看不见的角落,有东西……正在死死的盯着我们。”
“我们必须做出最坏的假设。”
“敌人,已经开始用脑子跟我们打仗了。”
一个幽灵。
一个潜藏在胜利光环之下的、冰冷的幽灵,盘旋在会议室上空。
好消息如同昙花一现,紧随而至的,是一个又一个足以压垮任何人的坏消息。
弹药危机、能源危机、水源危机、社会管理危机,以及……正在暗中进化、伺机而动的未知强敌。
从始至终,秦征都一言不发。
他只是安静的听着,指尖在桌面上无意识的轻轻敲击,将所有好消息与坏消息,在脑中飞速整合、拆分、重组。
安合县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变了。
已经从“如何对抗外部威胁、挣扎求生”,转变成了“如何解决内部危机、持续发展”的阶段。
这是一个更复杂,也更危险的阶段。
打天下,靠的是枪。
治天下,靠的却是脑子和手腕。
良久。
会议室里的烟雾越来越浓,气氛也压抑到了极点。
所有人都看向了那个从始至终,一言不发的最高领袖。
他们在等待。
等待一个方向,一个决断。
终于,秦征掐灭了手中的烟头。
他缓缓站起身。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的汇聚到了他的身上。
这个男人,仿佛天生就该站在所有人的中心。
“各位。”
秦征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平静,带着一种能瞬间安抚人心的力量。
“都说完了?”
众人默默点头。
“很好。”
秦征环视全场,将每一张或焦虑、或凝重、或期盼的脸,都收入眼底。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他的背影。
他们知道,总指挥要做出决断了。
“明天天亮之后,指挥部将面向所有幸存者,发布第一号行政令。”
“它将决定我们每一个人,未来要以何种方式,活下去。”
“散会。”
但那场大火的影响,已经改变了救援行动的每一个细节里。
“停!”
一名班长抬起手臂,整个七人小队瞬间停下了脚步。
他们的视线,警惕的扫过眼前这栋居民楼的每个窗口和阴影。
“老郝,你和土豆,守住单元门。其他人,保持战斗距离,跟我上!”
“是!”
士兵们的声音压得很低,行动不再像昨天那样迅猛,而是极致的谨慎。
李健关于“智慧型感染体”的警告,绷紧了每个人的神经。
从狂飙突进的解放者,到小心翼翼的清道夫,他们只用了一天,就适应了这种角色的转变。
末日,是最好的老师。
……
政府大院,三号会议室。
各部门负责人围坐在长条会议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混合着疲惫与难以掩饰的振奋。
焚城之火烧掉的不仅仅是数万感染体,也烧掉了压在他们心头数日的绝望阴霾。
未来,似乎有了一丝光亮。
这是指挥部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扩大会议。
“咳。”
医疗部长孙志华清了清嗓子,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看向秦征,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激动。
“总指挥,各位,我有一个重大发现,必须立刻汇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孙志华推了推眼镜,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我们隔离在学校宿舍的那批流感患者中,有一部分轻症患者,他们……他们挺过来了。”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挺过来了?
“他们没有变成怪物,”孙志华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经过我们的全面体检,他们不仅身体健康,而且……而且他们的体能、反应速度、力量,都出现了远超常人的增长!”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脑中炸响。
秦征的瞳孔猛然一缩,握着水杯的手指不自觉的收紧。
他瞬间想到了自己从医院醒来后,体内那股异常充沛的力量。
原来……是这样。
“我们从他们体内提取了活体组织,用从医院抢救回来的高倍显微镜对他们血液中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他们的免疫系统,自发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具备高度活性的抗体!”
“这种抗体,能够完美中和并清除我们从样本中提取的病毒!”
“也就是说,他们……对这种病毒,免疫了!”
轰!
希望的火焰,在每个人眼中重新燃起。
“天呐!”
“人类……人类有希望了!”
“我们可以适应这个世界了!”
干部们激动的站了起来,语无伦次,有人甚至喜极而泣。
这是比“火炬计划”成功更振奋人心的消息。
因为它从根本上证明了,人类的身体同样可以进化,同样能够适应这个该死的末世!
“我提议,”孙志华趁热打铁,“将这些扛过病毒的幸存者,正式命名为,免疫者!”
“同意!”
“完全同意!”
决议,全票通过。
然而,孙志华脸上的激动很快就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
“但是,各位也别高兴得太早。”
他脸上的激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
“免疫者的出现,只是证明了我们有适应的可能,不代表威胁已经解除。”
“我们确认了,病毒可以通过体液和伤口进行高强度感染。”
“能活到现在的健康幸存者,身体对环境中游离的低浓度病毒,或许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基础抗性。”
“但感染体携带的病毒,浓度是自然环境的数百倍!一旦被抓伤或咬伤,高浓度的病毒会瞬间摧毁人体的免疫系统。除了免疫者,基本……凶多吉少。”
他看向秦征,语气变得恳切。
“总指挥,我们现有的设备太简陋了,只能做最基础的观察。想要对病毒和免疫者的身体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光复县医院!”
这个提议,让刚刚燃起希望的众人,心头又是一沉。
不等众人消化这个信息,孙志华又抛出了两个关键情报。
“另外,经过我们对样本的分析,可以确认两点。”
“第一,病毒对植物和土壤几乎没有影响。这意味着,我们的农业生产,可以恢复!”
“第二,水源中的病毒,通过高温煮沸,可以被完全杀灭!”
这两个消息,彻底打消了众人对“种田”和“水源”这两个最根本问题的担忧。
只要能种地,有水喝,人类文明的根,就断不了。
然而,希望的火苗刚重新蹿起,后勤部长沈芸的报告,就如一桶冰水浇下。
她站起身,翻开面前的文件夹。
“我汇报一下物资情况。”
“第一,弹药。”
“经过前几日的战斗,我们的弹药库存,已经消耗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现存的子弹,只够勉强维持避难所的日常防御。”
“任何一场中等规模的冲突,都将耗尽我们的所有火力。我们现在,是战斗力最虚弱的时候。”
沈芸顿了顿,翻过一页。
“第二,食物和水。”
“得益于总指挥的远见,我们提前控制了县粮库,粮食储备暂时充足。但随着全城光复,被解救的幸存者数量每日都在激增,消耗也在成倍增长。我们,依旧在坐吃山空。”
“自来水厂报告,由于停电导致水泵停摆,管网失压,大部分高层区域已经断水。现在我们用的,都是管网里的残留水。”
“水厂那边请示,是否启用柴油发电机,为水泵提供临时电力,哪怕每天只供两小时。”
“也能极大缓解用水压力。但是……”
沈芸的目光扫过全场。
“这就引出了第三个,也是最致命的问题,燃料。”
“火炬计划几乎烧光了城内几个大型加油站的所有库存。我们不知道剩下的小加油站里还有多少油,还能撑多久,是个未知数。”
“我们的发电机和车队,随时可能因为缺油而趴窝。”
沈芸合上文件夹,平静的坐下。
但她带来的消息,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行政部长刘安民,也站了起来,脸色同样难看。
“除了物资,还有人的问题。”
“随着全城救援的展开,涌入避难点的人口在二十四小时内激增了数倍。”
“人口的短期激增,带来了巨大的管理压力。避难点内,已经出现了物资分配不均、卫生条件恶化、幸存者之间矛盾激化的苗头。”
治安部长钱坤,立刻起身补充。
“昨晚,第一中学避难所,仅仅因为一碗粥,就险些酿成大规模的斗殴事件。”
“长此以往,不用怪物来打我们,我们自己就先乱了。”
最后,是军事部长李健。
他站起身,声音沙哑。
“古城废墟的清理工作已经完成。但是……”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
“我坚持我的判断。那种懂得观察、懂得躲藏的‘智慧感染体’,绝不是个例。火炬计划的成功,很可能已经彻底暴露了我们的存在。”
“在城市的某个我们看不见的角落,有东西……正在死死的盯着我们。”
“我们必须做出最坏的假设。”
“敌人,已经开始用脑子跟我们打仗了。”
一个幽灵。
一个潜藏在胜利光环之下的、冰冷的幽灵,盘旋在会议室上空。
好消息如同昙花一现,紧随而至的,是一个又一个足以压垮任何人的坏消息。
弹药危机、能源危机、水源危机、社会管理危机,以及……正在暗中进化、伺机而动的未知强敌。
从始至终,秦征都一言不发。
他只是安静的听着,指尖在桌面上无意识的轻轻敲击,将所有好消息与坏消息,在脑中飞速整合、拆分、重组。
安合县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变了。
已经从“如何对抗外部威胁、挣扎求生”,转变成了“如何解决内部危机、持续发展”的阶段。
这是一个更复杂,也更危险的阶段。
打天下,靠的是枪。
治天下,靠的却是脑子和手腕。
良久。
会议室里的烟雾越来越浓,气氛也压抑到了极点。
所有人都看向了那个从始至终,一言不发的最高领袖。
他们在等待。
等待一个方向,一个决断。
终于,秦征掐灭了手中的烟头。
他缓缓站起身。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的汇聚到了他的身上。
这个男人,仿佛天生就该站在所有人的中心。
“各位。”
秦征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平静,带着一种能瞬间安抚人心的力量。
“都说完了?”
众人默默点头。
“很好。”
秦征环视全场,将每一张或焦虑、或凝重、或期盼的脸,都收入眼底。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他的背影。
他们知道,总指挥要做出决断了。
“明天天亮之后,指挥部将面向所有幸存者,发布第一号行政令。”
“它将决定我们每一个人,未来要以何种方式,活下去。”
“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