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场上的幸存者,以家庭为单位,被重新编成了十几个队列。
在一名干部的引导下,第一批队列开始移动,缓缓走出了安合县第一中学的校门。
王建军搀着妻子,女儿的小手则死死攥着他的衣角,一家人汇入人流,眼神里带着对未知的忐忑与一丝微弱的期盼。
最终队伍停在了一个气派的小区门口。
锦绣华府。
王建军看着大理石门柱上那几个烫金大字,一时间有些恍惚。
他记得这个楼盘。
末日之前,这地方的广告打得铺天盖地,号称是安合县最高档的几个小区之一。
他每天骑着电动车上班路过,都能看到巨幅广告牌上,妆容精致的模特笑得像个假人,旁边配着一行让他感觉无比遥远的广告语。
“城央府邸,传世尊邸。”
“给成功人士一个五星级的家。”
他那时候还跟老婆开玩笑,说等自己哪天彩票中了五百万,就来这儿买个顶层复式。
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真的以这种方式,站到了这里。
不是作为仰望者,而是作为入住者。
“各位同胞,这里就是指挥部为大家安排的3号安置点。”
带队的干部拍了拍手,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大家放心,指挥部在每个安置点都安排了一个排的兵力驻守。小区四周的街道,都已经被清理部队反复清扫过。”
他指了指小区那高达三米的围墙,以及墙头闪着寒光的铁丝网。
“这墙,别说零散的感染体,就是猴子都爬不进来。”
“等大家安顿好了,治安部还会从各位青壮年里,挑选志愿者,组成巡逻队,负责小区内部的巡防。自己的家,自己守护,这个道理没错吧?”
一番话,说得在场所有人心里都踏实了不少。
安全。
在这个该死的世界,再没有比这两个字更奢侈的东西了。
队伍穿过大门,最终在小区的八号楼前停下。
干部拿出人员名单,开始分配住房。
“指挥部统一安排,原则上,按户型大小,两到三个家庭为一户。楼层只安排到十二楼,再高没电梯,每天上下楼就是个大麻烦。”
“有老人小孩的,或者单身的,会根据具体情况再做调整。”
“大部分房间都是毛坯房,大家得自己动手收拾一下,互相帮衬着点。”
人群中没有骚动,所有人都安静的听着。
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屋顶,已经是不敢想的幸福,没人会挑三拣四。
“第一组,张卫国家、李大海家,8栋201室。”
“第二组,赵国栋家、孙一峰家,8栋202室。”
……
“第五组,马东家,陈德家,8栋301室。”
被念到名字的家庭,脸上都露出了明显的喜色。
他们都是参与了火炬计划的志愿者。
不仅被分在了采光最好的低楼层,而且分的还是两户一家。
更重要的是,有人眼尖的发现,分给他们的那几户,窗明几净,不像是毛坯房。
“领导同志,”有人忍不住小声问,“他们……他们住的房子……”
干部似乎早料到会有人问,他没有丝毫不耐,反而特意提高了音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没错,分给参与行动志愿者的,都是开发商已经做好的简装样板房。”
“各位,指挥部不搞虚的。他们拿命去为全城幸存者拼出一条活路,让他们住得好一点,这是他们应得的。”
“谁要是不服气,下次再有这种玩命的活儿,你第一个报名。只要你有这个胆子,别说简装房,这小区里剩下的精装修大平层,你随便挑一间,总指挥亲自给你批条子!”
一番话说得敞亮又实在。
人群中,再无一丝杂音。
如果不是这些人冒着生命危险,跟着部队去搭建那个焚城的陷阱,他们现在,恐怕还被困在各自的囚笼里,等待着被怪物撕碎。
这份优待,他们受之无愧。
至于小区里剩下的那些精装房和简装房,干部也明确说了,将作为最高等级的奖励,只有通过工分才能兑换。
等所有家庭都领到了自己的房号,干部清了清嗓子,郑重的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盖着红色印章的文件。
“马东同志,在吗?”
“在!”
马东从人群里挤了出来,挺直了胸膛。
干部将那份文件递到他手里。
“经指挥部研究决定,鉴于马东同志在火炬计划中的杰出表现和优良的组织能力,现任命你为本楼楼长,协助指挥部管理本楼居民,传达指令,分发物资。”
“同时,你将作为本安置点的居民代表之一,参与安置点管理处的日常工作,有权对我们这些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并提出合理意见。”
马东愣住了。
他看着手里的任命文件,又看了看干部塞过来的、那个崭新的“楼长”红袖章,这个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粗犷汉子,眼眶瞬间就红了。
他不是激动自己当了个什么官。
他是激动,自己这辈子,第一次被人如此郑重的信任和托付。
他身后的队伍里,几道目光瞬间黯淡了下去。
一些人低下头,在心里狠狠骂了自己一句。
“妈的,当时怎么就怂了!”
他们现在才后知后觉地明白,那一天站出去的,不仅仅是去做一次志愿者。
那是在末日里,抓住一次改变自己和家人命运的机会!
可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干部意味深长的拍了拍马东的肩膀。
“老马,别辜负指挥部的信任。权力是用来为大家服务的,不是让你作威作福的。”
“指挥部会不定期派人来听取居民的声音,要是让我们知道你滥用职权,贪赃枉法……”
干部脸上的温和瞬间褪去,变得和石头一样冷硬。
“操场上那个被枪毙的男人,就是你的下场。”
马东一个激灵,猛的立正,拍着胸脯吼道:“领导放心!我要是敢干对不起大伙儿的事,不用您动手,我自己从这楼上跳下去!”
干部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又转向众人。
“各位,现在条件艰苦,很多事都比较仓促。今天先给大家发一些饼干和水,垫垫肚子,还有一些简单的被褥。”
“但是大家放心,等明天,各个工作队正式开始运转,所有基本的生活物资都会陆续给大家补上!”
人群安定下来。
王建军作为一名普通文职,没什么特殊技能,被分到了第三类劳动力里。
他的岗位,是后勤部新成立的物资收集队。
任务是在武装部的护卫下,去那些确认安全的超市、便利店、药店、五金店,甚至是居民楼,搜集一切有用的物资,并运回仓库。
他老婆则被分到了后勤保障组,负责为大家做饭、缝补衣物、制作一些简易的生活物资。
王建军听完安排,犹豫了一下,还是搓着手走上前。
“领导同志,我……我有个请求。”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搓着手,“我跟我爱人都去工作了,孩子没人照顾。您看……能不能让她留下来照顾孩子,我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
干部笑了。
“这位同志,你的心情我理解。但现在是战时状态,每一个劳动力都至关重要。”
他顿了顿,看着王建军身后那个一脸紧张的小姑娘,声音变得柔和起来。
“不过你放心,关于孩子的问题,总指挥早有安排。”
“所有六岁以下的儿童,统一送到安置点开办的临时保育院,由专门的人员照顾。”
“六岁到十六岁的,明天开始,全部返回学校上课!我们已经把幸存的老师都组织起来了,课本什么的,也从学校里抢救出来不少。”
干部看着众人,一字一句的说道:
“总指挥有一句话,让我跟大伙儿说。”
“我们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失去未来。”
王建军的女儿一听,小脸瞬间就垮了下来,噘着嘴嚷嚷:“啊?都世界末日了,为什么还要上学啊?”
小姑娘的哀嚎,让现场那股严肃的气氛,瞬间破功。
干部被她逗乐了,蹲下身,捏了捏她的小脸,一本正经的调侃道。
“小朋友,读书是必须要读的,这都是为了你们好。”
“记住一句话,蓝星不爆炸,学生不放假。”
人群中,不知是谁先笑了出来。
紧接着,压抑了许久的笑声,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那是一种劫后余生,重新找回生活气息的、轻松愉快的笑声。
干部站起身,目光扫过一张张带着笑意的脸。
“好了,现在还有谁有疑问?”
在一名干部的引导下,第一批队列开始移动,缓缓走出了安合县第一中学的校门。
王建军搀着妻子,女儿的小手则死死攥着他的衣角,一家人汇入人流,眼神里带着对未知的忐忑与一丝微弱的期盼。
最终队伍停在了一个气派的小区门口。
锦绣华府。
王建军看着大理石门柱上那几个烫金大字,一时间有些恍惚。
他记得这个楼盘。
末日之前,这地方的广告打得铺天盖地,号称是安合县最高档的几个小区之一。
他每天骑着电动车上班路过,都能看到巨幅广告牌上,妆容精致的模特笑得像个假人,旁边配着一行让他感觉无比遥远的广告语。
“城央府邸,传世尊邸。”
“给成功人士一个五星级的家。”
他那时候还跟老婆开玩笑,说等自己哪天彩票中了五百万,就来这儿买个顶层复式。
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真的以这种方式,站到了这里。
不是作为仰望者,而是作为入住者。
“各位同胞,这里就是指挥部为大家安排的3号安置点。”
带队的干部拍了拍手,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大家放心,指挥部在每个安置点都安排了一个排的兵力驻守。小区四周的街道,都已经被清理部队反复清扫过。”
他指了指小区那高达三米的围墙,以及墙头闪着寒光的铁丝网。
“这墙,别说零散的感染体,就是猴子都爬不进来。”
“等大家安顿好了,治安部还会从各位青壮年里,挑选志愿者,组成巡逻队,负责小区内部的巡防。自己的家,自己守护,这个道理没错吧?”
一番话,说得在场所有人心里都踏实了不少。
安全。
在这个该死的世界,再没有比这两个字更奢侈的东西了。
队伍穿过大门,最终在小区的八号楼前停下。
干部拿出人员名单,开始分配住房。
“指挥部统一安排,原则上,按户型大小,两到三个家庭为一户。楼层只安排到十二楼,再高没电梯,每天上下楼就是个大麻烦。”
“有老人小孩的,或者单身的,会根据具体情况再做调整。”
“大部分房间都是毛坯房,大家得自己动手收拾一下,互相帮衬着点。”
人群中没有骚动,所有人都安静的听着。
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屋顶,已经是不敢想的幸福,没人会挑三拣四。
“第一组,张卫国家、李大海家,8栋201室。”
“第二组,赵国栋家、孙一峰家,8栋202室。”
……
“第五组,马东家,陈德家,8栋301室。”
被念到名字的家庭,脸上都露出了明显的喜色。
他们都是参与了火炬计划的志愿者。
不仅被分在了采光最好的低楼层,而且分的还是两户一家。
更重要的是,有人眼尖的发现,分给他们的那几户,窗明几净,不像是毛坯房。
“领导同志,”有人忍不住小声问,“他们……他们住的房子……”
干部似乎早料到会有人问,他没有丝毫不耐,反而特意提高了音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没错,分给参与行动志愿者的,都是开发商已经做好的简装样板房。”
“各位,指挥部不搞虚的。他们拿命去为全城幸存者拼出一条活路,让他们住得好一点,这是他们应得的。”
“谁要是不服气,下次再有这种玩命的活儿,你第一个报名。只要你有这个胆子,别说简装房,这小区里剩下的精装修大平层,你随便挑一间,总指挥亲自给你批条子!”
一番话说得敞亮又实在。
人群中,再无一丝杂音。
如果不是这些人冒着生命危险,跟着部队去搭建那个焚城的陷阱,他们现在,恐怕还被困在各自的囚笼里,等待着被怪物撕碎。
这份优待,他们受之无愧。
至于小区里剩下的那些精装房和简装房,干部也明确说了,将作为最高等级的奖励,只有通过工分才能兑换。
等所有家庭都领到了自己的房号,干部清了清嗓子,郑重的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盖着红色印章的文件。
“马东同志,在吗?”
“在!”
马东从人群里挤了出来,挺直了胸膛。
干部将那份文件递到他手里。
“经指挥部研究决定,鉴于马东同志在火炬计划中的杰出表现和优良的组织能力,现任命你为本楼楼长,协助指挥部管理本楼居民,传达指令,分发物资。”
“同时,你将作为本安置点的居民代表之一,参与安置点管理处的日常工作,有权对我们这些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并提出合理意见。”
马东愣住了。
他看着手里的任命文件,又看了看干部塞过来的、那个崭新的“楼长”红袖章,这个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粗犷汉子,眼眶瞬间就红了。
他不是激动自己当了个什么官。
他是激动,自己这辈子,第一次被人如此郑重的信任和托付。
他身后的队伍里,几道目光瞬间黯淡了下去。
一些人低下头,在心里狠狠骂了自己一句。
“妈的,当时怎么就怂了!”
他们现在才后知后觉地明白,那一天站出去的,不仅仅是去做一次志愿者。
那是在末日里,抓住一次改变自己和家人命运的机会!
可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干部意味深长的拍了拍马东的肩膀。
“老马,别辜负指挥部的信任。权力是用来为大家服务的,不是让你作威作福的。”
“指挥部会不定期派人来听取居民的声音,要是让我们知道你滥用职权,贪赃枉法……”
干部脸上的温和瞬间褪去,变得和石头一样冷硬。
“操场上那个被枪毙的男人,就是你的下场。”
马东一个激灵,猛的立正,拍着胸脯吼道:“领导放心!我要是敢干对不起大伙儿的事,不用您动手,我自己从这楼上跳下去!”
干部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又转向众人。
“各位,现在条件艰苦,很多事都比较仓促。今天先给大家发一些饼干和水,垫垫肚子,还有一些简单的被褥。”
“但是大家放心,等明天,各个工作队正式开始运转,所有基本的生活物资都会陆续给大家补上!”
人群安定下来。
王建军作为一名普通文职,没什么特殊技能,被分到了第三类劳动力里。
他的岗位,是后勤部新成立的物资收集队。
任务是在武装部的护卫下,去那些确认安全的超市、便利店、药店、五金店,甚至是居民楼,搜集一切有用的物资,并运回仓库。
他老婆则被分到了后勤保障组,负责为大家做饭、缝补衣物、制作一些简易的生活物资。
王建军听完安排,犹豫了一下,还是搓着手走上前。
“领导同志,我……我有个请求。”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搓着手,“我跟我爱人都去工作了,孩子没人照顾。您看……能不能让她留下来照顾孩子,我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
干部笑了。
“这位同志,你的心情我理解。但现在是战时状态,每一个劳动力都至关重要。”
他顿了顿,看着王建军身后那个一脸紧张的小姑娘,声音变得柔和起来。
“不过你放心,关于孩子的问题,总指挥早有安排。”
“所有六岁以下的儿童,统一送到安置点开办的临时保育院,由专门的人员照顾。”
“六岁到十六岁的,明天开始,全部返回学校上课!我们已经把幸存的老师都组织起来了,课本什么的,也从学校里抢救出来不少。”
干部看着众人,一字一句的说道:
“总指挥有一句话,让我跟大伙儿说。”
“我们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失去未来。”
王建军的女儿一听,小脸瞬间就垮了下来,噘着嘴嚷嚷:“啊?都世界末日了,为什么还要上学啊?”
小姑娘的哀嚎,让现场那股严肃的气氛,瞬间破功。
干部被她逗乐了,蹲下身,捏了捏她的小脸,一本正经的调侃道。
“小朋友,读书是必须要读的,这都是为了你们好。”
“记住一句话,蓝星不爆炸,学生不放假。”
人群中,不知是谁先笑了出来。
紧接着,压抑了许久的笑声,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那是一种劫后余生,重新找回生活气息的、轻松愉快的笑声。
干部站起身,目光扫过一张张带着笑意的脸。
“好了,现在还有谁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