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末日爆发,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
安合县全境光复。
三镇五乡,所有的幸存者都被统一集中到了几个经过加固的安置点。
以家庭为单位,住进统一分配的楼房,享受着统一供应的电力和净水。
以过去的乡镇府为核心,正式挂牌成立了“某某公社”。
白天在武装战士的保护下,走出安置点,抢收田地里最后的粮食。
夜晚,这里是全乡唯一有光的地方。
一支支从战斗预备役中选拔出来的战斗连,驻扎在各乡镇,负责周边区域的安全巡逻。
在国道和省道上,一座座由集装箱和沙袋构筑的永久性哨站拔地而起,死死钉在所有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上。
夜幕降临,哨站顶部的探照灯便会亮起,在几十米外的柏油路面上投下一个巨大的光斑,时刻警惕着来自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
而哨站班长身旁的对讲机,不时传来其他哨站的例行通讯声。
“……二号哨位正常。”
“……三号哨位正常。”
无线电通讯网络将所有哨所和乡镇连接在一起,任何异动,都能在第一时间传回县城的指挥中心。
“班长,你说……外面还有活人吗?”
一个年轻的士兵搓着手,哈出一口白气。
班长灌了一口热茶,滚烫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山间的寒意。
“肯定有。”他看着远方的黑暗,语气笃定,“咱们总指挥不是说了吗,广播站的信号一直在往外发,总会有人听到的。”
年轻士兵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担忧。
“就是不知道,听到的是人,还是……”
他的话没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班长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管来的是啥,到了咱们这儿,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咱们,就是夏国在这片废土上,重新伸出去的拳头!”
县城,三号安置点。
小区里的路灯在夜晚会准时亮起,但每家每户的窗户里,透出的都只有一盏低功率LED灯的微光。
双河水电站的发电量,对于一座决心重启工业的县城而言,终究是有些勉强。
一张《安合县战时电力管制条例》,被张贴在了每一个安置点的公告栏上。
条例用最直白的语言,规定了电力的分配次序。
第一优先级,绝对保障:医院、自来水厂、所有正在运转的工厂车间、黑山煤矿,以及指挥部与通讯站。
这些是文明的命脉,一秒钟都不能停。
第二优先级,轮流保障:粮食加工厂、冷库、以及各处防御设施的照明和警报系统。
第三优先级,有限供给:所有幸存者安置点。
条例明确规定,每户家庭,只允许拥有一盏不超过十五瓦的LED灯,以及一个严格限时供电的插座。
任何未经许可私接线路、使用电炉或空调等大功率电器的行为,都会被视为盗窃公共安全资源,惩罚是全社区的通报批评以及连续七日的无偿劳动。
此刻,小区的广场上,孩子们正看着后勤部架起的老式放映机,幕布上放着的是一部叫《地道战》的电影。
大人们则围着收音机,听着里面循环播放的、字正腔圆的新闻联播和慷慨激昂的旧时代歌曲。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所有人都知道,安合县是一座孤岛。
兵工厂内。
老旧的机床在电力的驱动下,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
张伟正戴着一副油腻的手套,小心翼翼的捧着一杆刚刚从生产线上组装完成的步枪。
崭新的枪身,泛着一层冰冷的金属光泽。
56式自动步枪,也叫56冲。
夏国军队曾经的制式装备,结构简单,皮实耐用,最适合眼下安合县的工业水平。
一名负责验枪的老兵接过步枪,拉动枪栓,子弹上膛,举枪,瞄准。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他没有开枪,只是感受着那熟悉的重量和冰冷的触感,眼眶竟有些微微发红。
“好枪……”
张伟咧着嘴。
“好东西还在后头呢!”
“咱们的人才还是太少了,总指挥给的好多图纸摆在那,没人去看,急死个人!”
他身后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用黑山煤矿的焦炭和简易高炉,炼出了第一炉滚烫的铁水。
这些铁水被浇筑成农具、武器零件,以及维修机械所必须的备品备件。
工业,这头吞金巨兽,正在被一点点的喂饱,缓慢而坚定的苏醒。
县政府大楼,三号会议室。
秦征的手指,在巨大的蜀州省行政地图上,轻轻敲了敲。
“各位,一个月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在座的所有核心成员,都下意识的挺直了腰杆。
“我们活下来了,而且活得还不错。”
“我们有电,有水,有粮食,有正在恢复的工业,还有一支能打仗的部队。”
秦征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
李健,钱坤,刘安民,沈芸,张伟,孙志华……
这些安合县的支柱,此刻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疲惫,和一种难以掩饰的自豪。
是他们,跟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把这个濒临崩溃的县城,硬生生从地狱里拽了回来。
“但是。”
秦征话锋一转。
“我们不能一直待在安合县这个壳子里。”
他指了指地图上,安合县那块小小的、已经被涂成绿色的区域。
“这里太小了,资源有限,人口也有限。我们现在有十二万多人,看起来不少,但能用的技术人才有多少?合格的产业工人有多少?能拿起枪的士兵,又有多少?”
“坐在这里,我们迟早会坐吃山空。就像一潭死水,早晚会发臭。”
秦征的声音,变得无比严肃。
“各位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恢复了广播,向外播报了这么多天,我们没有收到任何来自市里,或者省里的官方回应?”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个问题问住了。
是啊,为什么?
“只有一个可能。”
秦征的声音,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外面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烂得多。”
“我甚至有一个大胆的猜测。”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头皮发麻的推论。
“安合县应急指挥部,很有可能……是整个云山市,甚至是整个蜀州省,唯一还成建制幸存下来的,政府组织。”
这个猜测,像一颗炸弹,在会议室里炸开。
最先失态的,是行政部长刘安民。
这位一辈子都在体制内打转的老干部,下意识的推了推眼镜,嘴唇哆嗦着。
“总指挥,这……这不可能吧?市里,省里,那都是有驻军的……”
“驻军?”
秦征冷笑一声。
“血色帷幕降临的时候,是什么情况,大家忘了?”
“更何况,病毒爆发的第一波,冲击的就是人口最密集的大城市。他们面临的压力,是我们的十倍,百倍!”
“没有秩序,没有补给,没有希望……人心,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东西。”
“所以,我判断,外面的世界,大概率已经退回到了最原始的丛林法则。各个地方,或许有幸存者,或许有民间自发形成的武装,但他们绝对没有我们这样的组织度和执行力。”
“他们只是一盘散沙。”
秦征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
“同志们,我们不能永远缩在安合县。就靠着这点家底,我们能坚持多久?”
“我们现在,就像是刚点燃一根火柴。要想让它烧成燎原大火,就必须不断的往里面添加新的木柴!”
“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技术人才,更多的工业设备,来武装自己,应对未来更残酷的挑战。”
“我们必须走出去。”
他的手指,重重的落在了地图上一个名字上。
云山市。
安合县的上级市,一个拥有近两百万人口,以及完整工业体系的地区中心城市。
“我们的目标,是这里。”
李健的呼吸,瞬间变得有些急促。
他盯着地图,沉声道:“总指挥,安合县到云山市,直线距离超过一百八十公里。路况不明,敌情不明,我们现在这点兵力,贸然远征,风险太大了。”
后勤部长沈芸也立刻补充道:“我们的燃料储备,只够支撑全团进行一次长途机动。兵工厂的子弹生产线刚刚修复,产能还跟不上。”
“我没说现在就去打云山。”
秦征摇了摇头。
他的手指,从云山市,缓缓移动到了安合县的隔壁。
那里,是另一个人口和面积都远超安合县的大县。
它像一把锁,死死的锁住了安合县通往市区的道路。
“永阳县。”
“这是我们走出大山的必经之路,也是堵在我们门口的一块石头。”
“拿下永阳县,我们就有了向东挺进的前进基地。而且,永阳县有一个大型的机械厂,还有一座储备丰富的国家粮库。这些,都是我们急需的。”
秦征看着李健:“军事部立刻制定详细的作战方案,我们的目标,不是骚扰,不是试探。而是以雷霆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扫清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他又看向张伟:“工农业部给我玩命生产!我要看到第一批步枪和配套的子弹,从生产线上下来。”
“是!”李健和张伟同时起立,大声应道。
秦征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刘安民和钱坤身上。
“老刘,老钱,后方安稳是重中之重。我需要你们把所有安置点,都给我梳理一遍,任何不稳定因素,提前给我掐死在萌芽里。”
“明白!”
所有人的疑虑,都被秦征清晰的战略规划打消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点燃的、名为“使命”的火焰。
如果这个世界,真的只剩下他们了。
那么重建文明的责任,他们责无旁贷。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各自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秦征独自一人留在会议室里。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那片璀璨的灯火,眼神却穿过了这片光明,望向了更遥远的、被无尽黑暗笼罩的东方。
云山市的隔壁,是锦阳市。
他的父母就在那里。
末日之后,他不敢去想,甚至刻意回避着去想这个问题。
因为他知道,在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之前,任何的思念都是无能狂怒。
但现在,不一样了。
他缓缓抬起手,仿佛要将远方的地平线握在掌中。
安合县,只是起点。
他要将这片来之不易的文明之光,重新洒满这片他所热爱的土地。
而永阳县,就是他劈开黑暗的,第一刀。
安合县全境光复。
三镇五乡,所有的幸存者都被统一集中到了几个经过加固的安置点。
以家庭为单位,住进统一分配的楼房,享受着统一供应的电力和净水。
以过去的乡镇府为核心,正式挂牌成立了“某某公社”。
白天在武装战士的保护下,走出安置点,抢收田地里最后的粮食。
夜晚,这里是全乡唯一有光的地方。
一支支从战斗预备役中选拔出来的战斗连,驻扎在各乡镇,负责周边区域的安全巡逻。
在国道和省道上,一座座由集装箱和沙袋构筑的永久性哨站拔地而起,死死钉在所有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上。
夜幕降临,哨站顶部的探照灯便会亮起,在几十米外的柏油路面上投下一个巨大的光斑,时刻警惕着来自外界的任何风吹草动。
而哨站班长身旁的对讲机,不时传来其他哨站的例行通讯声。
“……二号哨位正常。”
“……三号哨位正常。”
无线电通讯网络将所有哨所和乡镇连接在一起,任何异动,都能在第一时间传回县城的指挥中心。
“班长,你说……外面还有活人吗?”
一个年轻的士兵搓着手,哈出一口白气。
班长灌了一口热茶,滚烫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山间的寒意。
“肯定有。”他看着远方的黑暗,语气笃定,“咱们总指挥不是说了吗,广播站的信号一直在往外发,总会有人听到的。”
年轻士兵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担忧。
“就是不知道,听到的是人,还是……”
他的话没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班长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管来的是啥,到了咱们这儿,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咱们,就是夏国在这片废土上,重新伸出去的拳头!”
县城,三号安置点。
小区里的路灯在夜晚会准时亮起,但每家每户的窗户里,透出的都只有一盏低功率LED灯的微光。
双河水电站的发电量,对于一座决心重启工业的县城而言,终究是有些勉强。
一张《安合县战时电力管制条例》,被张贴在了每一个安置点的公告栏上。
条例用最直白的语言,规定了电力的分配次序。
第一优先级,绝对保障:医院、自来水厂、所有正在运转的工厂车间、黑山煤矿,以及指挥部与通讯站。
这些是文明的命脉,一秒钟都不能停。
第二优先级,轮流保障:粮食加工厂、冷库、以及各处防御设施的照明和警报系统。
第三优先级,有限供给:所有幸存者安置点。
条例明确规定,每户家庭,只允许拥有一盏不超过十五瓦的LED灯,以及一个严格限时供电的插座。
任何未经许可私接线路、使用电炉或空调等大功率电器的行为,都会被视为盗窃公共安全资源,惩罚是全社区的通报批评以及连续七日的无偿劳动。
此刻,小区的广场上,孩子们正看着后勤部架起的老式放映机,幕布上放着的是一部叫《地道战》的电影。
大人们则围着收音机,听着里面循环播放的、字正腔圆的新闻联播和慷慨激昂的旧时代歌曲。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所有人都知道,安合县是一座孤岛。
兵工厂内。
老旧的机床在电力的驱动下,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
张伟正戴着一副油腻的手套,小心翼翼的捧着一杆刚刚从生产线上组装完成的步枪。
崭新的枪身,泛着一层冰冷的金属光泽。
56式自动步枪,也叫56冲。
夏国军队曾经的制式装备,结构简单,皮实耐用,最适合眼下安合县的工业水平。
一名负责验枪的老兵接过步枪,拉动枪栓,子弹上膛,举枪,瞄准。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他没有开枪,只是感受着那熟悉的重量和冰冷的触感,眼眶竟有些微微发红。
“好枪……”
张伟咧着嘴。
“好东西还在后头呢!”
“咱们的人才还是太少了,总指挥给的好多图纸摆在那,没人去看,急死个人!”
他身后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用黑山煤矿的焦炭和简易高炉,炼出了第一炉滚烫的铁水。
这些铁水被浇筑成农具、武器零件,以及维修机械所必须的备品备件。
工业,这头吞金巨兽,正在被一点点的喂饱,缓慢而坚定的苏醒。
县政府大楼,三号会议室。
秦征的手指,在巨大的蜀州省行政地图上,轻轻敲了敲。
“各位,一个月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在座的所有核心成员,都下意识的挺直了腰杆。
“我们活下来了,而且活得还不错。”
“我们有电,有水,有粮食,有正在恢复的工业,还有一支能打仗的部队。”
秦征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
李健,钱坤,刘安民,沈芸,张伟,孙志华……
这些安合县的支柱,此刻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疲惫,和一种难以掩饰的自豪。
是他们,跟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把这个濒临崩溃的县城,硬生生从地狱里拽了回来。
“但是。”
秦征话锋一转。
“我们不能一直待在安合县这个壳子里。”
他指了指地图上,安合县那块小小的、已经被涂成绿色的区域。
“这里太小了,资源有限,人口也有限。我们现在有十二万多人,看起来不少,但能用的技术人才有多少?合格的产业工人有多少?能拿起枪的士兵,又有多少?”
“坐在这里,我们迟早会坐吃山空。就像一潭死水,早晚会发臭。”
秦征的声音,变得无比严肃。
“各位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恢复了广播,向外播报了这么多天,我们没有收到任何来自市里,或者省里的官方回应?”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个问题问住了。
是啊,为什么?
“只有一个可能。”
秦征的声音,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外面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烂得多。”
“我甚至有一个大胆的猜测。”
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头皮发麻的推论。
“安合县应急指挥部,很有可能……是整个云山市,甚至是整个蜀州省,唯一还成建制幸存下来的,政府组织。”
这个猜测,像一颗炸弹,在会议室里炸开。
最先失态的,是行政部长刘安民。
这位一辈子都在体制内打转的老干部,下意识的推了推眼镜,嘴唇哆嗦着。
“总指挥,这……这不可能吧?市里,省里,那都是有驻军的……”
“驻军?”
秦征冷笑一声。
“血色帷幕降临的时候,是什么情况,大家忘了?”
“更何况,病毒爆发的第一波,冲击的就是人口最密集的大城市。他们面临的压力,是我们的十倍,百倍!”
“没有秩序,没有补给,没有希望……人心,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东西。”
“所以,我判断,外面的世界,大概率已经退回到了最原始的丛林法则。各个地方,或许有幸存者,或许有民间自发形成的武装,但他们绝对没有我们这样的组织度和执行力。”
“他们只是一盘散沙。”
秦征的目光,变得锐利如刀。
“同志们,我们不能永远缩在安合县。就靠着这点家底,我们能坚持多久?”
“我们现在,就像是刚点燃一根火柴。要想让它烧成燎原大火,就必须不断的往里面添加新的木柴!”
“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技术人才,更多的工业设备,来武装自己,应对未来更残酷的挑战。”
“我们必须走出去。”
他的手指,重重的落在了地图上一个名字上。
云山市。
安合县的上级市,一个拥有近两百万人口,以及完整工业体系的地区中心城市。
“我们的目标,是这里。”
李健的呼吸,瞬间变得有些急促。
他盯着地图,沉声道:“总指挥,安合县到云山市,直线距离超过一百八十公里。路况不明,敌情不明,我们现在这点兵力,贸然远征,风险太大了。”
后勤部长沈芸也立刻补充道:“我们的燃料储备,只够支撑全团进行一次长途机动。兵工厂的子弹生产线刚刚修复,产能还跟不上。”
“我没说现在就去打云山。”
秦征摇了摇头。
他的手指,从云山市,缓缓移动到了安合县的隔壁。
那里,是另一个人口和面积都远超安合县的大县。
它像一把锁,死死的锁住了安合县通往市区的道路。
“永阳县。”
“这是我们走出大山的必经之路,也是堵在我们门口的一块石头。”
“拿下永阳县,我们就有了向东挺进的前进基地。而且,永阳县有一个大型的机械厂,还有一座储备丰富的国家粮库。这些,都是我们急需的。”
秦征看着李健:“军事部立刻制定详细的作战方案,我们的目标,不是骚扰,不是试探。而是以雷霆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扫清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他又看向张伟:“工农业部给我玩命生产!我要看到第一批步枪和配套的子弹,从生产线上下来。”
“是!”李健和张伟同时起立,大声应道。
秦征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刘安民和钱坤身上。
“老刘,老钱,后方安稳是重中之重。我需要你们把所有安置点,都给我梳理一遍,任何不稳定因素,提前给我掐死在萌芽里。”
“明白!”
所有人的疑虑,都被秦征清晰的战略规划打消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点燃的、名为“使命”的火焰。
如果这个世界,真的只剩下他们了。
那么重建文明的责任,他们责无旁贷。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各自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秦征独自一人留在会议室里。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那片璀璨的灯火,眼神却穿过了这片光明,望向了更遥远的、被无尽黑暗笼罩的东方。
云山市的隔壁,是锦阳市。
他的父母就在那里。
末日之后,他不敢去想,甚至刻意回避着去想这个问题。
因为他知道,在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之前,任何的思念都是无能狂怒。
但现在,不一样了。
他缓缓抬起手,仿佛要将远方的地平线握在掌中。
安合县,只是起点。
他要将这片来之不易的文明之光,重新洒满这片他所热爱的土地。
而永阳县,就是他劈开黑暗的,第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