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也带下去,洗干净换身衣服。”
刘启指了指还瘫在地上的刘协。
“我不想我的皇宫里有一个这么邋遢的皇帝。”
“遵命。”两个龙骧军战士走了过来。
像拖死狗一样把已经彻底失去反抗意识的刘协给拖了下去。
整个金銮殿终于只剩下了刘启一个人。
他缓缓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到了那扇巨大的落地窗前。
他看着窗外那片属于他的万里江山。
脸上露出了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他知道从今天开始这个国家才算真正地掌握在了他的手里。
以前他只是这个国家的守护神。
而现在他是这个国家的主宰。
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造这个腐朽而又落后的世界。
他要在这里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理想国度。
一个人人如龙、天下大同的人类文明灯塔。
就在刘启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
一个不速之客却打乱了他的计划。
一个他怎么也想不到的人来到了他的面前。
孔融那个被他当众扒掉官服赶出京城的前任御史大夫。
那个儒家的当代领袖,天下所有读书人的精神偶像。
而且不是一个人回来的。
他的身后跟着数以千计穿着儒衫的读书人。
他们密密麻麻地跪在皇宫之外。
一个个面容悲愤,神情决绝,仿佛是来奔丧的。
他们的手中没有武器。
只有一卷卷的圣贤书。
和一颗颗为了所谓的“道”可以随时赴死的愚蠢决心。
“主人,他们要求见您。”
崔莺莺出现在了刘启的身后。
她的脸上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冰冷杀意。
“需不需要我带人把他们……”
她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在她看来这些手无寸铁的读书人和一群待宰的猪羊没什么区别。
只要主人一声令下她就能让这些人。
在三分钟之内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不必。”
刘启却摆了摆手。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抹饶有兴致的笑容。
“我倒要看看这个老家伙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让他一个人进来。”
崔莺莺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忠实地执行了刘启的命令。
很快那个须发皆白身形枯槁的老人。
就在两个龙骧军战士的“护送”下走进了金銮殿。
他看着那个坐在龙椅上的年轻人,对方居高临下,脸上露出玩味儿的笑意。
视线里没有惧意,也见不到愤懑,反而沉着得透着某种深深的悲凉。
“刘启,你可知罪?”孔融终于开口,嗓音干涩,有些发颤。
虽然老迈,话语却有种不由分说的道德威压,仿佛铁石不化的审判台。
刘启不怒反笑,一副兴致盎然的样子,只觉这老头儿可真是让人莫名开心。
明明沦为砧板上的鱼肉,却偏要摆出推事判官的腔调,还很自信地盯着他看。
实在是叫人忍俊不禁,说到底,这份自负已是不自量力了。
“我究竟有什么罪?”刘启把侍女递过来那盏茶接过来,凉凉看一眼。
指腹轻拂杯沿儿,仿佛夜风中轻吹水面,声音里倒带了些许玩笑意味。
“你弑君,夺了皇位;朝中忠人义士被你屠戮殆尽。”
“又做下那么多悖逆之事,如今举国怨愤,百姓遭了殃。”
孔融抬手指向刘启,声音低低地,把“罪状”一条一条列了出来。
“此乃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大罪,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说完了?”刘启把茶杯放下,平静地问。
“说完了。”孔融抬头,不卑不亢。
“轮到我了。”
刘启从座位上站起,走到孔融面前。
他比孔融高出一截,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固执的老人,神色里只剩冷淡。
“你说我弑君篡位。我来问你,刘协真的适合做皇帝。”
“他只会吃喝嫖赌,无所事事。”
“国有危难,他从不露面。”
“百姓受难,他也不闻不问。”
“匈奴是我平定,国家才有现在。”
“贪官也是由我除掉,百姓才有安稳日子。”
“整个国家摇摇欲坠,在这样的泥潭里,我撑住了局面。”
“至于他,不过是一直躲在后面偷享安稳,却还想着背叛我。”
“按理说,像他这样的人,理应伏法。”
刘启的话层层逼近,孔融脸色一阵苍白。
事实摆在眼前,他反驳不出口。
这些话,在场很多人心里本就明白。
却没人愿意说破,最终只能沉默。
“你还要用‘屠戮忠良’的帽子扣到我头上?”
刘启冷笑一声,嘴角浮起一丝嘲弄。
“依你之见,你念叨了半天的那些‘忠良’,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是不是那些肚满肠肥,家资连国库都要比不过的人?”
“他们日日夜夜喝得是百姓的血汗,睡得榻是江山兴亡筑成的。”
“衣服是绸缎堆里挑出来的。”
“每天脚下踩的路,连寻常人做梦都不敢走。”
“这些人住在画栋雕梁的大屋里,又骑着宝马良驹随手挥霍。”
真正替天下受苦受累的百姓,反倒腹中空荡。
要么冬天冷要么夏天饿,为了一口饭不得不低声下气。
到头来甚至家破人亡,有的连孩子都保不住……只剩贬值的骨头和泪水。
你觉得那些人在你嘴里还能叫忠良吗?
我问你,他们的命、他们那点身家,凭什么要留着不处置?
孔融的背脊抑制不住微微抖动起来,仿佛全身血液都冻住了。
嘴唇动了半天,到底一个字都没再说出口。
因为他比谁都明白,这次刘启说的,根本无法反驳。
“你最后说我倒行逆施天怒人怨?”
刘启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极度讽刺的笑容。
“那我倒要问问你,天在哪里?民又在哪里?”
“天就是我。”
“民就是那些被我从地狱里解救出来的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
“他们现在都在为我歌功颂德,甚至为我修建生祠。”
“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
“而你们这些所谓的读书人,所谓的士大夫。”
“不过是一群趴在他们身上吸血的蛀虫。”
“一群只知道空谈误国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
“你说我到底是在倒行逆施,还是在顺天应人?”
刘启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孔融那颗已经腐朽的心上。
将他信奉了一辈子的所谓圣贤之道,所谓的礼义廉耻。
砸得支离破碎,体无完肤。
孔融终于支撑不住了。
他“噗通”一声瘫坐在了地上。
他看着眼前这个如同魔神一般的年轻人,眼里充满了迷茫和绝望。
刘启指了指还瘫在地上的刘协。
“我不想我的皇宫里有一个这么邋遢的皇帝。”
“遵命。”两个龙骧军战士走了过来。
像拖死狗一样把已经彻底失去反抗意识的刘协给拖了下去。
整个金銮殿终于只剩下了刘启一个人。
他缓缓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到了那扇巨大的落地窗前。
他看着窗外那片属于他的万里江山。
脸上露出了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他知道从今天开始这个国家才算真正地掌握在了他的手里。
以前他只是这个国家的守护神。
而现在他是这个国家的主宰。
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造这个腐朽而又落后的世界。
他要在这里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理想国度。
一个人人如龙、天下大同的人类文明灯塔。
就在刘启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
一个不速之客却打乱了他的计划。
一个他怎么也想不到的人来到了他的面前。
孔融那个被他当众扒掉官服赶出京城的前任御史大夫。
那个儒家的当代领袖,天下所有读书人的精神偶像。
而且不是一个人回来的。
他的身后跟着数以千计穿着儒衫的读书人。
他们密密麻麻地跪在皇宫之外。
一个个面容悲愤,神情决绝,仿佛是来奔丧的。
他们的手中没有武器。
只有一卷卷的圣贤书。
和一颗颗为了所谓的“道”可以随时赴死的愚蠢决心。
“主人,他们要求见您。”
崔莺莺出现在了刘启的身后。
她的脸上带着一丝毫不掩饰的冰冷杀意。
“需不需要我带人把他们……”
她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在她看来这些手无寸铁的读书人和一群待宰的猪羊没什么区别。
只要主人一声令下她就能让这些人。
在三分钟之内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不必。”
刘启却摆了摆手。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抹饶有兴致的笑容。
“我倒要看看这个老家伙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让他一个人进来。”
崔莺莺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忠实地执行了刘启的命令。
很快那个须发皆白身形枯槁的老人。
就在两个龙骧军战士的“护送”下走进了金銮殿。
他看着那个坐在龙椅上的年轻人,对方居高临下,脸上露出玩味儿的笑意。
视线里没有惧意,也见不到愤懑,反而沉着得透着某种深深的悲凉。
“刘启,你可知罪?”孔融终于开口,嗓音干涩,有些发颤。
虽然老迈,话语却有种不由分说的道德威压,仿佛铁石不化的审判台。
刘启不怒反笑,一副兴致盎然的样子,只觉这老头儿可真是让人莫名开心。
明明沦为砧板上的鱼肉,却偏要摆出推事判官的腔调,还很自信地盯着他看。
实在是叫人忍俊不禁,说到底,这份自负已是不自量力了。
“我究竟有什么罪?”刘启把侍女递过来那盏茶接过来,凉凉看一眼。
指腹轻拂杯沿儿,仿佛夜风中轻吹水面,声音里倒带了些许玩笑意味。
“你弑君,夺了皇位;朝中忠人义士被你屠戮殆尽。”
“又做下那么多悖逆之事,如今举国怨愤,百姓遭了殃。”
孔融抬手指向刘启,声音低低地,把“罪状”一条一条列了出来。
“此乃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大罪,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说完了?”刘启把茶杯放下,平静地问。
“说完了。”孔融抬头,不卑不亢。
“轮到我了。”
刘启从座位上站起,走到孔融面前。
他比孔融高出一截,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固执的老人,神色里只剩冷淡。
“你说我弑君篡位。我来问你,刘协真的适合做皇帝。”
“他只会吃喝嫖赌,无所事事。”
“国有危难,他从不露面。”
“百姓受难,他也不闻不问。”
“匈奴是我平定,国家才有现在。”
“贪官也是由我除掉,百姓才有安稳日子。”
“整个国家摇摇欲坠,在这样的泥潭里,我撑住了局面。”
“至于他,不过是一直躲在后面偷享安稳,却还想着背叛我。”
“按理说,像他这样的人,理应伏法。”
刘启的话层层逼近,孔融脸色一阵苍白。
事实摆在眼前,他反驳不出口。
这些话,在场很多人心里本就明白。
却没人愿意说破,最终只能沉默。
“你还要用‘屠戮忠良’的帽子扣到我头上?”
刘启冷笑一声,嘴角浮起一丝嘲弄。
“依你之见,你念叨了半天的那些‘忠良’,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是不是那些肚满肠肥,家资连国库都要比不过的人?”
“他们日日夜夜喝得是百姓的血汗,睡得榻是江山兴亡筑成的。”
“衣服是绸缎堆里挑出来的。”
“每天脚下踩的路,连寻常人做梦都不敢走。”
“这些人住在画栋雕梁的大屋里,又骑着宝马良驹随手挥霍。”
真正替天下受苦受累的百姓,反倒腹中空荡。
要么冬天冷要么夏天饿,为了一口饭不得不低声下气。
到头来甚至家破人亡,有的连孩子都保不住……只剩贬值的骨头和泪水。
你觉得那些人在你嘴里还能叫忠良吗?
我问你,他们的命、他们那点身家,凭什么要留着不处置?
孔融的背脊抑制不住微微抖动起来,仿佛全身血液都冻住了。
嘴唇动了半天,到底一个字都没再说出口。
因为他比谁都明白,这次刘启说的,根本无法反驳。
“你最后说我倒行逆施天怒人怨?”
刘启的脸上露出了一抹极度讽刺的笑容。
“那我倒要问问你,天在哪里?民又在哪里?”
“天就是我。”
“民就是那些被我从地狱里解救出来的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
“他们现在都在为我歌功颂德,甚至为我修建生祠。”
“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
“而你们这些所谓的读书人,所谓的士大夫。”
“不过是一群趴在他们身上吸血的蛀虫。”
“一群只知道空谈误国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
“你说我到底是在倒行逆施,还是在顺天应人?”
刘启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孔融那颗已经腐朽的心上。
将他信奉了一辈子的所谓圣贤之道,所谓的礼义廉耻。
砸得支离破碎,体无完肤。
孔融终于支撑不住了。
他“噗通”一声瘫坐在了地上。
他看着眼前这个如同魔神一般的年轻人,眼里充满了迷茫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