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官员,无论文武,全都跪在地上,身体抖得像筛糠,头都不敢抬。
他们今天,才真正见识了什么叫君王一怒,血溅五步。
“好了,现在朝堂上干净多了。”
刘据缓缓走回龙椅,重新坐下,他俯瞰着底下这群被彻底吓破胆的臣子。
眼神里没有得意,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漠然。
“现在,我们可以谈谈接下来的事了。”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兵部尚书张柬之。
“张尚书。”
“老臣在。”张柬之连忙躬身应道。
“我让你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回殿下,都已经准备好了。”
张柬之从怀里,掏出一份厚厚的名单。
“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已从全国各地的军事学院和基层部队里。”
“挑选出了一万名,最优秀、最忠诚、也最渴望建功立业的年轻军官。”
“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超过二十五岁。”
“他们每一个人,都对帝国有着绝对忠诚,也对太子殿下您,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很好。”刘据满意地点了点头。
“立刻将这份名单,以最快速度发往安西前线。”
“告诉霍渠,我要他用最短的时间,把这些人安插到那五十万大食仆从军的每一个角落。”
“我要他,彻底地将那支军队的指挥权,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里。”
张柬之心中一凛,瞬间就明白了太子的意图。
这是要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那些刚为大晋立下赫赫战功的大食仆从军。
转眼就要被太子用最冷酷的方式,架空吞并。
这份心机和手腕,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可是,殿下。”张柬之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口。
“我们之前可是答应过那些大食降将。”
“只要他们愿意出兵,就可以让他们成为新的大食贵族,甚至拥有自己的封地。”
“如今这么做,是不是有些……言而无信?”
“言而无信?”刘据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
“张尚书,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我什么时候,跟一群朝秦暮楚,随时可能反咬一口的墙头草,讲过信用?”
“我给他们的承诺,不过是吊在他们眼前的一根胡萝卜。”
“为的,就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我去卖命,去当炮灰。”
“如今他们的利用价值已经没了。”
“你觉得我还有必要,去兑现那些可笑的承诺吗?”
刘据的声音,冰冷得不带丝毫感情。
“我不仅不会给他们任何封地和爵位。”
“我还要将他们,连同他们手下那五十万军队,全都变成我们大晋帝国最廉价的劳动力。”
“我要让他们去为我们修路,为我们开矿,为我们建设那些最偏远艰苦的边疆。”
“直到他们流干最后一滴血,耗尽最后一份力气为止。”
“这,就是他们背叛自己同胞,所应该付出的代价。”
张柬之被彻底镇住了。
他呆呆地看着龙椅上的年轻人,感觉自己的三观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他本以为太子只是想架空那些降将的兵权。
却没想到,对方的胃口竟然这么大。
他要的不是兵权,他要的是那五十万人的命。
他要用这五十万条鲜活的生命,为他庞大的帝国扩张计划,奠定最血腥的基石。
这已经不是权谋,这是赤裸裸的魔道。
“可是,这样做,会不会激起他们的兵变?”
张柬之艰难地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兵变?”刘据不屑地撇了撇嘴。
“你觉得,一群连指挥官都被我们换掉的乌合之众,还有能力兵变?”
“就算他们真的敢兵变,你觉得霍渠和他手下的三万铁骑,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更何况。”刘据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残忍的弧度。
“我还为他们,准备了一份他们绝对无法拒绝的筹码。”
他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
“事情都办妥了吗?”
“回殿下,已经办妥了。”锦衣卫指挥使恭敬地回道。
“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已经将那些大食降将,在后方的所有家眷,全都‘请’到了我们的军营里。”
“他们现在,都很好,把这个消息,也一并告诉那些降将。”
“告诉他们,只要他们乖乖听话,交出兵权,去我指定的地方安安分分当个富家翁。”
“我可以保证,他们的家人会比他们活得更好。”
“但如果,他们敢有任何不该有的心思。”
“我不介意,让他们亲眼看着自己的家人,一个一个死在他们面前。”
“我相信,他们都是聪明人,知道该怎么选。”
太极殿里鸦雀无声。
所有大臣,都用看魔鬼的眼神,看着龙椅上的那个年轻人。
他们终于明白,从一开始太子就布下了一个天罗地网。
一个让那些大食降将,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逃脱的,绝望死局。
先用巨大的利益,诱惑他们背叛同胞。
等他们立下战功,满心欢喜准备领取赏赐时。
再用他们家人的性命来威胁,逼迫他们交出所有的权力和财富。
一环扣一环,步步为营,算无遗策。
将人性中最卑劣的贪婪与最脆弱的亲情,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份心机和手段,已经不能用狠辣来形容了。
这简直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张柬之默默退了回去,他知道自己没必要再劝谏了。
在这样一位将帝王心术修炼到化境的君主面前。
任何仁义道德,任何规矩法理,都显得那么苍白可笑。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闭上嘴巴,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对方的每一个命令。
否则,那些被拖出大殿的文官,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好了,安西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刘据有些厌倦地挥了挥手。
“接下来,我们谈谈另外三路。”
他的目光落在了兵部的军情堪舆图上。
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安北、安东、安南三个方向的战局。
“赵括、白起、苏勋,他们那边怎么样了?”
兵部尚书张柬之连忙站了出来,躬身回道。
“回殿下,三路大军进展都十分顺利。”
“赵括将军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已在漠北草原上,与柔然叛军主力展开决战。”
“柔然人虽然骁勇,但在我军的火炮和重机枪面前不堪一击。”
他们今天,才真正见识了什么叫君王一怒,血溅五步。
“好了,现在朝堂上干净多了。”
刘据缓缓走回龙椅,重新坐下,他俯瞰着底下这群被彻底吓破胆的臣子。
眼神里没有得意,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漠然。
“现在,我们可以谈谈接下来的事了。”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兵部尚书张柬之。
“张尚书。”
“老臣在。”张柬之连忙躬身应道。
“我让你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回殿下,都已经准备好了。”
张柬之从怀里,掏出一份厚厚的名单。
“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已从全国各地的军事学院和基层部队里。”
“挑选出了一万名,最优秀、最忠诚、也最渴望建功立业的年轻军官。”
“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超过二十五岁。”
“他们每一个人,都对帝国有着绝对忠诚,也对太子殿下您,充满了狂热的崇拜。”
“很好。”刘据满意地点了点头。
“立刻将这份名单,以最快速度发往安西前线。”
“告诉霍渠,我要他用最短的时间,把这些人安插到那五十万大食仆从军的每一个角落。”
“我要他,彻底地将那支军队的指挥权,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里。”
张柬之心中一凛,瞬间就明白了太子的意图。
这是要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那些刚为大晋立下赫赫战功的大食仆从军。
转眼就要被太子用最冷酷的方式,架空吞并。
这份心机和手腕,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可是,殿下。”张柬之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口。
“我们之前可是答应过那些大食降将。”
“只要他们愿意出兵,就可以让他们成为新的大食贵族,甚至拥有自己的封地。”
“如今这么做,是不是有些……言而无信?”
“言而无信?”刘据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
“张尚书,你是不是老糊涂了?”
“我什么时候,跟一群朝秦暮楚,随时可能反咬一口的墙头草,讲过信用?”
“我给他们的承诺,不过是吊在他们眼前的一根胡萝卜。”
“为的,就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我去卖命,去当炮灰。”
“如今他们的利用价值已经没了。”
“你觉得我还有必要,去兑现那些可笑的承诺吗?”
刘据的声音,冰冷得不带丝毫感情。
“我不仅不会给他们任何封地和爵位。”
“我还要将他们,连同他们手下那五十万军队,全都变成我们大晋帝国最廉价的劳动力。”
“我要让他们去为我们修路,为我们开矿,为我们建设那些最偏远艰苦的边疆。”
“直到他们流干最后一滴血,耗尽最后一份力气为止。”
“这,就是他们背叛自己同胞,所应该付出的代价。”
张柬之被彻底镇住了。
他呆呆地看着龙椅上的年轻人,感觉自己的三观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他本以为太子只是想架空那些降将的兵权。
却没想到,对方的胃口竟然这么大。
他要的不是兵权,他要的是那五十万人的命。
他要用这五十万条鲜活的生命,为他庞大的帝国扩张计划,奠定最血腥的基石。
这已经不是权谋,这是赤裸裸的魔道。
“可是,这样做,会不会激起他们的兵变?”
张柬之艰难地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兵变?”刘据不屑地撇了撇嘴。
“你觉得,一群连指挥官都被我们换掉的乌合之众,还有能力兵变?”
“就算他们真的敢兵变,你觉得霍渠和他手下的三万铁骑,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更何况。”刘据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残忍的弧度。
“我还为他们,准备了一份他们绝对无法拒绝的筹码。”
他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
“事情都办妥了吗?”
“回殿下,已经办妥了。”锦衣卫指挥使恭敬地回道。
“按照您的吩咐,我们已经将那些大食降将,在后方的所有家眷,全都‘请’到了我们的军营里。”
“他们现在,都很好,把这个消息,也一并告诉那些降将。”
“告诉他们,只要他们乖乖听话,交出兵权,去我指定的地方安安分分当个富家翁。”
“我可以保证,他们的家人会比他们活得更好。”
“但如果,他们敢有任何不该有的心思。”
“我不介意,让他们亲眼看着自己的家人,一个一个死在他们面前。”
“我相信,他们都是聪明人,知道该怎么选。”
太极殿里鸦雀无声。
所有大臣,都用看魔鬼的眼神,看着龙椅上的那个年轻人。
他们终于明白,从一开始太子就布下了一个天罗地网。
一个让那些大食降将,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逃脱的,绝望死局。
先用巨大的利益,诱惑他们背叛同胞。
等他们立下战功,满心欢喜准备领取赏赐时。
再用他们家人的性命来威胁,逼迫他们交出所有的权力和财富。
一环扣一环,步步为营,算无遗策。
将人性中最卑劣的贪婪与最脆弱的亲情,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份心机和手段,已经不能用狠辣来形容了。
这简直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张柬之默默退了回去,他知道自己没必要再劝谏了。
在这样一位将帝王心术修炼到化境的君主面前。
任何仁义道德,任何规矩法理,都显得那么苍白可笑。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闭上嘴巴,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对方的每一个命令。
否则,那些被拖出大殿的文官,就是他的前车之鉴。
“好了,安西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刘据有些厌倦地挥了挥手。
“接下来,我们谈谈另外三路。”
他的目光落在了兵部的军情堪舆图上。
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安北、安东、安南三个方向的战局。
“赵括、白起、苏勋,他们那边怎么样了?”
兵部尚书张柬之连忙站了出来,躬身回道。
“回殿下,三路大军进展都十分顺利。”
“赵括将军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已在漠北草原上,与柔然叛军主力展开决战。”
“柔然人虽然骁勇,但在我军的火炮和重机枪面前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