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无奈站出来-《权征》

  帅帐里的烛火被穿堂风卷得晃了晃,映得满帐人影忽明忽暗。

  李黎站在帐中,此时将领们,都看着他,毕竟杨豹死了,他是老大,虽然刘黑羊站出来说要当老大,但是李黎在那里呢,大家是不会认刘黑羊的。

  此刻,诸将的目光都像拴在他身上的绳,都在等待着他的话语……

  他们都在等李黎给个说法,刘黑阳杀了朝廷派来的主帅,这事儿到底怎么了断?

  “你们把刘黑羊给带下去,他累了!”李黎也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得说两句话了。

  刘黑阳连忙挣动,两个年轻的将领按着他的胳膊,指节都陷进了他粗布铠甲的缝隙里,可他依旧梗着脖子,额角的青筋爆起,声音嘶哑得像磨过砂石:“放开!”

  “李黎,你别装聋作哑!杨将军死得不明不白,陈开明那厮敢辱他,我杀他有错?”

  “建康朝廷必须要给柱国大将军的死一个交代,你不查,我自己带弟兄们去建康查!”

  李黎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的犹豫已褪成冷硬。

  他太清楚眼下的处境了,刘黑阳杀陈开明,是捅了天,可这把火也烧到了征北军的根……若他真把刘黑阳绑了斩了,刘黑阳手下那批跟着杨豹打过硬仗的老弟兄,绝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军心动摇,你拥我反,征北军不用朝廷来打,自己就先散了。

  可若放着刘黑阳的激进不管,这帐里的人心只会更乱,到最后,他恐怕也难以安身。

  “刘将军累了。”李黎的声音不高,却压过了刘黑阳的嘶吼,他抬眼看向那两个僵着的年轻将军,语气没半分波澜:“先把他带下去,好好看着,别让他再冲动。”

  “我不累!李黎你敢……”刘黑阳还要喊,却被两个年轻的将军死死捂住嘴,拖拽着往外走,粗重的喘息声和铠甲摩擦声渐渐远了。

  帐内又静下来,只剩烛火“噼啪”燃着的声响。

  李黎转过身,目光扫过诸将,这一次,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不容置疑的决断:“弟兄们,陈开明的事,不是刘黑阳一个人的错……杨将军是咱们征北军的魂,他的死,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

  他顿了顿,指节叩了叩案上的地图,指尖落在“建康”二字上:“从今日起,整顿兵马,三日之后,咱们南下。”

  这话一出,帐内顿时起了一阵低低的骚动。

  其中郑轩,忍不不住开口:“南下……是要和朝廷对着干?”

  “可荆州那边还有朝廷的兵团,要是他们从侧面夹击,咱们……”

  “所以要防。”李黎打断他,眼神扫过帐外,仿佛能穿透营垒,看到南边的方向:“我会给末山蟒送信……他派遣兵马攻打南线,咱们打北线,夹击建康,才能有胜算。”

  “至于荆州的兵团,让斥候多派几队,盯着他们的动向,一旦有异动,立刻回报。”

  诸将对视一眼,先前的迟疑渐渐散了。

  李黎这话,既应了刘黑阳“查杨将军死因”的诉求,又没让征北军陷入内乱,更算到了荆州的隐患……稳妥,却也带着破釜沉舟的狠劲。

  片刻后,众人齐齐单膝跪地,甲叶碰撞声清脆利落:“末将遵令!”

  没人再提刘黑阳的冲动,也没人再纠结“该不该反”……李黎这一步,是被逼出来的。

  他本想等开春后,凭着征北军的势力和功劳,跟朝廷慢慢磨,求个杨将军的名分,求个弟兄们的安稳,可刘黑阳的刀,把“安稳”的路彻底砍断了。

  如今要么反,要么等着朝廷派大军来剿,没第三条路可走。

  而此时的建康,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陈玄之坐在府中书房,手里捏着的奏疏还没看完,管家就跌跌撞撞跑进来,脸色惨白得像纸:“老爷……宫里来人了,送、送了个木盒来……”

  木盒是黑檀的,上面没贴任何封条,透着股不祥的冷意。

  陈玄之的心猛地沉下去,他颤抖着打开盒盖,一股血腥味瞬间涌了上来……里面赫然是一颗头颅,发髻散乱,脸上还凝着死前的惊愕,正是他刚派去兖州赴任的儿子,陈开明。

  他顿时崩溃的瘫软在地上……

  他手指颤巍巍地碰了碰那颗头颅的眉心,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开明……我的儿……是谁?是谁敢杀你?”

  送盒子来的内侍站在一旁,脸色也不好看,低声道:“陈大人,不止……兖州,青州,徐州那三个刺史,也都被征北军杀了。”

  “李黎还让人带了话,说陈将军‘轻辱征北军先烈,不敬柱国大将军杨豹’,杀他是‘为弟兄们正名’。”

  “反了!反了!”陈玄之猛地拍案,案上的砚台摔在地上,墨汁溅了一地,“一群市井无赖,也敢杀朝廷命官!”

  “我要进宫,调禁军去剿!”

  可内侍却苦着脸摇头:“大人,宫里已经乱了。”

  “禁军总共才两三万,都是些常年守京城的,哪打得过征北军?”

  “再说……南边的末山蟒也动了,听说已经派了兵马往南走了,要跟李黎汇合。”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得陈玄之瞬间没了力气。

  他瘫坐在椅子上,看着木盒里儿子的头颅,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

  朝堂上更是吵成了一团。有的官员拍着朝笏喊着“出兵镇压”,有的却急得直跺脚:“兵在哪?将在哪?征北军是帝国最精锐的兵团!”

  “而南方的兵权,此时也交到了征北军出身的末山蟒的身上!”

  吵到最后,有人颤巍巍地提了个名字:“欧阳通……欧阳太傅不是刚请辞吗?”

  “如今只有他能稳住局面了,快请他回来!”

  于是,本已收拾好行囊,准备到乡下养老的欧阳通,又被一群官员簇拥着,重新走进了皇宫。

  他看着殿内吵得面红耳赤的群臣,又看了看龙椅上,一脸呆像的皇帝,轻轻叹了口气,扶着案几站定:“诸位,先静一静。”

  欧阳通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镇得住场面的沉稳:“征北军的战力,你们都清楚……当年杨豹带着他们北伐,打退过多少蛮族?”

  “那是实打实的硬仗练出来的。”

  “如今李黎领兵,刘黑阳为锋,末山蟒为援,咱们的中央禁军,根本不是对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眼下不是吵着要打的时候,得先想办法稳住末山蟒,再派人去跟李黎谈……他要查杨豹的死因,咱们就给他查,他要弟兄们的安稳,咱们就许他承诺。”

  “若是逼急了,让他们真打过来,建康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