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少年团-《我在民国种田的日子》

  林老三蹲在门槛上磨镰刀,铁砧旁搁著半碗结冰碴的糊糊,碗沿凝著昨夜未化的霜,那是给虎子留的早饭,可那混小子早躥得没影了。

  刃口刮过磨石的刺啦声里,林老三瞥见墙角歪斜的木剑。

  那是去年冬虎子削的,剑柄上还刻著歪扭的“大將军印”,如今沾满煤灰,早被主人遗弃。

  他啐了口唾沫,刃面映出自己沟壑的脸:“兔崽子,当兵当魔怔了...”

  昨夜回家时,这小子一开始说要给父母亲大人匯报工作,搞得他(她)们两人一愣一愣的。

  等听他说,砚哥儿今天成立了少年团,以后他会教大家很多知识,而且从明天开始,三餐都会在祠堂吃。

  经大家选举他当选少年团第一大队第一小队的队长,还唱了一首少年团的团歌《少年自强歌》给他(她)们听,真带劲。

  看著儿子因为特別兴奋,整个人的样子都莫名变得顺眼时,老婆子笑得那个开心,以至於昨夜她在做梦都在念叨著要给砚歌儿祈福。

  晨雾忽被铜哨声撕开。

  三短一长,接著是齐刷刷的跺脚声。

  林老三抻长脖子望去:虎子走在队列最前,破袄扎进草绳腰带,后脑勺翘起的乱发竟用皂角水抿得溜光。

  嗮穀场

  “立——定!“

  哨声刺破寒雾。

  四十八双鞋跺地的瞬间,篱笆墙上的霜簌簌震落。

  林老三看见儿子转身训话,冻红的鼻头下白气呵成团:“从今天开始,早操由我领队,起床绕村跑足三公里,然后回祠堂吃早饭。明白吗”

  “明白”

  队伍里冒出几声抽气声,粪球缩著脖子嘀咕“三公里得绕村两圈半“,虎子刀锋似的眼风立刻扫过去:“嫌累的现在出列!“

  晒穀场静得能听见霜落地的声响,“听我的號令,跑步走!左——右——左!“

  四十八双鞋碾过冻土的声音渐渐远去,碾碎的冰碴在朝阳下闪著细碎的银光。

  看著队伍慢慢的远去,林老三的手顿在磨石上。

  去年这时节,虎子还因偷烤红薯被货郎揪著耳朵来告状,鼻涕眼泪糊了满脸。

  而今那兔崽子背手训人的架势,倒像极了当年在太原府见过的军校教官,连喝令时脖颈爆起的青筋都如出一辙。

  磨石上的镰刀突然打滑,刃口在拇指上拉出道血痕,林老三把指头含进嘴里,铁锈味混著冰碴的寒气直衝脑门,抬眼望见队伍转过后山樑,二丫的蓝头巾在雾中忽隱忽现,像只扑棱的灰鸽子。

  晒穀场东头的老槐树下,早起拾粪的王老汉直起腰杆,粪叉上的冰凌映著少年团远去的背影:“林老三,你家虎子带兵真威风!“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林老三闷头往磨石上泼了瓢井水,冰水溅湿的裤腿立刻冻成硬壳,去年今日,他提著烧红的火钳满村追打偷铁钉的虎子,那兔崽子躥上祠堂屋顶,踩碎的瓦片现在还没补全,如今那混小子跑过晒穀场时,破布鞋帮里露出的袜筒都打著笔直的绑腿,晨光里,队伍绕过村口的老碾盘,虎子的铜哨声惊起一群觅食的麻雀,黑压压的羽翼掠过祠堂飞檐上的脊兽。

  林老三盯著刃口上那抹血痕发怔,磨石槽里的血水渐渐凝成淡红的冰片,远处传来隱隱约约的號子声,像是从地底渗出来的震动,震得铁砧上的铁屑簌簌跳动,他忽然想起虎子七岁那年,举著木剑说要当岳飞的傻样,剑尖上挑著的破灯笼在除夕夜烧著了草垛,如今那柄木剑躺在墙角吃灰,剑柄上的“大將军印“早被煤灰糊得看不清笔画,而真正的將军正在冻土上踏著晨霜,把四十八双鞋的脚步声锤打进大地的骨缝里。

  这种改变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对,从砚哥儿这次回村后开始。”林老三恍然大悟。

  他有一种感觉,跟著林砚,自己的儿子终有一天会走出山村,踏上一条康庄大道。

  -----------------

  林砚来到祠堂时,少年团的成员已吃过早饭,围成一圈兴奋的聊天。

  这两天的经歷,虽然累点,但他们觉得自己好像推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新鲜而且神秘,让人嚮往。

  “集合!“

  林砚的喝令惊飞樑上越冬的麻雀,少年们踢开条凳的声响宛如骤雨,三息之间,四十八双布鞋已踩著砖缝列成方阵。

  “今早继续吃肉要不要“

  “要!“

  林砚的目光扫过那些发亮的眼睛。

  “虎子整队!“

  “得令!“少年跨步出列,铜哨在晨光中划出银弧,“查工具!验绑腿!粪球组前哨,二丫组殿后!“

  祠堂门轰然洞开,霜风卷著號子声扑进来。

  “团歌走起”林砚振臂一挥。

  “青布衫,剪辫头——“虎子吼得额角青筋暴起。

  “新学堂里精神抖!“二丫扯开破锣嗓。

  (轮唱)

  男声撞上冻土:“操场上,脚步响“。

  女声刺破云霄:“报国心比黄河长!“。

  (復唱)

  “煤油灯,照天明——“铁柱的破音拐了三道弯,却不妨碍粪球用铁皮量斗敲出鏗鏘节拍。

  “少年志在山河兴!“尾音在群山间盪出迴响,晨雾中的太行山脉如巨兽甦醒。

  拉歌声惊动了早起担水的村妇。

  张家媳妇的木桶磕在井沿,望著少年团远去的尘烟喃喃:“活像群下山的小老虎。“

  李老汉的旱菸锅忘了点火,直到歌声转过鹰嘴岩,才惊觉菸丝撒了满襟。

  林老三的镰刀终於磨利了。

  他望著刃口映出的朝霞,忽然觉得那抹红像极了少年团,朝气蓬勃。

  远处山道上,虎子的铜哨声与歌声交织,惊得岩缝里的冬眠蛇都探出头来。

  排著队,一路拉歌,刚成立的少年团造成的影响,已快速在全村扩散,这正是林砚想要打造的標杆。

  中午,少年团满载而归,在老太爷们配合下,分类与清点数量:“田鼠183只,粮1614斤”,收穫相比昨天提高了38%。

  团员的团结、合作与林砚开掛结合,开始发挥1 1gt;2的效果。

  七太公在那边高兴的直咧嘴:“这么多,小娃娃不错。可惜要是能再多点,就能给全村过个好年。”

  林砚微笑没说话,老一辈的人心向全村无可厚非。

  既然这样,明天他准备搞个大的回来过大年。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