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玉”通体黑色,黑得深邃,黑得诡异,手电光打在上面,竟然难以着落,似具有神秘的斥力,光线到它周围,被斥力弹开,不得不绕着走,从而在它周围,形成一圈光晕圆环。
极少光线落在“勾玉”体表,照亮细密的轮廓,彰显溢彩流光,宛如一个个细密的字符,如水晕般缓缓流转。
“有古怪!”
林熙看出“勾玉”不是凡物,很可能就是诡异的源头,当即快步上前,拿起盒中的“勾玉”,白泽想阻止却来不及。
他的手指刚碰到“勾玉”,眼前的世界又变得诡异。
不再像刚才那样,被看不见的细线割成无数方块,而是视界内的世界,被无形的力量压平,并无限拉长,仿佛身在长轴画卷中,一切都是扁平形状。
林熙的意识很清楚,这是“勾玉”造成的思维错觉,但他还是不可遏制的恐惧,恐惧继续拉伸下去,必然会到思维承受的极限,直到超出极限,最后“绷断”。
思维“绷断”后会变成什么样,是立即死亡,还是变成没有思维的植物人,或是其他什么模样,林熙不敢想象,也绝对不想尝试。
一只手掌突然抓来,按在他的手背上,再一起向前拍出,按住灰黑石盒的盖子,把“勾玉”封存。
这个刹那,林熙眼中的世界,突然疯狂生长,好比平地拔起的高楼,由平面变成立体,并清晰地感受到,一种无形无质的神秘力量,被抽离出身体。
他再次冷汗淋漓,喘息粗气,对刚才的冒失行为,后悔不迭。
白泽收回手掌,平静的说:“你的心乱了。”
林熙承认,因为心系大师兄,失了分寸。
白泽又看向石盒,说:“上面的画碑叙事中,大祭司也曾捧着一个盒子。”
林熙心头微动,再次观瞧石盒:“你怀疑石盒里面的勾玉就是烛照?”
阿茗趴在小闵头顶,一起竖起耳朵。
白泽眼波流转:“从之前的线索和此物外形来看,此物应该就是烛照无疑,其所造成的诡异影响,俨然超出了科学的范畴,难怪会被通天之民视作倚仗。我想,它绝对不是地上的凡物。”
林熙颔首认可,“烛照”的影响杀人于无形,堪称神鬼莫测,决定人力可以创造。
“不是地上的,会是哪里的?”小闵发懵。
“笨!”
阿茗邦邦敲打他:“天上的呗。”
白泽说:“只有天外的宇宙来物,才有可能自带神奇,具备奇特的磁场或辐射,影响我们精神,也只有宇宙的神秘。”
“承载烛照的石盒,想必也有类似来历,才能隔绝烛照的影响,被大祭司捧在手中。”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林熙也愿意相信,但他的潜意识告诉他,石盒中的烛照,绝非只是天外来物,而是跟传说中的“天界”有关,但他没有讲出猜疑,因为在科学方面,白泽才是专家。
“女娃娃,你快告诉额。”
阿茗忽然变得兴奋:“额们是不是安全嘞?”
白泽颔首。
“放额下来。”
阿茗迫不及待地敲打小闵,林风险“哎哟”求饶,把她连着背包放下。
阿茗捡起背包,抱着黄金权杖往回跑,跳到青铜立人身上又亲又抱:“额滴,都是额滴……”
她从背包里取出一把匕首,非常熟稔操作,把青铜立人脸上的黄金面具翘下,又去取各色宝石,宛如惯犯,并念叨:“这是额滴,这是额弟滴……又是额滴,还有男娃娃滴……”
林熙无心关注阿茗,只心系盒中“勾玉”,是不是如他们猜测那般。
小闵想不明白诡异的源头,竟是一块小小的勾玉,对林熙说:“老板,你想到什么了?”
“烛照在这里。”
林熙抬头,望向巨大烛照,掷地有声道:“那么明寒草呢?”
小闵怔然:“对啊,明寒草呢,这里出了烛照,再无他物。”
白泽也皱眉道:“确实奇怪,对于通天之民来说,烛照应该是他们自保的倚仗,迁徙时为什么没有带走,反而留在此处?”
“会不会是故意这样做?”
小闵猜测说突然说:“也许通天之民是以烛照为诱饵,吸引敌人的目光,从而方便带走明寒草。”
白泽若有所思:“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兵者诡道也,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林熙摇摇头:“即使是以此为诱饵,盒中烛照也应该是假的,只让人误认为它是烛照即可,因为只有烛照在身,他们才能守护明寒草的底气。怎能本末倒置,把最大倚仗遗弃于此,况且此地早已暴露。”
小闵两眼发蒙,感觉脑子不够用。
“我想恰恰相反。”
白泽思索道:“通天之民迁徙后,凤凰顶被视为禁地,这片通天之国,更是死地、绝地,他们的敌人随之偃旗息鼓,这里反而安全无虞。即使还有人觊觎烛照或者明寒草,也会锁定通天之民追到南海之外,绝不会想到烛照还在这里,否则登仙组织凭什么肯定,在这里一定能有所收获?”
“按照你的逻辑。”
林熙接着质问:“把烛照留在青城后山岂不更加安全?以此类推,留在这里的是明寒草岂不更好?”
白泽竟然语窒,强行辩解:“还有一种可能,也许是苏天岚带走了明寒草。”
“那我问你。”
林熙接着说:“如果是大师兄带走了明翰走,那他为什么不一起带走烛照?”
他冷静下来后,一些关键豁然开朗。
大师兄肯定抵达过这里,发现了盒中烛照,否则天神塔木比胸口的重创,以及被困的马面和劈挂虎无从解释,而且他已经脱困离开。
林熙由此意识到:“这里肯定还有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大师兄借此逃之夭夭。”
想到这里,他就无名火起。
大师兄既已脱困,却不留线索告诉我,亏自己刚才心急如焚,险些流下眼泪。
也许大师兄现在,已经回到山腰神庙,等他回去会合。
林熙在心里咬牙切齿,打定主意:“苏天岚,等我脱困出去再跟你算账。”
同时,他又古怪地认为,不管苏天岚有没有带走明寒草,盒中这枚具有鬼神之力的“烛照”,都是大师兄故意留给他的。
尽管他无法想象,苏天岚为何这样安排,但以其谨小慎微的秉性,绝不可能给外人留下如此重宝。
极少光线落在“勾玉”体表,照亮细密的轮廓,彰显溢彩流光,宛如一个个细密的字符,如水晕般缓缓流转。
“有古怪!”
林熙看出“勾玉”不是凡物,很可能就是诡异的源头,当即快步上前,拿起盒中的“勾玉”,白泽想阻止却来不及。
他的手指刚碰到“勾玉”,眼前的世界又变得诡异。
不再像刚才那样,被看不见的细线割成无数方块,而是视界内的世界,被无形的力量压平,并无限拉长,仿佛身在长轴画卷中,一切都是扁平形状。
林熙的意识很清楚,这是“勾玉”造成的思维错觉,但他还是不可遏制的恐惧,恐惧继续拉伸下去,必然会到思维承受的极限,直到超出极限,最后“绷断”。
思维“绷断”后会变成什么样,是立即死亡,还是变成没有思维的植物人,或是其他什么模样,林熙不敢想象,也绝对不想尝试。
一只手掌突然抓来,按在他的手背上,再一起向前拍出,按住灰黑石盒的盖子,把“勾玉”封存。
这个刹那,林熙眼中的世界,突然疯狂生长,好比平地拔起的高楼,由平面变成立体,并清晰地感受到,一种无形无质的神秘力量,被抽离出身体。
他再次冷汗淋漓,喘息粗气,对刚才的冒失行为,后悔不迭。
白泽收回手掌,平静的说:“你的心乱了。”
林熙承认,因为心系大师兄,失了分寸。
白泽又看向石盒,说:“上面的画碑叙事中,大祭司也曾捧着一个盒子。”
林熙心头微动,再次观瞧石盒:“你怀疑石盒里面的勾玉就是烛照?”
阿茗趴在小闵头顶,一起竖起耳朵。
白泽眼波流转:“从之前的线索和此物外形来看,此物应该就是烛照无疑,其所造成的诡异影响,俨然超出了科学的范畴,难怪会被通天之民视作倚仗。我想,它绝对不是地上的凡物。”
林熙颔首认可,“烛照”的影响杀人于无形,堪称神鬼莫测,决定人力可以创造。
“不是地上的,会是哪里的?”小闵发懵。
“笨!”
阿茗邦邦敲打他:“天上的呗。”
白泽说:“只有天外的宇宙来物,才有可能自带神奇,具备奇特的磁场或辐射,影响我们精神,也只有宇宙的神秘。”
“承载烛照的石盒,想必也有类似来历,才能隔绝烛照的影响,被大祭司捧在手中。”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林熙也愿意相信,但他的潜意识告诉他,石盒中的烛照,绝非只是天外来物,而是跟传说中的“天界”有关,但他没有讲出猜疑,因为在科学方面,白泽才是专家。
“女娃娃,你快告诉额。”
阿茗忽然变得兴奋:“额们是不是安全嘞?”
白泽颔首。
“放额下来。”
阿茗迫不及待地敲打小闵,林风险“哎哟”求饶,把她连着背包放下。
阿茗捡起背包,抱着黄金权杖往回跑,跳到青铜立人身上又亲又抱:“额滴,都是额滴……”
她从背包里取出一把匕首,非常熟稔操作,把青铜立人脸上的黄金面具翘下,又去取各色宝石,宛如惯犯,并念叨:“这是额滴,这是额弟滴……又是额滴,还有男娃娃滴……”
林熙无心关注阿茗,只心系盒中“勾玉”,是不是如他们猜测那般。
小闵想不明白诡异的源头,竟是一块小小的勾玉,对林熙说:“老板,你想到什么了?”
“烛照在这里。”
林熙抬头,望向巨大烛照,掷地有声道:“那么明寒草呢?”
小闵怔然:“对啊,明寒草呢,这里出了烛照,再无他物。”
白泽也皱眉道:“确实奇怪,对于通天之民来说,烛照应该是他们自保的倚仗,迁徙时为什么没有带走,反而留在此处?”
“会不会是故意这样做?”
小闵猜测说突然说:“也许通天之民是以烛照为诱饵,吸引敌人的目光,从而方便带走明寒草。”
白泽若有所思:“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兵者诡道也,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林熙摇摇头:“即使是以此为诱饵,盒中烛照也应该是假的,只让人误认为它是烛照即可,因为只有烛照在身,他们才能守护明寒草的底气。怎能本末倒置,把最大倚仗遗弃于此,况且此地早已暴露。”
小闵两眼发蒙,感觉脑子不够用。
“我想恰恰相反。”
白泽思索道:“通天之民迁徙后,凤凰顶被视为禁地,这片通天之国,更是死地、绝地,他们的敌人随之偃旗息鼓,这里反而安全无虞。即使还有人觊觎烛照或者明寒草,也会锁定通天之民追到南海之外,绝不会想到烛照还在这里,否则登仙组织凭什么肯定,在这里一定能有所收获?”
“按照你的逻辑。”
林熙接着质问:“把烛照留在青城后山岂不更加安全?以此类推,留在这里的是明寒草岂不更好?”
白泽竟然语窒,强行辩解:“还有一种可能,也许是苏天岚带走了明寒草。”
“那我问你。”
林熙接着说:“如果是大师兄带走了明翰走,那他为什么不一起带走烛照?”
他冷静下来后,一些关键豁然开朗。
大师兄肯定抵达过这里,发现了盒中烛照,否则天神塔木比胸口的重创,以及被困的马面和劈挂虎无从解释,而且他已经脱困离开。
林熙由此意识到:“这里肯定还有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大师兄借此逃之夭夭。”
想到这里,他就无名火起。
大师兄既已脱困,却不留线索告诉我,亏自己刚才心急如焚,险些流下眼泪。
也许大师兄现在,已经回到山腰神庙,等他回去会合。
林熙在心里咬牙切齿,打定主意:“苏天岚,等我脱困出去再跟你算账。”
同时,他又古怪地认为,不管苏天岚有没有带走明寒草,盒中这枚具有鬼神之力的“烛照”,都是大师兄故意留给他的。
尽管他无法想象,苏天岚为何这样安排,但以其谨小慎微的秉性,绝不可能给外人留下如此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