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4章 青头-《天眼宝鉴》

  涂山岛三面环海,涂山立于岛东,岛南渔村幽碧,大海幽邃,没有车马的喧嚣,北面椰林婆娑,一派南国风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法形容的海详气息,来往商船赫然把这里当做中转的站点。

  岛上还有一处罕见的天然奇观,称作鲸龙湾,据说是一条搁浅的鲸龙所化,虽与大海百米之隔,水质却清冽甘甜,源源不绝,为停留的船只供给充足的淡水。

  岛上的原住民远离大陆,生活条件原始落后,生活补给只能靠来往商船供应,却始终供不应求,渔民只能以最原始的靠海吃海来生活,除了打渔采珠之外,还会到附近海域打捞到沉船上的古董旧货用于出售,沿海的古玩商和收藏者常年在这里收购交易,多种货币都可流通。

  由于大陆的制度管不到这里,纵然管到也听召不听宣,因此有不少投机的冒险者和打捞队前来碰运气,时常能听到有人能捞到奇珍异宝,久而久之,涂山岛俨然成为孤悬海上的化外之国。

  林熙他们按照计划,要在涂山岛停留几天,为远航做最后的准备:

  其一是确定出海的船只。

  其二是南海苍茫,他们没有出海的经验,不知海上的风向与凶险,必须请一名向导做船长,协助他们前往混沌海。

  其三是等竹君前来会合,确定混沌海的方位……

  在来涂山岛的路上,邓小雨已经告诉林熙他们,竹君提前来南海这段时间,游走于东沙,中沙,西沙三个群岛,观星望气,终于确定混沌海的方位,此刻正在来涂山岛的船上,最多两日就能抵达。

  林熙他们从琼州岛坐船来涂山岛,由于商船要在沿途的港口和海岛装货卸货,时走时停,足足走了八天时间,他们从来没有坐过这么久的海船经受风浪颠簸,每个人都头昏脑涨,浑身疲软。

  小闵更是从未出过海,晕船晕的厉害,整个人虚脱的不行。

  是以抵达涂山岛后,林熙决定先休整一天,再按苏天岚给的地址,寻找能给他们能到海船的骆越……

  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来涂山岛,而不是去其他距离竹君更近的岛屿的原因,因为骆越也在涂山岛,而且是岛上有名的掮客。

  在涂山岛住宿很简单,找到可以留客的渔民家,谈妥价钱就能住下。

  林熙他们不通岛上的语言,连喊带比划沟通了半天,才向渔民表达清楚意思,给了钱定下住的地方。

  接待他们的渔民很朴素,知道他们远道而来,又困又乏,便给他们准备了饭菜和小酒,让他们吃饱喝足再休息。

  休整一夜后,小闵晕船的症状非但没好,反倒更加严重,于是林熙留下邓小雨照顾他,其他人分成两路,白泽和库恩去找可以做出海船长的向导,林熙和王凯旋去找骆越,尽早把海船定下来。

  苏天岚给的地址在岛北的一家酒馆。

  说是酒馆,其实是用一个旧木头箱子搭成的长条柜台,座位都是无用的箱子,顶上绷着一大块雨布遮挡晒人的阳光,不远处的椰树间拉着绳子,晒着鱼干,阵阵咸腥味道扑面而来。

  让林熙和王凯旋意想不到的是,酒馆的柜台上除了各种各样的酒水,还有许或好或残的古董碎片,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他们不知这是何道理,难道这家酒馆还做古董生意?

  酒馆的生意非常好,坐在这里的酒客都是路过歇脚的水手和出海归来的渔民,他们端着酒杯大声吆喝,炫耀自己在海上的见闻,但人一多,就显得乱糟糟。

  林熙不是很喜欢这种环境。

  酒馆的老板就是骆越,一个不到五十岁的中年汉子,他的脖子天生带点残疾,一边长一边短,看去好像不正眼看人,五官黔黑敦实,一双精明的眼睛在在座的酒客身上扫来扫去,尤其是罕见的女酒客,更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据苏天岚在信中说,骆越的祖辈原本是暹罗国的水师将军,后来暹罗国被殖民强盗入侵,一家老小被逼远走他乡,几经落魄,受尽白眼,最后出海到涂山岛落足,做起了没本钱的海上买卖,如今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华人。

  由于他天生残疾,出海不便,就做起了酒馆的生意,不这只是他的表面生意……

  他在附近的岛屿人脉广泛,不管黑的白的都要给他几分薄面,是远近有名的掮客,只要你想要,只要岛上有,只要给得起钱,他都能想到办法让你达成所愿。

  歪着脖子的骆越见林熙他们细皮嫩肉,料定他肯定是从大陆来的,表现的十分热情,主送送了他和王凯旋一杯苦麦啤酒。

  林熙没有跟他打过交到,不明底细,便立即表明来意,是坐在他对面跟他攀谈,了解他的品行。

  “两位是从内陆来的吧?”骆越开门见山的问道。

  林熙默认。

  “两位第一次出海?”

  骆越又问:“做生意还是来旅游?”

  林熙说:“都不是。”

  骆越“哦”了一声,露出“我懂了”的表情:“那就是来捞宝找挖青头的咯?”

  “差不多。”

  林熙喝了口啤酒,模棱两可道:“但不完全是。”

  王凯旋好奇的问:“老板,什么是青头?”

  “忘了你们是大陆来的,不懂我们这里的俚语。”

  骆越指着旁边的古董残片说:“青头就是古董,古董就是青头。”

  骆越非常健谈,不用王凯旋多问,就先娓娓道来:

  涂山岛临近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宋元明时期的沉船很多,渔民们打捞沉船时,捞上来的物件五花八门,瓷器,冰刃,玉器,木料,钱币等应有尽有,还有许多看不出来历款识的古物,这些东西在内陆称为“古董”,在海上称作“青头”。

  “青头”可是好东西,遇上喜欢的,懂行的,立马身价百倍,下半辈子吃穿不愁,有不少人因此发家,但这只是少数。

  大多数“青头”因沉在海底,被海水浸泡挤压,或残缺或变形,几乎卖不出好价钱,比如酒馆柜台上这些的就是,是以大部分倒腾“青头”的渔民,挣得只是一个辛苦钱。

  林熙去看柜台上哪些“青头”,大多都是某件器物的残片,看不出完整的器型,甚至有些残片被海水冲刷的光滑如镜,已经看不出本来面目……

  古董一行,首先讲究品相,品相又最重完整,柜台上这些东西糊弄不懂行的勉强可以,糊弄行家无异于难入上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