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鸣沙精怪(四)
突然,怪物一下子张开了口,一股雷电之力,朝着烟雾之气喷去。这就是他刚刚收回的雷电之力。
甘源心中暗道,想来,这已经是鸣沙精怪的最后一点雷电之力。不如,我直接给他吞噬掉。这么一点雷电之力,虽然我吞噬之后,可能会很难受,但是应该还可以承受。
想到这里,甘源意念一动。
整个圆珠,在甘源的意念控制之下,慢慢地浓缩起来。越来越小,将整个圆珠之中的怪物,不停地挤压,吞噬起来。
这时,怪物也不落后,他的雷电之力,在圆珠之内,一下子劈了下来。只见圆珠上,不停地有雷电闪现。
甘源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变得酥麻麻。雷电不停地劈在他的凝魂之上,每劈下一次,甘源就急忙运转灵力,补充凝魂。雷电之后,他的凝魂就会削弱一分。
雷电之力,天生就是魂灵之物的克星。现在,甘源居然想要用自己的凝魂吞噬雷电之力。他真是驾到火上炙烤了。
不过,他的灵力之中,含有生机之气。生机之气,万物之源。随着生机之气的不断补充,又迅速地补充着甘源的凝魂。
凝神不停地在摊薄和凝厚之间反复。甘源觉得自己,在水与火之间交织。他的凝魂每吞噬一丝雷电之力,就会给雷电之力劈得颤颤惊惊,消化一层。甘源将自己的灵力补充之后,灵力会持续地修补凝魂。他的凝魂又会变得凝实,在继续吞噬一丝雷电之力。如此,循环往复。
怪物已经意识到了他的末路。
现在,他开始惊慌失措起来。他已经穷途末路,如同一个弹力十足的弹弹球一般,在圆珠之内,反复地蹦跶,希望突破甘源的防线,逃跑出去。
可是,甘源的凝神圆珠,死死地困住了怪物。在他灵力源源不断的补充之下,凝魂正全力和雷电之力,进行着生死搏斗。
每吞噬一丝雷电之力,他的凝魂就会变得更加的厚实,强大。怪物想要收回自己的雷电之力。甘源立刻将凝魂化成了两个紧紧相连的圆珠,将怪物和雷电之力彻底分开。
甘源分出一个凝魂圆珠困住怪物。另一个凝魂圆珠,全力吞噬着雷电之力。
现在,甘源已经意识到了,这是他的一个大机缘。
只要他将这些雷电之力,全部吞噬转化,他将拥有一个全新的凝神。
随着雷电之力被不断地吞噬,甘源的凝魂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导权。
怪物不停地在另一个凝魂圆珠之内挣扎,和他们刚刚在流沙之中挣扎一样。他越是挣扎,他的妖力越是消耗。本来今日之中,他被夏思凝的音波攻击,已经连续两次重伤。现在,怪物已经只有一颗花生大小,眼看着不行了!
甘源一直都在咬牙坚持。雷电之力,整个侵蚀着他的凝魂。凝魂每吞噬一丝雷电之力,都会被雷电之力,削去一层烟雾。
甘源很快将自己的灵力,补充下去。灵力融入凝魂之后,将消失的烟雾又重新补上。雷电之力,同时也淬炼着他的凝魂,让他的凝魂越发厚实起来。
他不停地感受酥麻的滋味,凝魂所有的感受,甘源都会感受得清清楚楚。他咬紧自己的牙齿,牢牢支撑。
甘源整整用了三个时辰的时间,终于将雷电之力全部吞噬。
随着雷电之力的最后完全消失,怪物终于整个灰飞湮灭,化成了一片虚无。
甘源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不敢大意,保守神魂,用自己的意念,控住灵力将两个圆珠,合两为一。
这个时候,甘源感觉,周围这一片大漠,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的意念,轻轻一动,秦涵衍、甘灵、夏思凝、咪小咪和丹东,纷纷从地下飞出。他们都从砂砾的深处,飞了出来,落在地面之上。
可是,一切却远远没有结束。也许甘源的凝魂,居然吸收了雷电之力,让他触犯了天地规则。天地规则,降下了雷劫,想要灭掉甘源的凝魂。
甘源刚一冒头。整个大漠的天一下子变了,电闪雷鸣,大片大片的乌云,在甘源的头顶之上汇聚。太阳不知道给卷到哪里去了?风卷云涌,天色整个地暗了下来。整个大漠变得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甘源脸色一变,他大声朝着其他人喝道,“你们躲远一点,我要有晋级雷劫了。”
夏思凝听了,不由得脸色惊变。她一把拉上甘灵,带着甘灵,飞到甘源十丈之外。秦涵衍一把提起丹东,跟着飘了过去。
修道之人的雷劫,是其他不可参与。若是有其他擅自参与,雷劫就会变本加厉,难以度过。一般来说,普通晋级,很少有雷劫发生。若有雷劫,都是晋级有变异发生。
夏思凝不知道刚刚甘源怎么对付鸣沙精怪的?想来他定是使用了非常手段,导致他的晋级发生了异变。她满脸忧虑地看着甘源,脸上的神色变化莫名,不知道甘源是否可以安然度过?
甘源明白,自己凝神,吞噬了雷电之力。以后,他的凝魂,就要脱离魂灵规则,不再惧怕雷电之力。因此才降下了雷劫。
他从仓戒之中,摸出了一颗补灵丹,服下快速补充灵力。
生机剑,缓缓地出现在他的手中。只要度过雷劫,他必更上一层台阶。
很快,雷云在他的头上形成。
大漠之上,一片漆黑。只有甘源头顶的劫云,不时地发出一道道闪电。这些闪电,照亮了整个大漠。
甘源战败鸣沙精怪之后,他的凝魂,整个吞噬掉了鸣沙精怪和他的雷电之力。神识扫视之下,甘源发现,这片沙漠之上,再无精怪。
现在,他可以专心对付雷劫。
咔嚓嚓,第一道雷劫形成一道拇指粗细的雷电之力,劈了下来。
甘源三把气剑,朝着雷电之力迎上了上去。生机剑快速飞驰,飞到了最高处。雷电之力,整个劈到生机剑上,一阵刺啦刺啦之声,不绝于耳。
突然,怪物一下子张开了口,一股雷电之力,朝着烟雾之气喷去。这就是他刚刚收回的雷电之力。
甘源心中暗道,想来,这已经是鸣沙精怪的最后一点雷电之力。不如,我直接给他吞噬掉。这么一点雷电之力,虽然我吞噬之后,可能会很难受,但是应该还可以承受。
想到这里,甘源意念一动。
整个圆珠,在甘源的意念控制之下,慢慢地浓缩起来。越来越小,将整个圆珠之中的怪物,不停地挤压,吞噬起来。
这时,怪物也不落后,他的雷电之力,在圆珠之内,一下子劈了下来。只见圆珠上,不停地有雷电闪现。
甘源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变得酥麻麻。雷电不停地劈在他的凝魂之上,每劈下一次,甘源就急忙运转灵力,补充凝魂。雷电之后,他的凝魂就会削弱一分。
雷电之力,天生就是魂灵之物的克星。现在,甘源居然想要用自己的凝魂吞噬雷电之力。他真是驾到火上炙烤了。
不过,他的灵力之中,含有生机之气。生机之气,万物之源。随着生机之气的不断补充,又迅速地补充着甘源的凝魂。
凝神不停地在摊薄和凝厚之间反复。甘源觉得自己,在水与火之间交织。他的凝魂每吞噬一丝雷电之力,就会给雷电之力劈得颤颤惊惊,消化一层。甘源将自己的灵力补充之后,灵力会持续地修补凝魂。他的凝魂又会变得凝实,在继续吞噬一丝雷电之力。如此,循环往复。
怪物已经意识到了他的末路。
现在,他开始惊慌失措起来。他已经穷途末路,如同一个弹力十足的弹弹球一般,在圆珠之内,反复地蹦跶,希望突破甘源的防线,逃跑出去。
可是,甘源的凝神圆珠,死死地困住了怪物。在他灵力源源不断的补充之下,凝魂正全力和雷电之力,进行着生死搏斗。
每吞噬一丝雷电之力,他的凝魂就会变得更加的厚实,强大。怪物想要收回自己的雷电之力。甘源立刻将凝魂化成了两个紧紧相连的圆珠,将怪物和雷电之力彻底分开。
甘源分出一个凝魂圆珠困住怪物。另一个凝魂圆珠,全力吞噬着雷电之力。
现在,甘源已经意识到了,这是他的一个大机缘。
只要他将这些雷电之力,全部吞噬转化,他将拥有一个全新的凝神。
随着雷电之力被不断地吞噬,甘源的凝魂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导权。
怪物不停地在另一个凝魂圆珠之内挣扎,和他们刚刚在流沙之中挣扎一样。他越是挣扎,他的妖力越是消耗。本来今日之中,他被夏思凝的音波攻击,已经连续两次重伤。现在,怪物已经只有一颗花生大小,眼看着不行了!
甘源一直都在咬牙坚持。雷电之力,整个侵蚀着他的凝魂。凝魂每吞噬一丝雷电之力,都会被雷电之力,削去一层烟雾。
甘源很快将自己的灵力,补充下去。灵力融入凝魂之后,将消失的烟雾又重新补上。雷电之力,同时也淬炼着他的凝魂,让他的凝魂越发厚实起来。
他不停地感受酥麻的滋味,凝魂所有的感受,甘源都会感受得清清楚楚。他咬紧自己的牙齿,牢牢支撑。
甘源整整用了三个时辰的时间,终于将雷电之力全部吞噬。
随着雷电之力的最后完全消失,怪物终于整个灰飞湮灭,化成了一片虚无。
甘源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不敢大意,保守神魂,用自己的意念,控住灵力将两个圆珠,合两为一。
这个时候,甘源感觉,周围这一片大漠,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的意念,轻轻一动,秦涵衍、甘灵、夏思凝、咪小咪和丹东,纷纷从地下飞出。他们都从砂砾的深处,飞了出来,落在地面之上。
可是,一切却远远没有结束。也许甘源的凝魂,居然吸收了雷电之力,让他触犯了天地规则。天地规则,降下了雷劫,想要灭掉甘源的凝魂。
甘源刚一冒头。整个大漠的天一下子变了,电闪雷鸣,大片大片的乌云,在甘源的头顶之上汇聚。太阳不知道给卷到哪里去了?风卷云涌,天色整个地暗了下来。整个大漠变得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甘源脸色一变,他大声朝着其他人喝道,“你们躲远一点,我要有晋级雷劫了。”
夏思凝听了,不由得脸色惊变。她一把拉上甘灵,带着甘灵,飞到甘源十丈之外。秦涵衍一把提起丹东,跟着飘了过去。
修道之人的雷劫,是其他不可参与。若是有其他擅自参与,雷劫就会变本加厉,难以度过。一般来说,普通晋级,很少有雷劫发生。若有雷劫,都是晋级有变异发生。
夏思凝不知道刚刚甘源怎么对付鸣沙精怪的?想来他定是使用了非常手段,导致他的晋级发生了异变。她满脸忧虑地看着甘源,脸上的神色变化莫名,不知道甘源是否可以安然度过?
甘源明白,自己凝神,吞噬了雷电之力。以后,他的凝魂,就要脱离魂灵规则,不再惧怕雷电之力。因此才降下了雷劫。
他从仓戒之中,摸出了一颗补灵丹,服下快速补充灵力。
生机剑,缓缓地出现在他的手中。只要度过雷劫,他必更上一层台阶。
很快,雷云在他的头上形成。
大漠之上,一片漆黑。只有甘源头顶的劫云,不时地发出一道道闪电。这些闪电,照亮了整个大漠。
甘源战败鸣沙精怪之后,他的凝魂,整个吞噬掉了鸣沙精怪和他的雷电之力。神识扫视之下,甘源发现,这片沙漠之上,再无精怪。
现在,他可以专心对付雷劫。
咔嚓嚓,第一道雷劫形成一道拇指粗细的雷电之力,劈了下来。
甘源三把气剑,朝着雷电之力迎上了上去。生机剑快速飞驰,飞到了最高处。雷电之力,整个劈到生机剑上,一阵刺啦刺啦之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