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流寇起-《穿越女毁我全家,重生夺空间粮满仓》

  折腾了一整夜。

  大半个村子里的人都举著火把,兴冲冲地围在苏家小院外头看热闹。

  童子尿泼了。

  睡得正香的柳大夫,也被人硬生生从床上撕了下来,拉去了苏家。

  可用尽了各种法子,周氏和苏庆义夫妻二人依旧眼歪嘴斜地躺在地上打滚,时不时还发出一阵阵悽厉的哀嚎。

  若不是叫麻绳捆得结实,不知道还要惹出多少麻烦来,哪还有平日里那副体面人模样

  “哎哟这可咋办呀,老爷子,你赶紧拿个主意呀!昨晚吃饭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吗,咋一睡下就出事了,到底招谁惹谁了呀!”

  苏老太太急得直拍大腿,愁得头髮都白了大半。

  可一旁的苏老爷子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他的目光越过围墙,看到这里三层外三层的村民,眉头紧皱成深深的沟壑。

  “让老二赶紧去隔壁村把玄阿姥请来——”

  苏老爷子眼神沉沉,內心满是煎熬。

  子不语怪力乱神,他苏家本是耕读人家,不该沾染这些事,可事已至此,再谈脸面已经没有意义了,他这张老脸早都丟尽了……

  无人在意的角落里,李寡妇脸色煞白,她抱著肚子,疯狂地拍打著茅厕的门。

  “哎呀!狗儿啊,你好了没有娘肚子又来劲儿了,你好了就赶紧出来!”

  茅厕內,李狗儿扶著门板,满头大汗,颤颤巍巍地刚站起身,肚子立刻就是一阵轰隆隆的巨响。

  “不行不行!娘,又闹起来了,你找別处解决去吧!哎呦——”

  李寡妇哀嚎一声,赶紧跑出了家门。

  该死的,早上到底吃了什么东西,闹肚子竟然闹成这样。

  一趟又一趟地跑茅厕,她整个人都被折腾得没了精神,连站起来都费力,更別说去村头找那些老娘们閒扯淡了。

  没过两天,村里关於苏璃的那些流言彻底散去,转而议论起苏大伯夫妻两人“中邪”一事。

  “好端端的,怎么惹上这种事了”

  “我看哪,自从这两口一回来,苏家就没太平过!”

  “先是苏老四摔断腿,又是苏老爷子病重,现在苏老大夫妻还中邪了,接下来不会轮到苏老二家出事吧……”

  周氏狠狠吃了一瘪,她从不信什么鬼神之事,这背后一定有人故意害她。

  思来想去,也只有苏璃这个死丫头嫌疑最大!

  可她怎么也想不清楚这丫头到底使了什么法子,也只能暂时按兵不动了。

  家里这段时日闹的这些事,苏老爷子是看在眼里,寒在心里。

  他明白,不管是老大一家,还是老二一家,无非都是在等交完税、卖了粮食好分钱,老四夫妻二人倒是向来孝顺懂事,可那几个孩子却个个心思活络。

  他不能眼睁睁看著这个家就这么散了……

  另一边,苏璃从这场舆论危机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筹备自己的小吃车生意。

  不过,经此一事,她却深刻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若不是向明堂哥年纪轻轻就考中童生,爷爷怎么会如此偏心大伯一家

  可以说,整个苏家都是大伯的钱袋子,只要提一句向明堂哥,爷爷说什么都要把银子凑出来,就是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

  就算闹出这样的丑事,老爷子依旧没捨得训斥大伯一句。

  而反观自家呢

  虽说爹娘大哥他们都是孝顺又勤快的,可在爷爷心里,就是比不上大伯他们。

  这一切,都是因为爷爷看中向明堂哥的读书天赋,期盼有一天能凭藉他的一己之力,让整个苏家改换门庭。

  这才是最打动爷爷的地方。

  苏璃的目光缓缓落在正在一旁玩耍的弟弟身上。

  阿盛今年六岁,正是送去学堂开蒙的好时候。

  早些年苏家条件尚好的时候,家里的孩子统统送去了学堂读书识字,即便她身为女子,往后不能参加科考,也並非像村里大多数姑娘一样,大字不识一个。

  这一点,苏璃还是非常佩服爷爷的。

  可后来,家中每况愈下,如今再想送阿盛去学堂读书,且不说爷爷那边是否应允,学费首先就是一个大问题。

  她必须努力攒钱,不仅要让爹娘过上好日子,更要送阿盛去学堂读书!

  当然,也不能把桃落下了。

  苏璃来到桃家院门外,见桃爹不在家,便放心大胆地將一包药递到桃手中。

  “桃,你也知道,你爹一旦喝了酒,就完全像变了个人,对你非打即骂的。这包药对身体並无害处,可只要他喝了混有这药的酒,身上便会起疹子。”

  “你若是將药悄悄加进他喝的酒里,让他每次喝酒都有这样的反应,久而久之,他或许就会因忌惮这疹子而渐渐不再饮酒,如此一来,他便也不会再那般对你了。”

  苏璃嘆了口气,眼中满是歉意。

  说到底,这次终究是自己连累了桃。

  “不过,我只是把办法告诉你,至於要不要这么做,全在於你自己的决定。这几天我就打算去码头试著摆摊了,到时候,我会再来找你……”

  看著苏璃远去的背影,桃紧握著那包药,眼底满是挣扎。

  父亲確实经常对自己动手,可他毕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呀,生了她又养了她,她若真这么做了,岂不是违背孝道了,这样真的可以吗……

  苏璃刚刚確定了小吃摊的经营方向,正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

  可天不遂人意,武阳镇上突然闯进一群流寇。

  “流寇来了!好多流寇!他们见人就杀啊!”浑身是血的男子大声呼喊著,脚步踉蹌地奔跑在街道上。

  有人认出他是往来南北间的行脚商,急忙將人送去医馆。

  从他口中得知,他的货物还没来得及卸下,就被一伙流寇拦在了武阳镇外,十几个伙计全给杀了,他身中数刀,拼死才逃了出来。

  消息如野火般迅速蔓延,剎那间,整个镇子被恐惧的阴霾所笼罩。

  “这可怎么办咱们武阳镇从来没遭过这样的灾祸啊!”

  “听说了吗,流寇可都到镇外了!”

  “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突然闯进来”

  “报官哪,赶紧报官去啊!”

  还没等人赶到衙门口,流寇们便如恶狼般衝进小镇,他们骑著高头大马,手持长刀利刃,所到之处,房屋被肆意纵火焚烧。

  不少来不及赶回家的百姓被当街砍杀,有的更是直接被掳走,生死不知。

  一时间,哭喊声、惨叫声、房屋的崩塌声充斥著整个小镇,仿佛人间炼狱。

  人们紧闭家门,躲在屋內瑟瑟发抖,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被流寇发现。

  当天下午,消息就传到附近几个村子里了。

  苏老太太一听流寇到镇子上滥杀无辜,整个人直接瘫坐在地上,双眼发愣,过了好半天才缓过气儿来。

  她一把攥住苏老爷子的衣袖,老泪:

  “咋办啊老头子!老二一家天蒙蒙亮就去镇上赶集去了,我说怎么到现在还没回来,原来是遇到了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