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璃儿,你什么时候来的,让你久等了吧”
桃神色匆匆,勉强挤出一丝笑意,一脸歉意地看著苏璃。
苏璃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未深想,她摇了摇头,上前握住桃的手,笑道:“明天我打算去码头摆摊了,跟你说一声呢。”
“明日”桃眼里明显有那么一丝错愕,不过也就眨眼的功夫,就立刻恢復了平静。
苏璃心里一紧:“怎么了出啥事儿了吗”
桃低了低头,连著摇了好几下手,说道:“我没事儿,你別担心,明儿个咱俩一块去就成。”
说完,还衝苏璃咧了咧嘴,好让她安心。
“那就好……”
次日清晨。
不到寅时,苏家小院就亮起了烛光。
苏璃跟何氏起了个大早,將昨夜泡好的豆子磨成浆,煮开后,点化成满满一锅莹白的豆,这才拉上大哥跟桃,一起往镇上码头赶去。
眾人抵达码头之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码头上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繁忙又热闹。
苏向阳帮妹妹安置好推车,便熟门熟路地朝人群堆里去了,他不是头一回来码头做工了,心里並不像何氏与桃那般忐忑不安。
“小妹,你瞧那人好生奇怪,怎么直勾勾地盯著咱们哪……”
何氏皱了皱眉,身子不自觉往后靠了靠。
苏璃刚把炉子里的炭火点燃,听到何氏的话,连忙直起身子,恰巧对上了来人的目光。
只见,对面之人是个身形清瘦的老者,他面庞方正,皮肤晒得黝黑,可一双眼眸却格外有神,透著一丝犀利与冷峻之色。
他身著一袭藏青色长袍,负手立在栈桥之上,正眯著眼睛打量著她们三人呢。
苏璃不禁打了个激灵,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计,一路小跑到老者面前,对著他深深施了一礼。
“见过管事大人!您在咱们武阳镇码头可谓是德高望重,把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小女子早有耳闻,心中满是敬仰。”
说著,苏璃便端出两碗精心调製的豆饭,一脸热切道:
“清早露水重,您在这寒风里操劳,著实辛苦,这是小女子自家做的豆饭,这甜豆甜润爽口,咸豆鲜香浓郁,还望大人不要嫌弃。”
见老者没有要接过豆的意思,苏璃又恭敬地递上一只荷包,压低声音说道:
“大人,咱们是临水村人士,今日来得匆忙,事先未打听清楚这码头摆摊的规矩,实在是冒犯了。这点心意,还望大人海涵。”
管事淡淡地瞥了眼苏璃手里的荷包,见她还算识趣,脸上的严肃神情微微鬆动。
他看了看面前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豆饭,又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丫头和她的同伴,犹豫片刻后,终究还是长嘆了一口气。
“荷包收起来吧,叫我於管事就成。”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你们这些小商贩,初来乍到不懂规矩可不行。今日且看在你这丫头还算机灵,又有这心意的份上,我便允你们试摆这一日。”
“码头边的摊位都是有数的,每日税钱五十文,一个月交一次,明日若不把这钱交齐,可休怪我无情,你可明白了”
於管事的语气仍带著威严,但面色相较之前已缓和了不少。
苏璃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忙不迭地应道:“於管事您放心,咱们都是守规矩的人,如此,就不打扰您了,我先忙去了!”
苏璃放下两碗豆,转身又小跑著朝摊位去了。
她不仅听得明白,看得也很清楚。
这位於管事看上去凶巴巴的,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可骨子里却是个外冷內热的,否则,哪里会特意把码头摆摊的规矩告诉自己
於管事微微点头,看著这丫头远去的背影,突然想起她方才说的什么豆饭,他便拿起勺子尝了一口。
可谁曾想,这看似平平无奇的豆,入口竟然如此爽滑,带著浓郁的豆香味,让他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苏璃回到摊位时,周围早已围了一群小商贩。
有卖烧饼的,卖麵条餛飩的,甚至还有卖滷味的……各式各样的吃食,比镇上的集市还要丰富。
苏璃悄悄抬眸打量了一圈,很好,果然如自己料想的那般,没有卖豆饭的!
不过,这些商贩的眼神却实在算不得友好,脸上满是看好戏的神情。
“哼,又来几个抢生意的!”
“不过只是三个女子,能成什么事”
“咱这码头人来人往,啥稀罕玩意儿没见过,就那一锅没滋没味的豆腐,铁定没人买!”
“我敢打赌,她们一会儿就得哭哭啼啼地回去……”
苏璃把方才管事提及的税钱一事,告诉了何氏和桃,让她们安心,隨后便信心满满地看著码头边一艘艘即將靠岸的船只,准备迎接客人的到来。
只要豆味道够好,那就不怕没有客人。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她们的摊位前却始终冷冷清清,大半个时辰过去,人群来来往往,竟然连一份豆都没卖出去。
苏璃站在摊位后仔细观察了一会儿。
这才发现,那些往来的客人都有自己熟识的老店,一下船便径直朝著既定的去处走去,压根连个眼神都没给她们的摊位。
见此情形,本就有些忐忑的何氏,这下更是愈发泄气了。
何氏眉头紧锁,看著周围热闹的別家摊位,又瞧瞧自家无人问津的豆饭,无奈地嘆了口气。
“这可怎么办,咱们是不是选错地方了”
苏璃却不甘心就此坐以待毙,她霍然起身,眼神决绝:
“嫂子,咱们不能坐著乾等!这码头人多是没错,可咱们初来乍到,大家还不了解咱们的豆饭,咱们得主动让他们尝尝豆饭的好滋味。”
说罢,她端起几碗精心调製好的豆,大步流星地朝著人群走去。
山不来就我,我便来就山。
她端著豆穿梭在人群之中,一面走,一面吆喝著:
“豆!豆!新鲜可口的豆,快来尝尝哟——”
桃神色匆匆,勉强挤出一丝笑意,一脸歉意地看著苏璃。
苏璃心中虽有疑惑,却也未深想,她摇了摇头,上前握住桃的手,笑道:“明天我打算去码头摆摊了,跟你说一声呢。”
“明日”桃眼里明显有那么一丝错愕,不过也就眨眼的功夫,就立刻恢復了平静。
苏璃心里一紧:“怎么了出啥事儿了吗”
桃低了低头,连著摇了好几下手,说道:“我没事儿,你別担心,明儿个咱俩一块去就成。”
说完,还衝苏璃咧了咧嘴,好让她安心。
“那就好……”
次日清晨。
不到寅时,苏家小院就亮起了烛光。
苏璃跟何氏起了个大早,將昨夜泡好的豆子磨成浆,煮开后,点化成满满一锅莹白的豆,这才拉上大哥跟桃,一起往镇上码头赶去。
眾人抵达码头之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码头上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繁忙又热闹。
苏向阳帮妹妹安置好推车,便熟门熟路地朝人群堆里去了,他不是头一回来码头做工了,心里並不像何氏与桃那般忐忑不安。
“小妹,你瞧那人好生奇怪,怎么直勾勾地盯著咱们哪……”
何氏皱了皱眉,身子不自觉往后靠了靠。
苏璃刚把炉子里的炭火点燃,听到何氏的话,连忙直起身子,恰巧对上了来人的目光。
只见,对面之人是个身形清瘦的老者,他面庞方正,皮肤晒得黝黑,可一双眼眸却格外有神,透著一丝犀利与冷峻之色。
他身著一袭藏青色长袍,负手立在栈桥之上,正眯著眼睛打量著她们三人呢。
苏璃不禁打了个激灵,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计,一路小跑到老者面前,对著他深深施了一礼。
“见过管事大人!您在咱们武阳镇码头可谓是德高望重,把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小女子早有耳闻,心中满是敬仰。”
说著,苏璃便端出两碗精心调製的豆饭,一脸热切道:
“清早露水重,您在这寒风里操劳,著实辛苦,这是小女子自家做的豆饭,这甜豆甜润爽口,咸豆鲜香浓郁,还望大人不要嫌弃。”
见老者没有要接过豆的意思,苏璃又恭敬地递上一只荷包,压低声音说道:
“大人,咱们是临水村人士,今日来得匆忙,事先未打听清楚这码头摆摊的规矩,实在是冒犯了。这点心意,还望大人海涵。”
管事淡淡地瞥了眼苏璃手里的荷包,见她还算识趣,脸上的严肃神情微微鬆动。
他看了看面前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豆饭,又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丫头和她的同伴,犹豫片刻后,终究还是长嘆了一口气。
“荷包收起来吧,叫我於管事就成。”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你们这些小商贩,初来乍到不懂规矩可不行。今日且看在你这丫头还算机灵,又有这心意的份上,我便允你们试摆这一日。”
“码头边的摊位都是有数的,每日税钱五十文,一个月交一次,明日若不把这钱交齐,可休怪我无情,你可明白了”
於管事的语气仍带著威严,但面色相较之前已缓和了不少。
苏璃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忙不迭地应道:“於管事您放心,咱们都是守规矩的人,如此,就不打扰您了,我先忙去了!”
苏璃放下两碗豆,转身又小跑著朝摊位去了。
她不仅听得明白,看得也很清楚。
这位於管事看上去凶巴巴的,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可骨子里却是个外冷內热的,否则,哪里会特意把码头摆摊的规矩告诉自己
於管事微微点头,看著这丫头远去的背影,突然想起她方才说的什么豆饭,他便拿起勺子尝了一口。
可谁曾想,这看似平平无奇的豆,入口竟然如此爽滑,带著浓郁的豆香味,让他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苏璃回到摊位时,周围早已围了一群小商贩。
有卖烧饼的,卖麵条餛飩的,甚至还有卖滷味的……各式各样的吃食,比镇上的集市还要丰富。
苏璃悄悄抬眸打量了一圈,很好,果然如自己料想的那般,没有卖豆饭的!
不过,这些商贩的眼神却实在算不得友好,脸上满是看好戏的神情。
“哼,又来几个抢生意的!”
“不过只是三个女子,能成什么事”
“咱这码头人来人往,啥稀罕玩意儿没见过,就那一锅没滋没味的豆腐,铁定没人买!”
“我敢打赌,她们一会儿就得哭哭啼啼地回去……”
苏璃把方才管事提及的税钱一事,告诉了何氏和桃,让她们安心,隨后便信心满满地看著码头边一艘艘即將靠岸的船只,准备迎接客人的到来。
只要豆味道够好,那就不怕没有客人。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她们的摊位前却始终冷冷清清,大半个时辰过去,人群来来往往,竟然连一份豆都没卖出去。
苏璃站在摊位后仔细观察了一会儿。
这才发现,那些往来的客人都有自己熟识的老店,一下船便径直朝著既定的去处走去,压根连个眼神都没给她们的摊位。
见此情形,本就有些忐忑的何氏,这下更是愈发泄气了。
何氏眉头紧锁,看著周围热闹的別家摊位,又瞧瞧自家无人问津的豆饭,无奈地嘆了口气。
“这可怎么办,咱们是不是选错地方了”
苏璃却不甘心就此坐以待毙,她霍然起身,眼神决绝:
“嫂子,咱们不能坐著乾等!这码头人多是没错,可咱们初来乍到,大家还不了解咱们的豆饭,咱们得主动让他们尝尝豆饭的好滋味。”
说罢,她端起几碗精心调製好的豆,大步流星地朝著人群走去。
山不来就我,我便来就山。
她端著豆穿梭在人群之中,一面走,一面吆喝著:
“豆!豆!新鲜可口的豆,快来尝尝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