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替嫁-《穿越女毁我全家,重生夺空间粮满仓》

  “这一路累了吧快进屋歇著。”

  苏大伯一边说著,一边伸手要帮苏璃拿东西,眼神里透著股子关切,让苏璃都有些无所適从。

  “不用了大伯,您先进去吧。”

  苏璃不清楚大伯这是又打哪门子的主意,但一进屋看到饭菜都摆好了,也就径直坐下吃饭了。

  苏大伯与周氏对视一眼,也都坐下吃起饭来。

  饭桌上,一家人看似閒聊,话题却总往王家绕。

  苏璃丝毫没在意,毕竟王家人前几天刚走,两家人结亲的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多说几句也没啥。

  周氏的眼神一直黏在苏璃身上,见她埋头吃饭,一点反应都没有,便率先开口:

  “璃丫头啊,你觉著王家那小子咋样人老实敦厚,种地是把好手,家里老爷子又置办得殷实,打著灯笼都难找哟!”

  她一边说著,还一边破天荒地给苏璃夹了好几筷子菜。

  胡氏和苏庆丰没察觉异样,跟著点头附和。

  可苏璃却敏锐捕捉到不对劲,暗自腹誹:那王家小子再好,和自己有什么相干又不是她苏璃嫁人。

  大伯娘这又是夹菜又是说好话的,到底想做什么

  难不成想让自己给苏瑶添些嫁妆

  她心里不耐烦,不想考虑这些弯弯道道的,索性直接开口:“咱家姐夫確实不错,堂姐嫁过去准能过得和和美美,大伯娘,您和大伯就放心吧!”

  说著,不动声色瞥向一旁的苏瑶。

  苏瑶的脸瞬间没了血色,桌子底下的双手紧攥帕子,指节泛白。

  苏大伯轻咳一声,看了眼老爷子老太太这才慢腾腾接上话:

  “璃丫头啊,既然你对王家挺满意的,那……是这么个事儿,你堂姐身子骨弱,恐怕这两年还得留在家里养养,这定好的婚期不能改,咱家和王家几十年交情,你今年也及笄了,咱们的意思是……”

  “不如,你代你堂姐嫁过去”

  苏璃只觉脑袋“嗡”的一下,整个人都懵了。

  这未免也太过荒唐了!

  谁想出来的餿主意

  待她回过神,瞧见大伯一脸殷切,才確信刚刚那些荒唐话並非自己听岔了。

  再看爹娘,还在一旁呆愣著,显然没反应过来。

  这事儿家里人甚至没跟自己爹娘商量,就做决定了!

  不对,这事儿明明就没有半分商量余地。

  苏璃脸色一沉,她声音冷硬,斩钉截铁地回道:“不可能,这事没得说!”

  苏大伯却不罢休,开始威逼利诱:

  “璃丫头啊,你代你堂姐嫁过去,也算咱们欠你个人情,往后等你大堂哥高中举人,定不会忘了你的好!”

  “咱们是一家人,这种关头就该互相帮衬,再说,你过了年就满十六了,也到了该议亲的时候了,王家知根知底,你嫁过去不会委屈的。”

  “这样,要是你肯应下,我和你大伯娘给你添嫁妆,保你风风光光出门,绝不让你吃亏!”

  苏璃气的浑身发抖,猛地站起身,“哗啦”一声拉开椅子就要往外走。

  今日先是为桃和那落难书生的事儿揪心,回了家又莫名摊上这档子替嫁的荒唐事,还是替苏瑶嫁她的未婚夫,简直离谱至极!

  別以为自己不知道他们在打什么主意……

  苏大伯见状,还想开口劝阻。

  苏璃扭头冷冷瞥他一眼,那眼神仿若寒刀,冻得大伯后半截话生生噎在喉咙里,只好訕訕闭上了嘴。

  苏璃走后,屋內气氛冷凝如冰。

  苏大伯皱著眉头,咂了咂嘴,转向苏庆丰开始游说:

  “老四啊,你看看,咱这一大家子,平日里和和睦睦,如今为了瑶儿这事儿,你家璃丫头咋就这么不懂事呢咱可不能因她一己之私,坏了苏家的名声和与王家的交情啊。”

  他大义凛然地说著,重重地拍了下桌子,拔高嗓音,

  “自古孝道大过天,老爷子年纪大了,一直盼著家族安稳,这门亲事是早就定下的,璃丫头要是不应,让外人咋看咱苏家还以为咱苏家没规矩、不讲信用呢!为人子女,不能让老人寒心,让祖宗蒙羞啊!”

  苏老太太也在一旁帮腔,她撇著嘴,满脸嫌弃:

  “我真不知道这死丫头片子有什么不愿意的王家小子那么好的后生,难道还让她吃亏了我看是她配不上人家王家小子呢,还敢撂脸子,真是越发不知礼数了!”

  胡氏紧咬嘴唇,始终没吭声。

  苏庆丰一脸为难:“大哥,这事儿总归有些不大地道,再说了,咋也得孩子同意啊……”

  话未说完,苏大伯就不耐烦地打断:

  “老四,你可不能糊涂!你要是由著璃丫头任性,那就是不孝!咱苏家的顏面往哪儿搁你也不想想,老爷子为这个家操劳一辈子,就盼著这事儿顺顺噹噹,你就忍心让他失望”

  苏庆丰面露犹豫之色,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孝道”两个字沉甸甸地压在心头,一时间让他不知所措。

  可想到女儿的委屈,最终还是咬咬牙,坚定地拒绝:

  “大哥,这事儿我做不了主,得看璃儿的意思,咱总不能逼孩子嫁过去吧……”

  一顿饭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晚上,回到房里,大房屋里个个面色阴沉。

  “没想到老四夫妻俩现在也变了,没以往那么好忽悠了!”

  苏大伯愤恨地捶了下大腿,心乱如麻。

  可无论如何,他家瑶儿不能嫁给那王家小子呀,这可咋办……

  没想到,隔天苏珍的一番话,却让苏大伯豁然开朗了。

  “大伯,昨日四叔那態度,可是有了些鬆动的跡象。虽说这『孝』字被他成天掛嘴边,顶在头上当招牌,可如今他身为父亲,到底还是得为子女谋划一二。

  您瞅瞅璃堂姐,一介女流,整日在码头跟那些糙汉混跡,拋头露面,累得不成样子,多狼狈。

  这要是能寻个家世尚可的男人在身边『护著』,四叔他啊,为了璃堂姐往后的安稳日子,必然会顺水推舟应下这门亲事,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只要把苏璃远远打发嫁掉,往后自己行事,就再没那爱管閒事的人来碍手碍脚,挡自己的道了。

  苏大伯眼睛一亮,觉得有理,又找到苏庆丰,苦口婆心:

  “老四啊,你再好好想想,王家这门亲事打著灯笼都难找。璃丫头一个姑娘家,在外打拼多辛苦,要是嫁过去,有王家小子护著,咱也放心吶。”

  “你就忍心看著她以后吃苦受累,孤孤单单这要是传出去,旁人都得戳咱脊梁骨,说你这当爹的不称职,不懂为子女谋划!”

  苏庆丰被这一通话说得心头一紧,態度果然有些鬆动。

  王家確实看著是门好亲事,闺女独自闯荡,是得有个依靠……

  苏璃將家中烦心事暂且拋诸脑后,一心扑在铺子装修事宜上。

  秦大哥和赵吉早早前来帮忙,令苏璃心头一暖,更让人意外的是,向来深居简出的赵母也迈著蹣跚的步子跟了过来。

  这段时日的调养成效显著,赵母整个人精气神十足。

  苏璃瞧在眼里,满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