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尧跟安定候模样很相像,但仅凭模样实在无法叫两个男爷们就亲密起来。也亏得宋尧这次总算是“机灵”,安定候这才没有将他忘到哪个犄角旮旯。
安定候问他有什么打算,他便直说:“儿子想好好地学兵法,将来做个跟父亲一样的大将军。”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调平稳,安定候想呲他拍马屁,可怎么都没看出他表情谄媚来,只好道:“学兵法是一方面,另外实战出真知,只有自己领着兵打过仗,才能慢慢摸索出兵道来。你既有心,那我就将你调到骑兵营中,先从小兵开始吧。当然,若是你不舍的之前的六品官帽子……”
宋尧连忙躬身行礼:“儿子愿为小兵。”
安定候的脸色这才变得好看了,终于有了一点点属于父亲的温和:“如此,也还罢了。”
宋尧悄悄打量着他想起徐臻说的,“有时候你主动给别人什么东西,反倒不如你跟他要些东西,更能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他不觉得这个有用,但今日突然想试试。
“儿子还有一事相求父亲。”
“哦?你说。”
安定候的语气又冷淡下来,宋尧心中一个咯噔,可已经是骑虎难下,他只能硬着头皮道:“孩儿听说许多行商想去南方贩来稻种在元洲试种,儿子想着父亲自南边回来,说不定身边有懂南边情况的先生,若是能得几句指点,不敢求受益无穷,少走些弯路也是好的。”
安定候突然就笑了:“你自去寻他们问,这事我不会反对,若是你能说动他们帮忙走一趟,岂不比三言两句的说那几句干话要好?”
本来是想求个直接答案,没想到家长竟然说“自去翻书”,好在宋尧吃瘪不是头一回儿,单徐臻那里把不准的脉的时候就不少,因此他倒也没有烦躁,还施施然的谢了他爹。
安定候打量这个面目肖似自己的庶子,眼中光芒晦暗不明,大部分人会喜欢长得像自己的孩子,可他却正相反,他对自己的长相并不满意,而宋尧除了像他之外,容貌上更添了几分其母的妩媚,一个男子越长越俊,于兵途一说并非美事。
宋尧从安定候这里告退,出来后想了想就径直去了他打听到的几个人的住处。
或许安定候并不在乎这些人是跟着他还是另谋高就,可这些人却在乎,他们能在安定候麾下,自然有能力,宋尧想劫人,他都觉得好难,不过安定候掌握兵权,手底下的人却并非人人都不差钱。
宋尧此行便打算从银钱上入手,他将鱼饵放下去,咬不咬勾,那就真的是愿者上钩了。
这头放下鱼饵,他又马不停蹄的去见徐臻。
婆子将他领到小厅,不见徐臻来,反而听到她在书房跟人争论的声音。
“奏折这种东西怎么能让我一个弱女子来写?”
文先生的声音响起:“你也快到定亲的年纪啦,这么懒上了婆家可怎么成?叫人送回来可就好看了。”
“婆家难不成娶了我就是让我去写奏折的?”
她反驳的很好,可惜还是文先生赢了:“必须写,这是功课。明儿一早交给我。对了,后日钦差要堂审宋知州,你要不要去看?”
徐臻:“哼!”
文先生笑着啐道:“没大没小!去吧!”
弱女子徐臻身姿挺拔的出了书房。
文先生哼着小曲出门,见花厅隐约可见的男子身影,不由顿住,婆子笑着上前小声禀报,文先生闻言微微颔首,然后径直走了。
花厅里点着辟邪香,气味刚猛醇厚,徐臻进来后深吸一口气,见了宋尧站在一旁,便伸手示意请坐。
宋尧将自己的想法说了,然后便看着徐臻,他本意本就是还徐臻的一点恩情,假如她不愿意或者觉得自己多管闲事,那么他也好直观的从她脸上看出来。
徐臻坐在圆桌的一旁,袖长的手腕露出衣袖,搭在桌沿上。乌黑浓稠的头发松松的绾了个纂,不似旁人恨不能将头皮提起来的那么用力,她身上带着一些松散,叫人觉得日子在她的手里都过的散漫了。
她沉默不语,宋尧决定开口:“不知姑娘以为如何?”
就像宋尧观察徐臻一样,徐臻这些日子不可避免的也在观察宋尧。她是世家贵女,学的是用人驭下的手段,但在学这些之前,她首先学的却是看人,看一个人值不值得相交,看他向上的心,能不能吃苦,品德又如何等等。从前她看宋尧,就是看太子给的一个护卫,后来,宋尧算是帮了她的忙,她用一个官位相酬,再就是这些日子,他跟安定候父子相认,她虽然没有立即转变看法,但是观宋尧行事,她还是觉得这是一个可交之人。而现在,他能考虑周到,想帮上她的忙,这足以证明她这次没有瞎。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既然宋尧主动示好,那么她也不是那种小气吧啦因人家做过护卫就看不起的人。
“这么说你对侯爷说想去军中?”
“是,可有不妥?”
“并无。只是我听说安定候府中有嫡出子女六人,其中大子,二子,三子俱都是侯夫人所出,安定候尚未立下世子,可世子从嫡子中选已然是板上钉钉,你若是从军,远离京城也还罢了,只要在城中,就必不可少的要回侯府认亲。”
“那我就不回去了。”
徐臻默默的看了他一眼,见他没有明白,便直言道:“这次安定候是要回京的,只要国中无战事,恐怕他还要在京中待上一些时日。”
安定候夫人这个人她了解的不多,但也比宋尧多。生产上的优势给了她足够多的底气,即便安定候常年在外,京中也无人敢欺负到她头上。自己能生,还生的足够多,相公还足够优秀,纵然性子再木讷的人也能养出骄矜来了。
尤其是近年,不少世家贵女都追捧迎奉之下,安定候夫人简直是以滑翔的速度滑向虚荣跟利益的深渊啊……
当然,徐臻这么说,纯粹是出于对人家的羡慕嫉妒恨。
安定候问他有什么打算,他便直说:“儿子想好好地学兵法,将来做个跟父亲一样的大将军。”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调平稳,安定候想呲他拍马屁,可怎么都没看出他表情谄媚来,只好道:“学兵法是一方面,另外实战出真知,只有自己领着兵打过仗,才能慢慢摸索出兵道来。你既有心,那我就将你调到骑兵营中,先从小兵开始吧。当然,若是你不舍的之前的六品官帽子……”
宋尧连忙躬身行礼:“儿子愿为小兵。”
安定候的脸色这才变得好看了,终于有了一点点属于父亲的温和:“如此,也还罢了。”
宋尧悄悄打量着他想起徐臻说的,“有时候你主动给别人什么东西,反倒不如你跟他要些东西,更能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他不觉得这个有用,但今日突然想试试。
“儿子还有一事相求父亲。”
“哦?你说。”
安定候的语气又冷淡下来,宋尧心中一个咯噔,可已经是骑虎难下,他只能硬着头皮道:“孩儿听说许多行商想去南方贩来稻种在元洲试种,儿子想着父亲自南边回来,说不定身边有懂南边情况的先生,若是能得几句指点,不敢求受益无穷,少走些弯路也是好的。”
安定候突然就笑了:“你自去寻他们问,这事我不会反对,若是你能说动他们帮忙走一趟,岂不比三言两句的说那几句干话要好?”
本来是想求个直接答案,没想到家长竟然说“自去翻书”,好在宋尧吃瘪不是头一回儿,单徐臻那里把不准的脉的时候就不少,因此他倒也没有烦躁,还施施然的谢了他爹。
安定候打量这个面目肖似自己的庶子,眼中光芒晦暗不明,大部分人会喜欢长得像自己的孩子,可他却正相反,他对自己的长相并不满意,而宋尧除了像他之外,容貌上更添了几分其母的妩媚,一个男子越长越俊,于兵途一说并非美事。
宋尧从安定候这里告退,出来后想了想就径直去了他打听到的几个人的住处。
或许安定候并不在乎这些人是跟着他还是另谋高就,可这些人却在乎,他们能在安定候麾下,自然有能力,宋尧想劫人,他都觉得好难,不过安定候掌握兵权,手底下的人却并非人人都不差钱。
宋尧此行便打算从银钱上入手,他将鱼饵放下去,咬不咬勾,那就真的是愿者上钩了。
这头放下鱼饵,他又马不停蹄的去见徐臻。
婆子将他领到小厅,不见徐臻来,反而听到她在书房跟人争论的声音。
“奏折这种东西怎么能让我一个弱女子来写?”
文先生的声音响起:“你也快到定亲的年纪啦,这么懒上了婆家可怎么成?叫人送回来可就好看了。”
“婆家难不成娶了我就是让我去写奏折的?”
她反驳的很好,可惜还是文先生赢了:“必须写,这是功课。明儿一早交给我。对了,后日钦差要堂审宋知州,你要不要去看?”
徐臻:“哼!”
文先生笑着啐道:“没大没小!去吧!”
弱女子徐臻身姿挺拔的出了书房。
文先生哼着小曲出门,见花厅隐约可见的男子身影,不由顿住,婆子笑着上前小声禀报,文先生闻言微微颔首,然后径直走了。
花厅里点着辟邪香,气味刚猛醇厚,徐臻进来后深吸一口气,见了宋尧站在一旁,便伸手示意请坐。
宋尧将自己的想法说了,然后便看着徐臻,他本意本就是还徐臻的一点恩情,假如她不愿意或者觉得自己多管闲事,那么他也好直观的从她脸上看出来。
徐臻坐在圆桌的一旁,袖长的手腕露出衣袖,搭在桌沿上。乌黑浓稠的头发松松的绾了个纂,不似旁人恨不能将头皮提起来的那么用力,她身上带着一些松散,叫人觉得日子在她的手里都过的散漫了。
她沉默不语,宋尧决定开口:“不知姑娘以为如何?”
就像宋尧观察徐臻一样,徐臻这些日子不可避免的也在观察宋尧。她是世家贵女,学的是用人驭下的手段,但在学这些之前,她首先学的却是看人,看一个人值不值得相交,看他向上的心,能不能吃苦,品德又如何等等。从前她看宋尧,就是看太子给的一个护卫,后来,宋尧算是帮了她的忙,她用一个官位相酬,再就是这些日子,他跟安定候父子相认,她虽然没有立即转变看法,但是观宋尧行事,她还是觉得这是一个可交之人。而现在,他能考虑周到,想帮上她的忙,这足以证明她这次没有瞎。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既然宋尧主动示好,那么她也不是那种小气吧啦因人家做过护卫就看不起的人。
“这么说你对侯爷说想去军中?”
“是,可有不妥?”
“并无。只是我听说安定候府中有嫡出子女六人,其中大子,二子,三子俱都是侯夫人所出,安定候尚未立下世子,可世子从嫡子中选已然是板上钉钉,你若是从军,远离京城也还罢了,只要在城中,就必不可少的要回侯府认亲。”
“那我就不回去了。”
徐臻默默的看了他一眼,见他没有明白,便直言道:“这次安定候是要回京的,只要国中无战事,恐怕他还要在京中待上一些时日。”
安定候夫人这个人她了解的不多,但也比宋尧多。生产上的优势给了她足够多的底气,即便安定候常年在外,京中也无人敢欺负到她头上。自己能生,还生的足够多,相公还足够优秀,纵然性子再木讷的人也能养出骄矜来了。
尤其是近年,不少世家贵女都追捧迎奉之下,安定候夫人简直是以滑翔的速度滑向虚荣跟利益的深渊啊……
当然,徐臻这么说,纯粹是出于对人家的羡慕嫉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