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接受投降-《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陆凡在宫中陪着众美人,没事开开火车,聊聊人生,聊生人。

  “这时,小太监通报。”

  “陛下,陈群陈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吧!”

  “诺!”

  没一会陈群走了进来。

  “拜见陛下!”

  “起来吧!”

  “长文,何事?”

  “陛下,曹操派荀攸来见臣,想跟陛下讲和?”

  “是吗?荀攸人呢?”

  “哦,正在臣府上。”

  “长文,荀攸这个家伙太不是东西了,当初朕拿下洛阳,他对朕也很客气,朕本来想给他封个大官,甚至入内阁,没想到这小子又给跑了。”

  “陛下,荀家对汉室有感恩之心,荀彧更是对前汉忠心耿耿,一时之间难以转变,这也实属正常。”

  “不过荀堪等人都是陛下的重臣,臣以为,不必过于深究。”

  “长文,曹操打算讲和怎么个讲法?朕可不是好糊弄的,他除了投降,朕没打算给他第2条路。”

  “陛下,听荀公达的意思,曹操是准备投降,不过有几个条件。”

  “什么条件?”

  “他想归顺大宋,但要让陛下封吴王,另外,朝廷大军不过江,他也不派质子入洛阳,吴王府有权任免江东的一切文武官员。”

  陆凡冷笑:“做他的春秋大梦,他这是想割地称王,表面上臣服洛阳朝廷,实际上还是经营他的自已的地盘。而实际上咱们什么都没得到。”

  “长文,你觉得朕能答应吗?”

  “陛下,臣以为可以答应。”

  “长文,你是不是犯傻啥呀?朕能得到什么好处?”

  “陛下,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纷争,到如今我大宋建立,可惜江东仍然没有平定,从原则上来说,大汉还没有全亡,江东的汉朝割据势力还存在。”

  “只要陛下答应曹操这个条件,则天下一统,万众归心,以宋代汉则完全实现。陛下将成为一代开国民君。”

  “长文,这些都是虚的,有什么实际意义?”

  “有,大有意义,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

  “曹操如果归降我大宋,陛下以后再对江东用兵,那就只是平内乱,就像汉高祖平定英布一样。”

  “陛下,这里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您没发现。”

  “什么好处?”

  “江东士人之心。”

  “如今江东好多人都想归降陛下,可又碍于曹操的威胁,不敢主动说出来。如今曹操主动归降,这就给这些人一个光明正大投靠朝廷的机会。”

  “等大势已定,陛下可以下诏,召他们回洛阳为官,这些人就没有心理负担了,他们求之不得。”

  “这个时候他们来洛阳,就不是投降,而是履行新职。”

  “陛下,曹操如果归降,他再想北伐,那就是谋逆,他的那些手下将领,未必全听他的,这会对士气造成很大打击。”

  “再者,曹操如何归降,那么孙权刘备呢?他们又如何处处?”

  “刘备或许不会归降,但孙权一定会归降,也想割土封王。”

  “这样一来,陛下便可对孙权帐下文武下诏了,江东那些氏族,可都是墙头草,有陛下的旨意,他们就敢反抗孙权了。这对以后朝廷出兵江东,大有益处。”

  “陛下,即便朝廷答应曹操,接受他的归降,又损失了什么呢?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现在这个样子,还能坏到哪里去?”

  “除了损失一道诏书,其余没有任何损失,又不用花费钱粮?”

  陆凡点了点了头,觉得也是,反正也没花一毛钱。

  不过这件事还是跟贾诩这个老狐狸聊聊,万一是曹操挖的坑呢。

  “长文,你先回去,朕要再仔细考虑考虑,明日朕会召荀攸入宫,朕要当面跟他聊聊。”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