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视察调研-《重回1979:从知青答应帮生孩子开始》

  在大家振奋和激动当中,林东等人回来到。

  负责人当即演示水车的起落,以及一些操作细节。

  林东安排徐三甲还有一些年轻人随同观看,同时叮嘱他们要认真学习。

  “诸位,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

  待到众人平复好心情,林东如是说道:“咱们得抓紧建设顶棚,还有其他的细节设施,争取在三天之内完工,到时候会有专门的团队前来查验,要是通不过审核,咱们这些天的功夫就都白费了。”

  “东子放心吧,咱们一定在三天之内搞定!”

  “是的!”

  大家都充满了信心,就连磨盘都转动了,其他的基础设施可就太简单了。

  眼下最重要的问题是压榨甘蔗出糖后,怎么把糖水变成糖晶,这一步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点,林东给出答案,成与不成,到时候就知晓了。

  大家都义无反顾的相信他。

  于是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加工坊的各项细节措施都搞好了,不仅仅是封顶,四周也都封了一些。

  提炼糖晶所需要到的各种工具,林东也都购买好了,明天就能够让刘浩存安排相关人员前来检查。

  这一晚很多人都睡不着,因为他们领取了十几天的工资,那可是别人在厂里上班一个月都挣不到的数字!

  不仅如此,为了庆祝加工坊圆满完工,林东更是买了半头猪,直接在码头分肉给干活的众人,每人都得到两斤带回家。

  前期的工作已经完成,现在大家比较担心的是,接下来他们还能不能有活干。

  关于这一点,林东也不能保证,毕竟加工坊所需要的人员并不会太多,要是将天门村所有的劳动力都塞进去,可能连走动的空间都没有了。

  对于这一点,大家都非常识趣,并没有表现出不满,只要林东开口,他们就上。

  翌日,林东来到县府大楼,因为在国宾大饭店拜托高小丽打了个电话,所以他很容易就进入办公室。

  “东子,你是说加工坊搞好了?”

  听着林东的汇报,刘浩存有点不敢相信,这才刚过完年没到元宵节。

  说明林东真正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并付出行动!

  “是的刘叔,眼下是甘蔗收割季节,我想着快点动工,这样一来也能快点进行试验,好让蔗农们早点放心。”

  “好!好啊!你不仅让蔗农们放心,也帮叔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啊!”

  “事不宜迟,咱们现在就动身!”

  刘浩存顾不上其他的,下游几个村落都种植着甘蔗,前几天还有代表前来县府询问解决事宜呢,自己可得尽快处理。

  刘浩存叫上几位技术骨干,在隔壁县城糖厂考察过的人员,如果林东的加工坊不能将蔗糖加工出来,他们能轻而易举地看出来。

  两艘船浩浩荡荡地从秀县返回。

  “东子你真的很与众不同,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中,俨然走出了一条正确的路子。”

  刘浩存早前让人调查过林东的背景以及所做的事情,亲自感受的情况下,他不得不佩服这个年轻人,敢想敢干。

  当然他也有这个能力,要不是积累到一些资金,也不会这么果断投入加工坊。

  “我也是在摸索当中,我希望成功,这样就能帮下游种植甘蔗的农户解决问题,也可以给天门村的大家提供一些工作的岗位。”

  “是了!你真是说到我心坎里面去了!”

  刘浩存真是越来越喜欢林东了。

  经过四十多分钟的顺流,两艘船停靠在新建的加工坊码头处。

  “山清水秀,如诗如画。”

  虽然岸上建设了一座加工坊,但一点都不妨碍四周景色,甚至因为有了那个巨大水车,将红水河美景特色点缀了出来。

  “欢迎刘县长视察!”

  村民们夹道欢迎,这都是李建设组织的,今天没有工钱,但大家都非常热情,脸上写满了激动色彩。

  这是刘浩存第三次来到天门村,是村子的荣耀!

  “乡亲们辛苦了!”

  刘浩存被大家所感染,他严格叮嘱随行的三名技术人员,可千万要考察好了,不能让天门村的老百姓失望。

  “三甲,你来给咱们县长还有几位领导说明一下加工坊。”

  “是!”

  林东早就跟徐三甲通过气,让他作为加工坊的负责人,负责一切事务,眼下的接待工作,正是林东给他的考验。

  “领导们请看,首先是咱们的码头,以及货物放置区,整齐排列的情况下,至少能存放三十吨甘蔗。”

  “旁边就是清洗区……”

  徐三甲刚开始还有点紧张,接着越来越顺滑,越来越有模样,将加工坊外围介绍得条理清晰。

  并且还让徐立凡和张老三配合,启动柴油机,演示水车的起落。

  “咱们加工坊最重要的部件,磨盘,借助水车的力,可以不停歇的压榨甘蔗,蔗糖流入下方的管子,到达后面的蓄糖池……”

  简单讲解之后,徐三甲感觉背后都湿透了,第一次在刘浩存这样的大人物面前表现,他真的很紧张,幸好圆满的完成任务。

  “关于蔗糖的提炼,凝结成糖晶的相关事宜,咱们当中就只有林东了解,因为没有实物,他暂时还没有把方法传授给我们。”

  “嗯,三甲说得很好!”

  林东夸赞道。

  “不错!你同样是个有所作为的年轻人!”

  刘浩存也给出极高的评价,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估计都不相信,一个普通的山村,有这么多年轻的俊才。

  “周工,你觉得怎么样?”

  刘浩存看向一名白发的中年人,他叫周前行,关于蔗糖方面有过很多研究,在糖厂工作十年,年前才调任到县府单位工作。

  周前行前后都听得很仔细,并拿出笔记本记录着什么。

  他推了推眼镜,非常负责的说道:“这个加工坊规模很大,建设得十分合理,如果不是听刘县说负责人是第一次接触,我还以为对方跟我一样在糖厂工作很久。”

  “哈哈!东子应该没在糖厂工作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