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生儿子后院里人的反应-《四合院:我就是何雨柱》

  送到病房的时候,师妹都已经睡着了。

  生产对一个女人来说可是遭了大罪了,尤其是在这个医疗条件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

  即使在后世科技发达了,也还有不少人因为生孩子最后丢掉生命的。

  这一个多小时,师妹肯定是筋疲力尽了。

  相对来说师妹的生产还是比较快的,从进产房到生下来,也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不少孕妇生孩子都是折腾个好几个小时的大有人在的。

  把师妹安稳地放到床上后,何雨柱这才是彻底放心下来,以后自已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一些。

  “这么快就生下来了,男孩还是女孩?”

  住在边上的张美玲一直等收拾好后,才开口问道。

  何雨柱笑着点了点头:“是男孩,我也没有想到能这么快就生下来,以为怎么着也要折腾一会的。”

  “这多好,折腾时间久对身体伤害就越大的。”

  “你这头胎就是男孩子,真的要恭喜了。”

  张美玲看着师娘怀里的孩子,一脸的羡慕。

  何雨柱笑着说道:“无所谓的,你是知道的,男孩女孩对我来说都是一样。”

  “嗯,你一直这么说的,男孩子不是更好一点吗。”

  “你媳妇可是一直担心不是男孩的。”

  何雨柱从一进医院的时候就这么说过,但师妹私下里和张美玲估计是说了更想要男孩子的。

  聊了一会后,何雨柱想起来了,师妹等一会醒了肯定是要吃东西的。

  “师父,师娘,你在这等一会我回去给师妹做点吃的,等一会她醒了肯定饿了。”

  师父点了点头:“行,那你就先回去做饭吧,这里有我和你师娘在那,不用担心的。”

  “柱子,你点粥来就行了,第一顿清淡一点比较好。”师娘交代道。

  何雨柱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师娘。”

  “别忘记来的时候带点喜糖,等一会给大夫和护士送过去。”

  见何雨柱已经走出了病房,师娘急忙追了出去,在身后叮嘱。

  何雨柱笑着挥了挥手,就立刻往家赶去了。

  一路上的何雨柱别提多高兴了,从来没有想过自已能这样,实在太高兴了。

  两世第一个孩子就这么出生了。

  病房里面,师娘把熟睡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放了下来,怎么看心里都很喜欢的。

  “你们这个女婿确实不错,从住院开始天天三顿饭都准时准点的给送到。”

  “照顾媳妇那更是有耐心的。”张美玲看着师妹熟睡的样子,又看看了孩子,感慨道。

  师娘点了点头说道:“还是吧,他们两个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感情一直都很好的。”

  “对了,你们家的那口子这两天都没见到的?”

  “最近厂里忙,他天天要加班没办法。”张美玲笑着解释道。

  看着张美玲的样子,师娘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了,而是问:“你这什么时候生产?”

  “预产期快了,估计也就这一两天吧。”张美玲沉声说道。

  师娘和师父剩下的时间,大多数都是放在孩子和师妹两个人身上了,没有再说其他的事情。

  何雨柱一脸笑意地到家后,就立刻开始做饭了。

  虽然师娘说了不能吃啥其他的,但何雨柱还是做了两样,一份小米粥,一份鲫鱼豆腐汤的。

  反正都是放在保暖的水瓶里的,即使现在不吃,也可以晚上吃或者其他人吃也是可以的。

  做好饭后,何雨柱就拎着两个暖瓶准备往医院走去了。

  刚刚在出家门就看到了其他的邻居了。

  “柱子子,这是你媳妇生了?”

  “是啊,生了,刚刚才生一会。”何雨柱笑呵呵地说道。

  “儿子还是闺女?”

  “儿子,不和您聊了,我还要送饭去医院那。”何雨柱急忙地说道。

  说完就骑车往医院走去了,一路上即使是遇到了熟人也没有停下打招呼啥的。

  何雨柱生了一个儿子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似的,在家附近传开,不一会九十五号大院里的人就都知道了。

  “听说了吗,何雨柱生了一个儿子。”赵大妈笑着问道。

  三大妈杨瑞华点头说道:“我听说了,说是柱子送饭的时候被看到的,亲口说的。”

  “生下儿子好啊,这样就不用担心被人骂绝户了。”杨瑞华接着说道。

  主要是说给贾张氏说的,这人只要开口都会这么骂。

  坐在一边的贾张氏则是一脸的怒气,但杨瑞华又没有指名道姓地说道自已,所以贾张氏只能低着头一句话不说。

  一大妈看着她们聊天,点头说道:“其实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柱子他们还年轻就是第一胎是闺女也无所谓的。”

  “那肯定的,只是有的人会说闲话的,只是不知道柱子这次生儿子了,会不会办酒席。”三大妈杨瑞华一脸地期待说道。

  二大妈摆手说道:“我估计不会,结婚这么大的时候,都没办生孩子怎么可能办那。”

  “那柱子可真够可以的,两件大事都不办酒席。”三大妈杨瑞华可惜地说道。

  接着笑着说:“我还想着柱子办酒席,我们能改善一下伙食那。”

  “现在谁家都困难的,不要说办酒席了,能把月子照顾好就已经很不错了。”一大妈说道。

  说到现在的日子,院里人再次没了动静了。

  现在大家手里虽然都有一些粮食的,但还是都很担心的,一日不恢复定量,那一日就不知道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看着大家伙的样子,一大妈笑着说道:“不错了,以前可没有现在的日子,最少我们不用担心那天上街人没了。”

  “那是的,最少现在还有点吃的。”赵大妈也笑着说道。

  对于现在的日子,其实大家都很满意的,虽然比前两年日子差一点,但他们过过更差的。

  有了对比人就相对比较满足了。

  当然也有不满足的,那就是贾张氏和院里的其他人。

  他们都想不明白,好好地怎么就缺粮食了,开始宣传的可是粮食都吃不完,一亩地上万斤的。

  一头猪更是几千斤的,而且为什么要公社化,如果没有公社化自已在老家的土地也不会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