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04章 牛棚-《重生80:一把鱼叉养全家》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天色擦黑时,陈川才蹬着三轮车再次回到了自己家。

  陆小曼已经趴在一旁睡去,旁边还放着两副没有动过的碗筷。

  听到响动的陆小曼睁开了眼睛,看到陈川回来,立即问道:

  “川子,后来姜厂长那边……最后咋说的?”

  “那三万斤鱼,真要得那么急吗?”

  陈川脸上的笑容一滞,随即若无其事的试了试饭菜的温度。

  一边给陆小曼盛饭,一边说道:

  “嗯,我去找他说了。”

  “放心,姜厂长说捕到多少算多少,他都收,价格也照样给。”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陆小曼看着陈川的样子,稍稍安心下来。

  轻轻嗯了一声,没再多问。

  陈川那有关于马鲛鱼的采购协议她看了。

  定金一千,利润可能有个一万。

  但如果逾期,赔付的金额却足足高达四万。

  “好了,先吃饭,吃完了早点睡。”

  陈川将盛好的米饭递给了陆小曼,又给她夹了一块菜:

  “妈要是送饭过来,就不用等我了,你肚子里可还有个娃呢,一饿就是饿两个。”

  陆小曼听到这里狡黠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道:

  “放心吧,没饿着,回来我就先跟爸妈吃了一顿了,这是另外给你做的。”

  陈川抬头看向陆小曼手里已经下去了一小半的米饭:

  “那这是?”

  “这是给他吃的呀!怎么了不许?”

  陆小曼指了指还不显怀的肚子,嘻嘻一笑。

  “许,多吃点。”陈川也是笑了出来。

  不过低下头,眼中还是露出一丝凝重。

  他撒谎了。

  其实下午将陆小曼送回家后,他根本再去找姜利来。

  而是去了镇上的码头和鱼市。

  因为他心里已经明白,姜利来抛出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根本目的就不是那三万斤马鲛鱼。

  而是想通过这个方式,变相地还上那四万块钱差价的人情。

  虽然现在陈川是靠着姜利来,但其实两人此刻的关系因为那四万的差价并不平等。

  或者说姜利来有着小辫子还在陈川手里。

  如果这马鲛鱼订单逾期,那到时候两人的关系就会调转。

  所以陈川下午去不去找姜利来结果都差不多。

  倒不如打探一下消息。

  结果这一问还真弄出了点线索。

  码头也好鱼市也好,马鲛鱼的数量都是不多。

  虽然有,但要达到三万斤的数量还远远不够。

  陈川又找了不少渔民了解情况,然后又去了周广财那私房菜找了龚小平。

  龚小平从国营饭店离开后在私房菜帮忙。

  而周广财则是去了县里张罗开业的事情。

  最终陈川倒是在龚小平那得到了消息。

  獐子岛的确没出鱼,但是更远的海洋岛还没人去过。

  吃完饭后,陈川收拾好了碗筷。

  陆小曼则是点着油灯又开始琢磨起海产养殖的技术来。

  陈川走出了家门,先是来到了许大海家。

  结果只有张婶在家,不过这回张婶可没再大门紧闭。

  而是喜笑颜开地迎着陈川进去。

  不过陈川也没时间停留,接着又去找了刘水生。

  结果还是没人。

  兜兜转转走了好几个地方,最后在村东头那间最破旧的,由当年生产队牛棚改造的泥土房前停下了脚步。

  这里是赵老五家。

  赵家一共六兄弟,当时赵老五前面死了四个。

  就剩下了他和赵老六。

  当时分家本来两间房,赵老五和赵老六一人一间。

  渔船也是一人半份。

  结果赵老六要把自己那份渔船给卖了。

  于是赵老五就把房子给腾了出来,搬来了这牛棚,想留下父亲的渔船。

  但房子换船还是没换成。

  后来好像还签了欠条,具体数额陈川不知道。

  但是之前赵老五基本每次出海,捕鱼的钱都要被弟弟赵老六拿走大半,以至于日子紧紧巴巴,三十多了还没有娶媳妇儿。

  陈川还没走进房子,一股子刺鼻的白酒味,混着男人们的划拳声就从泥土房里钻了出来。

  “五魁首啊!六六六啊!”

  “喝!养鱼呢你!给老子干了!”

  “妈的……今天手气背……”

  陈川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破木门。

  几个喝的面红耳赤的汉子就出现在了眼前。

  昏暗的煤油灯摇晃。

  赵老五,许大海,刘水生,还有另外一个相熟的年轻人正围坐在小木桌前。

  四人一个个面红耳赤,桌上摆着几个空酒瓶和一碟早还剩两口的咸菜疙瘩。

  看到陈川突然进来,屋里的喧闹声戛然而止。

  许大海举到一半的酒碗顿在半空,刘水生嘴里叼着的半颗花生忘了嚼。

  那个年轻渔民更是紧张得差点从矮凳上滑下去。

  赵老五反应最快,虽然醉眼朦胧,但还是赶紧放下酒碗,有些慌乱地站起身:

  “川……川子?你……你咋过来了?快,快坐!”

  他连忙踢开脚边的空酒瓶,想给陈川腾个地方。

  许大海也回过神来,嘿嘿傻笑着,舌头有点打结:

  “川……川哥!你来啦!正好,一起,一起整点?”

  陈川看着他们这副样子,倒是没生气,反而笑了笑,自己拉过那个树桩凳子坐下。

  顺手拿起桌上那半瓶散装白酒闻了闻,又嫌弃地放下:

  “就喝这玩意儿?辣嗓子还上头,也不怕明天起来头疼误事。”

  赵老五挠了挠头,讪笑道:

  “唉,我这儿哪有好酒,就是…就是心里有点闷,磊子过来找我唠唠嗑,正好大海和水生溜达过来,就凑一块喝两口解解乏。”

  磊子原名肖磊,其实和陈川也认识,只不过两人年龄差了几岁,所以不太熟悉。

  肖磊赶紧站起来,恭敬地喊了声:

  “川哥。”

  他现在跟着别的船干活,今天来找赵老五,是想托着问问陈川还缺不缺人手。

  陈川点点头,目光扫过几人,最后落在赵老五身上,半开玩笑道:

  “老赵,喝酒都不叫我?是不是怕我来了,你们这酒不够分啊?”

  赵老五连忙摆手:

  “哪能啊川子!”

  “就是刚好碰上了,闲着喝两口。”

  “话说那罐头厂合同咋样了?还有跃进号到手了没?”

  陈川笑了笑:“那还用说?”

  “不止都成了,还接了个大单。”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几张零钱,递给了稍微清醒点的刘水生:

  “水生,去买几瓶好点的来,再整点下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