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宝贝到手-《离婚后,我靠每日情报成首富!》

  张沧海,华长河,张生尘,三人围坐。

  沈丛将《纯阳养元方》取出,放于桌上:

  “三位大师,请吧。”

  张沧海三人立刻凑上前,看得无比认真仔细,生怕看错看漏一个标点符号。

  沈丛坐在旁边,一边悠闲地喝着茶,一边看着手机。

  柳常青的两亿已经到账了。

  他现在银行卡里已经有三个多亿。

  此外,柳常青行动迅速,原本预计好几天才能完成的股份转让,也在今天中午就落实了。

  所以沈丛才会将张沧海带到后,便将古药方拿出,让他们仨鉴别。

  “这……”

  张沧海目光扫过药材配比,眉头渐渐舒展,随后又微微收紧。

  华长河则推了推金丝眼镜:

  “这方子里的药材搭配,确实符合古法养元固本的思路,尤其是血灵芝和地心火莲的搭配,相辅相成,很像宫廷御医的手笔。”

  张生尘也点头道:“不错,还有金蝉蜕的用量,七枚不多不少,既能调和药性,画龙点睛,又不至于过燥伤身!”

  张沧海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闭目沉思了好几分钟,方才睁开眼说道:

  “百年山参补气,血灵芝养血,血鹿茸壮阳,肉苁蓉固本,龙涎香安神,地心火莲调和阴阳,金蝉蜕引药入经……从药理上来看,这七味药的搭配确实能起到‘强筋骨、补元气、固本培阳’的效果。”

  “并且,这方子精妙之处在于,它并非一味猛补,而是讲究阴阳平衡,虽然药效极快,却又不会让人虚不受补,后续内亏反噬。”

  张生尘和华长河听得连连点头。

  张沧海见两人没有反驳,便做了最后总结:

  “沈先生,你这张《纯阳养元方》没有问题,确实是宫廷御用古方,价值连城!”

  柳常青闻言,连忙伸手握住沈丛的手:

  “沈先生,太好了!”

  沈丛微微一笑:

  “柳总,我们现在就算正式确定合作关系了?”

  “当然当然!沈先生,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沈丛转身看向张沧海三人,道:

  “三位大师辛苦了,我已让人在楼下准备了宴席,还请赏光。”

  张沧海摆了摆手:“不必了,老头子我赶着回去呢,晚吟那丫头今天亲自下厨!”

  说到女儿,这位严肃的老中医脸上难得露出一丝宠溺。

  沈丛点头表示明白,从衣服内袋取出一张卡:

  “张大师,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还希望你不要嫌弃。”

  张沧海却摆了摆手道:

  “你给了晚吟门票,晚吟很开心,这就足够了。”

  “另外正因为晚吟开心,她才会破天荒地亲自下厨,我能吃到她做的饭,还得谢谢你呢。”

  沈丛送张沧海下楼,在他上车的时候,悄悄将卡放进了他衣兜里。

  回到酒店,柳常青正在安排张生尘和华长河研究古药方,尽快推出2.0和3.0版本。

  吃了饭,沈丛带着宋梦雅,与言鸿海、柳常青一起来到鉴宝会。

  拍卖厅内,已经有人在对宝贝进行竞价了。

  那是一方砚台,据说宋代的珍品,起拍价50万。

  没有情报,幸运石也没提醒,沈丛自然不会参与竞价。

  他把玩着宋梦雅的小手,安静地看着几人竞价。

  很快,这方砚台被人以88万的价格买走。

  接下来进行拍卖的几件宝贝,沈丛也都没有出手。

  他今天只为青铜簋而来。

  每天要拍卖哪些宝贝,鉴宝会小程序上会提前一天公布。

  沈丛昨晚就看了,今天会进行青铜簋的拍卖。

  至于具体拍卖时间,这谁也说不准。

  因为没人能知道,每件宝贝会拍卖多久。

  有些宝贝很多人竞争,拍卖时间自然就被拉长了,反之亦然。

  所以沈丛早早就来等着,反正他也不觉得无聊。

  一来可以增长见识,二来身边美人作陪,有趣得很。

  下午四点,主持人宣布:

  “下一件拍卖品,是海外回流的西周末期青铜簋……”

  主持人开始介绍这件青铜簋的来历。

  说是海外一个名叫卢比斯的藏家将这件青铜簋“送”回来。

  又说这件青铜簋承载了怎样怎样一段历史。

  巴拉巴拉说了一堆,主持人最终说道:

  “青铜簋起拍价300万,各位可以开始竞价了。”

  拍卖厅里,不少藏家面面相觑,都没想到这件青铜簋的起拍价居然才300万。

  要知道,这可是青铜器,起拍价500万都不算高。

  “起拍价太低了,估摸着不是什么好东西。”

  不懂青铜器的藏家几乎都这么认为。

  而懂青铜器的藏家,昨天就看过了,更是觉得这件青铜簋没有太多价值。

  但青铜器还是难得的,所以也不至于无人问津。

  “301万。”有人出价。

  “302万。”

  “305万。”

  陆续有人竞价。

  但每次加价都不高。

  一万两万的加,没什么意思,更没什么激情。

  这也让更多不懂青铜器的人认为,这件青铜簋就是不行。

  真正有价值的宝贝,每轮加价十万甚至几十万都相当常见。

  青铜簋每轮加价一两万,显然都对它兴致缺缺。

  沈丛自然乐于见到这种情况。

  他巴不得一个举牌子的都没有,他直接以300万最低价捡大漏呢。

  “315万,还有人出价吗?”

  主持人扫视一圈,便开始倒计时:

  “315万一次,315万……”

  话音未落,便见有人举了318万的牌子。

  自然是沈丛出手了。

  常伟新扭过头,看到沈丛后,一下子认了出来。

  这不是昨晚那个“外行”、“新手”吗?

  “年轻人,不听劝啊?”

  常伟新刚才也举了一次牌子,但有人加价后,他便没有再参与竞价。

  在他看来,能310万以内拿下青铜簋,还算是能接受。

  可要是超过310万,那就很亏了。

  沈丛出价318万,自然是愚不可及。

  “我还是喜欢这玩意儿。”

  沈丛对着常伟新微微一笑。

  “害,随你吧,以后有你后悔的时候。”

  常伟新摇头,也懒得和沈丛多废话。

  沈丛这种不听劝,自以为能捡漏的愣头青,他见了不知多少了。

  但这种愣头青的结局是什么?不都是亏得裤衩子都不剩了吗?

  沈丛,也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