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晾一晾-《反清:慢工出细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文华殿大学士刘墉为正使,礼部尚书和珅为副使。

  持节册封贵人李氏秀玉为玉妃。

  朕惟赞中宫而起化,奉内职以宣勤。

  宜光纶綍,爰申令典,用晋荣封,夙着柔嘉,素娴礼则,早膺象服。

  小心只事夫慈宫,令德夙传于女史。

  兹奉皇后慈谕,册封尔为玉妃。

  尚其赞宣内职,懋敕芳仪,永荷龙章之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文华殿大学士刘墉为正使,礼部尚书和珅为副使。

  持节册封贵人张氏瑞兰为兰妃。。。

  尚其钦承巽命,仰赞坤宁,荷鸿庥于益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武英殿大学士和珅为正使,吏部尚书刘墉为副使。

  持节册封贵人李氏秀清为清妃。。。”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武英殿大学士和珅为正使,吏部尚书刘墉为副使。

  持节册封贵人唐氏婉儿为婉妃。。。”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武英殿大学士和珅为正使,吏部尚书刘墉为副使。

  持节册封贵人李氏燕儿为敏妃。。。”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文华殿大学士刘墉为正使,礼部尚书和珅为副使。

  持节册封贵人霍卓蒂尔为香妃。。。”

  刘墉回京后,终于把晋封妃子的事情落实了。

  本来二三之选,现在又多了个香妃,正副使之位不用争了,每人三个。

  这让和珅很是不忿,自己等了这么久,本来以为能压刘墉一头的。

  没想到最后还是来了个五五开!

  金少青知道后还开解了和珅。

  “慢点儿,慢点儿,你骑这么快干什么?”

  “额娘,你快来啊!”

  金少青在旁边看着自己家的两个小崽子都能骑小车子了,很是感慨。

  都乾隆二十年啦,自己来到这儿都十多年过去了。

  “阿玛,阿玛,你不高兴吗?”

  一个稚嫩的童声把金少青的思绪拉了回来。

  看着怯生生拽着自己的小女孩儿,金少青爱怜地把她抱了起来。

  “阿玛没有不高兴,小静儿今天怎么不去和他们玩儿啊?你额娘呢?”

  金少青怀里抱着的正是张贵人也就是现在的兰妃生的和静公主。

  “额娘在那儿!”小和静白嫩的小手往远处指着。

  兰妃正领着两个宫女急匆匆地往这儿赶来。

  自从几个妃子生了孩子后,不但身材更加的丰腴明媚了,也更加的美艳不可方物,勾人心魄。

  金少青每次让她们侍寝时都非常的痴缠,难道自己还有曹操之好?

  不能吧?

  “臣妾参见皇上!”

  “爱妃免礼。”

  看到皇上怀里的和静,兰妃道:“这小家伙儿一早儿就闹着要见她的皇阿玛,我一个没看住她就让人带着跑过来了。”

  “无妨,她喜欢来朕这儿,那就让她过来吧,反正和静乖的很,每次都安安静静地坐到旁边。”

  “谢皇上!”

  兰妃屈身行礼,那火辣的身材让金少青一阵意动。

  把怀里的女儿交给专门伺候的宫女后,就拿好吃的骗她去和她两个哥哥玩儿了。

  “爱妃几日没有侍寝怎么见了朕还生分起来了?”

  金少青色眯眯地让她坐到自己怀里。

  按说都老夫老妻了,兰妃也不是大姑娘上轿。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皇上露出这个表情,她都觉得有些羞涩。

  “皇上~~臣妾再过两年就要到了自称老妪的年纪了。”

  张兰儿有些羞涩地说道。

  金少青道:“胡说,什么老妪?你才多大?”

  “这年纪正是女子的大好时节,要不然朕怎么会对你们这么痴缠呢!”

  这一点儿兰妃倒是相信,因为她每次侍寝,皇上都索要无度。

  随着年龄增长,皇上好像更加龙精虎猛了,每次侍寝自己都要恢复好久。

  “皇上~~”张兰儿秀眸如水,情动异常。

  金少青正要提枪上马的时候,御书房外面传来胡胜的声音。

  “启禀皇上,阿桂大人的八百里加急文书!”

  “什么?”金少青大吃一惊,阿桂竟然上奏加急文书?

  张兰儿也知道有大事发生,赶紧从皇上怀里站起来,整理仪容后,告退了。

  “拿进来!”

  “嗻~~”

  金少青接过文书,急忙打开观瞧。

  “臣阿桂拜奏吾皇万岁,七月中旬,日本浪人入侵琉球国,派遣琉球国的三百精兵,为保护琉球王尚穆全部战死!”

  “臣建议派特使转告日本的德川幕府,让他亲自来我朝面奏皇上,解释原因,并且准备赔偿事宜,还请圣上龙意天裁!”

  好!

  金少青看到奏折后高兴地一拍桌子,本来你闭关锁国,我还找不到理由去你那转转。

  真是瞌睡了给送枕头啊!

  还派特使干什么?直接派战船去就行了。

  现在老子兵强马壮,钱不缺,粮食不缺,新研究出来的兵器也不缺。

  就缺你这种上门找抽的练练手。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

  “诸位爱卿免礼。”

  “诸位爱卿,朕昨日接到阿桂的加急文书,其上所言相助琉球国的精兵为保护琉球王全部战死!”

  “什么?全部。。。战死?”

  “皇上,什么人这么大胆,敢挑衅我大清?”

  “是啊皇上!臣请战!”

  看到文武群臣全都义愤填膺,金少青有些欣慰,不管真的假的,起码没有人惧怕战争。

  满族勋贵经过自己的几轮筛选,已经杀的发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要么是悍将,要么是能吏,那些混吃等死的,没事仗着祖宗余荫作奸犯科的,都被清理了。

  朝堂上的汉人数量已经压过满人了。

  “是倭寇!”金少青淡淡地说道。

  “大胆!小小倭寇也敢轻视我大清?”

  “启奏皇上,不知阿桂将军的想法是?”六王爷首先问道。

  “阿桂在奏折上说,派遣特使宣来他们的王,来我朝觐见,说明情况,并商议赔偿事宜。”

  “那皇上的意思是?”六王爷看到皇上的脸色不虞,小心翼翼地问道。

  “朕的意思是直接派战船过去,把他们的王抓到京城来,说明情况,并商议赔偿事宜。”

  金少青淡淡地说道。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朝堂上的文武官员都同意皇上的说法。

  甚至连刘墉和珅都一起附议。

  至于原因嘛,金少青也都知道。

  现在国库里的银子都发霉了,是该拿出来晾一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