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9年八月初六上午,杨顺辉带领的军队,比原计划提前一天到达了衡阳城西城门外十二里处的湘江岸边。
他一面安营扎寨,一面派人混进衡阳城,打探消息。另外,还派人给刘子元送信,告诉他的军队,已提前一天抵达衡阳郊外。
……
傍晚时分,给刘子元送信的信使已经回到营地,带来了刘子元所部的信息。
刘子元的军队,此时已离衡阳城五十多里了,明天就可以准时到达衡阳城郊外。
待军队全部就位之后,根据打听到衡阳城内元军的部署情况后,再商讨攻城事宜。
稍后,那些被派往衡阳城打探消息的探子们,也开始陆陆续续地传回各种情报。
综合报上来的情报分析,此时此刻的衡阳城内,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元军的官兵们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他们如惊弓之鸟一般,听到风声后便立刻仓皇逃窜,朝着长沙的方向没命地狂奔而去。
而留在城中的,只剩下一些汉人中的老弱病残,他们组成了所谓的协防军,负责勉强维持一下地方的治安。
这样看来,现在的衡阳城简直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宋军若要攻打此地,与其说是一场激烈的攻城战,倒不如说是一次轻松的接管行动。
然而,杨顺辉心里很清楚,战争中充满了各种变数和诡计,所谓“兵不厌诈”,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尽管目前的形势对宋军极为有利,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觉得还是有必要将这些情况向刘子元详细汇报,并听从刘子元的指示和命令。
……
第二天中午时分,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刘子元的信使如疾风般疾驰而来,抵达了杨顺辉的营地。
他带来了刘子元的命令,让杨顺辉带领手下的几位团才,前往刘子元的营地,共同商议攻打衡阳城的重要事宜。
杨顺辉接到命令后,立刻召集了三位团长,及独立团的团长黄有为,一同前往刘子元的营地。
一路上,几人快马加鞭,对即将到来的会议,充满了期待。
当他们抵达刘子元的营地时,远远就看到了刘子元军长和一众战友们早已在营地门口等候。
两个月的分别,让彼此都感到有些生疏,但很快,大家就被重逢的喜悦所淹没,纷纷上前热情地打招呼、寒暄。
简单的问候过后,杨顺辉将新编独立团的团长黄有为介绍给了大家。
黄有为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众人对他表示欢迎,并对他的加入表示期待。
紧接着,由刘子元主持,一场由团长及以上军官参加,紧急的军事会议迅速展开。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怎么攻打衡阳城。
杨顺辉首先发言,他详细地向大家汇报了自己这边所打探到的衡阳城内的相关情况。
他的情报详尽而准确,包括城内敌军的兵力、防御工事的布局以及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等等。
刘子元这边,负责情报工作的参谋长也毫不逊色。他同样将自己所掌握的关于衡阳城内的情报进行了通报。
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情报与杨顺辉的大致相同,这无疑增加了众人对攻打衡阳城的信心。
待两边将得到的情报讲会,刘子元便号召大家,为攻打衡阳城,发表各自的意见。
这时,一位名叫刘宇的团长道:“我们两路人马,几十名探子,都传送回来的情报是元军主力已撤离。这种情况下,我们直接进城便可,即便是元军有什么陷阱,不可能几十名探子,都没发现一点点蛛丝马迹嘛。”
刘宇的说法,得到了七、八位团长的赞同,觉得他的分析合情合理。
刘子元见大部分都赞同刘宇,环视众人一眼,没有吭声。
这时,黄有为站起来道:“刘宇团长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不可不察。所以,我觉得,我们即要大胆用兵,又要有周详的计划,以防有变。
对于进攻衡阳城,我建议:我西南军和东南军方向,各向东北和西北,出城八十里,派出几十人的探子,看看是否有元军伏兵。
如没有伏兵,我们也要谨慎为上,在攻衡阳城之前,各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部署一个团,负责警戒和增援。
另外,在东南和西南的驻亲营地,各留2个团,一个团负责警戒,一个团在城门处负责增援或者接应。
进攻衡阳城的兵力,东南和西南的驻军中,各抽一个精锐团,以最快的速度,攻入衡阳城。
确认无埋伏和陷阱后,负责增援和接应的2个团,也迅速进城,控制城中的衙门、粮库、银库、码头、驿站等重要位置。
即便是有元军埋伏,在近战和巷战中,元军也没有我军的武器精良,加上我军平时的配合训练默契。对付元军,也无足为惧。”
听到黄有为的一番话,刘子元的眼睛突然闪过一丝亮光,仿佛被点亮了一般。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个黄有为,果然有些真本事啊!杨顺辉手下的这个独立团团长,看来还真不是吃素的。”
刘子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然后环顾四周,对着众人说道:“大家觉得黄有为团长刚才的分析,是否可行呢?”
他的话音刚落,三位师长几乎同时点了点头,脸上都流露出一种钦佩和自愧不如的神情。
显然,他们对黄有为的分析和策略都十分认可。
这时,刚刚发言的刘宇团长又第一个站出来表态:“黄团长真是有勇有谋,心思缜密,考虑问题如此全面!我认为他提出的方案非常好,我愿意带领东南方向攻城的那个团,身先士卒,率先攻入衡阳城!”
刘宇的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决心和信心。他的表态立刻引起了刘子元所带领的手下几个团的团长们的共鸣,他们纷纷踊跃请战,都表示希望能够成为攻城的那个团,为胜利立下首功。
而在杨顺辉这边,尽管只有四个团,但每个团长也都不甘示弱,纷纷表示要争当攻城的那个团,展现出了强烈的斗志和求胜欲望。
一时间,会场上,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经过一番讨论,最后,由刘子元宣布了攻城、增援、警戒各部队的分工。
攻城的两个团,一个是黄有为的独立团,一个是刘宇的团。
喜欢穿越时空的超级旅行
他一面安营扎寨,一面派人混进衡阳城,打探消息。另外,还派人给刘子元送信,告诉他的军队,已提前一天抵达衡阳郊外。
……
傍晚时分,给刘子元送信的信使已经回到营地,带来了刘子元所部的信息。
刘子元的军队,此时已离衡阳城五十多里了,明天就可以准时到达衡阳城郊外。
待军队全部就位之后,根据打听到衡阳城内元军的部署情况后,再商讨攻城事宜。
稍后,那些被派往衡阳城打探消息的探子们,也开始陆陆续续地传回各种情报。
综合报上来的情报分析,此时此刻的衡阳城内,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元军的官兵们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他们如惊弓之鸟一般,听到风声后便立刻仓皇逃窜,朝着长沙的方向没命地狂奔而去。
而留在城中的,只剩下一些汉人中的老弱病残,他们组成了所谓的协防军,负责勉强维持一下地方的治安。
这样看来,现在的衡阳城简直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宋军若要攻打此地,与其说是一场激烈的攻城战,倒不如说是一次轻松的接管行动。
然而,杨顺辉心里很清楚,战争中充满了各种变数和诡计,所谓“兵不厌诈”,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尽管目前的形势对宋军极为有利,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觉得还是有必要将这些情况向刘子元详细汇报,并听从刘子元的指示和命令。
……
第二天中午时分,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刘子元的信使如疾风般疾驰而来,抵达了杨顺辉的营地。
他带来了刘子元的命令,让杨顺辉带领手下的几位团才,前往刘子元的营地,共同商议攻打衡阳城的重要事宜。
杨顺辉接到命令后,立刻召集了三位团长,及独立团的团长黄有为,一同前往刘子元的营地。
一路上,几人快马加鞭,对即将到来的会议,充满了期待。
当他们抵达刘子元的营地时,远远就看到了刘子元军长和一众战友们早已在营地门口等候。
两个月的分别,让彼此都感到有些生疏,但很快,大家就被重逢的喜悦所淹没,纷纷上前热情地打招呼、寒暄。
简单的问候过后,杨顺辉将新编独立团的团长黄有为介绍给了大家。
黄有为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众人对他表示欢迎,并对他的加入表示期待。
紧接着,由刘子元主持,一场由团长及以上军官参加,紧急的军事会议迅速展开。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怎么攻打衡阳城。
杨顺辉首先发言,他详细地向大家汇报了自己这边所打探到的衡阳城内的相关情况。
他的情报详尽而准确,包括城内敌军的兵力、防御工事的布局以及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等等。
刘子元这边,负责情报工作的参谋长也毫不逊色。他同样将自己所掌握的关于衡阳城内的情报进行了通报。
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情报与杨顺辉的大致相同,这无疑增加了众人对攻打衡阳城的信心。
待两边将得到的情报讲会,刘子元便号召大家,为攻打衡阳城,发表各自的意见。
这时,一位名叫刘宇的团长道:“我们两路人马,几十名探子,都传送回来的情报是元军主力已撤离。这种情况下,我们直接进城便可,即便是元军有什么陷阱,不可能几十名探子,都没发现一点点蛛丝马迹嘛。”
刘宇的说法,得到了七、八位团长的赞同,觉得他的分析合情合理。
刘子元见大部分都赞同刘宇,环视众人一眼,没有吭声。
这时,黄有为站起来道:“刘宇团长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不可不察。所以,我觉得,我们即要大胆用兵,又要有周详的计划,以防有变。
对于进攻衡阳城,我建议:我西南军和东南军方向,各向东北和西北,出城八十里,派出几十人的探子,看看是否有元军伏兵。
如没有伏兵,我们也要谨慎为上,在攻衡阳城之前,各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部署一个团,负责警戒和增援。
另外,在东南和西南的驻亲营地,各留2个团,一个团负责警戒,一个团在城门处负责增援或者接应。
进攻衡阳城的兵力,东南和西南的驻军中,各抽一个精锐团,以最快的速度,攻入衡阳城。
确认无埋伏和陷阱后,负责增援和接应的2个团,也迅速进城,控制城中的衙门、粮库、银库、码头、驿站等重要位置。
即便是有元军埋伏,在近战和巷战中,元军也没有我军的武器精良,加上我军平时的配合训练默契。对付元军,也无足为惧。”
听到黄有为的一番话,刘子元的眼睛突然闪过一丝亮光,仿佛被点亮了一般。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个黄有为,果然有些真本事啊!杨顺辉手下的这个独立团团长,看来还真不是吃素的。”
刘子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然后环顾四周,对着众人说道:“大家觉得黄有为团长刚才的分析,是否可行呢?”
他的话音刚落,三位师长几乎同时点了点头,脸上都流露出一种钦佩和自愧不如的神情。
显然,他们对黄有为的分析和策略都十分认可。
这时,刚刚发言的刘宇团长又第一个站出来表态:“黄团长真是有勇有谋,心思缜密,考虑问题如此全面!我认为他提出的方案非常好,我愿意带领东南方向攻城的那个团,身先士卒,率先攻入衡阳城!”
刘宇的话语掷地有声,充满了决心和信心。他的表态立刻引起了刘子元所带领的手下几个团的团长们的共鸣,他们纷纷踊跃请战,都表示希望能够成为攻城的那个团,为胜利立下首功。
而在杨顺辉这边,尽管只有四个团,但每个团长也都不甘示弱,纷纷表示要争当攻城的那个团,展现出了强烈的斗志和求胜欲望。
一时间,会场上,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经过一番讨论,最后,由刘子元宣布了攻城、增援、警戒各部队的分工。
攻城的两个团,一个是黄有为的独立团,一个是刘宇的团。
喜欢穿越时空的超级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