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大婚-《朕心爱的傻姑娘》

  等小美人气撒得差不多了,皇帝才重新握起她的手在唇边亲了亲,开解道: “已经咬回来了,不算亏......就看在......看在小宝的面子上,宽恕一二。”

  阿朝:“......。”

  听听这叫什么话?

  他先动口的不说,可气的是......怀小宝的是她,小宝不仅要分他一半,小宝的面子还得借给他。

  下一瞬,皇帝陛下便见自家小娘子不为所动,绷着小脸给他比划了一下。

  意思很明显。

  脸怎么这么大?

  皇帝:“......。”

  瞧见皇帝陛下脸上的笑容僵了僵,阿朝才算出了气。

  把握着分寸,也没再挤兑他,打累了,索性就懒懒地靠在他肩膀处。

  就如同寻常爱侣一般,床头打架床尾和。

  这段日子,阿朝经常会想,以后小宝会是个什么性子,是像她,还是像皇帝更多。

  至少身体方面,还是像皇帝的好。

  不管做什么,都精力充沛。

  就是脸皮......

  想到脸皮,阿朝就稍微有点子纠结了。

  到底是如她一样端方,还是像狗皇帝的厚脸皮好呢?

  皇帝:“......。”

  皇帝陛下不知道小娘子心中所想,把玩着她垂下的青丝,轻拍了拍她的肩背,缓缓开口道:“娇娇儿,醒醒神,朕同你说几桩喜事。”

  喜事?

  阿朝忽地睁开杏眸,眨了眨眼,示意皇帝接着说。

  皇帝陛下也没卖关子,直接道:“恭王与宁远侯府的喜事,钦天监看了日子,就定在下个月。”

  阿朝稍稍愣了一瞬。

  实则,恭王和宁远侯姑娘的婚事,帝都几乎是人尽皆知。

  她刚进宫不久的马球会上,恭王还大张旗鼓为未来新妇赢得了一只凤钗,也是一段佳话。

  只是后来又是时疫又是战乱,这才一拖又拖,拖到了现在。

  如今战乱已平,时疫渐消,也是该操办了。

  “恭王是朕的幼弟,豁达懂礼,与宫里素来亲厚,宁远侯又是朕的股肱之臣,这婚事一拖再拖......朕打算这回给他们大办,就在宫里面......。”皇帝轻声接着道。

  阿朝有点惊讶,没想到皇帝竟要在宫里面替恭王举办大婚。

  照常理,在外开府,已经成年的皇子和亲王,大多都是在自己的府宅大婚。

  即便有那么几个特例,也得是帝王特别宠爱的儿子。

  所以前提是,在位的得是自己的父皇才行。

  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个天大的恩典。

  不过很快,阿朝便想到,除了与恭王亲厚,以及安抚宁远侯府,或许还有另一个缘由。

  先帝的那些皇子中,如今凋零的也差不多了。

  仅剩下的,除了在寿郡猫着不出的寿王,也就吴王和恭王了。

  尤其是这回庆王叛乱,弄得民不聊生,说到底是为了争皇位,自家兄弟阋墙。

  如今虽然已经平息,可民间仍旧议论纷纷。

  有说庆王野心勃勃,也有说元德帝起了忌惮之心,更多的,则是怕再来一次动乱。

  所以这时候,皇家兄弟必得是和睦的。

  而皇帝要想施恩,也就恭王和吴王两个人可以选了。

  可以说,宸妃娘娘猜中了一半。

  至于剩下一半,皇帝另有考虑,事关修改军制。

  要知道,皇帝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兵权旁落,几家独大,想要精兵强将,杜绝军队中吃空饷等制度不明的问题。

  这是大魏几十年留下的弊端了。

  皇帝考虑的,也不是忠不忠心,信不信任的问题。

  任由武将世家做大,对一个王朝来说,本身就是弊大于利。

  萧将军和陈老将军对朝廷都是忠心耿耿,可这并不代表就能在这回修改军制中置身事外。

  因为他们不能替他们的世世代代作保证,也不能替那些军士们的世世代代作保证。

  而元德帝亦不能保证后世之君都能做到平衡朝局,控制局面,让这些武将世家臣服。

  几十甚至上百年,这些武将世家在不知不觉中,也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

  甚至于比文官集团更加严丝合缝。

  倘若遇到别有用心之人,君弱臣强,顷刻间,就是天下大乱。

  最稳妥的,便是严明制度。

  可就算兵权收回来,也是要用人的。

  可要是都用那些武将世家的人,也就没必要这般折腾了。

  势必要为军中注入点新的血液。

  宁远侯府就是皇帝的选择之一。

  “那妾要好好给恭王和王妃备一份礼。”

  阿朝一边说着,一边已经在心里盘算了。

  皇帝轻轻嗯了声:“到时候乐华和端慧也会回来。”

  听到端慧要回来,宸妃娘娘心情就更好了。

  算算也有许久未见了。

  她和小端慧还算半个同窗呢。

  不晓得,现在小姑娘骑马骑得怎么样了?

  阿朝又在心里的小算盘上拨了一笔。

  得给小同窗送些礼物......

  “陛下刚刚说有几桩喜事,还有什么?”

  想到下一桩,皇帝略微顿了顿,面上倒是依旧带着笑。

  “你陈家表兄的婚事,和恭王在同一个月。”

  喜欢朕心爱的傻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