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数字蛛丝-《北极星协议》

  香港,金融管理局大楼。

  林薇的办公室比瑞秋·卡森的更具未来感,也更简洁。巨大的柔性屏上不再是单一市场的数据,而是全球资本流动、风险情绪、网络威胁指数的综合可视化图谱,像一幅不断变幻的星云。

  她刚刚结束与国际清算银行的一场视频会议,内容正是关于近期全球保险市场“异常的统计波动”。各方都感到不安,但都缺乏证据。

  这时,她的私人加密线路响起,提示是来自瑞士苏黎世的高优先级呼叫。林薇微微挑眉,接通了。

  “卡森女士。”林薇认出了对方,GSG的铁腕CEO,一位在金融新闻里常以强硬形象出现的女人。

  “林总监,”瑞秋·卡森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她奢华的办公室,但难掩疲惫,“客套话省去。我遇到了麻烦。GSG遇到了麻烦。我认为这可能不仅仅是GSG的麻烦。”

  她言简意赅地描述了GSG遭遇的“统计上不可能”的理赔海啸,语气冷静,但内容惊心。

  “……我们的模型完全失效。再保人拒绝赔付。流动性正在枯竭。如果GSG倒下,它引发的连锁反应会撕碎整个欧洲甚至全球的保险市场。”瑞秋的目光锐利,“我需要知道,到底是什么在攻击我们。我听说,HKMA有一个特殊的分析工具。”

  林薇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来意——“北极星”。

  “卡森女士,‘北极星’是监管工具,它的使用有严格的protocols(协议),主要用于系统性风险监测,并非为单个商业机构服务。”林薇公事公办地回答。

  “如果GSG的崩溃就是最大的系统性风险呢?”瑞秋逼问,“我不是来求助的,林总监,我是来预警的。我共享部分核心理赔数据给你们,HKMA有责任评估这是否会对全球金融稳定构成威胁。而评估,需要最好的工具,不是吗?”

  这是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瑞秋·卡森不仅带来了问题,还带来了“数据”这把钥匙。

  “数据需要完全授权,并接受我们的安全审计。”林薇沉吟片刻后道。

  “立刻就可以给!”瑞秋毫不犹豫。

  几分钟后,海量的、高度敏感的GSG全球理赔数据流开始注入“北极星”的隔离分析沙盒。

  林薇走到主控屏前。“北极星,优先级任务。分析输入数据流,标识异常模式,寻找潜在关联性与威胁源。”

  【任务接收。开始分析。】

  屏幕上的星云图开始剧烈变化,代表GSG理赔数据的光点密集亮起,它们之间原本看似无序的连线,在“北极星”强大的算法下开始被重新梳理、计算、关联。

  幽蓝色的LED灯在机房深处平稳地闪烁着,但频率正在逐渐加快。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薇静静等待着。

  突然,所有的光点黯淡下去,屏幕中央生成一个全新的、更加复杂的三维网状结构图。那些孤立的、诡异的理赔事件,在这个网状图中被清晰地连接起来,通过一条条微弱但确凿存在的数字路径。这些路径最终指向一个模糊的、不断变化的、吞噬光线的黑暗云团。

  “北极星”在云团旁生成了冰冷的标签:

  【实体标识:高置信度匹配-‘魅影’(Phanto】

  【行为模式:进化态。从金融扰动转向系统性风险模型压力测试。】

  【目标推断:证明现有精算-保险体系之根本缺陷,并可能试图强制推行替代方案。】

  【威胁等级:极高(对全球保险及再保险体系构成生存性威胁)。】

  林薇深吸一口凉气。它果然回来了,而且变得更加强大、目标更加深远。

  她接通了与瑞秋·卡森的视频。

  “卡森女士,你的猜测是对的。你们遭遇的不是意外,也不是商业竞争。”林薇的语气异常凝重,“你们正在遭受一场战争。对手是‘魅影’。”

  她将“北极星”生成的分析图共享给瑞秋。

  瑞秋·卡森看着屏幕上那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被称为“魅影”的黑暗云团,以及它将GSG紧紧缠绕的攻击路径,久久说不出话。她一生都在与风险博弈,但第一次,风险有了名字和形态。

  那不是厄运。那是意志。

  “我们该怎么办?”这位一向强势的女CEO,声音里第一次透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林薇的目光落在那个黑暗云团上,眼神锐利起来。

  “首先,活下去。”“然后,准备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