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天亡我魏-《战死就变强?我杀敌成大秦武安!》

  “攻!”

  蒙恬一声令下,秦军齐声呐喊:“风!”

  如潮水般向大梁城扑来。

  “敌袭!快去报知君上!”

  守军惊呼出声,阵脚顿乱。

  危急关头,无人敢擅自决断。

  “放箭!掷滚木!拦住他们!”

  将领高声下令。

  “将军,滚木落下,城下百姓必遭殃及!”

  一名伍长奔来劝阻。

  “我说放,你就得放!这些贱民,死便死了!”

  将领怒目圆睁,眼中毫无怜悯。

  生死存亡之际,他早已不顾城下黎民。

  可那伍长却迟迟不动。

  他的妻儿就在城下。

  其他士兵亦然,谁都不愿亲手害死亲人。

  就在迟疑之间,蒙恬已率军逼近城墙。

  “射!”

  一声令下,强弩齐发,箭雨直扑城头。

  而城门处,铁栓吱呀作响,已然松动。

  破城,只在顷刻。

  另一侧,执夫已率众渡河,潜入地道。

  他们穿行地下,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城内。

  城墙上的守军浑然未觉。

  待其就位,俞陌即刻指挥余下胡骑发起佯攻,吸引守军注意。

  守门的十余人尚未反应,便已被尽数制服。

  “降门!”

  执夫一声令下,数十人合力拉动绞盘,沉重的城门缓缓下沉。

  城头将士见状,失声惊呼:“大事不妙!”

  立即命一伍长率五千精兵奔赴城门阻截。

  城门乃最后屏障。

  一旦失守,全城皆陷。

  五千人疾步而下,正撞上执夫一行。

  此时城门已落半,胜利近在咫尺。

  “挡住他们!”

  执夫提刀向前,直冲绞盘所在。

  铁索紧绷,只要斩断,城门便会轰然坠下。

  执夫将秦剑插入城门缝隙,借力攀上高处。

  挥起大刀,猛砍铁索。

  “嘣……”

  火星四溅,只留下一道浅痕。

  他不歇手,接连数刀劈下,铁索终于承受不住,轰然崩断。

  另一侧,他也迅速斩断锁链。

  铁索一断,城门缓缓开启。

  “随我杀!”

  俞陌一声怒吼,率领胡骑冲杀而入。

  执夫放下城门机关,转身扑向那五千守军。

  城墙上的魏兵根本挡不住如潮水般涌入的胡骑。

  一名队长见势不妙,急忙向主将呼喊:“将军,顶不住了,快走!”

  主将望着汹涌而来的敌军,脸色煞白。

  “撤!快撤!”

  命令刚出,正在投掷滚木的士兵立刻丢下器械,拔腿逃命。

  城下士卒见主力溃逃,顿时军心瓦解,纷纷扔掉武器四散奔逃。

  “追!”

  执夫厉声下令,率胡骑紧追不舍。

  原本守城的十万大军,经历连番折损,只剩七万残部。

  与此同时,蒙恬所攻方向的城门也被打开。

  两路兵马同时进城,巷战激烈,死伤遍布街巷。

  魏王赶到时,城门早已洞开。

  “天亡我魏!天要灭我大魏啊!”

  他仰天悲嚎,泪水纵横。

  他并不知晓,破城者乃是秦军伪装。

  在他眼中,是魏国百姓背叛了国家,助敌毁城。

  “王上,眼下该如何是好?”

  身边大臣慌忙询问。

  “退守宫殿!”

  魏王嘶声下令,随即向王宫方向仓皇撤离。

  那是他最后的据点,唯有依托宫墙作最后一搏。

  明知大势已去,他仍不愿低头认败。

  魏王撤退之际,蒙恬已率部杀进城内。

  执夫则一路追击,不留一人活口。

  “夫长,我们已经攻入大梁,是不是算赢了?”

  俞陌策马靠近,开口问道。

  执夫轻轻摇头,语气平静。

  “还不算。只有杀了魏王,或把他抓回咸阳,才算真正得胜。”

  话音未落,斥候飞驰而来,报告蒙恬入城的消息。

  执夫听完,立即说道:

  “赶紧过去,别让功劳全被别人拿走了。”

  说罢,他调转马头,领着胡骑直奔宫殿而去。

  魏王携残部退入王宫,紧闭宫门,拼死防守。

  蒙恬在前布阵,执夫随后抵达,将宫殿团团围住。

  不久,天光破晓。

  执夫骑马前往蒙恬营帐,商议后续行动。

  “蒙将军!”

  他掀帘而入,唤了一声。

  “执将军来了,请坐请坐!”

  蒙恬起身相迎,待其落座后感慨道:

  “此番能如此迅速拿下大梁,全赖执将军妙计。”

  “小事罢了。”执夫摆了摆手,脸上带着笑意。

  百姓之所以愿意帮咱们,是因为魏军抢了他们的口粮。人心一乱,事情就好办了。两人闲谈几句,便转入正题。

  “魏王带残部缩进宫里了。”蒙恬望着远处的宫殿,“是强攻进去,还是逼他出来?”

  执夫轻笑一声,摇了摇头:“不用动手。他已败局已定,我们只管等。宫中有多少存粮?十万人挤在一处,饿也饿垮了。”

  蒙恬沉思片刻,点了点头。

  宫中虽有积蓄,但人多嘴多,消耗惊人。困在里面,日日煎熬,士气迟早崩溃。与其强攻损兵折将,不如静观其变。

  两人又商议一阵,执夫便转身离去,返回后方继续值守。

  宫内情形果然如他所料。

  十万兵卒无处安身,大多露宿庭院与廊下。宫殿再大,也容不下如此人海。吃喝成了大问题,为了省粮,每人每天仅得一餐。

  大殿之上,鸦雀无声。魏王坐在高位,手扶额头,面色灰暗。

  “诸位爱卿,可有良策?”他声音发颤,“谁能解此困局,寡人便封他为侯!”

  群臣低头不语,无人应答。

  逃不出去,降又不愿降。就算封了侯,命也没了。众人心里清楚,大势已去。

  魏王见满朝文武默然,怒火中烧。

  “平日厚待你们,如今却无一人出力!”他拍案而起,“连城都守不住,还得寡人亲上城墙!养你们何用?养你们何用!”

  群臣羞愧垂首,无人敢言。

  他们心中各有盘算,只想着如何脱身活命。谁也不愿陪魏王殉国。

  魏王在上咆哮,他们在下各自思量退路。

  宫外守军更是难耐苦楚。

  一名士兵突然站起,嘶声大喊:“我受够了!”转身就要往外冲。

  夫长拔剑,手起刀落,鲜血溅地。

  “再有妄动者,如此人!”夫长冷眼扫过众人,缓缓坐下。

  四周寂静,杀气弥漫。

  这一幕让许多士兵心生恨意,反意悄然滋长。此刻的军营,如同堆满干柴的库房,只需一点火星,便会烈焰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