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下一个隐患?-《战死就变强?我杀敌成大秦武安!》

  这一刻,泪水从所有妇人眼中滑落。她们终于明白,那股血腥味从何而来。

  这些将士,去了哪里,又做了什么。

  第二日。

  番吾城外,山坡上,矗立着一千多座小坟。

  一千座!!

  那是他的兄弟,他的部下,一同出生入死的人。

  执夫眼眶通红,强忍泪水。他想学得冷漠,学着在战乱中对死亡无动于衷。

  因为那是一个将军该有的模样。

  但他做不到。

  虎骑三千七百多名将士整齐列队,每个人脸上都写满哀伤,双目泛红。

  看着曾经一起说笑的战友化作一堆堆黄土,谁都不愿开口。

  “兄弟,走好!”

  执夫低声说完,转身离去。

  一滴泪坠落半空,融入雪地。

  三千七百名骑兵望着坟墓良久,随后依次跟上执夫的脚步。

  对于虎骑来说,前路生死未卜。

  但他们清楚,只要跟在那个少年身后,哪怕战死,也能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坟。

  雪越下越大,空中密密麻麻地飘着雪花,渐渐地,千座坟茔都被白雪覆盖。

  雪悄无声息地掩埋了虎骑离开时留下的足迹。

  就在这一瞬间,远处出现了一个女人的身影,紧接着,两个、十个、上百个、成千上万个,数不清的人从风雪中走来。

  她们手中拿着瓷碗,或抱着酒坛。

  在每一块墓碑前,在上千座坟墓前,她们轻轻放下酒与碗,倒上一碗酒。

  雪中,一支骑兵队伍出现在邯郸城外。

  城外数万秦军纷纷望来,当看到那熟悉的黑色旗帜时,

  他们立刻明白——是虎骑回来了!

  那日执夫在邯郸城外的战斗,早已在军中传开。

  此刻看到那个手持长刀的少年统领,无数人眼神中燃起炽热。

  执夫身后跟着一众虎骑将士,他们神情冷峻,三千七百余名骑兵,身上散发着令人战栗的气息。

  若说半年前,他们中大多数人还只是刚入伍的新兵,如今却已彻底蜕变。

  自从他们踏入匈奴曼单于部落那天起,手中的秦剑便开始斩杀敌军,那日从妇孺开始,一场屠杀持续数个时辰,直至夜幕降临才结束。

  十多万匈奴人倒在他们的剑下。

  可他们并不觉得愧疚,因为那天他们亲眼看到番吾城的惨状——空城如地狱,那一幕深深烙印在他们心中。

  以杀止杀,血债血偿。

  当时执夫怒吼的声音,仿佛还回荡在耳边。

  回到邯郸,执夫安排则宁、上玄、俞陌三人带领将士去休息整顿。

  他自己则带着几名亲卫,押着曼单于的四位王妃,前往王翦与蒙骜处复命。

  “王将军,蒙将军!”

  走进府邸,执夫拱手行礼,随后也向蒙恬、王贲等人一一作揖。

  王翦几人笑着看着他,示意不必如此拘礼。

  “兄弟,可惜我那天在雁门关,没能和你一起出征草原。下一次,咱们兄弟一起。”

  蒙恬走上前,目光中满是敬佩,拍了拍执夫的肩。

  在他眼里,大丈夫就该像执夫这般。

  执夫嘴角微微扬起,却笑得生硬,眼中掠过一丝黯然,像是想起了匈奴入侵的血雨腥风。

  “带上来!”

  他突然转身,对帐外喊了一声。

  众人一愣,不明白他这话什么意思。似乎他还带来了什么人。

  下一刻,四个身材婀娜、容貌不凡的女人,缓缓走入众人视线。

  “这是!”

  蒙恬怔怔地望着执夫,目光落在那几个从未见过的女子身上。她们的装扮异于中原,脸庞虽美,却带着一种从未见过的“野性”,透出一股让人难以忽视的压迫感。

  周围众人同样一脸茫然,纷纷望向执夫,眼神里满是疑问。

  “她们是匈奴单于的四位王妃。”执夫淡淡地说。

  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冰刃一般刺进众人心头。还未等众人反应过来,他接着吐出三个字:“全杀了。”

  空气仿佛凝固。屋内响起几声倒吸冷气的声音。王翦等人瞪大双眼,脸上写满了震惊。他们根本没想到,执夫此行不仅完成了围魏救赵的壮举,竟还把匈奴十万老弱妇孺尽数屠尽。

  一时间,一个名字在众人脑中浮现——

  白起。

  那个曾在长平一战坑杀赵军四十万的杀神。而今,执夫以不足五千骑兵,深入匈奴腹地,屠戮十几万妇孺,手段之狠,竟不输白起。

  不同的是,白起杀的是士兵、降卒,是战场上的敌人。而执夫,却是直接将整个匈奴后方化为血海。

  他们望着眼前这个年纪尚轻的少年,实在难以想象,这样一个少年,竟能冷酷至此。

  王贲与蒙恬得知这几位女子的身份后,目光中闪过一丝炽热。这些匈奴王妃,身姿曼妙,姿色出众,他们心里清楚,等回咸阳后,这些女人极有可能被赏赐给他们。

  而她们,似乎天生就该被征服。

  大雪纷纷扬扬飘落,执夫没有回住所。

  他独自来到邯郸王宫。

  身披黑甲,肩披长袍,手扶父亲所赠的秦剑,他缓步走在空旷的宫殿之中。一根根巨大的梁柱矗立在两侧,像是沉默的见证者。

  他参与了一段历史——一个国家的终结。

  这个拥有数百万人的赵国,在他与秦军铁骑的冲击下,彻底覆灭。

  或许,他心中也有遗憾。赵国的辉煌、赵王的气魄、臣子的忠诚,再也不会在这座宫殿中重现。

  但他并不后悔。因为要真正统一六国,他还需踏碎四座宫殿。

  只有大秦真正统一,这乱世才能终结。

  百姓能否在统一后迎来安宁,关键在于他能否在统一天下前,成为真正的权臣。

  战场上的勇猛,只能赢得一场战斗。唯有权势,才能改变天下的走向。

  他不想看到自己与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江山,轻易落入他人之手。

  想到这里,执夫站在宫殿尽头,静静望了最后一眼。然后,转身离去。

  还有四个诸侯国未曾平定,他终将一一踏足。

  半个月后,秦军凯旋。除去驻守各地的部队,原来的十余万大军,在王翦的带领下,返回秦国境内。

  回到咸阳,执夫就开始忙碌起来。他先将将士们的军功一一记录,再带着赏赐回来分发给大家。

  接着,他又去见了王翦,为兄弟们争取到半个月的假期,好让他们回乡探望亲人。

  “娘!”

  门刚推开,执夫愣住了。

  余县来的那对母女,正坐在他家中,与母亲和纪子谈笑风生,脸上满是笑意。

  “将军!”

  那少女有些紧张地低头轻唤,纪子则笑眯眯地看着他,眼神温柔又带点调皮。

  “回来了。”

  执夫一脸茫然,原本兴奋的心情瞬间变得尴尬。

  听母亲介绍,他才知道那少女名叫曲优,是王翦带回来的。

  一想到这里,执夫忍不住苦笑。

  曲优和纪子,一个清丽脱俗,温婉恬静;一个娇俏灵动,惹人怜爱。

  都美。

  晚饭时,执夫低头吃饭,不敢看纪子一眼。只因心里总觉得,自己像做了什么亏心事。

  母亲和曲优的母亲在一旁笑着看他。纪子则不时地瞪他一眼,眼中带着一丝撒娇的意味。

  而曲优,低头羞涩,看着眼前这个一反常态、变得拘谨的将军,心中却泛起一阵柔软。

  这还是那个在战场上杀伐果断的大将吗?分明是个温柔的人。

  她偷偷看了他几眼,那张带着书卷气的脸,怎么也和草原上五千铁骑屠十万匈奴的传说联系不到一起。

  “英雄”二字,悄悄在她心底荡起涟漪。

  那场屠灭匈奴的战役早已在军中传开,她随军归来,自然知晓。

  “儿啊,现在家里有了这么多赏赐,你就别去打仗了吧,和纪子一起过日子多好。”

  母亲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心疼。

  她只有一个儿子,每次他出征,她都彻夜难眠。

  如今家里衣食无忧,她不要荣华富贵,只盼他平安度日。

  “娘……”

  纪子听后,脸颊泛红,低着头,嘴角微抿,羞涩难掩。

  曲优与母亲也听得眼角湿润。战火摧毁了她们的家园,国家也已覆灭,回忆起过往,满是伤痛。

  执夫望着母亲,目光真挚,开口说道——

  “娘,这乱世战火已经烧了百年,没人能独善其身。我不去,也会有别人去。只有这天下真正统一了,才能不再打仗。到那时,我才能安心陪在您身边。”

  晚饭过后,陪着母亲说说话,一直聊到夜深。等母亲睡下,执夫才换上布衣,准备回家。

  第二日,咸阳宫中,文武百官低声议论。

  只因执夫的封赏问题迟迟未定。论功行赏,他随军伐赵,北击匈奴,功劳不小。

  一则,他年纪太轻,官职太高未必是好事。

  二则,上次他孤身入赵救出蒙武,还有斩杀司马尚的战绩,全都未提。那次若真照功行赏,何止升一级?

  但恒奕叛秦一事在前,众人心中存疑,执夫会不会也是下一个隐患?

  毕竟,享尽荣华富贵,面对死亡,谁能真正无惧?

  最终,还是嬴政开口。

  “执夫,是我大秦勇士。有功必赏。召执夫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