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他只有一个人-《战死就变强?我杀敌成大秦武安!》

  众人皆陷入沉思。单是攻下余县就难言胜算,何况天色将晚,连一轮攻势都难以完成。

  王翦看着他们,嘴角微微上扬。

  “谁说我要攻余县了?”

  申时将尽,秦军七万人开始向边境进发。可踏入赵境后,兵员只剩六万。

  这六万兵马直奔余县而去,赵军斥候迅速将消息传回。

  余县城墙上很快站满赵军,人手弓箭,身后堆满滚石木料,严阵以待。

  “驾——!”

  余县外,一名赵军骑兵策马狂奔,目标直指临县。

  那名赵兵并不知情,当他转身离开后,山的另一侧,一群身披大秦铠甲的将士正骑在马上,沉默地伫立在雨中。

  执夫抬起手,接住从天而降的雨珠。

  雨,落下来了。

  他回头望了一眼整装待命的骑兵队伍,雨水砸在铁甲上,发出细微的响声,而他们依旧静如磐石。

  他知道,前方等待的不是别的,是战场,是血与火的洗礼。

  可这就是战士的命运,在这片乱世之中,无论国还是人,都离不开战争。

  雨势逐渐变大。

  不久后,远处传来一阵密集的马蹄声,打破了雨中的沉寂。

  听到动静,一名秦军骑兵迅速离开,剩下的千余名将士从马背上取下弩机,目光锁定前方。

  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不属于他们年纪的冷酷。

  从执夫听见声音那一刻起,他没有开口,只是独自策马,缓缓走出山口。

  “是秦军!小心埋伏!!!”

  这支原本从临县赶往余县的赵军,正在赶路途中。忽然,前方道路中央,一个身穿秦军盔甲的人,骑着战马,手握一柄长刀,静静立于雨中。

  赵军将领立刻下令布防,同时谨慎地盯住眼前的秦军士兵。

  “此路,不通。”

  执夫将青龙刀扛在肩头,嘴角含笑,冲着赵军众人扬了扬眉。

  尽管赵军人数众多,但他目光如刀,仿佛面对的不是敌人,而是猎物。

  “真麻烦。”

  赵军主帅看到眼前这名秦兵孤身一人挡路,心中焦急。他急于支援余县,又担心有埋伏,进退维谷,心中早已将斥候骂了个遍。

  情报上说余县一带只有六万秦军,其余区域没有敌军踪迹。那这人,又是从哪冒出来的?

  “杀!!!”

  不管怎样,现在不是思考的时候。

  赵军统帅一声令下,二十多名骑兵率先冲出。

  “哼。”

  执夫看到冲来的赵军,眼神微冷。心中暗想,这将领还真是小心到极点。

  不过,这正合他意。若能一直拖住他们,也省得动用后面的骑兵。

  他神情平静,调整了下脖颈,随后策马挥刀,迎了上去。

  “难道没有埋伏?”

  赵军统帅看着眼前局面,眉头紧锁。但接下来的一幕,让他愣在原地。

  “死!”

  执夫看着逼近的赵兵,双手紧握青龙刀,猛然挥出一道弧光,刀影如月,划破雨幕。

  两队战马交错而过,五名赵卒的头颅已经滚落在地。

  力量 2

  力量提升, 2。

  力量继续增加, 2。

  意识中响起五次提示音。执夫眼神冰冷,转头看向其余的赵卒骑兵。他已经大致搞清楚了,每一点力量的提升,相当于增加了一两的力气,也就是在原本的基础上多出一点力道。

  他能挥动这把粗糙的青龙刀,正是因为上一场战斗加上遭遇狼群的经历,让他力气增加了差不多十斤。

  十斤听着不多,但关键是这个力量没有上限。就像现在,执夫感觉自己又比之前更强了一些。虽然变化微小,但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就能真切地感受到。

  “继续!”

  执夫怒吼一声,眼神凶狠地盯着那些面露惧意的赵兵。

  话音刚落,他就策马冲锋而出。马蹄奔腾,刀光一闪。三名赵卒人头落地。

  这一幕震撼了眼前的赵卒骑兵,也震撼了远处的赵军大部队。

  他们惊恐地看着地上无头的尸体,再望向远处那名秦军士兵手中染血的大刀,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就连赵军的统帅也露出了震惊的神情。他没想到,眼前这个看似瘦弱的秦将,竟然拥有如此惊人的力量。

  “冲!他只有一个人!”

  统帅拔剑高呼,担心士气被彻底击溃。

  赵卒们虽然畏惧,但相互看了一眼,最终一群人还是硬着头皮冲了出去。很快,混乱中不知是谁带头,整个赵军竟全部压了上来。

  “杀!!!”

  “杀!!!”

  三千多名赵兵如潮水般涌向执夫。

  说来也怪,他们听着四面八方的喊杀声,反而渐渐压下了恐惧,只剩下浓浓的杀意。

  目标只有一个——执夫。

  他眼神冰冷,目光扫过对面的赵军统帅,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

  刚才他还觉得那位统帅谨慎老练,没想到转眼就犯了大错。

  他一个人怎么可能单挑千军?傻子都不会这么想。

  赵军统帅也察觉到不对劲,看着全军出击的场面,再看到执夫那抹冷笑,顿时背后一凉。

  “列阵防御,有埋伏!”

  他惊声大喊,但已经太迟了。

  山坡上,稀稀落落的树林中,一队队秦军骑兵缓缓现身,手握弩机,齐齐瞄准赵军。

  大秦弩兵威震天下,全靠这精准又致命的军弩。

  雨丝绵绵,箭矢破空而下,收割着山坡下赵军的生命。

  “啊!!”

  “啊!!!”

  哀嚎声夹杂着痛苦,山林之间尽是赵兵的惨叫。

  三轮射击之后,赵军死伤过半。幸存者终于回过神,开始结阵自保。

  山坡上,一名名大秦骑兵整齐划一地收起弓箭,拔出腰间的秦剑。没有多余的言语,仿佛千百次演练过,他们在两名士兵的带领下,冲向山坡下的敌阵。

  “杀!!!!”

  一千四百人,却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赵军在震天的喊杀声中惊恐失措,只觉眼前铁骑如潮水般压下。

  眼看秦军骑兵俯冲而至,赵军士兵仓促举起长矛准备迎敌。可就在他们慌乱之际,却没人想到,他们根本没机会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轰——!

  一道惊雷劈开天际,闪电划破乌云。紧接着,一匹战马缓缓现身于雨幕之中,马蹄扬起,一名冷面如霜的骑兵握紧手中厚重的大刀,冷冷扫视着这群赵卒。

  “啊!!!”

  “快逃!”

  雨势愈发猛烈,山道上回荡着绝望的嘶吼。

  秦军骑兵来回奔驰,砍杀毫无战意的赵军。地上横七竖八地倒着尸首,血水混着雨水缓缓流淌。

  执夫没有下令停止,也没有任何怜悯。战场上没有仁慈,只有生死。他们不杀敌,敌便杀他们。

  雨水打湿了整条山路,他站在血流之中,手中紧握大刀,目光冰冷地锁定前方的赵军主将。

  两人对峙,谁也没有先动。那名赵将已明白,自己今日难逃一死。

  当周围归于沉寂,大秦铁骑缓缓围拢而来,马背上挂着一颗颗被割下的头颅。

  “呵……哈哈哈……”

  赵将看着满地无主尸首,眼中血红,泪水夹杂着雨水滚落。他望着这些如鬼魅般的秦军骑兵,望着他们马背上挂着的一颗颗人头。

  “大秦残暴!秦国必亡!!!”

  他在雨中怒吼,声音撕裂,充满不甘与怨恨。

  雷声未息,马蹄再起,一道黑影破雨而来。赵将的头颅应声飞起,身体从马背上跌落,倒在泥水之中。

  执夫缓缓转身,神色平静地看着那具尸首。那些话,他听到了,却未激起一丝愧疚。

  死与生之间,从无仁义可言。不是秦国残暴,是这乱世容不得温情。

  你只记得今日赵卒惨死,却不愿回想,当年赵军踏入秦地,烧杀抢掠,妇孺皆不放过。

  是你们六国之人,先撕开了道义的底线。

  雨水冲刷着执夫的脸庞,他神情冷漠,带着骑兵缓缓离去。

  任务已超额完成。估算一下,最后出发的那一万秦兵,也该抵达城下了。

  “派五千人马去接应执夫的骑兵队。”

  顾县城门口,一位将军低声下令。

  这座城刚刚落入他们手中,损失微乎其微。城里除了千多名年轻的赵军士兵,剩下的全是老弱病残。

  望着周围将士在收拾战场,将军的眼神却投向了远方的余县。

  就在刚才,他从俘虏口中得知,原本驻守顾县的三千多赵军已经出发前去支援余县。

  而根据战前部署,负责拦截的只有执夫手下那一千四百多人的骑兵队。最关键的是,执夫这支队伍,是全军中最年轻的,甚至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都没有。

  “明白!”

  站在一旁的夫长刚要转身传达命令,眼角忽然瞥见雨幕之中出现了几道身影。

  “是我们大秦的骑兵!!!”

  眼力好的士兵第一个认出了那熟悉的军服。

  随着骑兵越来越近,一千四百多人的队伍出现在视野中。每一名骑兵的马背上,都挂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正在打扫战场的秦军士兵纷纷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把援军全灭了?

  大雨中,这些骑兵缓缓靠近。执夫抬手一挥,整支队伍在同一刻停下。

  城墙上,那位将军、夫长,以及成千上万的秦军士兵,全都亲眼目睹了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