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时整,会场内的座钟发出沉闷的敲击声,宣告着这场举世瞩目的停战谈判正式开始。
空气瞬间凝滞,所有目光聚焦到主位。
作为名义上的“调停方”代表,美国特使詹姆斯·范弗里特清了清嗓子,脸上挂着那种惯有的、带着优越感的微笑,率先做了冗长的开场白。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尊贵的代表,”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今天,我们齐聚于此,怀着对和平的深切渴望,共同见证并推动东亚两大国家——华国与日本——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停火协议。”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成了詹姆斯个人的表演时间。
他滔滔不绝地强调国际社会(特指欧美列强)对此次谈判的“高度关注”与“殷切期望”,大谈特谈和平的珍贵与战争的破坏性。
言语之间,无不暗示着强大的外部压力,意图迫使华日双方,尤其是华国方面,尽快按照他们预设的脚本,达成一项“体面”的停战协议。
楚天铭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听着詹姆斯那套冠冕堂皇的陈词滥调,心中冷笑连连。
这些欧美政客的思维模式百年未变:他们既不愿看到日本彻底吞并华国,从而独霸东亚,威胁其殖民地利益;更不愿看到一个真正统一、强大、独立自主的华国崛起。
一个陷入分裂、战乱、贫弱状态的亚洲,才是最符合他们“分而治之”、肆意攫取利益的“理想”局面。
所谓调停,所谓和平,不过是维护其全球霸权棋盘上的一步棋而已。
这些人的虚伪与自私,早已刻入骨髓。
詹姆斯发言完毕,英国代表、苏俄代表也相继起身,说了些不痛不痒、同样充满外交辞令和隐含威胁的话。
表面都是劝和促谈,字里行间却无不透露出“若不顺从国际意愿,后果自负”的傲慢姿态。
几位“调停人”发言完毕,詹姆斯环视会场,脸上带着志得意满的神情。
他傲慢地认为,在如此强大的国际压力面前,华国和日本的代表必将屈服,乖乖按照他们编写的剧本走下去。
“美利坚的利益高于一切。”
他在心底愉快地重复着这句信条,仿佛已经看到了谈判顺利结束、各方签署文件的场景。
然而,他们严重低估了两个民族的意志:一是日本军国主义近乎疯狂的扩张野心,二是中华民族历经血火淬炼、誓要恢复河山的决死之心。
谈判甫一进入实质阶段,立刻如同脱缰的野马,彻底偏离了这些“调停人”预设的轨道。
日方首席代表首先发难,他扶了扶眼镜,拿出一份事先准备好的文稿,语气强硬而毫无歉意:
“帝国政府始终致力于构建大东亚共荣圈,带来繁荣与秩序。”
“然而,近期华国军队,特别是某些部队(他说这话时刻意扫了楚天铭一眼),不顾大局,发起的一系列恶意攻击和挑衅,严重损害了帝国的利益与尊严,破坏了地区和平的根基!”
他顿了顿,提高声调:“为实现真正停火,我方要求:华国军队必须立即、无条件地全面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并后撤至今年一月一日之前的实际控制线!以此作为谈判的基础和前提!”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这无异于是要求华国放弃近期流血牺牲收复的大片国土,承认日军侵略的既成事实。
何部长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毫不迟疑地予以驳斥,声音沉稳却蕴含着怒火:
“日方代表所言,完全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自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起,贵国军队非法侵入我国领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是赤裸裸的、不容狡辩的侵略行为!”
他目光锐利地直视日方代表:“若要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平,唯一的前提和基础就是:
日本必须立即停止侵略,将其全部武装力量无条件撤出华国领土!包括东北、台湾及所有澎湖列岛!
并必须就侵略战争给华国造成的巨大生命财产损失,进行彻底赔偿和道歉!”
双方立场南辕北辙,毫无妥协余地。
随即,会场变成了激烈的辩论场。
引经据典、数据对比、地图标示……双方代表围绕历史、法理、现状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较量。
何部长据理力争,周先生时而插言,言辞犀利,直指要害。
日方代表则胡搅蛮缠,强词夺理。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凶险的战争,每一句话都可能是陷阱,每一个措辞都关乎国家利益。
代表团成员们精神高度紧张。
楚天铭整个上午都保持着沉默,只是静静地听着,观察着每个人的表情和反应,仿佛一尊沉默的雕像,但那股无形的压力,却让对面日方代表感到莫名的心悸。
谈判从上午持续到下午,争论不休,毫无进展。
漫长的拉锯战消耗着所有人的精力。
下午六点,窗外天色已暗,会场内灯火通明。
日方代表似乎失去了耐心,或者说,他试图用恐吓来打破僵局。
他猛地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做出咄咄逼人的姿态:
“帝国是怀着最大诚意来寻求和平的!但如果华国方面固执己见,毫无和谈的诚意,一味坚持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那么我想谈判将毫无意义!
“既然桌子上无法解决问题,那我们只能在战场上再见了!帝国的军队随时准备用武力扞卫我们的利益和尊严!”
这番赤裸裸的战争威胁,让会场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几位“调停人”皱起了眉头,似乎觉得日方过于急躁了。
就在这时,沉默了一整天的楚天铭,终于动了。
他没有站起来,甚至没有看日方代表,只是微微侧过头,用眼角的余光斜睨着对方,声音不大,却冰冷刺骨,带着一种仿佛来自西伯利亚寒流的杀气:
“巧了。”
他轻轻吐出两个字,会场顿时安静得落针可闻。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他继续说道,语速缓慢而清晰,“如果贵国觉得在桌子上谈不出结果,或者不想好好谈……那我们非常乐意奉陪。”
他顿了顿,目光终于缓缓转向脸色骤变的日方代表,一字一句地说:“咱们,战场上,继续谈。”
没有咆哮,没有激动,只有平淡的陈述。
但这句话里蕴含的威胁和决心,却比日方代表刚才的咆哮恐怖十倍!
日方代表的威胁可能更多是一种施压策略,但楚天铭的话,在场所有人都毫不怀疑——他说打,那就真的会打!
而且是以救国军那摧枯拉朽、毫不留情的打法!
会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詹姆斯恶狠狠地瞪了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日方代表一眼,赶紧出来打圆场,说了一些“保持冷静”、“谈判是唯一途径”、“各方应展现灵活性”之类的套话。
最终,第一天的谈判在不欢而散、剑拔弩张的气氛中草草收场。
各方约定三天后再次举行会议。
人群开始陆续退场。
楚天铭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军装,面色平静如水。
何部长走到他身边,脸上带着一丝忧虑。
楚天铭微微侧身,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悄然说道:
“何部长,三天时间……足够我的部队拿下哈城了。”
何部长身体猛地一僵,瞳孔瞬间放大,难以置信地看向楚天铭。
楚天铭却只是对他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冰冷的微笑,随即大步流星地向会场外走去。
空气瞬间凝滞,所有目光聚焦到主位。
作为名义上的“调停方”代表,美国特使詹姆斯·范弗里特清了清嗓子,脸上挂着那种惯有的、带着优越感的微笑,率先做了冗长的开场白。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尊贵的代表,”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今天,我们齐聚于此,怀着对和平的深切渴望,共同见证并推动东亚两大国家——华国与日本——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停火协议。”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成了詹姆斯个人的表演时间。
他滔滔不绝地强调国际社会(特指欧美列强)对此次谈判的“高度关注”与“殷切期望”,大谈特谈和平的珍贵与战争的破坏性。
言语之间,无不暗示着强大的外部压力,意图迫使华日双方,尤其是华国方面,尽快按照他们预设的脚本,达成一项“体面”的停战协议。
楚天铭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桌面,听着詹姆斯那套冠冕堂皇的陈词滥调,心中冷笑连连。
这些欧美政客的思维模式百年未变:他们既不愿看到日本彻底吞并华国,从而独霸东亚,威胁其殖民地利益;更不愿看到一个真正统一、强大、独立自主的华国崛起。
一个陷入分裂、战乱、贫弱状态的亚洲,才是最符合他们“分而治之”、肆意攫取利益的“理想”局面。
所谓调停,所谓和平,不过是维护其全球霸权棋盘上的一步棋而已。
这些人的虚伪与自私,早已刻入骨髓。
詹姆斯发言完毕,英国代表、苏俄代表也相继起身,说了些不痛不痒、同样充满外交辞令和隐含威胁的话。
表面都是劝和促谈,字里行间却无不透露出“若不顺从国际意愿,后果自负”的傲慢姿态。
几位“调停人”发言完毕,詹姆斯环视会场,脸上带着志得意满的神情。
他傲慢地认为,在如此强大的国际压力面前,华国和日本的代表必将屈服,乖乖按照他们编写的剧本走下去。
“美利坚的利益高于一切。”
他在心底愉快地重复着这句信条,仿佛已经看到了谈判顺利结束、各方签署文件的场景。
然而,他们严重低估了两个民族的意志:一是日本军国主义近乎疯狂的扩张野心,二是中华民族历经血火淬炼、誓要恢复河山的决死之心。
谈判甫一进入实质阶段,立刻如同脱缰的野马,彻底偏离了这些“调停人”预设的轨道。
日方首席代表首先发难,他扶了扶眼镜,拿出一份事先准备好的文稿,语气强硬而毫无歉意:
“帝国政府始终致力于构建大东亚共荣圈,带来繁荣与秩序。”
“然而,近期华国军队,特别是某些部队(他说这话时刻意扫了楚天铭一眼),不顾大局,发起的一系列恶意攻击和挑衅,严重损害了帝国的利益与尊严,破坏了地区和平的根基!”
他顿了顿,提高声调:“为实现真正停火,我方要求:华国军队必须立即、无条件地全面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并后撤至今年一月一日之前的实际控制线!以此作为谈判的基础和前提!”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这无异于是要求华国放弃近期流血牺牲收复的大片国土,承认日军侵略的既成事实。
何部长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毫不迟疑地予以驳斥,声音沉稳却蕴含着怒火:
“日方代表所言,完全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自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起,贵国军队非法侵入我国领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是赤裸裸的、不容狡辩的侵略行为!”
他目光锐利地直视日方代表:“若要实现真正的、持久的和平,唯一的前提和基础就是:
日本必须立即停止侵略,将其全部武装力量无条件撤出华国领土!包括东北、台湾及所有澎湖列岛!
并必须就侵略战争给华国造成的巨大生命财产损失,进行彻底赔偿和道歉!”
双方立场南辕北辙,毫无妥协余地。
随即,会场变成了激烈的辩论场。
引经据典、数据对比、地图标示……双方代表围绕历史、法理、现状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较量。
何部长据理力争,周先生时而插言,言辞犀利,直指要害。
日方代表则胡搅蛮缠,强词夺理。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凶险的战争,每一句话都可能是陷阱,每一个措辞都关乎国家利益。
代表团成员们精神高度紧张。
楚天铭整个上午都保持着沉默,只是静静地听着,观察着每个人的表情和反应,仿佛一尊沉默的雕像,但那股无形的压力,却让对面日方代表感到莫名的心悸。
谈判从上午持续到下午,争论不休,毫无进展。
漫长的拉锯战消耗着所有人的精力。
下午六点,窗外天色已暗,会场内灯火通明。
日方代表似乎失去了耐心,或者说,他试图用恐吓来打破僵局。
他猛地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做出咄咄逼人的姿态:
“帝国是怀着最大诚意来寻求和平的!但如果华国方面固执己见,毫无和谈的诚意,一味坚持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那么我想谈判将毫无意义!
“既然桌子上无法解决问题,那我们只能在战场上再见了!帝国的军队随时准备用武力扞卫我们的利益和尊严!”
这番赤裸裸的战争威胁,让会场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几位“调停人”皱起了眉头,似乎觉得日方过于急躁了。
就在这时,沉默了一整天的楚天铭,终于动了。
他没有站起来,甚至没有看日方代表,只是微微侧过头,用眼角的余光斜睨着对方,声音不大,却冰冷刺骨,带着一种仿佛来自西伯利亚寒流的杀气:
“巧了。”
他轻轻吐出两个字,会场顿时安静得落针可闻。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他继续说道,语速缓慢而清晰,“如果贵国觉得在桌子上谈不出结果,或者不想好好谈……那我们非常乐意奉陪。”
他顿了顿,目光终于缓缓转向脸色骤变的日方代表,一字一句地说:“咱们,战场上,继续谈。”
没有咆哮,没有激动,只有平淡的陈述。
但这句话里蕴含的威胁和决心,却比日方代表刚才的咆哮恐怖十倍!
日方代表的威胁可能更多是一种施压策略,但楚天铭的话,在场所有人都毫不怀疑——他说打,那就真的会打!
而且是以救国军那摧枯拉朽、毫不留情的打法!
会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詹姆斯恶狠狠地瞪了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日方代表一眼,赶紧出来打圆场,说了一些“保持冷静”、“谈判是唯一途径”、“各方应展现灵活性”之类的套话。
最终,第一天的谈判在不欢而散、剑拔弩张的气氛中草草收场。
各方约定三天后再次举行会议。
人群开始陆续退场。
楚天铭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军装,面色平静如水。
何部长走到他身边,脸上带着一丝忧虑。
楚天铭微微侧身,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悄然说道:
“何部长,三天时间……足够我的部队拿下哈城了。”
何部长身体猛地一僵,瞳孔瞬间放大,难以置信地看向楚天铭。
楚天铭却只是对他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冰冷的微笑,随即大步流星地向会场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