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软从山省运县和梁县凯旋而归,带回来的不仅仅是几份沉甸甸的采购合同,更是一份实实在在的、足以让采购部那些老油条们刮目相看的业绩。
嘉奖通报贴在了布告栏最显眼的位置,一笔颇为丰厚的奖金也发到了手里,连赵和平主任见到她都会笑着点头打个招呼。
王平兰更是私下里拍着她的肩膀,连说了几个“好”,眼神里是掩不住的惊讶和赞赏。
林软享受着这份凭借“自身能力”赢来的尊重与光环,感觉在采购部的日子愈发如鱼得水,心情舒畅得像三月的春风。
然而,这份志得意满的舒畅感并没能在林软心头盘旋多久,就被家中突如其来的一件意外彻底打断。
那是一个寻常的工作日下午,阳光透过百货大楼办公室的玻璃窗,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软正低头核对着出差费用的报销单据,计算着还能从中抠出多少“合理”的油水充实自己的小金库。
突然,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尖锐地响起,打破了室的宁静。
她随手接起,听筒里传来的却是母亲王娟明显带着哭腔和慌乱失措的声音,背景音似乎还在街道办,嘈杂而急促:
“小宝!小宝!你快回家!不不。。。你先别回家,直接去第一医院!你姥爷。。。你姥爷他出事了!”王娟的声音颤抖着,几乎语无伦次。
林软的心猛地往下一沉,握紧了话筒:“妈!你别急,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姥爷怎么了?早上我出门时不还好好的吗?”
王娟在电话那头吸着鼻子,努力平复情绪,断断续续地诉说:“是。。。是你姥爷。。。他在自家小院里,不是囤了些冬储大白菜和萝卜在窖里嘛。。。
他说看着天气好,想搬出来晒晒透透气,怕捂坏了。。。结果。。。结果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脚底下好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没站稳。。。
就从那窖口旁边的石头台阶上。。。摔。。。摔下去了!哎哟我的老天爷啊。。。
你姥姥喊邻居帮忙,给送到医院去了。。。你爸和你哥接到信儿都已经赶过去了。。。我这心里。。。我这心里慌得不行,手脚都软了。。。”
林软一听是摔伤了,而且听起来不轻,立刻说道:“妈你别慌,就在街道办等着,或者直接去医院,我马上请假过去!”
她迅速挂断电话,走到王平兰面前,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家里有急事。
王平兰看她脸色不对,也没多问,立刻准了假。
林软出了百货大楼,挥手叫了辆人力三轮车,直奔市第一医院。
一路上,她眉头微蹙,倒不是多么担心姥爷的伤势——有系统在,她也知道老爷子没事。
林软更多的是觉得麻烦。
好不容易刚清静两天,工作上顺风顺水,家里又出幺蛾子。
姥姥姥爷一向身体硬朗,怎么突然就摔了?
真是越老越不省心。
赶到医院,消毒水的味道扑面而来。
走廊里,父亲林建国和大哥林深正围着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面色凝重地询问着什么。
母亲王娟则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眼睛红肿,不停地用帕子擦着眼角。
姥姥苗青坐在她旁边,苍老的脸上满是惊慌和无助,紧紧攥着女儿的手。
“爸,妈,哥,姥姥。”林软快步走过去,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焦急,“姥爷怎么样了?医生怎么说?”
林建国看到她,叹了口气,眉头紧锁:“小宝来了。你姥爷摔着腰了,正在里面拍片子呢。”
这时,诊室的门开了,医生拿着几张X光片走出来,神色严肃。
一家人立刻围了上去。
“医生,我爸情况严重吗?”林建国急切地问。
医生将片子夹在灯箱上,指着其中一处:“你们看这里。老爷子这一下摔得确实不轻,腰椎第一节,这里,看到了吗?压缩性骨折。好在不算最严重的那种,暂时看不需要动手术。”
众人刚稍微松了口气,医生接下来的话又让心提了起来:“但是,必须绝对卧床静养!至少两个月,不能下地,不能坐起来,连翻身都要特别小心,需要人帮忙。
这两个月是关键期,如果养护不好,骨头长歪了或者没愈合好,以后很可能留下永久性的后遗症,腰疼都是轻的,严重了可能影响走路功能。
而且就算好了,以后重活、累活是绝对不能再干了,需要长期有人细心照顾着才行。”
“卧床两个月?”王娟一听这话,眼泪又涌了出来。
姥姥苗青更是慌了神,喃喃道:“这。。。这可咋办。。。我。。?我哪弄得动他啊。。。”
林建国脸色沉重,但作为一家之主,他必须拿出主意。他沉吟片刻,果断地说:“医生,我们一定严格按照您的要求来治疗和护理。娟子,你先别急。”
他转向苗青,语气坚定:“妈,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出院以后,你们二老就搬过来跟我们一起住!小白楼是独栋楼房,一楼屋里没台阶,厕所也在屋里,暖和,方便照顾。
我和娟子都在,小深也能搭把手,肯定能把爸照顾好,让他安心养伤。”
刚从诊室被推出来的王爱党躺在移动病床上,听到这话,虚弱地张了张嘴,似乎想反对。
他在那个小院里住了一辈子,习惯了那里的宽敞和自在,打心眼里不愿意去女儿女婿家添麻烦,更舍不得离开自己的老窝。
可他刚一试图动弹,腰椎处就传来一阵剧痛,让他瞬间冷汗涔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无奈地闭上了眼。
苗青看着女儿焦急憔悴的脸,又看看女婿坚决的态度,再想想现实的情况——
她自己年迈体弱,根本照顾不了卧床的病人,那小院里的台阶、门槛对病人来说更是障碍重重——
她含着泪,最终缓缓地点了点头:“。。。哎,听。。。听建国你们的吧。。。就是。。。就是太给你们添麻烦了。。。”
“妈,您这说的什么话!都是一家人,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林建国连忙说道。
于是,王爱党出院后,老两口就带着简单的行李,正式搬进了小白楼林建国的家。
林家原本还算宽敞的四室一厅,一下子多了两个老人,顿时显得拥挤不堪。
王爱党被安置在原来林鹿住的房间,必须绝对卧床,一切生活起居都需要人伺候。
喂饭、喂水、擦身、端屎端尿。。。
王娟和林建国自然是主力,林深也得空搭把手。
也就是林软只需要每天上下班的时候进房间问个好就行了。
王爱党是个倔强要强的老头,一辈子没这么虚弱无力过,整天躺在床上下不了地,心情变得极度郁闷烦躁。
他时而唉声叹气,时而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抱怨饭菜不合口,抱怨躺着浑身疼,抱怨屋里憋屈。
苗青则总是小心翼翼,生怕给女儿女婿添一丁点麻烦,抢着干些力所能及的零活,但又常常手足无措,看着老伴发脾气自己偷偷抹眼泪。
家里原本轻松和谐的气氛变得有些压抑和紧张,空气中仿佛总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味和难以言说的焦虑。
林软冷眼看着这一切。
她对姥爷的伤势并无太多真切的担忧,反而觉得家里突然多了两个需要精心伺候的老人,实在是打乱了她舒适自在的生活节奏。
很快,一个念头如同破土的春笋般在她心里冒了出来,并且迅速滋长蔓延——她早就渴望能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不受任何人打扰的独立空间了!
小白楼虽然好,但父母兄长同在,眼线太多,她使用空间或者做点什么都像是戴着镣铐跳舞,束手束脚。
现在,姥爷姥姥搬过来了,他们原来住的那个独门小院岂不是空出来了?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一家人吃完晚饭,林软觉得时机成熟了。
她先是体贴地给王娟倒了杯热茶,又走到里屋门口看了看熟睡的姥爷,然后才回到客厅,开口道:
“妈,姥爷姥姥他们那个小院,现在不是空出来了吗?离咱小白楼这儿,走路也就十来分钟,其实也不算远。我在想。。。要不。。。我搬过去住吧?”
“什么?”王娟第一个惊呼出声,立刻反对,“那怎么行!绝对不行!你一个姑娘家,才多大年纪,怎么能自己一个人住一个院子?
那不像单元楼,左邻右舍还能有个照应。独门独院的,不安全!万一晚上有个什么动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你想吓死妈啊!”
林建国也皱紧了眉头,语气严肃:“胡闹!小宝,这不是小事!你一个人怎么生活?再说离得虽然不算太远,但总归不在一处,我们怎么放心得下?万一有个头疼脑热,我们都不能马上知道!”
林深推了推眼镜,思考得更为理性一些:“小宝说的……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她确实大了,想有一点独立的空间,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而且姥爷姥姥那小院一直空着也确实不是个事儿,现在住房紧张,房子空着,街道办那里也说不过去。只是。。。安全问题确实是最大的顾虑。”
他看向林软,“小宝,你自己不怕吗?”
林软正准备进一步说服,一直安静坐在旁边、听着他们讨论的苗青,忽然开口了,声音不大,但却异常清晰:“我觉得。。。小宝这个想法,挺好。”
大家都惊讶地转过头看向坐在沙发上的老人。
苗青慢慢侧过头,看着外孙女,眼神里有着老人特有的浑浊,却也有一份经过事后的通透:
“那院子。。。是我和你姥爷,当年和别人置换过来的。住了大半辈子,有感情了。现在空着,说不定哪天街道办那边就安排了别人住进去。哪怕你妈就是主任,但是规定就是规定。”
“当年我和你姥爷只生下你妈一个闺女,左邻右舍话里话外说我们家绝户。你姥爷怕我听了伤心,一声没言语,就跟别人置换了这个院子。
后来,你妈嫁给你爸,你爸有出息,升到主任后又给我们连上了供暖,盖了独立的厨房和厕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喘了口气,继续道:“小宝这孩子。。。我看着长大,别看年纪小,有主意,有胆识,也有本事。这次出差,不是干得就很漂亮吗?百货大楼的领导都夸!她想去住,帮我们看着院子,守着这个家,我放心。”
苗青像是下定了决心,对王娟说:“娟子,老婆子,去把我那个放在衣柜顶上的老樟木箱子搬下来。对,就那个沉甸甸的,箱底有个夹层,里面有个铁盒子,你给我拿来。”
王娟依言而去,费了些劲才搬下那个看起来很有年头的木箱,摸索了一会儿,果然从夹层里取出一个巴掌大、锈迹斑斑的老式铁皮糖果盒,上面还印着模糊不清的花卉图案。
苗青颤抖着满是皱纹的手,接过铁盒,用力掰开有些锈住的盒盖。
里面铺着一层已经发黄脆弱的软纸,她小心翼翼地掀开软纸,露出了下面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纸张泛黄、边缘有些磨损的正式房契,上面还盖着鲜红的公章,只是年代久远,颜色有些暗淡了。
她极其郑重地、用双手将那张薄薄的纸契递向林软,眼神里充满了托付的意味:“小宝,姥姥姥爷上了半辈子班,没什么大钱,也没什么值钱的金银宝贝。就这个小院,是我和你姥爷这辈子最大的产业了。
现在,就算我们提前给你的嫁妆。你拿着这房契,明天让你妈陪着,去房管所,找熟人,尽快把手续办了,过户到你名下。”
林建国连连摆手:“妈!这房子是你跟我爸的根,小宝不能要!她要是真的想出去住,就当你把房子租给她了,我们付租金。”
“你是跟我们见外?”苗青反驳了林建国一句,又温柔的将房契往林软的方向递了递。
“小宝,听姥姥的话,拿着吧。反正我跟你姥爷早就商量过,将来这房子就是留给你的。现在给了你,我们俩就彻底安心了,也能好好在你爸妈这儿养病了。”
林建国和王娟面面相觑。
苗青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态度如此坚决,甚至连“养不安生”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他们再开口反对,就显得太不近人情,甚至有点阻拦老人安心养病的意思了。
王娟心里快速盘算着:女儿有个独门独院的不动产,这在这个年代可是极硬核的资本!将来无论是说亲找婆家,还是她自己有个依仗,都是天大的好事!
林建国考虑的则是:岳父岳母看样子是要长期住下了,他们那小院空着也是空着,现在给了女儿,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毕竟王娟是独生女,他们的东西早晚也是女儿的。现在给了,还能安二老的心,有利于岳父养病。
于是,林建国清了清嗓子,终于一锤定音:“既然妈这么说了,小宝,你就收下吧。这是姥爷姥姥疼你,你就收下。以后更要加倍孝顺姥爷姥姥,知道吗?”
他停顿一下,表情严肃地看向林软,“不过,你自己一个人住那个院子,安全绝对是第一位的!门窗一定要检查好,晚上锁好门,听见任何动静都不要轻易开门,有什么事立刻往家打电话或者跑回来,记住了吗?”
林软笑嘻嘻的接过了房契,内心的快乐根本没有掩饰的表现在脸上,用力的点头道:“我知道啦。”
第二天,林建国和王娟都请了假,陪着林软跑了一趟房管所。
凭着林建国的关系和那张老房契,过户手续办理得异常顺利。
当林软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那张崭新的、写着“林软”名字的房产所有证时,感觉外面的阳光都变得格外灿烂夺目,连空气都充满了自由的味道。
那不是一个拥挤的单元房,而是一个位于相对清净地段的、完完全全属于她林软一个人的独门小院!
喜欢全员好人,只有宿主是变态
嘉奖通报贴在了布告栏最显眼的位置,一笔颇为丰厚的奖金也发到了手里,连赵和平主任见到她都会笑着点头打个招呼。
王平兰更是私下里拍着她的肩膀,连说了几个“好”,眼神里是掩不住的惊讶和赞赏。
林软享受着这份凭借“自身能力”赢来的尊重与光环,感觉在采购部的日子愈发如鱼得水,心情舒畅得像三月的春风。
然而,这份志得意满的舒畅感并没能在林软心头盘旋多久,就被家中突如其来的一件意外彻底打断。
那是一个寻常的工作日下午,阳光透过百货大楼办公室的玻璃窗,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软正低头核对着出差费用的报销单据,计算着还能从中抠出多少“合理”的油水充实自己的小金库。
突然,办公桌上的电话铃声尖锐地响起,打破了室的宁静。
她随手接起,听筒里传来的却是母亲王娟明显带着哭腔和慌乱失措的声音,背景音似乎还在街道办,嘈杂而急促:
“小宝!小宝!你快回家!不不。。。你先别回家,直接去第一医院!你姥爷。。。你姥爷他出事了!”王娟的声音颤抖着,几乎语无伦次。
林软的心猛地往下一沉,握紧了话筒:“妈!你别急,慢慢说,到底怎么回事?姥爷怎么了?早上我出门时不还好好的吗?”
王娟在电话那头吸着鼻子,努力平复情绪,断断续续地诉说:“是。。。是你姥爷。。。他在自家小院里,不是囤了些冬储大白菜和萝卜在窖里嘛。。。
他说看着天气好,想搬出来晒晒透透气,怕捂坏了。。。结果。。。结果也不知道怎么搞的,脚底下好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没站稳。。。
就从那窖口旁边的石头台阶上。。。摔。。。摔下去了!哎哟我的老天爷啊。。。
你姥姥喊邻居帮忙,给送到医院去了。。。你爸和你哥接到信儿都已经赶过去了。。。我这心里。。。我这心里慌得不行,手脚都软了。。。”
林软一听是摔伤了,而且听起来不轻,立刻说道:“妈你别慌,就在街道办等着,或者直接去医院,我马上请假过去!”
她迅速挂断电话,走到王平兰面前,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家里有急事。
王平兰看她脸色不对,也没多问,立刻准了假。
林软出了百货大楼,挥手叫了辆人力三轮车,直奔市第一医院。
一路上,她眉头微蹙,倒不是多么担心姥爷的伤势——有系统在,她也知道老爷子没事。
林软更多的是觉得麻烦。
好不容易刚清静两天,工作上顺风顺水,家里又出幺蛾子。
姥姥姥爷一向身体硬朗,怎么突然就摔了?
真是越老越不省心。
赶到医院,消毒水的味道扑面而来。
走廊里,父亲林建国和大哥林深正围着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面色凝重地询问着什么。
母亲王娟则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眼睛红肿,不停地用帕子擦着眼角。
姥姥苗青坐在她旁边,苍老的脸上满是惊慌和无助,紧紧攥着女儿的手。
“爸,妈,哥,姥姥。”林软快步走过去,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焦急,“姥爷怎么样了?医生怎么说?”
林建国看到她,叹了口气,眉头紧锁:“小宝来了。你姥爷摔着腰了,正在里面拍片子呢。”
这时,诊室的门开了,医生拿着几张X光片走出来,神色严肃。
一家人立刻围了上去。
“医生,我爸情况严重吗?”林建国急切地问。
医生将片子夹在灯箱上,指着其中一处:“你们看这里。老爷子这一下摔得确实不轻,腰椎第一节,这里,看到了吗?压缩性骨折。好在不算最严重的那种,暂时看不需要动手术。”
众人刚稍微松了口气,医生接下来的话又让心提了起来:“但是,必须绝对卧床静养!至少两个月,不能下地,不能坐起来,连翻身都要特别小心,需要人帮忙。
这两个月是关键期,如果养护不好,骨头长歪了或者没愈合好,以后很可能留下永久性的后遗症,腰疼都是轻的,严重了可能影响走路功能。
而且就算好了,以后重活、累活是绝对不能再干了,需要长期有人细心照顾着才行。”
“卧床两个月?”王娟一听这话,眼泪又涌了出来。
姥姥苗青更是慌了神,喃喃道:“这。。。这可咋办。。。我。。?我哪弄得动他啊。。。”
林建国脸色沉重,但作为一家之主,他必须拿出主意。他沉吟片刻,果断地说:“医生,我们一定严格按照您的要求来治疗和护理。娟子,你先别急。”
他转向苗青,语气坚定:“妈,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出院以后,你们二老就搬过来跟我们一起住!小白楼是独栋楼房,一楼屋里没台阶,厕所也在屋里,暖和,方便照顾。
我和娟子都在,小深也能搭把手,肯定能把爸照顾好,让他安心养伤。”
刚从诊室被推出来的王爱党躺在移动病床上,听到这话,虚弱地张了张嘴,似乎想反对。
他在那个小院里住了一辈子,习惯了那里的宽敞和自在,打心眼里不愿意去女儿女婿家添麻烦,更舍不得离开自己的老窝。
可他刚一试图动弹,腰椎处就传来一阵剧痛,让他瞬间冷汗涔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无奈地闭上了眼。
苗青看着女儿焦急憔悴的脸,又看看女婿坚决的态度,再想想现实的情况——
她自己年迈体弱,根本照顾不了卧床的病人,那小院里的台阶、门槛对病人来说更是障碍重重——
她含着泪,最终缓缓地点了点头:“。。。哎,听。。。听建国你们的吧。。。就是。。。就是太给你们添麻烦了。。。”
“妈,您这说的什么话!都是一家人,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林建国连忙说道。
于是,王爱党出院后,老两口就带着简单的行李,正式搬进了小白楼林建国的家。
林家原本还算宽敞的四室一厅,一下子多了两个老人,顿时显得拥挤不堪。
王爱党被安置在原来林鹿住的房间,必须绝对卧床,一切生活起居都需要人伺候。
喂饭、喂水、擦身、端屎端尿。。。
王娟和林建国自然是主力,林深也得空搭把手。
也就是林软只需要每天上下班的时候进房间问个好就行了。
王爱党是个倔强要强的老头,一辈子没这么虚弱无力过,整天躺在床上下不了地,心情变得极度郁闷烦躁。
他时而唉声叹气,时而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抱怨饭菜不合口,抱怨躺着浑身疼,抱怨屋里憋屈。
苗青则总是小心翼翼,生怕给女儿女婿添一丁点麻烦,抢着干些力所能及的零活,但又常常手足无措,看着老伴发脾气自己偷偷抹眼泪。
家里原本轻松和谐的气氛变得有些压抑和紧张,空气中仿佛总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味和难以言说的焦虑。
林软冷眼看着这一切。
她对姥爷的伤势并无太多真切的担忧,反而觉得家里突然多了两个需要精心伺候的老人,实在是打乱了她舒适自在的生活节奏。
很快,一个念头如同破土的春笋般在她心里冒了出来,并且迅速滋长蔓延——她早就渴望能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不受任何人打扰的独立空间了!
小白楼虽然好,但父母兄长同在,眼线太多,她使用空间或者做点什么都像是戴着镣铐跳舞,束手束脚。
现在,姥爷姥姥搬过来了,他们原来住的那个独门小院岂不是空出来了?
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一家人吃完晚饭,林软觉得时机成熟了。
她先是体贴地给王娟倒了杯热茶,又走到里屋门口看了看熟睡的姥爷,然后才回到客厅,开口道:
“妈,姥爷姥姥他们那个小院,现在不是空出来了吗?离咱小白楼这儿,走路也就十来分钟,其实也不算远。我在想。。。要不。。。我搬过去住吧?”
“什么?”王娟第一个惊呼出声,立刻反对,“那怎么行!绝对不行!你一个姑娘家,才多大年纪,怎么能自己一个人住一个院子?
那不像单元楼,左邻右舍还能有个照应。独门独院的,不安全!万一晚上有个什么动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你想吓死妈啊!”
林建国也皱紧了眉头,语气严肃:“胡闹!小宝,这不是小事!你一个人怎么生活?再说离得虽然不算太远,但总归不在一处,我们怎么放心得下?万一有个头疼脑热,我们都不能马上知道!”
林深推了推眼镜,思考得更为理性一些:“小宝说的……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她确实大了,想有一点独立的空间,这种心情可以理解。
而且姥爷姥姥那小院一直空着也确实不是个事儿,现在住房紧张,房子空着,街道办那里也说不过去。只是。。。安全问题确实是最大的顾虑。”
他看向林软,“小宝,你自己不怕吗?”
林软正准备进一步说服,一直安静坐在旁边、听着他们讨论的苗青,忽然开口了,声音不大,但却异常清晰:“我觉得。。。小宝这个想法,挺好。”
大家都惊讶地转过头看向坐在沙发上的老人。
苗青慢慢侧过头,看着外孙女,眼神里有着老人特有的浑浊,却也有一份经过事后的通透:
“那院子。。。是我和你姥爷,当年和别人置换过来的。住了大半辈子,有感情了。现在空着,说不定哪天街道办那边就安排了别人住进去。哪怕你妈就是主任,但是规定就是规定。”
“当年我和你姥爷只生下你妈一个闺女,左邻右舍话里话外说我们家绝户。你姥爷怕我听了伤心,一声没言语,就跟别人置换了这个院子。
后来,你妈嫁给你爸,你爸有出息,升到主任后又给我们连上了供暖,盖了独立的厨房和厕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喘了口气,继续道:“小宝这孩子。。。我看着长大,别看年纪小,有主意,有胆识,也有本事。这次出差,不是干得就很漂亮吗?百货大楼的领导都夸!她想去住,帮我们看着院子,守着这个家,我放心。”
苗青像是下定了决心,对王娟说:“娟子,老婆子,去把我那个放在衣柜顶上的老樟木箱子搬下来。对,就那个沉甸甸的,箱底有个夹层,里面有个铁盒子,你给我拿来。”
王娟依言而去,费了些劲才搬下那个看起来很有年头的木箱,摸索了一会儿,果然从夹层里取出一个巴掌大、锈迹斑斑的老式铁皮糖果盒,上面还印着模糊不清的花卉图案。
苗青颤抖着满是皱纹的手,接过铁盒,用力掰开有些锈住的盒盖。
里面铺着一层已经发黄脆弱的软纸,她小心翼翼地掀开软纸,露出了下面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纸张泛黄、边缘有些磨损的正式房契,上面还盖着鲜红的公章,只是年代久远,颜色有些暗淡了。
她极其郑重地、用双手将那张薄薄的纸契递向林软,眼神里充满了托付的意味:“小宝,姥姥姥爷上了半辈子班,没什么大钱,也没什么值钱的金银宝贝。就这个小院,是我和你姥爷这辈子最大的产业了。
现在,就算我们提前给你的嫁妆。你拿着这房契,明天让你妈陪着,去房管所,找熟人,尽快把手续办了,过户到你名下。”
林建国连连摆手:“妈!这房子是你跟我爸的根,小宝不能要!她要是真的想出去住,就当你把房子租给她了,我们付租金。”
“你是跟我们见外?”苗青反驳了林建国一句,又温柔的将房契往林软的方向递了递。
“小宝,听姥姥的话,拿着吧。反正我跟你姥爷早就商量过,将来这房子就是留给你的。现在给了你,我们俩就彻底安心了,也能好好在你爸妈这儿养病了。”
林建国和王娟面面相觑。
苗青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态度如此坚决,甚至连“养不安生”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他们再开口反对,就显得太不近人情,甚至有点阻拦老人安心养病的意思了。
王娟心里快速盘算着:女儿有个独门独院的不动产,这在这个年代可是极硬核的资本!将来无论是说亲找婆家,还是她自己有个依仗,都是天大的好事!
林建国考虑的则是:岳父岳母看样子是要长期住下了,他们那小院空着也是空着,现在给了女儿,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毕竟王娟是独生女,他们的东西早晚也是女儿的。现在给了,还能安二老的心,有利于岳父养病。
于是,林建国清了清嗓子,终于一锤定音:“既然妈这么说了,小宝,你就收下吧。这是姥爷姥姥疼你,你就收下。以后更要加倍孝顺姥爷姥姥,知道吗?”
他停顿一下,表情严肃地看向林软,“不过,你自己一个人住那个院子,安全绝对是第一位的!门窗一定要检查好,晚上锁好门,听见任何动静都不要轻易开门,有什么事立刻往家打电话或者跑回来,记住了吗?”
林软笑嘻嘻的接过了房契,内心的快乐根本没有掩饰的表现在脸上,用力的点头道:“我知道啦。”
第二天,林建国和王娟都请了假,陪着林软跑了一趟房管所。
凭着林建国的关系和那张老房契,过户手续办理得异常顺利。
当林软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那张崭新的、写着“林软”名字的房产所有证时,感觉外面的阳光都变得格外灿烂夺目,连空气都充满了自由的味道。
那不是一个拥挤的单元房,而是一个位于相对清净地段的、完完全全属于她林软一个人的独门小院!
喜欢全员好人,只有宿主是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