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未来人陆离-《日不落天唐》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长安的街道上充满了肃杀之气,几乎无人外出,所有宅院与店铺都紧关着门。

  而很快,大唐皇帝李渊便颁布诏书赦天下,叛逆的罪名只加给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其余党羽一概不予追究,同时,国家的一众事物都交由秦王处置。

  玄武门之变结束了,所有人都知道要变天了。

  而赢家,是秦王李世民。

  下午的时候,今日清晨开始眉眼中便一直带着几分凶戾杀气的李世民,才舒展开了眉头。

  他终于善后得差不多,可以回秦王府里去了。

  他除了担忧妻子和孩子之外,他还想见府中的一个人,号称来自近一千四百年后的晋阳石楼人——陆离。

  初三那日中午,他回来后,他的秦王妃、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无垢,就带人押着一个短发男子来见他。

  因为长孙无垢带着孩子在花园的亭子中坐着时,这人便突然湿漉漉的出现趴在亭中地上,还划动着双腿与手臂,好似在游泳。

  在女眷的一声惊叫声中,侍卫把这人叉了起来。因为时间点比较特殊,长孙无垢不敢声张,李世民也没有回来,她先行审问了对方。

  结果对方口中说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会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囚父……察觉到事情严重的长孙无垢在李世民回来之后,立刻把人带去见他。

  再然后,就是这人口中的东宫密报、太白星象等逐一印证……

  李世民也来不及再管此人了,叫人关押好之后,就和秦王府的幕僚开始商讨玄武门之变。

  如今玄武门之变已成,陆离未来人的身份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他似乎真是来自未来。

  ……

  房间院外亲卫把守,房间里面,只有三个人。

  脸色凝重严肃,身上带着玄武门余威的秦王李世民。

  面容端庄清秀,身材纤细肌肤水嫩,气质优雅端庄,二十多岁生了几娃却宛若小姑娘的秦王妃长孙无垢。

  还有来自1400年后,一头短发,脸庞也算有几分俊俏耐看,但气质却始终散发着懒散、随意的未来人青年陆离。

  李世民先小斟了一杯蒸馏酒压压惊,将心中那根一直紧绷着的弦松开。

  这蒸馏酒便是从陆离那得来的制做方法,在蒸馏酒精的基础上减少了几次蒸馏,但喝起来无比之烈,当世众酒皆无此香。

  蒸馏酒的蒸馏器,并不是陆离做出来的,古代人就有蒸馏器了,只不过都是那帮修仙的在用而且简陋,但加点小零件再反复多蒸馏几次也可以提纯酒精纯度。

  当然,制造这蒸馏酒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喝,而是为了治疗玄武门之变后受伤的士兵。

  陆离说用这酒精浇洗伤口,可以有效的杀死那什么细菌,减小伤口后面感染发炎的风险……

  酒是好酒,可惜李世民现如今无心享受,他开口问陆离:“后世人如何评价我?”

  玄武门兵变之前,李世民就积攒下了很多的疑问,但是当时已经箭在弦上,他也无心去想这些事情。

  现在事情结束了,他终于可以回头来问陆离那些问题了。

  他并不后悔发动玄武门之变,太子和齐王不死就到他死了。他宁可背负弑兄囚父之名,也绝不愿束以待毙。

  但玄武门之变成功了,然后呢?

  他会如何做?大唐后来会如何?人们又会怎么看待他?陆离之前说的那句“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久久萦绕在他心中。

  而陆离,语气敬重的说道:“殿下,后世人对你的评价为,千古一帝!”

  李世民斟酌道:“千古一帝?”

  陆离解释说:“对,意指千年里都数一数二的皇帝,殿下你所治理的贞观朝,文治武功卓著,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且对未来国家统一、制度建设、民族发展等各个方面有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这个称号,是敬称,是后世人对殿下你的认可。”

  李世民目光稍亮。

  “至于玄武门之变,确实是殿下你身上抹不去的污点。可是在数千年历史之中,有一句话叫做‘最是无情帝王家’。在历史上,为了皇位而兄弟、父子相残的事迹太多了……也就是殿下你的贞观之治实在太过耀眼,所以人们才把目光聚焦在玄武门之变上津津乐道,但不可否认,哪怕太子李建成登基坐皇帝,也绝无殿下你登基做的好。”

  李世民忍不住又小斟了一杯,但是一杯酒下肚,他脑子却没有变得昏沉,反而好似清醒了几分。

  他想到了什么,望了一眼身旁的长孙无垢——这不会是观音婢示意这小子这样说来开导自己的吧?

  他昨晚和今日都忙着搞玄武门之变,陆离就丢给了观音婢看管着。这些时间内,观音婢完全可以授意陆离说些好话,开导一下发动玄武门之变后的他。

  而陆离见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垢,心想他们可真是夫妻俩,果然是互知根底。

  “殿下你不用看王妃,王妃并没有授意我说这般说辞,这是殿下在历史上真实的评价。”

  他这话也让略微出神的长孙无垢回过神来,扭头将目光扫向身旁李世民。

  在她扭头的一瞬间,李世民便迅速收回目光,他沉声问道:“我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

  “原因很多。”陆离一一举例说道:“军功自不用多说,在政治上,殿下你登基后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大力推行科举制,让寒门弟子有机会通过科举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同时胸襟宽广,从谏如流,吸收了大量李建成的旧部任用,同时又与李建成的旧部魏征说出了一句名传千古的话,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殿下你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近乎毫无缺陷的个人能力,成功缔造了繁华的贞观朝盛世景象,所以才被称为千古一帝。”

  听到陆离的话,李世民没有洋洋自得,反而皱起了眉头,因为陆离说到了关键点——三省六部制、科举、世家大族……见他思考,陆离也没有打扰。

  直到他回过神来,这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搞定的事情,才开口说到:“我登基之后的贞观朝,有何大事?”

  “有的,突厥颉利可汗在武德九年,在殿下您发动玄武门之变后的两月登基之后,就悍然发动了入侵,一路长驱直下,直到渭水才停下大军步伐,最后殿下你与颉利可汗签下了渭水之盟的和平盟约,向对方赔款,对方这才撤兵。”

  突厥颉利可汗……李世民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不说自己两个月后登基时那权力交接的动荡时刻,就平常颉利可汗也没少派兵南下,这几年,颉利可汗就已经发动数次战争了。

  居然能趁着这机会直接打到渭水,最后需要自己向对方赔款才撤兵……李世民立刻思索起如何应对。

  如果没有变故,颉利可汗两月后才南下的话,倒不是不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