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未穿官服,但周身气度沉稳,一看便知是出身良好、教养极佳的世家公子。
那妇人一见到男子,如同找到了主心骨,所有的委屈、恐惧、绝望瞬间爆发,猛地扑进男子怀里,放声痛哭。
“夫君,夫君,小宝不见了。都怪我!都怪我要把她带出来!要是把她好好留在府里……呜呜呜……我对不起小宝!我对不起你啊!”她的哭诉情真意切,闻者心酸。
菱辞看着这突然出现的男子,却觉得异常眼熟。她肯定在哪里见过!
那男子一边拍抚着妻子的后背,一边抬头看向菱辞。
当看清菱辞面容的瞬间,他眼中也掠过一丝明显的惊讶,脱口而出。“你……是肖兄的夫人?”
肖兄?菱辞心头一动。能如此称呼肖愈的……难道是?
她面上不动声色,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您是……”
男子一边安抚着妻子,一边快速说道。
“打马游街那日,朱雀大街,我见过你。”
菱辞的记忆瞬间被点亮!那日肖愈一身红袍,志得意满地走在最前方。
而他侧后方骑着马的,便是眼前的男子。
虽不如肖愈那般张扬耀眼,却也自有一份沉稳风仪,令人印象深刻。
是他,今科一甲第二名——榜眼郎,李延颂!
李延颂和肖愈既是同届科考的前三甲,也是国子监的同窗,算起来也熟络。
当日魏鸢落在肖愈怀中时,菱辞记得榜眼郎曾上前戏谑询问过肖愈关于魏鸢的身份。
就说此人怎么如此熟悉。
若他没记错,这位榜眼郎是当朝吏部侍郎之子。
菱辞面上迅速恢复镇定,对着李延颂和他悲痛欲绝的夫人微微颔首。
“公子,夫人,孩子的事,我玉珍阁责无旁贷,必定倾尽全力寻找。”
李延颂眼眶泛红,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解释道。
“夫人有所不知,小女……小女自出生便患有严重的心疾,离不得救命药丸。若她被人抱走,或是流落在外,一旦断药……后果不堪设想!内子忧心如焚,失态之处,还请夫人海涵。”他一边说着,一边紧紧搂住几乎哭晕过去的妻子。
心疾!
菱辞心头一凛,瞬间明白了妇人为何那般绝望地强调“一个时辰”!
时间就是孩子的命,情况紧急,必须分秒必争!
菱辞当机立断,语速飞快地部署,“李公子,请立刻让贵府所有能调动的人手,以铺子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寻找!夫人情绪不稳,建议先护送回府等候消息,以免再生意外。”
她看向那位几乎站不稳的李夫人,语气放缓但带着安抚的力量,“夫人放心,我必竭尽全力!”
随即,她转向焦灼的掌柜,下达的命令清晰有力。
“掌柜的,你立刻带着孩子的画像,亲自去一趟城南、城北所有人牙行!告诉他们,今日若有任何人牙子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女童去交易,无论对方开价多少,务必给我拦下!玉珍阁全权负责赎人,银子不是问题!但是——”
菱辞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孩子若有半分损伤,我菱辞发誓,必倾尽所有,让他们后悔生在这世上,听清楚了吗?”
“听……听清楚了,东家放心!”
掌柜被菱辞此刻散发出的强大气场震慑,浑身一凛,接过画像,连滚爬爬地冲了出去。
菱辞这番雷厉风行、毫不推诿且思虑周全的安排,让情绪激动的李夫人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哭声渐渐变成了压抑的抽泣,看向菱辞的目光也少了些怨恨,多了些期盼。
李延颂更是深深看了菱辞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诧异。
这位肖夫人,与他印象中那位温婉娴静、似乎总带着几分怯懦的女子,判若两人!
此刻的她,冷静、果决、甚至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领袖气质。
“多谢夫人,我也亲自带人去找!”李延颂不再多言,迅速安排下人护送妻子回府,自己则带着剩余家丁冲出了铺子。
菱辞也没闲着,迅速从掌柜留下的备用画像中抽出一张,招呼真儿。
“真儿,走!我们也去找!不能干等!”
满大街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菱辞一边快步穿行在八宝街的人流中,一边强迫自己冷静分析。
三岁女童,患有心疾,行动力有限,大概率不会自己跑远。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被人抱走了。
铺子里人来人往,人牙子伪装成客人也不是不可能。
“该死的!要是有监控就好了!”菱辞忍不住低声嘟囔。
“真儿!”她停下脚步,目光如炬地扫视着首饰铺周围的环境,“你立刻去询问铺子四周的商铺摊贩,特别是那些位置固定、视野好的!重点问一个时辰前,有没有见过形迹可疑的人,抱着孩子从铺子里出来。”
“是,夫人!”真儿立刻领命,像只敏捷的小鹿,迅速钻入人群中开始打听。
菱辞则站在路口,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猎手,观察着人流的主要方向和几条岔路的延伸。
哪条路更偏僻?哪条路更容易隐藏行踪?哪条路通向城门?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结合着原主对这个城市的模糊记忆进行判断。
不多时,真儿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小脸上带着一丝发现线索的兴奋。
“夫人,问到了,对面卖桂花糕的大婶说,她确实看到个衣着普通的婆子,抱着个穿红袄子、戴金项圈的小女娃从咱们铺子出来,时间刚好对得上,那孩子好像还在哭,婆子还特意在她摊子上买了块桂花糕哄她!”
红袄子,金项圈!
“应该就是她。”菱辞精神一振,“她们往哪个方向去了?”
“那边!”真儿毫不犹豫地指向一条相对狭窄、人流较少的巷口。
“走!”菱辞毫不犹豫,拔腿就朝着那条巷子小跑而去。
主仆二人一头扎进巷子。
巷内光线顿时暗了下来,两侧是低矮拥挤的民居,青石板路湿滑,弥漫着一股潮湿和市井生活的混杂气息。
越往里走,巷子分叉越多,如同蛛网般蔓延。
房屋鳞次栉比,门户紧闭?
“夫人,这……这怎么找啊?总不能挨家挨户敲门问吧?”
真儿看着迷宫般的巷子,有些傻眼。
菱辞也皱紧了眉,正思索对策,忽然——
一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幼儿哭声,仿佛被什么东西捂住,隐隐约约地从某个方向飘了过来!
那妇人一见到男子,如同找到了主心骨,所有的委屈、恐惧、绝望瞬间爆发,猛地扑进男子怀里,放声痛哭。
“夫君,夫君,小宝不见了。都怪我!都怪我要把她带出来!要是把她好好留在府里……呜呜呜……我对不起小宝!我对不起你啊!”她的哭诉情真意切,闻者心酸。
菱辞看着这突然出现的男子,却觉得异常眼熟。她肯定在哪里见过!
那男子一边拍抚着妻子的后背,一边抬头看向菱辞。
当看清菱辞面容的瞬间,他眼中也掠过一丝明显的惊讶,脱口而出。“你……是肖兄的夫人?”
肖兄?菱辞心头一动。能如此称呼肖愈的……难道是?
她面上不动声色,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您是……”
男子一边安抚着妻子,一边快速说道。
“打马游街那日,朱雀大街,我见过你。”
菱辞的记忆瞬间被点亮!那日肖愈一身红袍,志得意满地走在最前方。
而他侧后方骑着马的,便是眼前的男子。
虽不如肖愈那般张扬耀眼,却也自有一份沉稳风仪,令人印象深刻。
是他,今科一甲第二名——榜眼郎,李延颂!
李延颂和肖愈既是同届科考的前三甲,也是国子监的同窗,算起来也熟络。
当日魏鸢落在肖愈怀中时,菱辞记得榜眼郎曾上前戏谑询问过肖愈关于魏鸢的身份。
就说此人怎么如此熟悉。
若他没记错,这位榜眼郎是当朝吏部侍郎之子。
菱辞面上迅速恢复镇定,对着李延颂和他悲痛欲绝的夫人微微颔首。
“公子,夫人,孩子的事,我玉珍阁责无旁贷,必定倾尽全力寻找。”
李延颂眼眶泛红,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解释道。
“夫人有所不知,小女……小女自出生便患有严重的心疾,离不得救命药丸。若她被人抱走,或是流落在外,一旦断药……后果不堪设想!内子忧心如焚,失态之处,还请夫人海涵。”他一边说着,一边紧紧搂住几乎哭晕过去的妻子。
心疾!
菱辞心头一凛,瞬间明白了妇人为何那般绝望地强调“一个时辰”!
时间就是孩子的命,情况紧急,必须分秒必争!
菱辞当机立断,语速飞快地部署,“李公子,请立刻让贵府所有能调动的人手,以铺子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寻找!夫人情绪不稳,建议先护送回府等候消息,以免再生意外。”
她看向那位几乎站不稳的李夫人,语气放缓但带着安抚的力量,“夫人放心,我必竭尽全力!”
随即,她转向焦灼的掌柜,下达的命令清晰有力。
“掌柜的,你立刻带着孩子的画像,亲自去一趟城南、城北所有人牙行!告诉他们,今日若有任何人牙子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女童去交易,无论对方开价多少,务必给我拦下!玉珍阁全权负责赎人,银子不是问题!但是——”
菱辞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孩子若有半分损伤,我菱辞发誓,必倾尽所有,让他们后悔生在这世上,听清楚了吗?”
“听……听清楚了,东家放心!”
掌柜被菱辞此刻散发出的强大气场震慑,浑身一凛,接过画像,连滚爬爬地冲了出去。
菱辞这番雷厉风行、毫不推诿且思虑周全的安排,让情绪激动的李夫人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哭声渐渐变成了压抑的抽泣,看向菱辞的目光也少了些怨恨,多了些期盼。
李延颂更是深深看了菱辞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诧异。
这位肖夫人,与他印象中那位温婉娴静、似乎总带着几分怯懦的女子,判若两人!
此刻的她,冷静、果决、甚至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领袖气质。
“多谢夫人,我也亲自带人去找!”李延颂不再多言,迅速安排下人护送妻子回府,自己则带着剩余家丁冲出了铺子。
菱辞也没闲着,迅速从掌柜留下的备用画像中抽出一张,招呼真儿。
“真儿,走!我们也去找!不能干等!”
满大街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菱辞一边快步穿行在八宝街的人流中,一边强迫自己冷静分析。
三岁女童,患有心疾,行动力有限,大概率不会自己跑远。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被人抱走了。
铺子里人来人往,人牙子伪装成客人也不是不可能。
“该死的!要是有监控就好了!”菱辞忍不住低声嘟囔。
“真儿!”她停下脚步,目光如炬地扫视着首饰铺周围的环境,“你立刻去询问铺子四周的商铺摊贩,特别是那些位置固定、视野好的!重点问一个时辰前,有没有见过形迹可疑的人,抱着孩子从铺子里出来。”
“是,夫人!”真儿立刻领命,像只敏捷的小鹿,迅速钻入人群中开始打听。
菱辞则站在路口,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猎手,观察着人流的主要方向和几条岔路的延伸。
哪条路更偏僻?哪条路更容易隐藏行踪?哪条路通向城门?
她的大脑飞速运转,结合着原主对这个城市的模糊记忆进行判断。
不多时,真儿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小脸上带着一丝发现线索的兴奋。
“夫人,问到了,对面卖桂花糕的大婶说,她确实看到个衣着普通的婆子,抱着个穿红袄子、戴金项圈的小女娃从咱们铺子出来,时间刚好对得上,那孩子好像还在哭,婆子还特意在她摊子上买了块桂花糕哄她!”
红袄子,金项圈!
“应该就是她。”菱辞精神一振,“她们往哪个方向去了?”
“那边!”真儿毫不犹豫地指向一条相对狭窄、人流较少的巷口。
“走!”菱辞毫不犹豫,拔腿就朝着那条巷子小跑而去。
主仆二人一头扎进巷子。
巷内光线顿时暗了下来,两侧是低矮拥挤的民居,青石板路湿滑,弥漫着一股潮湿和市井生活的混杂气息。
越往里走,巷子分叉越多,如同蛛网般蔓延。
房屋鳞次栉比,门户紧闭?
“夫人,这……这怎么找啊?总不能挨家挨户敲门问吧?”
真儿看着迷宫般的巷子,有些傻眼。
菱辞也皱紧了眉,正思索对策,忽然——
一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幼儿哭声,仿佛被什么东西捂住,隐隐约约地从某个方向飘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