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烟花秀-《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

  朱标负手而立,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殿内一众藩王。

  他宽大的朝服袖口微微摆动,腰间玉带上的金饰在烛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

  "诸位弟弟,"朱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你们可知为何我要支持雄英的改革?"他缓步走到大殿中央,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藩王的心上,"眼下藩王就藩,看似风光,实则隐患重重。"

  他伸出三根手指:"其一,藩王子孙繁衍,朝廷供养日重,终有一日会拖垮国库;其二,藩王久居一地,难免结党营私,威胁中央;其三..."

  朱标突然转身直视朱权,"藩王子弟困守封地,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最终只会像十七弟这般,满腔怨气!"

  朱权闻言浑身一颤,脸上的鞋印似乎更红了。

  朱标继续道:

  "雄英的提议,正是要给诸位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

  他的声音渐渐提高,"愿开疆者,可建功立业;愿入朝者,可施展才华;即便是想安享富贵者,朝廷也会保你们一世荣华。这等好事,你们还有什么不满?"

  朱权终于抬起头,脸上的倔强已经消失不见:

  "大哥...臣弟知错了。"他转向朱雄英,郑重地行了一礼,"雄英侄儿,是十七叔糊涂,误解了你的好意。"

  朱雄英连忙上前扶起朱权:

  "十七叔言重了。侄儿知道您心系漠北,改日定当登门详谈开拓之策。"

  朱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羞愧。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满意地点点头。他悄悄对身旁的马皇后低声道:"标儿越来越有储君的气度了。"

  马皇后抿嘴一笑:"都是跟你学的。"

  朱标见众藩王都被说服,语气缓和下来:

  "今日是家宴,本不该说这些。但既然话已说开,我希望诸位弟弟能明白,大明是我们大家的大明,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开创万世基业。"

  他说完这番话,殿内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藩王们纷纷举杯,向朱标和朱雄英敬酒致意。

  朱雄英看着父亲挺拔的背影,心中涌起无限敬佩。

  这就是朱标,既能以德服人,又能在必要时展现威严。

  朱元璋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

  良久,他缓缓起身,在众人的注视下走到地图前,粗糙的手指抚过那些陌生的地名:"咱年轻时,只想着推翻暴元,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听雄英这一说,倒显得咱眼界窄了。"

  他突然一巴掌拍在地图上,"咱老朱家的子孙,就该有这样的气魄!"

  皇帝的金口一开,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朱标适时举杯:"既如此,儿臣提议共饮此杯,愿我大明国运昌隆,愿朱家子孙同心协力,共创盛世!"

  "共创盛世!"众人齐声应和,举杯共饮。

  很快,时间快到子时了,朱元璋马皇后年龄大了,想先回去休息了。

  "陛下,时辰不早了,该歇息了。"

  马皇后轻声提醒道,伸手为朱元璋拢了拢身上的貂裘。

  老皇帝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正要点头,却被朱雄英一把拉住了衣袖。

  "爷爷,奶奶,且慢!"

  朱雄英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孙儿还准备了一份新年贺礼,保准二老从未见过。"

  朱元璋和马皇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好奇。

  老朱笑骂道:"小兔崽子,又搞什么名堂?"

  朱雄英神秘一笑,转身对贴身太监小顺子使了个眼色。

  小顺子立即躬身道:"回太孙,一切准备就绪。"

  "诸位叔伯兄弟,"朱雄英朗声道,"请随我到殿外观赏。"

  众人面面相觑,但都被勾起了好奇心。

  朱标搀扶着朱元璋,朱棣扶着马皇后,一众藩王和家眷簇拥着走出奉天殿。

  冬夜的寒风扑面而来,宫女们连忙为各位主子披上斗篷。

  奉天殿前的广场上空荡荡的,只有几盏宫灯在风中摇曳。

  随后朱雄英对小顺子使了个眼色,小顺子立马会意,上前对几个亲兵说道:"可以开始了。"

  亲兵领命,快速跑到皇宫外面的一处空地上,空地上摆放了很多大盒子,盒子外皮五颜六色的,每个盒子边上守着一名亲兵。

  那名亲兵大喊:"太孙有命,开始放炮!"

  听到命令,其余亲兵随即掏出火折子按顺序点燃引信。

  这时,秦王朱樉搓着手抱怨道:

  "大侄子啊,这大半夜的,看什么啊?黑灯瞎火的..."

  朱元璋也皱起眉头:"雄英,你这是..."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

  "轰!"

  "护驾!"燕王朱棣反应最快,一个箭步挡在朱元璋面前。

  众侍卫瞬间刀剑出鞘,女眷们吓得惊叫连连。

  "各位别慌,这就是我准备的节目!"朱雄英连忙安抚道。

  众人这才慢慢安静了下来。

  就在这时,漆黑的夜空中突然绽开一朵巨大的金色火花,组成了一个清晰的"十"字,将整个皇宫照得如同白昼。

  "这...这是..."马皇后仰着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紧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另一个火球在空中炸开,形成一个"九"字。

  然后是"八"、"七"、"六"...数字一个接一个在夜空中绽放,金光灿灿,照亮了每个人震惊的面容。

  应天府的百姓也被惊动了。

  卖炊饼的老王头正收拾摊子,抬头一看,手中的擀面杖"咣当"掉在地上;

  白金瀚上的歌女们推开窗户,红唇微张;

  就连秦淮河上的画舫都停了下来,船夫和客人们纷纷仰头望天。

  "五、四、三、二、一!"

  朱雄英大声倒数着,最后一个"一"字炸开的瞬间,应天府各处钟楼同时响起浑厚的钟声。

  "咚——咚——咚——"

  钟声回荡在古城上空,与百姓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小贩们放下担子,孩童们冲出家门,所有人都仰望着这神迹般的景象。

  "过年啦!"

  "新年好!"

  "老天爷显灵啦!"

  奉天殿前,朱元璋已经看呆了。

  老皇帝仰着头,浑浊的眼中映照着璀璨的光芒,连胡子都在微微颤抖。

  马皇后紧紧攥着他的手,眼中泪光闪烁。

  喜欢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