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广州之战-《皇孙白手起家》

  许喻亭愣了下,他没想到,这才刚开战,昭武军就全部压上,杨智甚至连试探都懒得做。

  齐军往左右两翼派出的兵马,几乎瞬间被撕裂;士卒恐惧下,纷纷逃命。

  “许将军还在等什么,赶紧下令出战,无需保留一兵一卒。”蔡廷铭急吼道。

  许喻亭这才反应过来,举刀指向前方,大声道:“杀!”

  剩下的所有齐军,立刻挥刀朝昭武军冲去。

  两方很快短兵交接,在原野展开大战。

  蔡廷铭瞪大眼睛,神情紧张。

  他清楚的看到,即使许喻亭下令全体出动,刚才溃散的六千士卒,仅有少数人杀回来,其他人反而越逃越远。

  而这也意味着,齐军兵力将处于劣势。

  齐军和昭武军无数次战斗证明,两军野战,一旦双方兵力相等,昭武军凭借精良的军械,以及士卒的悍勇,总是能击败齐军。

  “该死!”蔡廷铭心中异常恼火。

  他和许喻亭都低估了杨智的决心,没预料到对方一上来就玩命。

  若齐军再不殊死一搏,今日之战,必败无疑。

  蔡廷铭和许喻亭,皆率亲兵冲了出去。

  杨智、马彦斌、杨叶秋等人,全部参与战斗。

  此战于双方而言,只能胜,不能败。

  两军如犬牙般交错,疯狂的吞噬着彼此的血肉。

  一边斗志昂扬,一边退不可退。

  大战瞬间惨烈起来,整个战场宛如沸腾一般。

  由于杨智充分的战前动员,每个昭武军将士都知道这一战的重大意义。

  刀剑相交的声音不绝于耳,士兵们身上的铠甲被砍得叮当作响,伤口处喷涌而出一道道血花。

  不少昭武军将士倒在了血泊之中,同伴则毫不犹豫从他们身上跨过去,继续朝着敌人冲去。

  马彦斌作为昭武军猛将,悍然杀入齐军长刀形成的丛林之中;身披数创,拼命往前推进。

  他的悍勇也带动的周边人,士卒们变得愈加疯狂。

  有人杀疯了,一只手死死掐住齐军士卒的脖子,然后不停将长刀捅入对方身体。

  四溅的血液喷到了脸上,士卒却更加兴奋。

  蔡廷铭见马彦斌冲的太猛,想要将其斩杀。

  两人交手十多招,蔡廷铭察觉武艺不如对方;在亲兵掩护下,狼狈的脱离战斗。

  不仅仅是蔡廷铭在后退,在昭武军强大攻势下,部分齐军也在往后退却。

  没有对胜利的渴望,对自己的信心,绝不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看到大量昭武军,高举长刀,面色狰狞,快速往前冲杀,许喻亭心中有着非常不好的预感。

  实际上,两军从开战到现在,仅仅过去了一刻钟。

  怎么会这样?不可能!绝不可能!

  许喻亭眼睛血红,扯着嗓子狂吼,“擅自后退者,诛其满门!”

  并将身旁亲兵组成督战队,专门斩杀逃跑的士兵。

  此举起到了一些效果,士兵被逼无奈下,又转身杀了回去。

  杨叶秋见状,立刻找来几名弓弩手,令他们射杀齐军督战队。

  齐军这边,早已把所有弓弩手派到了战场上。

  面对袭来的箭矢,只能被动的躲在盾牌后。

  即使如此,仍有人不断被射杀。

  督战队基本失去了作用,许喻亭眼中冒火,却没其它办法。

  战场上,血肉横飞,地上到处是断臂残肢,以及痛苦哀嚎的士兵。

  在这等高烈度的搏杀中,有齐军士卒再也承受不住;能逃则逃,逃不掉则果断投降。

  蔡廷铭急忙找到许喻亭,直言道:“此战败局已定,趁着尚未完全崩溃,末将愿留下来掩护,许将军可带兵退入广州城。”

  许喻亭表情略有些呆滞,紧盯着前方战场,迟迟没有回话。

  “若再不退走,将全军覆没。”蔡廷铭大声道。

  许喻亭转头看向他,神情痛苦,“此战如果败了,广州城也守不了多久。”

  “实在不行,就退入大海。等将来朝廷收复岭南,也可出一份力。”

  见许喻亭还想说话,蔡廷铭又气又急,“莫要再耽搁下去,赶紧走啊!”

  “我走了,你怎么办?”

  “快点走!这些废话不要再讲了。”

  战场上,齐军局势愈加糟糕,昭武军已明显占据上风。

  许喻亭重重一叹,眼眶湿润,带着余部匆匆离开。

  主将都逃了,剩下的人没理由再继续战斗下去,齐军很快崩溃。

  马彦斌不愿放过许喻亭,冲破蔡廷铭阻拦,在齐军后面紧追不舍,一路砍杀。

  齐军士卒无心战斗,一触即溃,或死或降。

  马彦斌留下一些人收拢降卒,其他人继续追杀逃跑的齐军。

  可惜许喻亭跑得太快,马彦斌始终没有追到,只能折返。

  杨智知道后,并未介意,区区一个许喻亭,已经改变不了什么。

  伸了伸懒腰,抬头仰望碧蓝的天空,表情无比的轻松。

  在他看来,岭南大局已定,基本不会再有什么波澜。

  杨叶秋走了过来,脸上有一丝疲惫,“父亲,齐军有个将领叫蔡廷铭,死活不降,吵着要见您。”

  “有什么好见的,速速杀了!”杨智淡淡道。

  他又不傻,想都不用想,蔡廷铭肯定是打算骂他。

  “许喻亭去哪了,是进了广州城,还是坐船逃往海岛?”杨智问道。

  “斥候刚刚传来消息,许喻亭应该是打算据城死守。”杨叶秋道。

  杨智笑了笑,心情更加愉悦。

  此战斩杀加俘虏的齐军,总数超过两万余人,许喻亭身边已没有多少人了。

  外无援兵,却选择坚守城池,乃是死路一条。

  李昭以前对众人说过一句话,“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虽然杨智不知道“霸王”指的是谁,但前半句还是很有道理。

  他不会给许喻亭半点喘息机会,万一真逃进了大海,也是个不小的麻烦。

  杨智下令稍作休息,然后继续杀往广州,他要把许喻亭堵死在城内。

  ................................................................................................................

  许喻亭惨败一事,很快传遍岭南大地。

  有人震惊,有人惋惜,有人庆幸。

  但无一例外,被吓破胆的岭南众人,绝不愿意再和昭武军为敌。

  昭武军还没抵达广州城,周边数个城池,已主动送来降书。

  还有岭南豪强,带着十几车粮草,前来慰问昭武军。

  杨智强行征集各城守军,带着他们,浩浩荡荡前往广州。

  广州城头上,许喻亭头发散乱,眼冒血丝,神情无比紧张。

  亲兵建议逃进伶仃洋,一些海岛上有人居住,可暂时在那里驻兵。

  许喻亭始终不甘心放弃城池,继续留在城内。

  不一会,城下出现了数万大军。

  “若这些人当初助我,我又怎会轻易落败?”

  许喻亭无比气愤,他认出城下的兵马,其中不少是岭南当地的守军。

  一支箭矢,带着一封劝降信,疾速射入城内。

  许喻亭看都没看,将信函撕得粉碎。

  大量纸片,从城头飘落。

  杨智双手抱胸,神色淡定。

  许喻亭不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考虑到将士们刚刚大战一场,身体有些疲惫。下令休息一天,明日再攻城。

  次日中午,又有多支岭南守军赶到广州城下。

  多的近千人,少的也有数百人,皆称愿意效忠李昭。

  杨智好言安抚,表示会如实禀告秦王,日后必会给予他们重赏。

  众人见其态度温和,这才安心。

  杨智却话锋一转,希望降军能拿出诚意来。

  众人心中了然,纷纷表示愿参与攻打广州城。

  杨智没有出动麾下兵马,而是改由降军攻城。

  他本以为,这些人不会尽全力。

  意外的是,他们攻起城来,未有丝毫懈怠,一波又一波往城墙爬去。

  战至中午,已有少数人在城头站稳脚跟,和城内守军展开激战。

  许喻亭大急,浴血冲杀,疯了般将人赶下去。

  当日虽没有攻破广州城,但杨智已看出城内虚实,估计兵力最多三、四千人。

  次日,杨智出动昭武军三千,带上近万名降兵,合力攻打广州城。

  又派出督战队,如发现有降兵不愿死战,皆杀之!

  此战从清晨打到傍晚,马彦斌和数名偏将,也参与战斗。

  城头厮杀惨烈,成堆成堆的死尸,染红了大半个城墙。

  期间,昭武军差点攻入城内。

  许喻亭不断往墙头加派兵力,这才勉强守住。

  然而,广州城已摇摇欲坠。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昭武军破城,只在数日之内。

  .........

  第四日清晨,昭武军列阵完毕,即将对城池发起攻击。

  城门却突然打开,城内高挂降旗。

  城下众人面面相觑,第一反应里面肯定有诈;许喻亭如想投降,早就降了,根本不可能等到现在。

  杨智谨慎起见,没有立刻入城,而是派几名亲兵前往查看。

  亲兵入城后没多久,兴冲冲带回来一个箱子。

  “启禀将军,许喻亭死了,箱子里是他的脑袋。”亲兵道。

  喜欢皇孙白手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