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停战之后-《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

  在沪江兵工厂,成将军参观了从空中到地面的各种武器。

  对J-1,Z-1都赞不绝口,同时提出不少建议,周博也受益匪浅。

  同时,两人探讨了新技术条件下的创新战术。

  一直到傍晚,成将军才意犹未尽和周博等人告别,离开兵工厂。

  厂区门口,看着成将军乘车远去,周博知道,成将军这一次到访,意味在半岛逐渐偃旗息鼓后,夏国的目光开始向中南半岛转移。

  东南亚现在正处于殖民主义退潮,鹰酱趁机介入的时期。

  对夏国而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在后世,为了围堵夏国,鹰酱在周边建了上百个军事基地,打造什么C型包围圈,第一岛链,第二岛链。

  这一次,必须将这些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随后一段时间,航母项目继续推进,而周博则抽出一段时间,搞了几门牵引式火炮,主要是轻型榴弹炮。

  之前的PCL-181是自行榴弹炮,虽然火力迅猛,机动性强,但重量也相当可观。

  这导致181和坦克一样,不适合山地丛林作战。

  要加强山地火力,轻型火炮是首选。

  到了后世,炮兵的存在感似乎有所降低。

  但其实不然,现代战场上,火炮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周博本着一步到位的思想,直接一口气搞了105,122,155三个口径。

  其中155口径参考的夏国AH4(155),超轻型设计,重量仅3.8吨。

  105和122分别参考PL-96,PL-07B,也都是轻量化设计,其中PL-96仅仅1.5吨。

  出于未来赚小钱钱的考虑,三个型号全部兼容北约弹药,且可用Z-1进行吊装,主打轻型化和快速部署,适合空降兵、山地部队。

  和老式火炮不同,新式设计适应高机动作战,展开/收起时间缩短到3-5分钟。

  另外,还配备火控计算机、北斗定位,打击精度远超老式火炮。

  设计完成后,随即制造样炮,测试等一系列流程···

  这边,周博在紧锣密鼓地造炮。

  半岛上,板门店,双方谈判也进入尾声。

  首先,双方在军事分界线问题终于达成协议。

  以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各后撤两公里作为非军事区。

  接着,战俘遣返问题也达成了协议。

  因为周博的‘贡献’,鹰酱战俘数量不仅远超前世,而且还俘虏了一艘万吨驱逐舰。

  这让夏国在谈判中占据了主动地位。

  最后,协定签署后12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

  联合国军总司令马克·克拉克在停战协定上签下名字。

  至此,半岛大战正式宣告结束!!

  半岛战争是夏国的立国之战!

  是夏国这条沉睡巨龙在百年屈辱后,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吼声。

  打破了鹰酱不可战胜的神话,震惊了全世界,为夏国赢得了尊重和认可。

  前一世,夏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多少烈士长眠在金达莱盛开的土地下。

  他们是夏国人永远的英雄,也是心中永远的痛。

  而这一次,因为J-1,Z-1,L-15等一系列先进武器的登场,以及提前准备的后勤物资。

  改变了夏国军队以血肉之躯硬抗钢铁洪流的战场局面,伤亡大为减少。同时,也给予联合国军远超前世的重创。

  这是周博感到欣慰的地方,也是他废寝忘食,天天爆肝的最大动力。

  当半岛停战的消息传到国内,举国欢腾。

  首都,长安街上。

  扩音喇叭突然开始播报,播音员几乎破音地叫喊:“人民广播电台紧急播报!半岛停战协定正式生效了——”

  从西单到王府井,人们仿佛被雷击中般僵住,然后哭笑声、欢呼声响彻开来。

  沪江,外滩。

  海关大钟刚敲完四下,二十艘拖轮同时拉响汽笛,船头探照灯齐刷刷射向天空。

  和平饭店楼顶垂下二十米长的红布标语,墨汁还在往下滴:“鹰酱帝国主义纸老虎被戳穿!”

  渝州,朝天门码头。

  山城上空突然滚过一串惊雷——是十八门樱花国九四式山炮在朝天门齐鸣,这是樱花国投降时缴获的老家伙。

  丹东,鸭绿江大桥。

  夕阳把铁桥染成红色,黑压压的人群挤满了江岸。

  突然,对岸传来轰隆隆的闷响——是第一批归国的夏国车队!

  港岛《大公报》头版标题:“百年国耻,一朝雪尽”

  这场狂欢持续了三天三夜,直到所有锣鼓都敲破了,所有嗓子都喊哑了。

  ···

  同一时间,大洋彼岸。

  白房子椭圆办公室。

  国务卿杜斯走进办公室时,艾森威尔正凝视着桌上的半岛地图。

  “克拉克签字了!”

  杜斯的声音有些低沉。

  “终于结束了,”艾森威尔微微叹了一口气,“没有胜利条款,没有半岛统一……只有一条该死的三八线,和两年前一模一样。”

  “所以,杜路文留给我们的烂摊子,最后用五万四千条鹰酱青年的命填平了?”

  杜斯道:“无论如何,这是自由世界对东方阵营扩张的一次集体狙击。

  我们并没有失败!

  在东南亚,我们将重振旗鼓!”

  艾森威尔点点头,没再说话。

  窗外,华盛顿纪念碑在夜色中泛着冷光,像一柄断剑插进大地。

  芝加哥,退伍军人医院。

  病房中,一台彩色电视画面跳动闪着雪花,当播音员念出“光荣停战”时,一名陆战队下士汤姆把输液架砸向了屏幕。

  “光荣?我在扳机岭丢掉一条腿就为了南棒人抢几个破山头?”

  “法克——”

  他的咆哮声吓得旁边的金发护士一哆嗦。

  翌日,《芝加哥论坛报》头版:停战生效——摆脱半岛泥潭,艾森威尔避免更大灾难!

  《华盛顿邮报》:远东僵局的背后,自由世界并未失败!

  而偏驴党的《纽约时报》则写道:夏国农民军队如何逼平蓝星第一强国!

  无论舆论如何吹捧或攻击,资本市场对和平是欢迎的。

  纽约证券交易所道琼斯指数上涨2.3%,不过,军工股却集体跳水。

  而在好莱坞,米高梅紧急叫停了《半岛英雄传》的剧本,改成诺曼底登陆的故事。

  无论白房子是否承认失败,对鹰酱而言,半岛大战是他们最不愿提起的一场战争。

  整体上呈现“精英沉默-民间愤怒”的分野。

  后世,好莱坞反映二战、越战、反恐的电影数不胜数,但半岛题材的却屈指可数。

  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喜欢赤色军工,刚建国你就要造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