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大本营里,电报机的滴答声急促地响着。
徐平安很快就收到了消息,对于小石头在海外的那些安排,他其实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毕竟,那些海外藩国,不管是军事力量,还是其他各方面,和中原比起来都差得远。
在他原本的想法里,这些海外之地就是用来赏赐给有功之人的,至于到底要怎么去治理它们,他着实没怎么在意。
这时,罗玄烨凑了上来,喊了声:“少爷。”
他接着说道:“小石头这小子如此安排,倒就不怕黎季犁起了别样的心思吗?短时间内或许无事,但时间一长,保不齐这黎季犁就会生出别的心思来。”
徐平安轻轻叹了口气,脸上带着几分宽容:“小石头年轻,考虑事情难免有不周全的地方。
不过,这黎季犁确实不能不防,去给琼州府以及安南那边发报,让黎季犁把家人送到大本营来。
有他的家人在咱们这儿,也能让他多几分忌惮,行事更安分些,咱们也能多些掌控。
顺便,让道衍大师姚广孝挑选一些官员去制衡一下这个黎季犁,不能让他当一个逍遥王,我要的是一条听话的狗,而不是一位逍遥王。
至于兼听小组的安排,等过段时间安南以及占城那边安稳下来,到时候再做安排吧。
大本营这边往大明境内输送监听小组成员都不够,暂时这方面就顾不上了。
至于说大明有没有这个能力再组织兵马前往进攻,我觉得可能性不是很大。
毕竟大明刚刚结束北征,大军已经疲惫不堪,而且赏赐等后续事宜也需要处理,应该会休养一段时间的。
若是发生了什么新的情况,到时候再做安排也不迟。”
“少爷,咱们这么久以来,人手培养的方向一直都是工匠和士卒。
但如今情况不同啦,道衍大师那边要是打算挑选官员去承担治理工作,这其中的难度可不容小觑。
毕竟随着咱们的地盘不断扩大,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在激增,尤其是能胜任治理工作的官员更是短缺。
所以我寻思着,要是能从咱们大本营派往各地一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去专门培养从当地挑选出来的官员,这样或许能解燃眉之急,甚至要求再低一些的话,只需要安排好当地官员咱们的要求,剩下的他们就能自行处理了。”
罗玄烨提醒了一句,他们这方势力偏科实在是太严重了,没有建国,一切就犹如草台班子。
徐平安轻轻点了点头,缓缓说道:“这方面你就先和道衍大师探讨着。
咱们如今地盘扩充速度实在太快,眼下人手严重不足。
得从大明境内挑选人手加以训练,另外,在安南、占城沿海一带,尽可能多建造一些港口,将其作为中转站。
日后不管是屯兵还是屯粮都能派上大用场,而且这些港口作为威胁大明的基地,也是绝佳之选。
还有,当地的奴才兵马也要尽快组建起来,咱们在海外一直沿用八旗制度来推行政策。
安南就先放一放,离着大明做得太过分会适得其反,就从占城国开始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不用想着可怜他们。”
两人正说着,姚广孝急匆匆的赶了过来,人未至话已到。
“少爷,贫僧觉得咱们今天是时候该考虑一下建国的问题了,这些天我看了不少您写的书籍。
对于所谓历史上的事,不能一味地套用,当初大明皇帝朱元璋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的做法是没什么问题。
可当时的大明皇帝毕竟势力相对娇小,各方势力可能注意不到他们,跟咱们如今势力强大可不一样,不论是否隐忍亦或者建国称王区别都是不大的。
建国以后,各个机构就能名正言顺了,官员体系跟军队体系就能很好的区分开来,咱们如今最需要的就是正规化了,要不然就会出现到处混乱的局面,名不正而言不顺。”
姚广孝十分的着急,他的年纪摆在这里,徐平安能等,他等不起。
“没错,这确实是咱们如今面临的最大困难,我也想,这样吧,道衍大师你辛苦一下,先想想国号吧。
这么长时间了,也还把这件事提上日程了,明确一下各方的权力,也省的什么事都要我来做决定。”
徐平安被说动了,至于国号,他之前就想过,甚至他都想直接用日不落帝国这个名字,虽然俗套,但放到这个时代绝对会让人觉得野心大到极致,也切合八旗制度。
这事早几天晚几天问题都不是很大,恰逢道衍大师提及,他索性就看看道衍大师能够有什么好名字提及。
“接下来你们先看着点吧,我得去一趟秘密基地那边,那东西才是本少爷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建国都提出来了,顺便各个机构以及它们的职权范围也都列个明细吧,各司其职就挺好,本少爷来抓大方向。”
想着来福那边的进展,徐平安实在是不放心,海外征战的将士他放心的很。
有强力步枪跟火炮,不说让头猪指挥都能打赢,最起码的,像小石头、瘦猴他们的水平,徐平安还是知足的。
“那好,贫僧就先退下了,贫僧会尽快草拟一份章程出来的。”
得到肯定,道衍大师不做停留,当即就思绪万千,开始考虑起来,甚至差点撞在院子大门上。
“你也别在这跟我大眼瞪小眼了,盯着点猴子跟小石头他们,后勤的压力很大,让他们心里有点数。”
徐平安朝着大院外走去,身后十几个亲兵荷枪实弹跟随,他话里话外还不忘叮嘱罗玄烨一番。
是啊,这么多年,这么大的地盘也确实该建国了,名正言顺。
顺便封一些王下去,这个名号足以收降很多人了,名正言顺的好处莫不在此。
皇帝封臣子为王,那就是最名正言顺的了。
喜欢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徐平安很快就收到了消息,对于小石头在海外的那些安排,他其实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毕竟,那些海外藩国,不管是军事力量,还是其他各方面,和中原比起来都差得远。
在他原本的想法里,这些海外之地就是用来赏赐给有功之人的,至于到底要怎么去治理它们,他着实没怎么在意。
这时,罗玄烨凑了上来,喊了声:“少爷。”
他接着说道:“小石头这小子如此安排,倒就不怕黎季犁起了别样的心思吗?短时间内或许无事,但时间一长,保不齐这黎季犁就会生出别的心思来。”
徐平安轻轻叹了口气,脸上带着几分宽容:“小石头年轻,考虑事情难免有不周全的地方。
不过,这黎季犁确实不能不防,去给琼州府以及安南那边发报,让黎季犁把家人送到大本营来。
有他的家人在咱们这儿,也能让他多几分忌惮,行事更安分些,咱们也能多些掌控。
顺便,让道衍大师姚广孝挑选一些官员去制衡一下这个黎季犁,不能让他当一个逍遥王,我要的是一条听话的狗,而不是一位逍遥王。
至于兼听小组的安排,等过段时间安南以及占城那边安稳下来,到时候再做安排吧。
大本营这边往大明境内输送监听小组成员都不够,暂时这方面就顾不上了。
至于说大明有没有这个能力再组织兵马前往进攻,我觉得可能性不是很大。
毕竟大明刚刚结束北征,大军已经疲惫不堪,而且赏赐等后续事宜也需要处理,应该会休养一段时间的。
若是发生了什么新的情况,到时候再做安排也不迟。”
“少爷,咱们这么久以来,人手培养的方向一直都是工匠和士卒。
但如今情况不同啦,道衍大师那边要是打算挑选官员去承担治理工作,这其中的难度可不容小觑。
毕竟随着咱们的地盘不断扩大,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在激增,尤其是能胜任治理工作的官员更是短缺。
所以我寻思着,要是能从咱们大本营派往各地一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去专门培养从当地挑选出来的官员,这样或许能解燃眉之急,甚至要求再低一些的话,只需要安排好当地官员咱们的要求,剩下的他们就能自行处理了。”
罗玄烨提醒了一句,他们这方势力偏科实在是太严重了,没有建国,一切就犹如草台班子。
徐平安轻轻点了点头,缓缓说道:“这方面你就先和道衍大师探讨着。
咱们如今地盘扩充速度实在太快,眼下人手严重不足。
得从大明境内挑选人手加以训练,另外,在安南、占城沿海一带,尽可能多建造一些港口,将其作为中转站。
日后不管是屯兵还是屯粮都能派上大用场,而且这些港口作为威胁大明的基地,也是绝佳之选。
还有,当地的奴才兵马也要尽快组建起来,咱们在海外一直沿用八旗制度来推行政策。
安南就先放一放,离着大明做得太过分会适得其反,就从占城国开始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不用想着可怜他们。”
两人正说着,姚广孝急匆匆的赶了过来,人未至话已到。
“少爷,贫僧觉得咱们今天是时候该考虑一下建国的问题了,这些天我看了不少您写的书籍。
对于所谓历史上的事,不能一味地套用,当初大明皇帝朱元璋高筑城,广积粮,缓称王的做法是没什么问题。
可当时的大明皇帝毕竟势力相对娇小,各方势力可能注意不到他们,跟咱们如今势力强大可不一样,不论是否隐忍亦或者建国称王区别都是不大的。
建国以后,各个机构就能名正言顺了,官员体系跟军队体系就能很好的区分开来,咱们如今最需要的就是正规化了,要不然就会出现到处混乱的局面,名不正而言不顺。”
姚广孝十分的着急,他的年纪摆在这里,徐平安能等,他等不起。
“没错,这确实是咱们如今面临的最大困难,我也想,这样吧,道衍大师你辛苦一下,先想想国号吧。
这么长时间了,也还把这件事提上日程了,明确一下各方的权力,也省的什么事都要我来做决定。”
徐平安被说动了,至于国号,他之前就想过,甚至他都想直接用日不落帝国这个名字,虽然俗套,但放到这个时代绝对会让人觉得野心大到极致,也切合八旗制度。
这事早几天晚几天问题都不是很大,恰逢道衍大师提及,他索性就看看道衍大师能够有什么好名字提及。
“接下来你们先看着点吧,我得去一趟秘密基地那边,那东西才是本少爷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建国都提出来了,顺便各个机构以及它们的职权范围也都列个明细吧,各司其职就挺好,本少爷来抓大方向。”
想着来福那边的进展,徐平安实在是不放心,海外征战的将士他放心的很。
有强力步枪跟火炮,不说让头猪指挥都能打赢,最起码的,像小石头、瘦猴他们的水平,徐平安还是知足的。
“那好,贫僧就先退下了,贫僧会尽快草拟一份章程出来的。”
得到肯定,道衍大师不做停留,当即就思绪万千,开始考虑起来,甚至差点撞在院子大门上。
“你也别在这跟我大眼瞪小眼了,盯着点猴子跟小石头他们,后勤的压力很大,让他们心里有点数。”
徐平安朝着大院外走去,身后十几个亲兵荷枪实弹跟随,他话里话外还不忘叮嘱罗玄烨一番。
是啊,这么多年,这么大的地盘也确实该建国了,名正言顺。
顺便封一些王下去,这个名号足以收降很多人了,名正言顺的好处莫不在此。
皇帝封臣子为王,那就是最名正言顺的了。
喜欢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