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拜托,醒一醒,大清已经亡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临近新年,最让徐平安感到满意的便是负责伪造大明宝钞的工匠们带来了一些纸币的半成品,就差最后定型了。

  徐平安看着新式纸币,开口说道:“这几版纸币都很不错了,颜色鲜艳。

  水印的技术虽然没那么成熟,但也足够用了,再配合雕版印刷的技术,肯定行。”

  这些纸币中,最大面额的头像是徐平安父亲徐达,五十两面额的头像是他自己,剩下各种面值的纸币上,印着许多工匠的头像,比如老李头,老魏头等人。

  纸币上甚至有好几位杰出工匠一起的头像。

  本来就在制定来年的计划,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却是打乱了他们的节奏。

  “道衍大师,我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咱们的纸币本来就是打算把有杰出贡献的人的头像印上去,缺了老朱,总感觉差点意思,要不再改一改?”

  徐平安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可如今在外打仗的小石头,瘦猴徐成才他们太年轻了,还远没有达到能把形象印到纸币上的程度。

  “不妥,若是大明皇帝在列,岂不是在纸币流转的过程中让大明更加的深入人心,真要按照这个标准来的话,秦皇汉武等皇帝甚至历朝历代的名臣武将也得选一番才是。”

  道衍大师姚广孝当即就摇了摇头,在半成品的纸币上,他亦是觉得缺了点东西。

  “也是,就从咱们这边来挑选确认吧,这只是第一版,回头根据下面的人的功绩再推新版。

  有件事得提上日程了,立国称帝。”

  有些事即便徐平安想托,纸币一出,想要完善,这名正言顺方面就不得马虎了。

  总不能纸币上只印纸币一文吧,就如同大明宝钞一样,正常人一看就知道是大明这个国家发行的。

  “叫什么名字好呢?”

  起名方面,徐平安犯了难,罗玄烨很有眼色的递过来一份文件。

  简单翻看几页,徐平安头都大了。

  什么“大顺”“天顺”“应天”各个国号都有,甚至连“大清”这个名字都出来了。

  美其名曰,风水上属性克制。

  拜托,醒一醒,大清已经亡了。

  “这都什么跟什么,这样吧,就以天行二字为国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忘初心。

  接下来就是分工了。

  皇帝总揽全局,接下来就是丞相,负责协助皇帝,总领内阁,内阁成员十三人,负责国内大小事物。

  大军只负责打仗,镇守各方由皇帝直接领辖。

  接下来的就是立法权了,由内阁成员负责制定律法。

  然后就是各个部门的官员去执行了。”

  徐平安总结了一下后世的那套,权力肯定是要放出去很大一部分的,要不然就很容易出现问题,说不定能把他给累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一旁会议记录员的掌心都冒汗了,今天这个会议可谓是太过于重要了。

  “具体的细节咱们再进行讨论,特别是工匠以及商人们的安排,这方面还需要制定出基础的律法并且不断的进行完善。

  对了,先把纸币的问题确定下来,明年就开始推行。

  就暂且定下一文,两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如此类推,一直到一百两面值吧。

  就以天行帝国的名号,印上天行帝国钱庄的名号,分加大小写,尽快做一批样版出来看看。

  接下来这段时间,大师,就辛苦你了,一系列章程还得你来。”

  徐平安直接把立国的一切章程交给了姚广孝,这可是个繁琐的差事,其他人很难堪当大任。

  ……

  准备立国的事情瞒不住徐达,毕竟很多事情还得多次开会进行商讨,特别在军事上。

  而纸币一但大规模的印刷跟制造就必然涉及到流通跟信用问题,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年节悄然而至,徐府内热闹非凡,又是一年。

  “想好了吗?一旦准备不充足,很容易就陷入泥潭当中。”

  徐达还是有些担忧,他们这边武器优势很大,但火药一旦供给不上,就很难对敌了。

  只要准备不充分,也很有可能被打败,弹尽粮绝,神仙来了也没用。

  “根据统计,短时间内应该是没问题的,来年在山东种上棉花,控制了山东,火药这方面问题就不是很大了。

  虽然普通棉花做火药的话有点次,但能用就行,徐徐图之,若老朱派兵来攻,或许我也可以派人直接攻入应天府,擒贼擒王。

  前两年人手不足,士兵年纪太小,无法一口气吃成个胖子,而如今,时机已经成熟。

  若真跟朱元璋对上了,此次估计还得父亲坐镇大本营,通过无线电报机来指挥,若真到了那一步,大兵团作战可不是那些学徒能够胜任的。

  父亲不用担心,老朱家的人要是识趣,我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的。”

  徐平安跟父亲徐达沟通着,只不过动不动老朱家,有时候也不是他能说了算的,留着终究是隐患。

  “年后就抓紧准备吧,有些事情可瞒不了太久,以为父的了解,一旦那位得知了消息,肯定会有所大动作。

  这么些年,他们肯定也能想出很多应对的策略。

  千万不要小看了那位的能力,从放牛娃到大明皇帝,没点能力你觉得可能吗?

  在战略上,纵使为父也不见得能够做得更好了。

  你的很多行动只是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罢了。”

  徐达对双方都十分的了解,自然也是谨慎无比,战争就是个泥潭,一旦陷入进去,只要不正面作战,保持骚扰,依旧有机会拖死他们,只不过这种可能性很低而已。

  对方地盘大,打的起,而他们也有着自己绝对的优势。

  “父亲,看对方的反应吧,有无线电报机,咱们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徐平安十分清楚父亲的意思,这几年,对方肯定会绞尽脑汁来想出应对己方那先进武器的方法,只不过没有相媲美的武器,终究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纵然是打持久战,徐平安也能耗的起,更何况一旦开战,大明周边便会四面皆敌。

  除非朱元璋能够把分兵作战,而如此一来,这其中的压力必然可想而知。

  喜欢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