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0章 临危受命-《四合院:从怒怼众禽开始走向巅峰》

  “重生”项目,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在红星轧钢厂内部引发了更深层次的震动。最高优先级、总后勤部直接协调、跨学科专家支持、独立保密车间……这些词汇每一个都意味着非同寻常的分量。

  厂里以惊人的效率腾空了一个位置相对偏僻的旧仓库,并迅速按照林凡的要求进行了改造和必要的保密加固。来自不同单位的设备和仪器开始陆续运入、安装调试。陈大校的办事效率高得吓人,林凡清单上所列的要求,几乎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满足。

  来自京城某研究所的电子专家、来自兄弟光学仪器厂的技术员,也奉命前来报到,加入了林凡牵头的临时攻关小组。小组的规模和技术覆盖面,远非上次可比。

  林凡几乎住进了那个代号“重生”的仓库车间。里面划分出了分析区、机加工区、焊接区、电子检测区和总装调试区。墙上挂满了放大的残骸照片、手绘的结构草图、功能逻辑框图以及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和参数的白板。

  气氛紧张而忙碌,却又井然有序。林凡作为总负责人,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组织能力和技术统筹力。他将任务分解得极其细致,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标准是什么,遇到问题该向谁汇报。

  核心的残骸被放置在分析区的超净工作台上,各种先进的检测仪器对准了它们。材料成分分析、断口扫描电镜观察、残余应力测量……大量的基础数据被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汇集成厚厚的报告。

  林凡和杨教授带来的专家们,以及厂里王师傅等几个技术顶尖的老师傅,整天围在一起,对着这些数据和实物,激烈地讨论着、争辩着。

  “这块基板彻底废了,电路完全碳化,没有修复价值,必须整体替换!”

  “替换?说得轻巧!你看这异形结构和非标接口,上哪儿去找替代品?只能尝试手工仿制!”

  “手工仿制多层精密电路板?这怎么可能?”

  “那你说怎么办?功能替代的关键就在这里!”

  争论常常陷入僵局。每一个决定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林凡往往是最后拍板的人。他综合各方意见,结合自己超越时代的见识和系统赋予的直觉,做出一个个大胆却又建立在严密分析基础上的决策。

  “电路板无法仿制,我们就跳过它!”在一次关于核心处理模块的争论中,林凡一锤定音,“分析它的输入输出信号协议和电源需求,用我们现有的军用级模块组合,重新设计一块功能近似的板卡!体积和形状可能无法完全一致,那我们就在结构上想办法,为它重新设计一个安装舱室!”

  这个思路,再次体现了“功能替代”的核心思想——不纠结于形式,只确保核心功能的实现。

  方案确定,下面的人立刻分头行动。电子专家负责攻关新板卡的设计,机械专家则负责设计新的安装结构。

  然而,最大的难题,很快浮现出来——材料。

  在分析一块主要承力结构件的残骸时,发现它并非单一的钛合金,而是采用了一种极其特殊的钛基复合材料,内部含有某种极细的、高强度的增强纤维,这使得它在极端轻量化的前提下,拥有了变态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

  “这种材料……国内没有同等性能的替代品。”材料专家得出了令人沮丧的结论,“如果采用常规的高强度钛合金,重量会增加百分之十五,而且韧性不足,在剧烈冲击下很可能再次断裂。”

  “重量超标绝对不行!”陈大校得知后,第一时间否决,“会影响整体配平和机动性能!必须找到性能相近的替代材料!”

  一时间,项目进展陷入了僵局。材料是基础,基础问题不解决,后续所有设计都是空中楼阁。

  林凡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对着那份材料分析报告,苦苦思索。他查阅了脑海中所有关于先进复合材料的知识,甚至包括一些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未来技术,但都找不到完全匹配的、并且是当前时代能够实现的方案。

  几天过去,毫无进展。仓库车间里的气氛再次变得压抑起来。

  就在林凡几乎要绝望,考虑是否不得不接受超重方案时,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了放在办公室角落的那个帆布工具包。那是系统初期奖励时,随着一些初始资金和技能一起出现的,他一直没太在意,只当是个普通的工具包。

  鬼使神差地,他走过去打开了它。里面除了一些常用工具外,还有一个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条状金属块,之前他一直没拆开看过。

  他拆开油纸,一块闪烁着暗银色光泽、触手冰凉沉重的金属块露了出来。它不过一尺来长,巴掌宽,厚度一寸左右,表面光滑无比,却没有任何厂家标识或牌号。

  林凡心中一动,拿起那块金属,手感异常沉重,远超同体积的钢铁。他走到实验室,简单测量了一下密度和硬度,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密度极高,硬度更是惊人!

  一个疯狂的念头不可抑制地冒了出来:系统奖励的这块“特种合金钢材”,其性能参数,似乎与报告中所描述的那种特殊钛基复合材料非常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更强!

  他立刻找来材料专家,进行更精确的成分和性能分析。

  结果很快出来,震惊了所有人!

  这是一种未知的、性能极其优异的镍钛铼基特种合金,并含有某种未知的纳米级增强相!其比强度远超已知的任何航空材料,耐高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更是变态级别!而且,其尺寸和形状,经过初步估算,恰好足够加工出那块核心的承力结构件!

  完美!简直是量身定做!

  然而,狂喜之后,是更深的纠结和凛然。

  这块材料的来历,根本无法解释!它的成分远超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一旦使用,如何向陈大校、向组织交代它的来源?

  不用,项目陷入死局。

  用了,可能引来无尽的怀疑和审查。

  林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

  深夜,“重生”车间里只剩下他一人。他独自站在工作台前,看着台子上并排放置的那块奇异金属和残骸碎片。

  一边是国家的重任,战士的期待,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却意义重大的任务。

  一边是自身无法解释的秘密,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

  他的目光在两者之间反复徘徊。

  最终,他的目光定格在那块冰冷的、代表着责任和挑战的残骸上。

  陈大校那句“我的兵用了会怎么样”再次在他耳边响起。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

  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有些风险,总得有人去承担。

  为了那百分之十的希望,为了不让前线的战士因为装备缺口而承担风险,这个险,值得冒!

  他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