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规矩-《连中六元,满朝文武皆为吾徒》

  毕竟这天下的潜规则不止保护这些世家大族,地主豪绅,同样也保护着皇室,保护着朝中每一位既得利益者。

  要不是除了底层百姓之外的各方阶级默契的维系着天下规则。

  不如就凭你皇帝的一句话,怎么可能做到伏尸百万?

  如何能够凭他皇帝一言,这底下的官员就为他行抄家灭族之事?

  而那些被抄家灭族的家族又怎会引颈受戮,不思量如何反抗?

  还不都是因为各方默契的维系着官场的规则。

  要不然,您这位皇帝陛下还真当自己是“金口玉言”,“言出法随”?

  还是真觉得自己是“皇权天授”,能够凭一姓之力压服各大家族?

  还不都是因为各大家族一起维系着其中的规则?

  心念至此,仁治皇帝的眼神忽的变得深邃起来,此刻他的脑海中亦在思索。

  莫看如今皇族势大,但却还做不到能够打破这天下规则,更做不到冒天下之大不韪,能够与整个天下世家大族为敌。

  何况打破规则一事,对于皇族来说难道真是件好事不成?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若是为人处世之时没了规矩,那大家的行事方式与野兽何异?

  人与野兽的区别之一,不正是因为这社会之中的各种规则,秩序的不同吗?

  所以,规则很重要,若是这些人都不再受到条条框框的规则约束,那就意味着他们都要变成那“丛林”中的“野兽”。

  野兽饮毛茹血,遵从自然法则,无需遵从人类社会中的条条框框,看似自由,实则危机四伏。

  而人类社会中,虽因为有规则的约束,而显得没有那么自由,却也更加有秩序,生存之道更显安全。

  而现在的秩序一旦崩塌,那这个社会可就又会重回一段短暂的“原始社会”了。

  届时这就没人管你是不是真龙天子,也不会管你是朝中朱紫贵胄。

  到时候一切洗牌之下,权贵更易,谁能保证自己还能再度站于浪潮之上?

  这些百姓只知道你们如果给不了他们足够的利益,那他们就会让你们明白那句俗语“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真正意义。

  毕竟这些皇帝,高官贵族的本质也与普通人一般,不过是肉体凡胎。

  在刀兵加身之时,也不过是个死字。

  所以,只要是这朝中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就会默契的维护着朝中的秩序。

  不会轻易将一切推倒重来,毕竟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旦王朝崩溃,那人也就不是人了。

  心念至此,仁治皇帝不由得叹息一声。

  这规则当真是把双刃剑,当真是成也规则,败也规则。

  若是自己猛然打破规则,朝中这些世家大族一旦选择鱼死网破,那大周的政权便有可能就此倾覆。

  首先屯兵北疆之外的女真骑兵便会趁乱南下,劫掠北方。

  而原本还在内战的倭国各大家族一旦知晓大周内战,那他们很有可能会放下手中恩怨,全力在大周沿海“撕下一块肉”来。

  那些南方假意臣服,尊大周为宗主国的诸多小国若是察觉大周内乱,那他们也不介意趁机“勤王”,再趁机从大周掠夺他们需要的粮食、金银珠宝、布匹绸缎和女人。

  大周强盛时,这周遭诸多势力虽有异心,却也只能心口不一,默默臣服于大周脚下。

  大周就如凶虎一般,将自己领域内的豺狼虎豹镇压,谁敢扎刺,那迎接他的便是猛烈一击。

  可一旦大周出现颓势,由凶虎转变为病虎,无法将这些豺狼虎豹镇压,那迎接大周的便是虎豹豺狼的联合撕咬。

  到时候大周皇室能够勉强维持局面,也会在众多合围之下,分崩离析,接下来便又是一次大王朝的轮回。

  一位天命之子出现收拾残局,可那时的华夏大地却又是一副疮痍之状。

  需要漫长的时间来休养生息,而周遭的国家却因为这次进攻吃的“肚满肠肥”,十数年不用再担心国内的发展。

  所以,若是自己没有十足的把握,那这规则还是存在为妙。

  只是自己若是不能打破规则,那自己就很难对朝中那些“蛀虫”下手啊!

  所思所想之下,仁治皇帝端起手边的茶杯轻饮。

  若是自己想要清除朝中的顽瘴痼疾,那也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

  再者言之,攘外必先安内,自己若是想要拿这些世家大族开刀,那是不是需要皇族的全力支持?

  要是没有皇族的全力支持,那自己不就独木难支,孤掌难鸣?

  当然,这些世家大族侵占良田的这种情况也并非大周一朝才有的气象。

  无论是何朝代,当朝皇室都是都是这片江山之中最大的豪绅,而这朝中的世家大族则是趴在这庞然大物身上吸血的蛀虫。

  虽说皇室势力强劲,可曜日终有落山之时。

  正所谓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盛极而衰是这世间事物运转的常态。

  这些世家大族在暗中削弱皇族,积蓄力量的过程中,他们就是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将当朝皇室取而代之的机会。

  毕竟纵观天下各朝,除太祖皇帝家无余荫,是从一贫民之家崛起而逐鹿天下之外。

  此前历朝历代的皇室更迭,哪一次不是皇家与各大世家豪族之间的角逐。

  当然,本朝太祖之盛况实属罕见,于众多强敌之中开辟一线生机,再造中原。

  而在太祖皇帝开国之后,大周先后出现数位励精图治之明君,他们想要压制住大周上下的世家大族,欲使大周皇族独尊。

  正是有这般想法,文宗皇帝才想要将那鸿运书店开遍大周,让大周百姓有更为平价的机会获得知识,用这些平民之子去制衡大周的世家大族。

  只是文宗皇帝这般谋划还未成功,便被大周各世家大族窥破,他们合纵连横,将大周官场中的上升途径垄断,你皇室想要公平的科举,那我们便给你。

  可是就凭你那些平民之子,如何与他们各世家大族的子弟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