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江湖刁难,阿箬展智慧
阿箬听见那声冷笑,脚底就像踩了钉子似的顿住了。她没回头,手指却已经悄悄摸到了袖袋里的铜钱——三枚磨得发亮的开元通宝,流浪时用来吓唬野狗的玩意儿。现在嘛,对付人也够用。
身后三个劲装汉子越走越近,巷口被堵了个严实。为首的正是前两天在茶楼让她“滚出西市”的江湖混混刘三刀,外号听着凶,其实就一把生锈的短匕首揣怀里壮胆。上回阿箬编了个“刘三刀拜鸡为师”的段子,传得满城风雨,连卖糖葫芦的老头见他都喊一声“鸡爷”,臊得他半个月不敢出门。
这会儿他是来翻本的。
“哟,小狐狸耳朵还挺灵?”刘三刀把铜钱往掌心一拍,“怎么,传完神鸡,改行当细作了?”
阿箬缓缓转过身,脸上一点慌色没有,反倒笑了一下:“哎呀,是刘大哥啊,您这身新短打挺利索,是不是最近发财了?”
围观的人群慢慢聚拢,街边卖炊饼的、修鞋的、遛鸟的大爷全都停了手里的活儿。这种热闹,比斗鸡还好看。
刘三刀冷哼一声:“少跟我套近乎!你一个要饭出身的小丫头,凭什么满嘴胡吣‘紫微动摇’‘天降使者’?谁指使你的?南陵世子?还是宫里头哪位大人?”
旁边有人起哄:“就是!别装无辜,搞得全城人心惶惶的!”
阿箬眼珠一转,忽然肩膀一塌,整个人蹲了下去,手捂着脸就开始抽抽。
“呜……我没想造谣啊!”她声音抖得像风里的纸片,“我一个孤女,能说什么?那天晚上我在桥洞底下睡觉,突然冲出来个穿锦袍的公子爷,手里拎着根枣木棍,说要是我不把‘金鸡鸣三声,贵人要登台’这话传出去,就打断我的腿……我还看见他腰上挂着玉佩,上面雕的是条龙呢……”
她说着说着,眼泪真下来了,一滴正好砸在鞋面上,洇开一个小圈。
人群哗地炸了。
“穿锦袍?带龙纹玉佩?”
“那不是皇亲国戚才有的制式?”
“难怪这些话听着邪乎,原来是上头有人授意!”
几个老头当场就开始对暗号似的嘀咕:“我就说嘛,一只破鸡能有啥灵性,背后肯定有高人布局。”
刘三刀脸色刷地变了。他原以为阿箬是个没人撑腰的软柿子,捏一下就能爆出幕后黑手,结果这丫头反手就把锅甩给了“皇家人”——这可是杀头的罪名!万一真有个什么宗室子弟在搞事,他今天站出来逼问,岂不是自找麻烦?
他刚要开口压场面,阿箬猛地抬头,泪还没干,眼神却像刀子一样扎过来。
“你别在这儿装大尾巴狼!”她指着刘三刀鼻子,“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干的那些破事?去年腊月,南市仁和堂失窃三两金疮膏,是你偷的吧?你还卖给黑医张瘸子换银子,人家现在还在牢里关着呢,就等着供出同伙!你要再逼我,我现在就去府衙门口喊,让全京城都知道你是怎么靠坑蒙拐骗过日子的!”
刘三刀瞳孔骤缩。
这事除了他姘头,没人知道!
他身后两个跟班顿时往后退了半步,生怕被牵连进去。
“你……你血口喷人!”他强撑着吼了一句,可声音已经虚了。
“是不是血口喷人,咱们去府衙对质?”阿箬站起身,拍拍裙子,一脸天真,“正好我也想去告那个拿棍子吓唬我的锦袍公子,顺便把你偷药的事也递个状子,你说怎么样?”
围观群众立马调转枪口。
“哎哟,刘三刀你还偷药?”
“怪不得上次我娘摔伤,药铺说缺货,原来都被你们倒卖了!”
“报官!直接报官!”
刘三刀额头冒汗,拳头攥得咯吱响,可他知道,今儿这局彻底崩了。他本想借民愤压人,结果阿箬反手就把他拖进泥潭,还顺带给传言披上了“皇室授意”的神秘外衣——现在谁敢轻易信他?
“贱丫头……你给我等着。”他咬牙切齿撂下一句,转身就走,脚步比兔子还快。两个手下灰溜溜跟上,连头都不敢回。
人群散得也快,刚才还围得水泄不通,转眼就只剩阿箬一个人站在巷口。她低头掸了掸裙角的灰,嘴角翘了翘,轻声嘀咕:“演苦情戏最费眼泪,还好我小时候哭坟练出来了。”
她正要抬脚走人,忽然想起什么,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角——刚才路过卦摊时,她趁摊主不注意,顺了一张烧剩的黄纸。原本只是习惯性收着,打算回去当草稿记账用,可这一看,心里咯噔一下。
纸上歪歪扭扭写着四个字:**残月乌鸦**。
墨迹未干,像是刚写上去的。
阿箬眉头一拧。这标记……怎么跟她傍晚在宫墙外看到的那辆马车帘子上的绣纹一模一样?左轮带裂痕的那辆。
她指尖摩挲着纸角,脑子里飞快过画面:燕王党羽密会、刑部暗探盯梢、道士摆摊造势……这些事看着杂乱,可要是有一根线串着呢?
“传谣言的不是我,”她喃喃道,“但利用谣言的人,肯定不想让我活着把真相说出去。”
她把纸条仔细折好,塞进贴身荷包,转身钻进一条僻静小巷。巷子尽头有家快要关门的布摊,老板正收拾货架,嘴里哼着小曲。
阿箬走近,从钱袋里摸出几枚铜钱,轻轻放在案上。
“老板,买块靛青布。”她说,“要能裁成小旗的那种。”
老板抬头一看是她,愣了愣:“你不是刚才那个……传鸡神的姑娘?”
“现在我是来买布的。”她笑了笑,“而且我保证,这块布绝对不会用来写什么‘天机泄露’。”
老板将信将疑地递过一截布料。阿箬接过,顺手在边缘撕下一小条,往地上一丢,正好盖住一块刻着奇怪符号的青石板。
她盯着那块布看了两秒,忽然眯起眼。
这块石板……昨天明明没有。
她弯腰捡起布条,指尖蹭到石缝里一点黏腻的东西。凑近鼻尖一闻——是姜黄粉的味道。
跟甜汤里的一样。
她猛地抬头,望向巷子另一头。那里站着个挑担的老汉,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衫,肩上扛着一筐空鸡笼,正慢悠悠地往前走。
笼子底部,粘着一张褪色的红纸,依稀能辨出半个“壬”字。
阿箬不动声色地把布条收进袖中,缓步跟了上去。
阿箬听见那声冷笑,脚底就像踩了钉子似的顿住了。她没回头,手指却已经悄悄摸到了袖袋里的铜钱——三枚磨得发亮的开元通宝,流浪时用来吓唬野狗的玩意儿。现在嘛,对付人也够用。
身后三个劲装汉子越走越近,巷口被堵了个严实。为首的正是前两天在茶楼让她“滚出西市”的江湖混混刘三刀,外号听着凶,其实就一把生锈的短匕首揣怀里壮胆。上回阿箬编了个“刘三刀拜鸡为师”的段子,传得满城风雨,连卖糖葫芦的老头见他都喊一声“鸡爷”,臊得他半个月不敢出门。
这会儿他是来翻本的。
“哟,小狐狸耳朵还挺灵?”刘三刀把铜钱往掌心一拍,“怎么,传完神鸡,改行当细作了?”
阿箬缓缓转过身,脸上一点慌色没有,反倒笑了一下:“哎呀,是刘大哥啊,您这身新短打挺利索,是不是最近发财了?”
围观的人群慢慢聚拢,街边卖炊饼的、修鞋的、遛鸟的大爷全都停了手里的活儿。这种热闹,比斗鸡还好看。
刘三刀冷哼一声:“少跟我套近乎!你一个要饭出身的小丫头,凭什么满嘴胡吣‘紫微动摇’‘天降使者’?谁指使你的?南陵世子?还是宫里头哪位大人?”
旁边有人起哄:“就是!别装无辜,搞得全城人心惶惶的!”
阿箬眼珠一转,忽然肩膀一塌,整个人蹲了下去,手捂着脸就开始抽抽。
“呜……我没想造谣啊!”她声音抖得像风里的纸片,“我一个孤女,能说什么?那天晚上我在桥洞底下睡觉,突然冲出来个穿锦袍的公子爷,手里拎着根枣木棍,说要是我不把‘金鸡鸣三声,贵人要登台’这话传出去,就打断我的腿……我还看见他腰上挂着玉佩,上面雕的是条龙呢……”
她说着说着,眼泪真下来了,一滴正好砸在鞋面上,洇开一个小圈。
人群哗地炸了。
“穿锦袍?带龙纹玉佩?”
“那不是皇亲国戚才有的制式?”
“难怪这些话听着邪乎,原来是上头有人授意!”
几个老头当场就开始对暗号似的嘀咕:“我就说嘛,一只破鸡能有啥灵性,背后肯定有高人布局。”
刘三刀脸色刷地变了。他原以为阿箬是个没人撑腰的软柿子,捏一下就能爆出幕后黑手,结果这丫头反手就把锅甩给了“皇家人”——这可是杀头的罪名!万一真有个什么宗室子弟在搞事,他今天站出来逼问,岂不是自找麻烦?
他刚要开口压场面,阿箬猛地抬头,泪还没干,眼神却像刀子一样扎过来。
“你别在这儿装大尾巴狼!”她指着刘三刀鼻子,“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干的那些破事?去年腊月,南市仁和堂失窃三两金疮膏,是你偷的吧?你还卖给黑医张瘸子换银子,人家现在还在牢里关着呢,就等着供出同伙!你要再逼我,我现在就去府衙门口喊,让全京城都知道你是怎么靠坑蒙拐骗过日子的!”
刘三刀瞳孔骤缩。
这事除了他姘头,没人知道!
他身后两个跟班顿时往后退了半步,生怕被牵连进去。
“你……你血口喷人!”他强撑着吼了一句,可声音已经虚了。
“是不是血口喷人,咱们去府衙对质?”阿箬站起身,拍拍裙子,一脸天真,“正好我也想去告那个拿棍子吓唬我的锦袍公子,顺便把你偷药的事也递个状子,你说怎么样?”
围观群众立马调转枪口。
“哎哟,刘三刀你还偷药?”
“怪不得上次我娘摔伤,药铺说缺货,原来都被你们倒卖了!”
“报官!直接报官!”
刘三刀额头冒汗,拳头攥得咯吱响,可他知道,今儿这局彻底崩了。他本想借民愤压人,结果阿箬反手就把他拖进泥潭,还顺带给传言披上了“皇室授意”的神秘外衣——现在谁敢轻易信他?
“贱丫头……你给我等着。”他咬牙切齿撂下一句,转身就走,脚步比兔子还快。两个手下灰溜溜跟上,连头都不敢回。
人群散得也快,刚才还围得水泄不通,转眼就只剩阿箬一个人站在巷口。她低头掸了掸裙角的灰,嘴角翘了翘,轻声嘀咕:“演苦情戏最费眼泪,还好我小时候哭坟练出来了。”
她正要抬脚走人,忽然想起什么,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角——刚才路过卦摊时,她趁摊主不注意,顺了一张烧剩的黄纸。原本只是习惯性收着,打算回去当草稿记账用,可这一看,心里咯噔一下。
纸上歪歪扭扭写着四个字:**残月乌鸦**。
墨迹未干,像是刚写上去的。
阿箬眉头一拧。这标记……怎么跟她傍晚在宫墙外看到的那辆马车帘子上的绣纹一模一样?左轮带裂痕的那辆。
她指尖摩挲着纸角,脑子里飞快过画面:燕王党羽密会、刑部暗探盯梢、道士摆摊造势……这些事看着杂乱,可要是有一根线串着呢?
“传谣言的不是我,”她喃喃道,“但利用谣言的人,肯定不想让我活着把真相说出去。”
她把纸条仔细折好,塞进贴身荷包,转身钻进一条僻静小巷。巷子尽头有家快要关门的布摊,老板正收拾货架,嘴里哼着小曲。
阿箬走近,从钱袋里摸出几枚铜钱,轻轻放在案上。
“老板,买块靛青布。”她说,“要能裁成小旗的那种。”
老板抬头一看是她,愣了愣:“你不是刚才那个……传鸡神的姑娘?”
“现在我是来买布的。”她笑了笑,“而且我保证,这块布绝对不会用来写什么‘天机泄露’。”
老板将信将疑地递过一截布料。阿箬接过,顺手在边缘撕下一小条,往地上一丢,正好盖住一块刻着奇怪符号的青石板。
她盯着那块布看了两秒,忽然眯起眼。
这块石板……昨天明明没有。
她弯腰捡起布条,指尖蹭到石缝里一点黏腻的东西。凑近鼻尖一闻——是姜黄粉的味道。
跟甜汤里的一样。
她猛地抬头,望向巷子另一头。那里站着个挑担的老汉,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衫,肩上扛着一筐空鸡笼,正慢悠悠地往前走。
笼子底部,粘着一张褪色的红纸,依稀能辨出半个“壬”字。
阿箬不动声色地把布条收进袖中,缓步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