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入冬赚钱计划-《胎穿古代逃荒,很苟!》

  入冬的第一场薄霜悄然覆盖了箬溪村的田野,天冷了,地难开垦。大规模的垦荒和农田活计停了下来,林家一下子多了许多闲下来的劳力。虽然秋收有些收获,但眼看坐吃山空,暮食后聚在老爷子屋里的林家人,眉宇间都带着几分愁绪。

  林岁安静静地坐在角落,听着长辈们商议。她越来越喜欢这种家族凝聚的氛围,这是她前世未曾深切体验过的温暖。曾经的“自扫门前雪”观念,在这八年的朝夕相处与共渡难关中,早已化为更深厚的情感羁绊。

  “爹,”林三勇率先开口,“我寻思着,还是得把货郎的营生捡起来。不能干耗一冬。”

  上首的林老爷子点了点头:“成。独轮车我来做,木头竹子我跟村里人换,能省则省。”

  另一边,大勇叹了口气,看向家里最有见识的四弟:“老四,地冻住了,开不了荒。我跟你二哥想着,去太湖码头看看能不能寻些扛包的零工干。那边船多,活计想必不少。只不知那边是个什么章程?要不要拜码头?”

  林四勇略一沉吟便道:“大哥二哥想去,尽可去。太湖码头虽大,规矩却清明,只需寻了工头登记名册,按日计酬即可。只是活儿重,冬日风寒,甚是辛苦。”他能这么肯定也是因为来往了几次湖州府,等船闲暇会跟码头上的人聊几句。

  “爹,我也一起去。”大山也赶紧说。目前没有其他门路走,他也跟着去赚点铜子。

  “行,你也一起。”林大勇立马同意。

  女眷这边,来娣听着舅舅们的话,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她们三姐妹虽靠着跟四舅母学绣活勉强贴补,但是因为她们在这方面天赋有限,终究能挣的钱不多。她是长姐需要扛起这个小家,可她一个女子,识字算账在这乡野地方却毫无用处。她张了张嘴,声音细弱:“四舅……您看,可有……我能做的营生?”

  堂屋内安静了一瞬。女子谋生,路确实窄。

  林岁安轻轻拉了一下来娣的衣袖,然后转向大人们,声音清晰:“爷爷,大伯、二伯、爹、四叔,我有个想法,不知能不能说?”

  经历过张嬷嬷事件,林四勇深知这个侄女内里藏慧,绝非寻常孩童,立刻鼓励道:“岁安,但说无妨,集思广益。”

  “太湖码头繁忙,南来北往的船只脚夫极多。但吃食摊子却少,东西又贵又难吃。”林岁安在码头的时候还特意去各个小摊位问了价,当初看到那些小吃摊子就有想法。不过前段时间都在开荒,大家都没时间,对于林家人来说,先把田地开出来是第一重要的事。

  她继续道,“来娣姐做的饼子、杂烩汤面,又香又顶饿,若是能支个小摊,肯定比绣活来钱快。”

  她顿了顿,又看向林大勇:“而且,大伯二伯和大山哥正好也要去码头做工。来娣姐去摆摊,既有自家人照应,不怕被人欺生,还能让伯伯们吃上口热乎的,省下饭钱。这不是两全其美么?”

  林大勇皱眉:“主意是好,可将近四十里地,你来娣姐一个人怎么操持?天天来回跑,牲口也受不了。”

  “不用天天回!”林岁安显然深思过,“可以租个便宜的大通铺,或者搭个简易窝棚。大伯二伯下工也能帮忙看顾摊子。开始时可以让招娣姐或盼娣姐一起去帮忙。本钱咱们几家一起凑一点点,一开始不用多,一个炉子一口锅就成。”

  林四勇眼中闪过激赏,接口道:“岁安此言甚善!码头人流如织,饮食确是缺口。来娣手艺好,定能站稳脚跟。大哥二哥在旁,安全无虞。此计风险小,见效快,值得一试!”

  盼娣和招娣听后很是兴奋道:“大姐,我们去帮你!”

  林岁安看大家都赞同她的想法,继续对着上首的爷爷道:“爷爷,我爹的货郎车,我觉得做成双轮车更好一些,双轮的会比单轮的更省力,而且可以做得更大一些,装更多的东西。”其实她在桃花村的时候早就想让她爷把那个独轮车改一下的,不过那会就想苟着。

  她要慢慢在家里展现自己比普通农家孩子更多一点的智慧。她感觉以她四叔的脑子,肯定对她有所怀疑,倒不至于怀疑她是什么精怪附身,可能会怀疑自己早慧或生而自知。自己可以不用再过多掩饰,只要不把空间跟空间里不符合这时候的东西拿出,还有自己是现代人胎穿的事暴露出来,其他的没多大问题。

  林老爷子闻言,眯眼琢磨了一下:“双轮车?嗯……是比独轮的稳当,就是轴轱辘要费些功夫。行,我想法子!”

  林岁安看爷爷能做,继续道:“爷爷,也给来娣姐做一辆双轮车。炉子、锅碗、面团都能放在上面,来娣姐就能推着它,哪里人多就去哪里,不用死守着一个地方等客来。”

  林岁安看爷爷明显是听进去自己的话了,走到老爷子身边用手指沾了点水在桌面上画起来:“下面要有个结实的木框子,放泥炉和柴火,泥炉得固定稳了,不然路上颠簸会倒。上面最好有一层薄木板当台面,可以和面、放案板。旁边还得有架子,能挂勺子、铲子,还能放几个小凳,让盼娣姐招娣姐能坐着摘菜歇脚。最重要的是……底下得有两个大轮子!比独轮车那两个小轮子更大、更圆,在码头的沙石地上推着也省力,来娣姐一个人都能推动!”

  “这东西……有点意思。不过不难!”林老头喃喃自语。

  来娣的眼睛瞬间被希望点亮,激动地看向妹妹们,招娣和盼娣也用力点头。

  有了林四勇的肯定和老爷子的技术支持,原本犹豫的气氛一扫而空。大家立刻热烈讨论起细节:本钱各家出多少、需要准备哪些东西、粮食怎么带、遇到麻烦怎么办……

  很快,方案敲定,林大勇、林二勇负责出力并保障安全。来娣主理厨事,盼娣先期同去帮忙。林家合力出资打造两辆双轮车并备齐初始物料。

  几日后,黎明前的寒风中,一辆载着行李和炊具的双轮车,由林大勇、林二勇、大山轮流推着,来娣和盼娣裹紧头巾跟在后面,五人踏上了前往太湖码头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