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京城苍蝇馆,将星云集!-《我,李云龙政委,祁同伟他爷》

  北平,前门。

  空气里混杂着烤鸭的果木香和一股浓郁的卤煮味儿。

  那叫一个地道儿,那叫一个美~

  祁连山就坐在卤煮店的靠窗位置。

  店不大,八仙桌挤得满满当当。

  邻桌两个光膀子大爷正就着二锅头,高谈阔论。

  祁连山没穿军装,一身普通的蓝布便装,让他看起来和周围的环境没什么不同。

  只是他腰杆挺得笔直,坐姿如松,自带着一股与这里的嘈杂格格不入的肃杀气。

  桌上摆着两瓶最便宜的红星二锅头,一盘拍黄瓜,一盘花生米。

  他在等人。

  门帘一挑,一个穿着崭新军官制服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年轻人的肩章在昏暗的店里格外显眼,他目光扫视一圈,最后定格在祁连山身上。

  下一秒,他快步走来,在油腻的桌边猛地立正,双脚后跟“啪”地一声并拢。

  一个无可挑剔的军礼。

  “营长!”

  声音不大,但穿透力极强,瞬间压过了店里所有的嘈杂。

  邻桌大爷的筷子停在了半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了过来。

  祁连山没起身,也没回礼,只是抬起眼皮,抄起桌上一只满是豁口的粗瓷碗。

  “坐。”

  赵蒙生这才收了军姿,拉开条凳坐下,动作间还带着一丝拘谨。

  他看着祁连山,嘴唇动了动,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为拿起酒瓶的动作。

  他给祁连山的碗里倒满,然后是自己的,双手捧起。

  “营长,我听说了,您要去国防大学。”

  “嗯。”祁连山夹了颗花生米。

  “你呢?石家庄陆院?”

  “是!”赵蒙生答道,脸上带着压不住的兴奋。

  “参谋指挥专业。”

  祁连山点点头,没再说话。

  赵蒙生知道,营长还是老样子,话少,但每个字都砸在实处。

  战争是最好的磨刀石,把他们这些曾经的毛头小子,都磨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刀。

  赵蒙生端着酒碗,站了起来。

  碗沿的豁口,硌着他的手。

  他看着祁连山脸上那道还没完全褪去的伤疤,眼圈瞬间就红了。

  纳罗山口的炮火,346高地的尸山血海,梁三喜倒下时喷出的滚烫鲜血……

  一幕幕,在酒精的催化下,冲垮了他用理智筑起的堤坝。

  “营长……”他的声音开始发颤。

  “在346高地,要不是你和梁大哥……”

  “过去的事,不提。”祁连山打断他。

  “活下来的人,得替没回来的,把他们的那份也活好。”

  这句话,浇熄了赵蒙生的激动。

  但也像一块烙铁,在他心上烫下了一个更深的印记。

  他沉默了。

  然后,他做了一个让祁连山都意想不到的动作。

  他单膝弯曲,竟是要当着这满屋子人的面,跪下去!

  “你干什么!”祁连山反应极快,一把扣住他的手腕,力道大得让赵蒙生闷哼一声。

  “营长!”赵蒙生的眼神却无比执拗,他死死盯着祁连山。

  “这条命,是你和梁大哥给的!我爹教我,救命之恩,当牛做马都要还!这杯酒,我……”

  “我祁连山带的兵,没有给人下跪的孬种!”

  祁连山低吼道,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雷霆之威。

  他一把将赵蒙生从地上拽了起来,力道之大,让条凳都晃了晃。

  “赵蒙生,你听着。”

  祁连山死死盯着他的眼睛。

  “在战场上,我把你当我的兵,我的兄弟。现在下了战场,我们一样是兄弟!”

  “兄弟之间,不兴这个!”

  赵蒙生被他吼得愣住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祁连山松开手,端起自己的酒碗。

  “这碗酒,敬那些回不来的弟兄。”

  他说完,将碗里的烈酒一饮而尽。

  赵蒙生看着他,也猛地端起酒碗,仰头灌下。

  辛辣的酒液烧得他眼泪都流了出来。

  祁连山将空碗重重顿在桌上。

  “这第二碗,”他看着赵蒙生。

  “是你我的。以后,你是陆院的高材生,我是国防大的学员兵。”

  “咱们不在一个锅里搅马勺了,但你给老子记住,不管走到哪,不管当多大的官,咱们都是从一个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兄弟。”

  赵蒙生用力点头,重新倒满两碗酒。

  两人再次一饮而尽。

  “砰!”

  祁连山喝完,手腕一翻,竟是将那只粗瓷碗,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清脆的碎裂声,让整个饭馆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惊愕地看着这一桌。

  赵蒙生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

  他眼中爆发出强烈的光芒,学着祁连山的样子,也将手中的瓷碗,狠狠砸在地上!

  “砰!”

  两堆碎片,像两朵盛开的白色莲花。

  “老板,赔你十个碗的钱!”

  祁连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大团结,拍在桌上,拉着还有些激动的赵蒙生,大步走出了饭馆。

  街角,一辆不起眼的黑色红旗轿车里。

  祁明峰放下手里的望远镜,面沉如水。

  警卫员从后视镜里看着首长,不敢出声。

  “这个赵蒙生,他父亲是总后勤的赵部长吧?”

  祁明峰淡淡地问。

  “是,首长。”

  “嗯。”祁明峰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那家卤煮店。

  “我听说,这次南疆回来的青年军官里,有几个不错的苗子。炮兵学院的王猛,西北军区的李援朝……”

  “是的首长,少爷这几天都跟他们见了面。”

  祁明峰没再说话。

  他看着祁连山和赵蒙生勾肩搭背地走远,那背影,像是两柄出鞘的利剑。

  他知道,祁连山摔的不是碗。

  是凭证。

  赵蒙生,王猛,李援朝……

  这些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将门之后,如今,都因祁连山这个核心,被拧成了一股绳。

  这是一张网。

  一张以祁连山为中心,辐射全军,足以影响未来三十年格局的,真正的人脉之网。

  祁明峰的嘴角,终于勾起一抹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

  他拿起车上的内部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告诉总参,祁连山去国防大学的报告,我批了。”

  “另外,让下面的人研究一下,设立‘战争创伤英雄关怀基金’的可行性。”

  “基金会的法人,就让赵部长的夫人来挂名。”

  “她还是可以继续为人民做贡献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