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白驹过隙。
京郊的庭院里,已经能跑会跳的祁连山像个小炮弹一样。
追着一只花蝴蝶满院子疯跑,吴悦跟在后面,脸上满是温柔的笑意。
祁明峰在军工领域的威望早已日隆。
他主导的几个重点项目接连取得突破,让龙国的国防力量,实打实地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但他本人却愈发低调,除了必要的工作。
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家庭和那张无人知晓的宏大蓝图上。
他就像一位耐心的棋手,静静地等待着落子的时机。
这一日,院门被人从外面粗暴地推开。
“老祁!你他娘的在家没有!快给老子滚出来!”
人未到,声先至。
一股浓烈的酒气混杂着李云龙那标志性的大嗓门,瞬间打破了庭院的宁静。
祁明峰放下手中的报纸,无奈地摇了摇头。
只见李云龙肩上的将星熠熠生辉,满脸通红,脚步虚浮,显然是刚从酒场上下来。
“你小点声,吓着孩子了。”
赵刚提着一包点心,紧跟在他身后,一脸的歉意和苦笑。
“老赵,你就是秀才的毛病,多!我来看我大侄子,高兴,就得大声!”
李云龙嚷嚷着,一眼就看到了在院子里愣住的祁连山。
几步冲过去,一把将祁连山举过头顶。
“好小子!长这么高了!快叫李伯伯!”
祁连山也不怕生,反而被逗得咯咯直笑。
祁明峰走上前,从他手里把儿子抱下来,递给吴悦,然后才看向李云龙。
“你这是在军事学院进修,还是在酿酒厂进修?”
“嘿!你小子别讽刺我。”
李云龙一屁股坐在石凳上。
拿起桌上的凉茶就灌了一大口,满脸的愁容瞬间取代了刚才的豪气。
“说吧,又闯什么祸了?”
赵刚在一旁坐下,替他开了口。
“还能有什么?这家伙,在学院的战略课上,跟教员的观点不符,拍着桌子骂人家是纸上谈兵,差点没当场跟人打起来。”
李云龙脖子一梗,不服气地嚷道。
“那教员懂个屁!他讲的那一套,都是从书本上抠下来的,真要上了战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我李云龙打仗的时候,他还在穿开裆裤呢!”
祁明峰笑了笑,给他倒了杯热茶。
“所以,毕业论文卡住了?”
“你怎么知道?”李云龙瞬间像是被戳破的气球,蔫了下来。
“他娘的,那个老学究,说我的论文思想陈旧,战术单一,全是土匪打法,不给过!”
“非让我重写!可我这脑子,除了打仗,哪会写那玩意儿!”
祁明峰看着他这副样子,心中不禁好笑。
“你的战术思想,不是陈旧,是纯粹。”
祁明峰开口了,声音平淡,却让李云龙和赵刚都安静了下来。
“优点是极端的实用主义,目标明确,执行力强,尤其擅长在局部形成绝对优势,以点破面。”
“这是你在无数次生死搏杀中用命换来的,是你的‘道’。”
李云龙听得一愣一愣的,这话比赵刚念叨的那些大道理,听着顺耳多了。
“但是,”祁明峰话锋一转。
“你的局限性也在这里。你只看到了‘点’,缺乏对‘面’的整体把控。”
“如果未来,我们的对手,也像你一样不按常理出牌,甚至比你更狡猾,装备比我们更好。”
“你那套‘亮剑’,就会变成匹夫之勇的‘亮血’。”
一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李云龙头上。
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那……那我该怎么写?”
李云龙的语气,带上了请教的谦逊。
“换个切入点。”祁明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
“你的论文,不叫《论现代战争中的集中兵力原则》,叫《论在敌强我弱态势下,非对称作战的理论与实践雏形》。”
“非……非对称?”
李云龙和赵刚同时愣住了,这个词,他们连听都没听过。
“对。”祁明峰看着他们。
“简单说,就是不跟敌人比拳头硬,而是专门打他的软肋。”
“就拿打平安县城来说,那是对称打法,硬碰硬。”
“可如果让你用非对称的思路再打一次呢?”
他伸出手指,在桌上画着。
“山本的特工队是敌人的尖刀,我们就组织一支更精锐的‘狼牙’,专门盯着他打,让他变成没牙的老虎。”
“敌人的炮楼是眼睛,我们就派小股部队,拔掉他所有的通讯和补给线,让他变成瞎子聋子。”
“他讲究体系作战,我们就斩他的指挥中枢。用我们最强的‘点’,去攻击他体系里最弱的‘环’。”
“这,才是你李云龙战术思想的精髓,也是未来战争的趋势。”
一番话,字字珠玑,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李云龙脑中的混沌!
他猛地一拍大腿,双眼放光。
之前所有的愁容一扫而空,只剩下醍醐灌顶般的兴奋!
“他娘的!非对称作战!这个词好!这个词带劲!”
李云龙激动地站起来,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我明白了!我全明白了!老祁,我算是服了!打了半辈子仗,到头来,还是你小子看得最透彻!”
“不去前线带兵,真是屈才了!天大的屈才!”
他冲到祁明峰面前,重重地拍着他的肩膀。
“行了,我这就回去写!等我论文拿了优,请你喝最好的酒!”
说完,风风火火地拉着还没回过神来的赵刚,一阵风似的走了。
送走了李云龙,祁明峰脸上的笑容却慢慢淡去。
他重新坐下,陷入了沉思。
李云龙的话再次触动了他。
是啊,他呕心沥血,步步为营,为国家铸造利剑,为军队换上龙心。
他亲手缔造的“泰山”,已经足够高大,足够坚固。
可他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无数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面孔一一闪过。
那些把后背交给他,为他挡过子弹,最终却没能看到胜利的兄弟们。
他们的后代,如今过得怎么样?
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涌上心头。
他走进书房,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秘书的号码。
“小王,你帮我整理一份名单。”
“首长,请指示。”
“所有在战争年代,与我有过交集,尤其是救过我,或是我有恩于他们的烈士、以及牺牲战友的遗孤名单。”
“我需要他们所有后代的现状,越详细越好。家庭情况,工作单位,生活状况,全部都要。”
“是,首长。”
三天后,一份厚厚的档案袋,被放在了祁明峰的办公桌上。
他一页一页地翻看。
名单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对应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
而名字后面,跟着的却是让人心脏揪紧的现状。
“张大牛之子,张铁柱,因父亲成分问题,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至今未婚。”
“评语:为人木讷,但力气大,因当年审查时被人当众骂作‘黑五类崽子’,从此不爱与人说话。”
“刘根生之女,刘小兰,接替父亲岗位,在纺织厂做女工,因工厂效益不佳,每月仅有微薄收入,独自抚养两个孩子。”
“评语:性格要强,多次被评为厂劳模,但因过于正直,得罪车间领导,迟迟无法转正。”
“……”
看着这些文字,祁明峰的眼神越来越冷。
握着文件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经济后盾!
这不仅是为了祁家,为了祁同伟,更是为了庇护这些为国流血的英雄后代!
他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父辈没有白白牺牲!
这个国家,还有人记得他们的功勋!
他的手指,在名单上缓缓划过,最终,停留在一个名字上。
方恒。
警卫员方卫国的独子。
一瞬间,祁明峰的思绪被拉回了孟良崮那片血染的土地。
炮火轰鸣,子弹像雨点一样泼洒。
年轻的警卫员方卫国,用他那并不宽阔的胸膛,死死地护在他身前。
而现在,英雄的儿子——方恒,二十二岁。
高中学历,头脑灵活,为人忠厚,退伍后因“历史问题”审查,未能安排进城。
目前在老家公社里,当一个连编制都没有的办事员。
就是他了。
京郊的庭院里,已经能跑会跳的祁连山像个小炮弹一样。
追着一只花蝴蝶满院子疯跑,吴悦跟在后面,脸上满是温柔的笑意。
祁明峰在军工领域的威望早已日隆。
他主导的几个重点项目接连取得突破,让龙国的国防力量,实打实地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但他本人却愈发低调,除了必要的工作。
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家庭和那张无人知晓的宏大蓝图上。
他就像一位耐心的棋手,静静地等待着落子的时机。
这一日,院门被人从外面粗暴地推开。
“老祁!你他娘的在家没有!快给老子滚出来!”
人未到,声先至。
一股浓烈的酒气混杂着李云龙那标志性的大嗓门,瞬间打破了庭院的宁静。
祁明峰放下手中的报纸,无奈地摇了摇头。
只见李云龙肩上的将星熠熠生辉,满脸通红,脚步虚浮,显然是刚从酒场上下来。
“你小点声,吓着孩子了。”
赵刚提着一包点心,紧跟在他身后,一脸的歉意和苦笑。
“老赵,你就是秀才的毛病,多!我来看我大侄子,高兴,就得大声!”
李云龙嚷嚷着,一眼就看到了在院子里愣住的祁连山。
几步冲过去,一把将祁连山举过头顶。
“好小子!长这么高了!快叫李伯伯!”
祁连山也不怕生,反而被逗得咯咯直笑。
祁明峰走上前,从他手里把儿子抱下来,递给吴悦,然后才看向李云龙。
“你这是在军事学院进修,还是在酿酒厂进修?”
“嘿!你小子别讽刺我。”
李云龙一屁股坐在石凳上。
拿起桌上的凉茶就灌了一大口,满脸的愁容瞬间取代了刚才的豪气。
“说吧,又闯什么祸了?”
赵刚在一旁坐下,替他开了口。
“还能有什么?这家伙,在学院的战略课上,跟教员的观点不符,拍着桌子骂人家是纸上谈兵,差点没当场跟人打起来。”
李云龙脖子一梗,不服气地嚷道。
“那教员懂个屁!他讲的那一套,都是从书本上抠下来的,真要上了战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我李云龙打仗的时候,他还在穿开裆裤呢!”
祁明峰笑了笑,给他倒了杯热茶。
“所以,毕业论文卡住了?”
“你怎么知道?”李云龙瞬间像是被戳破的气球,蔫了下来。
“他娘的,那个老学究,说我的论文思想陈旧,战术单一,全是土匪打法,不给过!”
“非让我重写!可我这脑子,除了打仗,哪会写那玩意儿!”
祁明峰看着他这副样子,心中不禁好笑。
“你的战术思想,不是陈旧,是纯粹。”
祁明峰开口了,声音平淡,却让李云龙和赵刚都安静了下来。
“优点是极端的实用主义,目标明确,执行力强,尤其擅长在局部形成绝对优势,以点破面。”
“这是你在无数次生死搏杀中用命换来的,是你的‘道’。”
李云龙听得一愣一愣的,这话比赵刚念叨的那些大道理,听着顺耳多了。
“但是,”祁明峰话锋一转。
“你的局限性也在这里。你只看到了‘点’,缺乏对‘面’的整体把控。”
“如果未来,我们的对手,也像你一样不按常理出牌,甚至比你更狡猾,装备比我们更好。”
“你那套‘亮剑’,就会变成匹夫之勇的‘亮血’。”
一番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李云龙头上。
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那……那我该怎么写?”
李云龙的语气,带上了请教的谦逊。
“换个切入点。”祁明峰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
“你的论文,不叫《论现代战争中的集中兵力原则》,叫《论在敌强我弱态势下,非对称作战的理论与实践雏形》。”
“非……非对称?”
李云龙和赵刚同时愣住了,这个词,他们连听都没听过。
“对。”祁明峰看着他们。
“简单说,就是不跟敌人比拳头硬,而是专门打他的软肋。”
“就拿打平安县城来说,那是对称打法,硬碰硬。”
“可如果让你用非对称的思路再打一次呢?”
他伸出手指,在桌上画着。
“山本的特工队是敌人的尖刀,我们就组织一支更精锐的‘狼牙’,专门盯着他打,让他变成没牙的老虎。”
“敌人的炮楼是眼睛,我们就派小股部队,拔掉他所有的通讯和补给线,让他变成瞎子聋子。”
“他讲究体系作战,我们就斩他的指挥中枢。用我们最强的‘点’,去攻击他体系里最弱的‘环’。”
“这,才是你李云龙战术思想的精髓,也是未来战争的趋势。”
一番话,字字珠玑,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李云龙脑中的混沌!
他猛地一拍大腿,双眼放光。
之前所有的愁容一扫而空,只剩下醍醐灌顶般的兴奋!
“他娘的!非对称作战!这个词好!这个词带劲!”
李云龙激动地站起来,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我明白了!我全明白了!老祁,我算是服了!打了半辈子仗,到头来,还是你小子看得最透彻!”
“不去前线带兵,真是屈才了!天大的屈才!”
他冲到祁明峰面前,重重地拍着他的肩膀。
“行了,我这就回去写!等我论文拿了优,请你喝最好的酒!”
说完,风风火火地拉着还没回过神来的赵刚,一阵风似的走了。
送走了李云龙,祁明峰脸上的笑容却慢慢淡去。
他重新坐下,陷入了沉思。
李云龙的话再次触动了他。
是啊,他呕心沥血,步步为营,为国家铸造利剑,为军队换上龙心。
他亲手缔造的“泰山”,已经足够高大,足够坚固。
可他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无数在战争中牺牲的战友面孔一一闪过。
那些把后背交给他,为他挡过子弹,最终却没能看到胜利的兄弟们。
他们的后代,如今过得怎么样?
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涌上心头。
他走进书房,拿起内线电话,拨通了秘书的号码。
“小王,你帮我整理一份名单。”
“首长,请指示。”
“所有在战争年代,与我有过交集,尤其是救过我,或是我有恩于他们的烈士、以及牺牲战友的遗孤名单。”
“我需要他们所有后代的现状,越详细越好。家庭情况,工作单位,生活状况,全部都要。”
“是,首长。”
三天后,一份厚厚的档案袋,被放在了祁明峰的办公桌上。
他一页一页地翻看。
名单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对应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
而名字后面,跟着的却是让人心脏揪紧的现状。
“张大牛之子,张铁柱,因父亲成分问题,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至今未婚。”
“评语:为人木讷,但力气大,因当年审查时被人当众骂作‘黑五类崽子’,从此不爱与人说话。”
“刘根生之女,刘小兰,接替父亲岗位,在纺织厂做女工,因工厂效益不佳,每月仅有微薄收入,独自抚养两个孩子。”
“评语:性格要强,多次被评为厂劳模,但因过于正直,得罪车间领导,迟迟无法转正。”
“……”
看着这些文字,祁明峰的眼神越来越冷。
握着文件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经济后盾!
这不仅是为了祁家,为了祁同伟,更是为了庇护这些为国流血的英雄后代!
他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父辈没有白白牺牲!
这个国家,还有人记得他们的功勋!
他的手指,在名单上缓缓划过,最终,停留在一个名字上。
方恒。
警卫员方卫国的独子。
一瞬间,祁明峰的思绪被拉回了孟良崮那片血染的土地。
炮火轰鸣,子弹像雨点一样泼洒。
年轻的警卫员方卫国,用他那并不宽阔的胸膛,死死地护在他身前。
而现在,英雄的儿子——方恒,二十二岁。
高中学历,头脑灵活,为人忠厚,退伍后因“历史问题”审查,未能安排进城。
目前在老家公社里,当一个连编制都没有的办事员。
就是他了。